喵星软件园提供热门手机游戏下载,最新手机游戏攻略!

2025年我国流行医疗装备基本上完成高效提供,

时间:2023-10-05 07:10:48 来源: 浏览:

医药行业2023年中期策略:以创新破卷,以成长而立

(报告出品方/作者:山西证券,魏赟)

1. 医药板块行情回顾

1.1 上半年指数下跌 6.72%

年初至今医药板块指数下跌 6.72%,沪深 300 指数下跌 1.17%,医药板块跌幅大于沪深300指数5.55个百分点。从各子板块情况来看,医药流通、中药、化学制剂上半年分别上涨10.99%、9.08%和3.61%,为收益前三子板块。CXO、医疗服务、医药零售板块上半年分别下跌 27.93%、16.78%、16.43%,为表现最弱子板块。

1.2 医药板块估值处于历史低位水平

截至 6 月 30 日,申万医药指数整体估值(TTM)为 26.92 倍,相对沪深300 溢价率为130.4%,位居历史十年分位数的 12.82%,医药板块的估值、估值溢价率、历史十年分位数均处在比较低的水平。从子板块的估值水平和历史十年分位数来看,医疗服务、生物制品、医疗器械的估值水平最低,中药板块估值水平偏高。

2. 产业发展逐步进入新阶段

2.1 医药制造业利润率水平出现回落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 年 1-5 月,医药制造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 10324.2 亿元,同比减少3.8%,实现利润总额 1415.5 亿元,同比下降 21.9%。根据数据计算,1-5 月医药制造业利润率13.71%,毛利率42.63%,营业费用率 18.03%,管理费用率 6.39%,与 2022 年同期相比,分别-2.21、+0.98、+2.11、+0.74 个百分点。医药制造业利润率与 2022 年 12 月数据相比,下降 1.02 个百分点。与 2019 年5 月数据相比,上涨0.94个百分点,利润率的增加与期间费用水平下降有关。 从年度数据看,2022 年医药制造业累计营业收入相比较于 2019 年增长21.76%,三年营收CAGR为6.78%。对比 2012-2019 年营收 CAGR11.86%,近三年医药制造业收入增速显著下降。


2022年医药制造业累计利润总额相较于2019年增长37.48%,三年利润CAGR为11.19%。对比2012-2019年利润 CAGR21.68%,近三年医药制造业利润增速显著下降。

2022 年 1-12 月医药制造业累计出口交货值 2588.1 亿,接近于常态年份同期出口交货值的翻倍,但相较于 2021 年全年值减少 25.1%。今年 1-5 月,医药制造业累计出口交货值 841.6 亿,同比减少34.7%,但相较于 2019 年 5 月增加 37.6%。

2.2 40%统筹地区实现医保 DRG/DIP 实际付费

2023 年 1-5 月,全国医保总收入 13709.91 亿元,同比增长 8.2%,总支出 10311.40 亿元,同比增长23.3%,1-5 月基金收支结余率 24.79%。常态年份 2011-2019 年当年结余率均值为 15.97%,既往十年2013-2022年当年结余率均值为 16.04%。今年 1-5 月收支结余率高于常态年份均值和既往十年均值。2022 年,全国医保基金当期结余率 20.41%,高于既往十年当期收支结余率均值 15.9%,是既往 10 年当期结余率最高的一年。2023 年 1-5 月,职工医保收入 9231.26 亿元,同比增长 12.7%,总支出6520.54 亿元,同比增长23%。城乡居民医保收入 4478.65 亿元,同比减少 0.1%,总支出 3790.86 亿元,同比增长23.8%。两者的1-5月结余率均高于历史均值水平。2022 年,职工医保当期收支结余率 26.55%,为近十年最高。居民医保为7.80%,为两保合一以来,第二高结余水平。

从累计结余来看, 2022 年累计结余 42540.73 亿,YOY+17.7%。累计结存/当期支出为20.9 个月,基金结余目前处于近十年最高水平。当期结余和累计结余双高与疫情干扰了正常的诊疗活动密切相关,也使短期医保资金有所宽裕。参保人数上,2022 年为 13.5 亿人,近 3 年基本持平。参保结构上,职工医保参保人数继续上升,居民医保参保人数持续下降。从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上,截至 2022 年底,全国30 个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城市和 71 个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DIP)付费原国家试点城市平稳运行。全国 206 个统筹地区实现 DRG/DIP 实际付费,完成 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三年行动计划覆盖 40%统筹地区的目标。

从未来趋势看,参保人数基本饱和,人数增长拉动效应消退,未来基金收入增长更多依靠单人缴费金额(包括个人、企业缴费和国家补贴)的提升。其次是调整参保结构,推动参保总量从数量扩张向结构优化转变,例如鼓励灵活就业人员参加职工医保,职工医保缴费制度改革,个人账户家庭内共济,有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在以收定支的原则下,收入增长有限,需求不断扩张,未来收支面临长期压力,医保会持续注重支出结构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主要途径是支付方式的持续优化、集采的常态化和扩大化、医保目录动态调整和优化等。未来收支节余率总体可能回归常态化水平,一方面是因为占据医保基金65%以上比例的职工医保,在缴费改革之后,个人账户共济支出增加,企业缴费全部进入统筹账户后资金使用效率提升;另一方面是医院诊疗回归正常之后,受疫情影响延迟的就医需求恢复,医保支出也将逐步回归常态。

2.3 医疗机构诊疗活动正在恢复

从医疗机构就诊情况来看,医疗机构的诊疗活动正在恢复。今年 1-3 月,医疗机构累计总诊疗人次数158,786.10 万人次,同比去年小幅下降 0.34%,但与 2019 年同期相比,下降21.89%。1-3 月,出院人次数7077.2 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 16.19%,同比 2019 年增长 14.47%。医院的病床使用率情况看,今年3月为79.9%,比去年同期上升 7.2pct,与 2019 年 3 月数据相比,下降 5.1pct。 2023 年 1-3 月,全国三级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为 13822.9 元,与去年同期比较,按当年价格下降0.8%,按可比价格下降 2.0%;二级公立医院次均住院费用为 6756.3 元,按当年价格同比下降0.1%,按可比价格同比下降 1.4%。次均费用的下降,与 DRG/DIP 支付方式改革在统筹地区的覆盖面持续扩大有关,也显示出支付方式改革对医保控费的效用正在显现。 总体来说,一季度医疗机构诊疗数据仍然显示出疫情的影响,但正在恢复中。

2.4 集采进入下半场,产业升级已在路上

第 8 批集采在 7 月正式执标,截止目前,全国集采已经进行 8 批,共采购333 个品种。在2021年公布的《“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中曾提出, 2025 年国家和省级药品集采品种达500 个、高值医用耗材集采品种数量达 5 类;公立医院通过省级集采平台采购品种金额占比达 90%、高值耗材采购金额占比达80%国家规划 2025 年完成 500 个品种的集采。从集采数量上看,品种量已经过半;存量品种中仿制和过评难度相对较大,口服类制剂的品种占比下降,注射剂品种占比提升。 根据《中国医疗保险》的一份定量分析显示,过评仿制药加上专利过期原研药的市场份额从2018年的65.6%增长到 2021 年的 84.3%,其中过评药从 33%增长到 53.7%,原研药从32.6%降低到30.5%,集采引导优质药品成为市场主流。集采品种质量层次提升。高值耗材上,占据原市场超30%的不锈钢支架全部被合金支架替代;陶对聚膝关节普通聚乙烯垫片全部被高交联垫片替代。集采药品市场集中度明显优化,CR8从 2018 年的 36.5%上升至 2021 年的 48.4%,CR4 从 23.9%提升至 32.2%,表明集采药品行业从充分竞争型格局开始进入寡占型格局,形成了仿制药行业规模发展效应。非过评产品用量占比逐年下降,从2018年的34.4%降至 2021 年的 15.7%。


与此同时,国内大药企的研发投入持续增加。集采中选品种最多的 10 家企业包括东阳光、科伦药业、福元医药、石药集团、华海药业、京新药业、信立泰、中国生物、翰森制药、恒瑞医药等,十家企业研发支出从 2018 年的 95.23 亿增加至 2022 年的 187.80 亿元,研发费用率从 9.44%提升至14.23%,产业升级已在路上。 总之,经过多轮探索,集采趋于常态化、机制趋于稳态、规则不断优化、范围不断延伸,平均降幅趋于稳定,促使企业在研发、品种、产能、供应链上合理规划,集采的负面影响正在逐渐出清。头部企业应对集采的两条路径包括:1)通过规模化、精细化管理、成本控制、工艺升级和产业链延伸等途径,实现低成本竞争优势;2)反身升级,开发升级换代新品种,规避价格竞争。在穿越集采周期后,已经有一批企业的第二曲线逐渐明晰,并开始进阶二次成长。

2.5 国谈续约价格政策趋于友好

7 月 4 日,国家医保局发布《谈判药品续约规则》及《非独家药品竞价规则》公开征求意见。相对此前的续约规则,本次变化:1.对于连续纳入目录“协议期内谈判药品部分”超过4 年的品种,支付标准在当前简易续约规则基础上减半;2.对于创新药(化药 1 类、治疗用生物制品 1 类、中药1 类和3 类),续约时如基金实际支出/基金支出预算>110%,可申请重新谈判,重新谈判的降幅可以收窄。如谈判失败,调出目录;3.2022 年通过重新谈判或补充协议方式增加适应症的药品,在今年计算续约降幅时,将把上次已发生的降幅扣减;4.医保基金支出预算从 2025 年续约开始不再按照销售金额 65%计算,而是以纳入医保支付范围的药品费用计算,考虑到参照标准的变化,梯度降幅的医保支付节点金额也相应调增,由原来的2亿元、10亿元、20 亿元、40 亿元,调增为 3 亿元、15 亿元、30 亿元、60 亿元;5.对纳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的药品,如基金实际支出超出基金支出预算的,经专家论证后,本次续约可予不降价。专家评审认为属于“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需谈判续约;6.谈判进入目录且连续纳入目录“协议期内谈判药品部分”超过 8 年的药品,纳入常规目录管理。 新的国谈药品续约规则,对于多次续约品种、新增适应症品种的降幅均有望减少,并且医保支付金额提升。国谈品种降幅进一步趋缓,国内创新药的支付环境进一步地改善。

3. 投资分析

3.1 中药:药材价格持续上涨,中成药集采开始

2010 年以来,中药材价格总体呈现上涨趋势。近两年,中药材通胀、囤积行为、自然灾害减产减收、疫情带来的需求拉动等因素带动了价格指数的快速上涨。今年 6 月价格指数为249.76,为历史最高点,比年初的 243.47 上涨 2.5%。同比去年 6 月指数值 227.65,涨幅 9.7%。目前,价格仍然保持向上的趋势。

中药材价格的上涨,对于中成药企业的成本带来了较大的压力。以 OTC 渠道为主的中成药,陆续对主打品种进行提价,包括同仁堂对安宫牛黄丸、片仔癀对片仔癀锭剂、马应龙对痔疮栓等。具有消费品属性和资源品属性的 OTC 品牌中药,有能力将成本向下游传导,从而提升了业绩的刚性。中药创新药从 2021 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通道。国家对中成药仍然延续比较温和的政策态势,中药创新药的开发持续火热,医保对中药也偏爱有加。2021 年是中药新药审批的小阳春,包括抗疫“三药三方”在内获批 12 个,以 1.1 类新药为主。2022 年亦有 6 个中药新药获批,包括 1.2 类创新药淫羊藿素软胶囊、广金钱草总黄酮胶囊和 3.2 类散寒化湿颗粒、1.1 参葛补肾胶囊、原 6.1 类芪胶调经颗粒、3.1 类苓桂术甘颗粒。今年上半年,cde 批准了一个 1.1 类中药,用于轻、中度抑郁症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证的参郁宁神片。

中成药集采上,受制于不断上涨的药材成本,中成药集采的降幅相对较为温和。不久前公示的全国中成药集采,价格平均降幅 49.4%,与化药集采相比降幅更加温和。根据规则,集采综合得分=价格竞争得分×60%+技术评价得分×40%,价格不是唯一衡量指标,还会综合考虑医疗机构认可度、药品企业排名和供应能力、药品企业创新力、医药价格和招采信用评价、产品质量安全等诸多因素。

从产业发展的角度,尽管从获批创新药数量上看,2022-2023H1 数量少于小阳春年份2021 年,但从研发费用投入、立项数量等指标来看,中药创新药仍然处在行业升级初期,中药研发正在崛起。我们认为,中药的产业政策优化已经落地,在良好的产业环境下,中药行业的新一轮升级已然启幕。此外,基药渐行渐近。2021 年 11 月 15 日, 国家卫健委药政司组织研究修订《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管理办法》,上一次调整基药目录是 2018 年。今年 5 月,在全国卫生健康药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卫健委再次强调基药工作是 2023 年重点工作。根据国办在 2019 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短缺药品保供稳价工作的意见》,医疗机构的基药配备和使用,要逐步实现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二级公立医院、三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配备品种数量占比原则上分别不低于 90%、80%、60%,推动各级医疗机构形成以基本药物为主导的“1+X”(“1”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X”为非基本药物,由各地根据实际确定)用药模式,优化和规范用药结构。在 986 和 1+X 的加持下,新进入基药的品种后续放量可期。这也将是下半年中药板块重要的催化因素之一。 在中药注册分类调整和医保、基药政策的多重叠加下,我们认为中药板块将延续向上趋势,上半年估值修复之后,业绩确定、品种梯队丰富、管理体制理顺的个股会继续进入估值上行阶段。

3.2 创新药更加精进

创新在 2022 年遭遇估值回归,整体偏弱。上半年宏观环境对创新药的影响仍然有所体现,但影响正在边际弱化。今年以来,1)医保对创新药简易续约规则更加友好,有利于持续稳定长期预期;2)技术进步不止,大量创新药正在步入关键节点的揭盲阶段;同时不少创新药企业对海外授权,license-out 的金额不断提高,头部企业的新品种进入放量期;3)以 ADC、NASH、阿尔兹海默症、GLP-1 减重等重要领域的突破,也有望对相应产业链和主线产生催化。

上述最近一年获批的品种,有望进入下半年国谈目录。从目前降价趋势来看,谈判成功品种将有望获得良好的支付水平,并有借助医保目录机会加快商业化进度。 上半年,国内共有 35 款国产 1 类新药提交上市申请,涉及 23 个小分子化学创新药、9 个大分子生物创新药、3 个中药创新药。同时,国内企业研发管线中不少品种处于关键临床阶段,这些进展也会提升资金对创新板块的关注度。

国内创新药基于自身品种的临床数据以及商业化的考量,也在开展与临床标准疗法或者原研单品的头对头研究,其中最典型的例子是百济神州的泽布替尼与伊布替尼在全球 3 期头对头ALPINE试验的终期分析中,经评估实现了 PFS 的优效。根据不完全统计,包括正大天晴、翰森制药在内的多家创新药企业,陆续开展了多项 III 期头对头研究。

3.3 医疗器械:集采影响趋于淡化,关注国产替代与创新

今年上半年,国家陆续发布了《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23 年)》(以下简称《许可目录(2023)》)和《“十四五”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规划》(以下简称《“十四五”配置规划》)。根据《“十四五”配置规划》,“十四五”期间全国合计规划配置大型医用设备3645 台,相较于十三五配置数量有显著提升。同时,国家也适度降低了甲、乙类设备的标准,调整了管理目录的品目,并将甲类大型医用设备兜底条款设置的单台(套)价格限额由 3000 万元调增为 5000 万元人民币,乙类由1000-3000万元调增为 3000-5000 万元人民币。兜底条款设置的单台(套)价格限额调高,配置证品类调整,简化采购流程,都有望推进高端大型设备的落地,提高医院采购需求和积极性。


政策对国产医疗设备的创新和国产替代的支持一如既往。《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主流医疗装备基本实现有效供给,高端医疗装备产品性能和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全产业链优化升级,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企业活力显著增强,产业生态逐步完善,品牌影响力明显提升。到 2035 年,医疗装备的研发、制造、应用提升至世界先进水平。以内镜为例,中国软镜市场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国内市场中,奥林巴斯、富士胶片、宾得医疗三家日本企业市场占有率合计超过 85%。国内企业中,开立医疗和澳华内镜的市占率靠前,均约5%左右。国内软镜技术持续突破,传感器方面,国产厂家采用 CMOS,实现了对 CCD 的弯道超车,图像处理技术上,澳华内镜推出了自主研发光学染色的 CBI 分光染色技术,开立医疗推出了光电复合染色成像VIST技术。同样在电生理领域,跨国厂商占据垄断地位。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0 年国产电生理医疗器械市场份额仅为 9.6%,进口厂商具备明显优势。强生占据主导地位,2020 年心脏电生理销售额达约30.30亿元,市场占比为 58.8%,排名第一;其次是雅培和美敦力,分别占比 21.4%和6.7%,三者合计市场份额超过 85%。三维心脏电生理标测系统是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领域的革命性技术之一,代表了心脏电生理医疗器械的最高技术水平。近几年惠泰医疗和微电生理的新一代的三维电生理设备与耗材推出,国产产品正在迎头赶上。

3.4 CXO:估值回落底部逐步显现

作为创新产业链上的关键环节,CXO 的行业确定性依然存在。1)全球新药研发外包渗透率提升,国内创新药研发仍然繁荣,产业创新升级的趋势并未发生改变;2)国内行业集中度提升,龙头企业并未达到天花板。短期行业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外部国际环境的扰动、融资低落下订单景气度受到影响以及对产能过剩的担忧等。从利润率水平来看,2023Q1 毛利率水平提升,但净利率水平有所降低,ROE 有所上升。资本性支出仍在提升,运营效率提升,合同负债同比有所增加。CXO 板块估值回落,底部逐步显现,景气度的分化与细分业务领域有关。在投融资整体收紧的情况下,研发管线推进速度减缓确实对板块订单产生了影响。

4. 重点公司分析

4.1 立方制药:具备渗透泵控释制剂平台优势,新品上市即将放量

公司已经剥离商业业务板块,专注于医药工业业务。工业品种形成梯队,控释技术占据优势。控释制剂中,硝苯地平控释片在第七批国采中以第一顺位中标,首年约定采购量基数为26846.7535 万片,主供地区江苏省、上海市、安徽省、贵州省、吉林省,备供地区浙江省、山东省(已经递补中标并供货)、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南省、云南省,目前已覆盖约 4000 家医疗终端。非洛地平缓释片(II)在第8 批集采中落标,影响下半年院内市场销售,但上半年销售正常并仍有增长。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销量持续增长。益气和胃胶囊、坤宁颗粒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医院持续开发,今年上量可期。

新品种羟考酮缓释片今年 3 月取得生产批件,目前挂网、医院开发工作已在推进,该品种国内市场规模 15 亿元左右,10mg 规格仅有原研在销售,竞争格局良好。销售队伍已经搭建完成,预计明年开始放量。眼科品种方面公司已建设单剂量和多剂量无菌制剂生产线,金珍滴眼液正在做干眼症的验证性临床研究,吡嘧司特钾滴眼液已经按照新注册分类申报;盐酸丙美卡因滴眼液已申报注册,还有其他品种在研发中。

4.2 澳华内镜:AQ-300 上市,国产软镜龙头三级医院突破在即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2021 年我国软镜市场规模 62.9 亿元,奥林巴斯以中标总额21.8亿元占据54%的市场份额,富士以中标总额 6.9 亿元占据 17%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二,宾得豪雅市场份额在7%左右。当前政策对于国产替代支持力度加大,国产替代空间广阔。加上国内人均内镜诊疗开展率低,软镜市场空间还有较大提升潜力。 公司是国产软镜龙头,研发上采取跟随+创新的策略。公司目前已掌握高清图像处理、镜体设计与集成、安全隔离等方面多项核心技术。技术上储备上,在内窥镜图像处理技术领域积累了低延时4K图像处理、3D成像、AI 诊疗、高光谱成像等技术,在内窥镜镜体设计与集成技术领域积累了双焦和放大、磁场定位等技术。

公司注重研发,产品快速迭代。最新产品 AQ-300 已于 2022 年 11 月初正式发布,可达到4K画质输出、可配套多款新内镜、可选 4 种分光染色模式、具备多 LED 光源等优势,将为医生提供更为完整的内镜解决方案。该产品对标奥林巴斯 EVISX1,主要目标是三级医院,将改变公司目前客户以二级医院为主的现状。从前期的学术会议以及临床反馈来看,AQ-300 表现优异。得益于公司持续加强市场推广,AQ-300产品销售收入逐步上升。预计随着公司 AQ-300 产品进入装机高峰期,公司业绩还将维持快速增长。公司持续加强产品的市场推广和产品力的提升,2022 年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30%,达到4.45亿元,同比增长 28.30%;受销售费用和市场推广增长的影响,2022 年扣非归母净利润969.21 万元,同比减少79.69%。2023Q1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25 亿元,同比增长 53.77%;扣非归母净利润1592.49 万元,同比增长806.55%。

4.3 华特达因:聚焦医药主业,持续扩充儿药产品线

公司是儿童药龙头企业,主导品种包括维生素 AD 伊可新等。2022 年,伊可新量价齐升带动医药业务高增长,伊可新 30 粒装(所有规格中占比最大的规格)在全国范围提价 6.4%,同时拓展适用年龄至6岁,有望带动伊可新持续增长。公司近两年新推广的右旋糖酐铁颗粒剂、维生素D 滴剂、复方碳酸钙泡腾颗粒等产品较去年同期销量也有比较大的增长。 治疗类的药物,包括盐酸托莫西汀口服溶液和地氯雷他定口服液等品种,今年在医院端会有比较大的开发力度,新产品费用配比有望增加。伊可新之外,维生素 D 销售规模已达2 亿,用于糖尿病并发症的成人药物依帕司他片已经过亿,右旋糖酐铁和复方碳酸钙制剂今年有望过亿。

公司业务主体达因药业实施以形成完整儿科用药体系为目标的品类延伸策略略,在研儿童专用剂型和专用规格品种有 40 余个,覆盖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和罕见病等领域,其中伊可新已经形成品牌效应。通过扩展“伊可新”的品牌延伸策略,搭建起完整的儿童健康食品、用品健康产品链。非主业剥离有望持续。针对核心人员的中长期激励方案已经获得山东国资委原则同意。

4.4 康缘药业:产品储备丰富,研发投入持续增长

公司是国家中药现代化示范企业,研发实力强,产品储备丰富,独家品种众多。公司主要产品线聚焦病毒感染性疾病、妇科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骨伤科疾病等中医优势领域,拥有中药独家品种43个,医保内独家品种 23 个,47 个品种进入国家基药目录,其中独家品种为 6 个。公司全面开发七大基药品种及重点品种,坚持打造战略大品种。同时把握基药政策红利,重点推动基层医疗终端上量及品种覆盖,实现基层规模的显著提升。 销售层面抓落实,确保核心品种、发展级品种“有人做”。公司打造金振口服液、热毒宁注射液、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三个核心大品种,为公司销售规模稳定增长打造强壮根基;布局以杏贝止咳颗粒、腰痹通胶囊、复方南星止痛膏等为代表的发展级品种,打造非注射品种群梯队;加大培育以天舒胶囊、通塞脉片、龙血通络胶囊、大株红景天胶囊等为代表的心脑血管品种,使之成为战略储备品种,增厚销售发展基础。销售模式上公司坚持多点开花、多业态并举。在销售队伍建设方面,公司推动完善主管制,建立动态择优的主管体系,扩大合格销售人员队伍。

研发投入持续加强。23H1 公司研发费用为 3.63 亿元(+31.02%),研发费用率14.24%(+1.01pp),研发投入进一步加强。公司在研管线丰富,23H1 公司中药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1 个(栀黄贴膏),新申报生产品种 2 个(JC 颗粒、FZJD 颗粒),Ⅲ期临床研究品种 2 个(SPPY 颗粒、LWDHGTP 片);同时有序推进散寒化湿颗粒、金振口服液等品种的循证证据研究。 公司股权激励目标为 2022-2024 年收入增速不低于 22%、20%、18%,或者利润增速不低于24%、22%、20%,且非注射剂收入增速不低于 22%、23%、22%。2022nian 公司完成股权激励目标,今年来看下半年非注射剂的增长需要提升。

4.5 达仁堂:调架构、降成本,推动三核九翼战略落地

公司为中药老字号,品牌底蕴深厚。国企改革之后,公司明确战略定位:做中国最有价值的绿色中药企业,将依托 “1+5”战略的建设开展完成。“五大”战略包括:绿色中药做大做强、做好“达仁堂”精品中药饮片规划和建设、打造达仁堂大药房精品国药药店的建设和连锁布局、打造达仁堂医院体系、布局大健康。“一”是指品牌建设,以达仁堂品牌资源引领发展。公司的目标是,2022 年稳定基础结构,2023年开始十四五期间每年工业板块收入增长目标不低于 18%(2023 年以 2021 年为基础)。公司2022 年收入增速达到 19.42%,已经超越当年目标。

公司全力推动“三核九翼”整体战略规划的落地实施,第一核心脑血管线,速效救心丸分渠道、分规格双团队运营。第二核以京万红软膏为主,强化创面修复,布局功能性护肤赛道。第三核以达仁堂品牌打造精品国药和大健康产品平台。在此基础上,推动以清咽滴丸为代表的呼吸类产品、以胃肠安丸为代表的消化类产品、以痹祺胶囊为代表的风湿骨痛类产品、以癃清片为代表的泌尿类产品、以乌鸡白凤片为代表的妇儿类产品、以紫龙金片为代表的肿瘤类产品等公司其他产品线 突破发展,推动“九翼”板块有利延伸,并对公司工业销售起到更强有力的支撑作用。 公司进行组织架构调整,按照产销分离、集约化、平台化运营思路,优化工业营销组织构架,突出营销平台专业品类定位,构建快速响应的营销体系。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未来智库】。「链接」

标题:2025年我国流行医疗装备基本上完成高效提供,
链接:https://www.miaoshengapp.cn/yxgl/122262.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资讯推荐
《天外世界》言胜于行成就图文教程分享,
《天外世界》言胜于行成就图文教程分享,

大暑 | 掌握养生三要点,万病之源全趴下 《

2023-10-04
《光遇》5月15日每日任务攻略分享2022,
《光遇》5月15日每日任务攻略分享2022,

光遇11.5任务怎么做 2022年11月5日每日任务

2023-10-04
《光环无限》通行证值得入手吗,光环无限战役值得买吗
《光环无限》通行证值得入手吗,光环无限战役值得买吗

《光环:无限》玩家流失减少超90%,射击游戏出

2023-10-04
《绝对演绎》顾念高级逸闻完成图文教程,
《绝对演绎》顾念高级逸闻完成图文教程,

张大千:曾娇妻美妾红颜不断,晚年只剩满室画作

2023-10-04
《六代钟馗》特权礼包已开放领取,
《六代钟馗》特权礼包已开放领取,

“好品山东”里的“非遗宝藏”丨研究生毕业

2023-10-04
《地下城割草》小游戏怎么玩,地下城割草小游戏内测
《地下城割草》小游戏怎么玩,地下城割草小游戏内测

「桌游推荐」勇闯僵尸地下城——《无尽黑暗

2023-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