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百景图》松江府华亭重彩怎么获得宝箱钥匙 松江府华亭重彩宝箱钥匙坐标,江南百景图松江府华亭宝箱
“国泰民安,迎春接福!”浅说民间年画为什么受到老百姓的喜爱?
杨西|撰文
22号的小雪,过了大寒就该是近岁节了。近岁节是老百姓置办年货的日子,满大街挂满年画、春联、“福”字,红红火火,一派“国泰民安、迎春接福”的喜庆景象。
根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时期的汴京“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贴子。”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其景象与当今过年时的情景基本一致。
过年张贴年画的习俗最早源于先秦,《战国策·齐三》中写道:“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刻削子以为人”,文中的“桃梗”、“刻削子以为人”就相当于最早的年画,“总把新桃换旧符”描写的就是这种年画形式。
到了汉代贴门神的形式开始盛行,人们将鸡、虎画于门上,并悬挂桃木、苇索,把神茶、郁垒二将的形象刻于桃木上,镇宅驱邪、接福纳祥。梁人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有:“正月初一,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茶,右郁垒,俗谓之门神”的描写,这恐怕就是门神起始最早的文字记载。到了唐代门神才换成秦叔宝和尉迟恭,后来又增加了钟馗。
北宋时期是我国年画大力发展的一个阶段,并且大量的年画作品从汴京运往全国销售,对各地年画的制作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形成了以江浙为中心的南方市场,和以秦、晋、鲁、冀为中心的北方市场。到了明代,朱元璋大力提倡过年贴春联、年画,使年画的需求量逐渐增大。各地根据本土文化的特征,纷纷发展乡土文化特质的年画。于是杨柳青年画、桃花坞年画、杨家埠年画、绵竹年画相继涌现出来。
到了清代,年画市场更加繁荣,题材越来越广泛,一些反映黎民百姓理想心愿、平凡生活的内容也相继出现,如国泰民安、年年有余、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甚至一些反映美好生活的神话故事、戏曲经典,都被吸纳入年画创作内容,真可谓琳琅满目、目不暇接。
清代年画的发展,使各地年画的地域风格更加突出,形成以朱仙镇木版年画、天津杨柳青年画、苏州桃花坞年画、佛山木板年画、巴蜀绵竹年画为代表的“五大创作基地”,引领各地年画创作市场。
朱仙镇木版年画被誉为中国木版年画发展的龙头,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朱仙镇出产的木版年画就是从汴京销往全国,各地的商人也纷纷涌向京城。随着雕版印刷技术的成熟发展,官办、民办作坊逐渐增多,年画的印制量和销售也与日俱增,使体现汴京官雅文化与市井文化风俗的年画作品空前繁荣;作品造型奇特、幽默雅拙、构图饱满、色彩鲜艳、简洁明快,多以橙、绿、桃红为主色,具有浓重的乡土气息。
天津杨柳青年画的发展则是依托运河,杨柳青是南运河上的一个重镇。早在明代,镇上就有专门从事年画生产的画铺,雍正、乾隆年间其年画生产日渐繁荣。京、津两地在清代属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文化艺术十分活跃,消费呈多元化态势。半印半绘的生产方式,使杨柳青年画具有工笔重彩的国画韵味,形成高古儒雅的艺术风格。
苏州桃花坞年画传自南宋临安(杭州),南宋时的杭州政治、经济、文化相对其他地方繁荣。南宋文化与江南文化的精致细巧相融合,形成了新的文化特征,在艺术与技术两方面,直接得益于明、清两代的文人书画。“吴门四家”、“华亭九友”在苏州的艺术活动,直接影响桃花坞年画的风格,在其年画的基础上多了一些文人的气息。
广东佛山的木版年画,主要来源于客家文化。广东是一个中原文化与本土文化相融合的地区,有很多进出口码头和工业重镇,成年男子大部分不愿务农,多以经商和出洋为业;家居者希望祈求的是以发财致富、吉祥如意、趋利避祸为主,所以年画的内容相对单一,以门神、财神、佛像居多。佛山门神通常是红彤彤的,代表生命力的旺盛与生意的红红火火。
巴蜀木版年画,则是延续了唐宋绘画中的线描传统及着色技巧,兴起于明末清初,多以门神、门童形式出现。在制作上不同于桃花坞的色板套印,而是采取单版印出线稿,色彩则是由人工画上去或捺上去,所以给人朴实生动、古拙神秘之感。
我国民间年画的起源、发展、兴盛过程,实际上就是民间年画艺术发展的历史。它承载着中华民族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愿望,是我国一种特有的文化表现形式。因为这种形式在过年的时候才用,所以国人习惯地称其为“年画”。
对于年画,每个朝代有每个朝代的叫法,直到清道光年间,文学家李光庭在文章中写道:“扫舍之后,便贴年画,稚子之戏耳。”至此才将“画片”改称“年画”,一直流传至今。
年画艺术虽然是民间的一种文化形式,但却反映了社会的历史、生活、信仰和风俗。每逢农历新年,每家每户都要买几张贴在大门上,从大门到厅堂,从厨房到粮仓,里里外外都贴得红红绿绿、金光闪耀,这其中只有一个意思:祈福纳祥!
年画这一民间艺术,之所以能传承数千年而蓬勃发展,仍受到老百姓的喜爱,我认为主要有如下几个原因:
一、基于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拜
年画起源于对宗教的信仰和崇拜,在唐代杜佑的《通典》中,记载了商周时期对宗教传说中的门神和灶神进行祭祀。祭祀中人们把神灵形象化,以真人扮演,或在器物上描画形象来代替。
到了汉代,门神、灶神的形象就有了一定的样式,人们把这种样式刻在桃木上,作为一种图腾崇拜,在除夕的时候挂在门上驱鬼避邪。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民间画工便将这种门神、灶神的形象画到纸上,形成与我们今天门神差不多的样式。
古代的科技远不如现在,对自然环境带来的天灾、疾病无法抗拒,所以把自己的祈求与希望寄托在神的身上,年画也就自然而然地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沈括在《补笔谈》中有这样一段记载:“禁中旧有吴道子画钟馗,其卷首有唐人题记曰:‘明皇开元讲武骊山……乃诏画工吴道子,告之以梦,曰:试为朕如梦图之。’,道子奉旨,恍若有睹……上大悦,劳之百金。”这一记载说的是唐玄宗诏吴道子画梦中钟馗,画好后他一看真如自己梦中所见一模一样,于是圣心大悦,奖赏吴道子百两黄金。从这个记载中我们可以明白两点,第一是吴道子不愧为画圣,能根据他人的叙述画出钟馗的模样;第二说明玄宗皇帝也信奉钟馗能捉鬼除魔,事后他下令将钟馗作为门神,广为张贴。至此,钟馗作为门神的习俗流传千年,一直传到今天。
二、基于对生活的憧憬和祈盼
民间年画在其发展过程中,随着世俗审美思想的强化,宗教崇拜意识逐渐转换为以社会教化为主,以人心和人生为观照。在价值体系上表现为伦理型范式结构,集中表现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如坚韧不拔的入道精神,贵和尚中的和谐理想;守成创新的进取意识,崇德重义的道德追求,及国泰民安、天下一统的爱国情怀。年画《精忠报国》、《文姬归汉》、《木兰从军》、《武松打虎》、《隋唐演义》、《西游记》、《二十四孝图》,都属于这方面的精典。
《精忠报国》是选择“说岳传”中岳母刺字的情节,刻画岳母在岳飞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的感人画面,宣传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精神信仰。
《白蛇传》则是以神话传说中的白娘子与许仙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绘白蛇感恩许仙变身为人;不惧法海刁难,一次次地战胜法海,为爱牺牲自己的报恩精神。
这些都充分证明,民间年画中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千百年来并没有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相反却成为鼓励中华民族战胜各种困难、穿越兴衰沉浮、维系华夏文化的精神力量。
三、基于对年画的喜爱和传播
年画是民间文化艺术的一种形式,从它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人们的理想和祈盼而发展,并在实际生活应用中传播。年画开始的时候,内容单一,仅仅停留在宗教范畴的门神和对联上,随着它大量的运用,内容形式上也随着增多和改变。一些具有思想教化、平民意识、世俗审美的内容,进入年画这一形式中,并且更加受到老百姓的推崇和喜爱。
我国民居通常以四合院为单位,外有大门,内有屋门;大户人家还有粮仓、厨房、马厩。过去乡间过年,大门上贴一对门神,两旁对联;进入院内粮屯上贴“五谷丰登”、“招财进宝”;正房和厢房门上贴“满门福庆”、“官运亨通”;中堂上挂“岁朝清供图”,厨房神龛上贴上“灶王爷爷”;墙上贴“年年有余”,室内贴“早生贵子”、“年年吉祥”;坑围上贴“图说三国演义全传”,这就是民间过年贴年画的基本模式。试想,中国地域广阔,东西南北中,这需要多少年画,这是多么庞大的民间文化艺术市场?其传播范围之大、数量之多、影响之广,我想也只有“惊人”两个字才能概括,同时也是年画能传承千载而长盛不衰的原因!
四、基于对艺术的传承和创新
民间年画这一艺术形式,不仅作为广泛实用和大量生产的民俗艺术而存在,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体系,实际上已成为中国优秀思想文化的一个代表,受到广大民众热情地追捧,民间艺术家为此将其传承创新,并发扬光大。
民国时期,年画的内容包括社会百态:农事耕织、人生礼仪,风俗时尚、新闻时事;美女娃娃、喜庆花鸟,名胜古迹;这些都是现实的升华、历史的足迹。上海这时已成为国际通商口岸“冒险家的乐园”,受西洋绘画艺术的影响,旧上海的一些年画艺人将素描和水彩结合,创造了一种“擦笔年画”,上海人称其为“月份牌”;因其形象逼真、色彩艳丽、形式新颖,颇受大众追捧,成为民国年画艺术中一个创新品种,一直传承下来。
中国年画的蓬勃发展离不开传承和创新,每一个地区年画的样式风格,都是当地民间画工根据内容而创作出来的。现以山东潍坊的木版年画为例,潍坊年画主要产地在杨家埠,始创于明末,有“画店百家,画种上千,画版数万”之说,其中光“东大顺”画店就有画版300多套。这些版由民间艺人用柳条、香灰作画曰“朽稿”,然后再翻转到梨木板上雕刻出线稿和色版;再经过调色、夹纸、兑版、手工印刷,有些地方还要进行手工补点描绘,一幅作品才算完成。
这一整套工作程序必须由有经验的画工、技师来做,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为了保证各家各派的生意,这方面技术都密不外传,只能靠“父传子,子传孙”的办法来维系其生存。虽然这是一种保守的传承方式,这其中同样涌现出许多后学之辈,出于对民间年画的热爱而刻苦地学习,并将父辈们精湛的技艺发扬光大,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新中国成立之后,这种保守狭隘的传承方式得以破除,山东美术学院将潍坊民间年画纳入教学科目。潍坊地方政府成立了杨家埠木版年画研究所,并对其进行挖掘整理,使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出一大批优秀作品并且走出国门,作为一种民间美术作品在欧美地区巡展。
千百年来,中国民间年画这一文化艺术,不仅是过年时五彩缤纷的一种点缀,还是文化交流、道德教育、信仰传承、价值传播、审美取向的载体;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同时年画又是一部地域文化词典,我们可以从年画中找到其鲜明的文化个性。从内容、用色、线条到版味,年画蕴藏着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思想文化,必将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
《江南百景图》杭罗铺子获取攻略, 2023-10-04
-
《江南百景图》杭州长恨歌探险长恨歌宝箱钥匙位置汇总[多图] 杭州探险长恨歌宝箱位置, 2023-10-04
-
《江南百景图》杭州长恨歌土地公坐标, 2023-10-04
-
《江南百景图》杭州长恨歌土地公位置全介绍 杭州长恨歌土地公在哪里, 2023-10-04
-
《江南百景图》杭州钱塘门土地公在哪里, 2023-10-04
-
《江南百景图》杭州钱塘春行土地公位置全介绍, 2023-10-04
-
《江南百景图》杭州旧事白居易土地公在哪, 2023-10-04
-
《江南百景图》杭州旧事白居易土地公位置, 2023-10-04
-
《江南百景图》杭州旧事小蛮土地公位置在哪里, 2023-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