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念陀思妥耶夫斯基华诞两一百周年 历史人文社发布四部經典中篇,
陀思妥耶夫斯基《白夜》:一个孤独的幻想者,四个夜晚的永恒之爱
文|珈乐
“须知小花的产生,是为了在你的心旁逗留一瞬!”——屠格涅夫小诗《小花》
这一瞬亦是永恒。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是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托尔斯泰一起被誉为俄国文学的两大柱石。纪德曾说:“读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件终身大事。” 从小患有癫痫病,间或发作,伴其一生,数年的流放和苦役,对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内心世界产生了极大影响。
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于人性的考察,在深度上是前无古人的。他常常触摸最极端的精神状态,探究人类灵魂的上限与下限。这使其作品中经常出现病态心理,特别是那些自觉不自觉的反常行为、近乎昏迷与疯狂的反常状态。
《白夜》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个中篇小说,彼得堡地近北极,到了昼短夜长的夏季,会受到北极光照耀,故而有“白夜”之称。小说讲述了两个孤独灵魂在四个夜晚的短暂相遇,因为彼此需要而互相倾诉,由陌生之人到萌生爱意,但现实又让彼此各归其位,娜斯简卡与期盼的房客男子走进幸福的婚姻殿堂,而作为幻想者的“我”因为遇到这份爱而内心开始变得不同,有人说这是一个“备胎与绿茶女”的悲剧故事,我却不以为然,在陀氏设定的这一简单的故事背后,我看到了属于孤独者的内心与寻求爱的救赎之路,每个人心中都有个幻想家,因孤独、希望与爱而存在。
本文将从《白夜》中一个孤独的幻想者切入,探究四个夜晚交集中催生出的永恒之爱,通过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孤独者形象,找到带给孤独者的现实启示。
一个孤独的幻想者,内心游走在幻想与现实之间
“我”是一个整日沉迷于幻想之中的可怜小人物,8年来生活在彼得堡,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对每一个身边走过的人也很熟悉,“我把他们的面孔几乎研究到了家”,但是却并没有一个朋友,即便是面对经常擦肩而过善意的小老头儿,却连个招呼也不敢打,可见"我"是一个十足的孤独者,最喜欢的事情莫过于每日幻想。
“丰富多彩的奇遇、如痴如醉的幻像层出不穷⋯⋯他在幻想中扮演与霍夫曼交友,有伊凡三世攻克喀山城的业绩,有《罗伯特》中鬼魂的出现⋯⋯”
“我没有结识过一个女人⋯⋯我爱的是理想之中,我梦见的那个女人。 我在想象中创造了一部又一部罗曼史。”
朋友、爱情、生活在幻想中是如此美好,作者用很长的篇幅来讲述孤独家的幻想世界,但其实是借此与我们每个人对话,我们都是一个幻想家,都渴望成为英雄,拥有美好的爱情,不甘于平凡,但现实终究不是幻想,因而产生孤独之感,唯有认清现实,才能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意义。
“孤独的幻想者”是内心游走在幻想与现实间的“中间人物”,既害怕面对现实又渴望现实的温暖。人的孤独,源于“自我”和“外界”的隔膜,就像主人公“我”拥有一定的文化素养,拥有被理解的渴望,但厌恶世俗的黑暗,也无法于外在世界中找到共鸣,无法解决唯有选择逃避进自我的幻想,自尊而又自卑的心态纠缠在一起,因为过度的自我保护意识,隐匿于孤独和自我中才是他认为的最好的生活方式。
四个夜晚的交集,谱写出一段“永恒之爱”
当一个孤独的幻想者接着夜色走出家门,便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在作者的笔下,孤独者并不是一个冷漠者,他也拥有渴望爱与被爱的心,拥有善意与同情,正因为如此,才会在女主人公娜斯简卡遇险之时挺身而出,有了之后四个夜晚的短暂交集。
四个夜晚的交谈,是两颗孤独的心灵碰撞,或许因为陌生而又相似,可以让彼此无所顾忌的袒露内心,“幻想家”渴望被理解的思想与内心倾诉得到娜斯简卡的回应,娜斯简卡以为被爱人抛弃的悲伤得到抚慰,这是一种情感需求的双向反馈。在我最孤独无奈之时,恰好你出现了,给了彼此所需要的温暖与爱,一切都将变得不同。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说过:“爱是人的一种主动的能力,是一种突破使人与人分离的屏障的能力,一种把人与他人联合起来的能力。”
如果将幻想家与娜斯简卡之间产生的情感单纯的归结为男女之爱,那或许并不是作者的用意,幻想家为娜斯简卡与心上人传递信件,为她出主意、安慰并爱上了他;娜斯简卡支持倾听幻想家的每一句不同于世人的幻想,可见他们的内心都是充满爱的光辉的,即便最后娜斯简卡与心上人“房客”结婚,幻想家也并没有因此而充满怨恨,反而衷心祝福。
“愿你的天空万里无云,愿你那动人的笑容欢快明朗⋯⋯为你曾让另一颗孤独的心得到片刻欣悦和幸福,我愿为你祝福⋯⋯我的上帝!那是足足一分钟的欣悦啊!这难道还不够一个人受用整整一辈子吗?”
最后的这句告白,或许就是作者为我们指出的孤独者的救赎之路,爱是永恒的,只在存在于心中便不会消逝,四个夜晚的短暂时光却让一个孤独的幻想者明白了爱的意义,也有勇气去摆脱生活的苦闷绝望,以爱之心去看待身边的一切,因为感受到爱,学会了爱,才有希望去走出自己孤独的幻想樊笼,寻求真正的生活意义。
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笔下的“孤独者”形象
陀思妥耶夫斯基是19世界俄国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有人评价“托尔斯泰代表了俄国文学的广度,而陀思妥耶夫斯基代表了俄国文学的深度”,他的作品中不论是人物形象塑造还是心理活动、情节描写都展示出独特的陀氏风格,他塑造了一个又一个“思想者”也是“孤独者”的形象,这些“孤独者”都是存在于社会边缘底层,他们独自一人,没有朋友,无法与一切人或事物建立长久的联系,社会环境的冷漠更加重了他们内心的孤独感,他们都有一颗敏感而内向的心,渴望与他人交往却又没有勇气走出自己内心的恐惧,因为陷入更加强烈的孤独之中,唯有幻想能够与之相伴,正如《白夜》中的叙述者“我”,《地下室手记》中的地下室人,《穷人》中的杰夫什金,《双重人格》的高略得金等等。“孤独者”形象一直是陀氏作品中的常客,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现状与作家本人的内心世界。
“孤独者”形象的产生自然是受作家本身的生活经历所影响,陀思妥耶夫斯基在经历一系列贫困、疾病、苦难之后,生活的负债累累,数年的苦役生涯,癫痫病的频频发作,爱情的不尽如人意,交织出一张孤独的大网,将他困于其中,更加深切的体会到孤独的存在是不可忽视的,但这一切并没有磨灭他内心的顽强斗志与创作热情,“我没有失去希望,我带着足够的勇气展望未来”,他想要为与自己拥有相同处境的孤独者寻求一条内心安宁的出路,他通过文学与思考,将爱与希望带给孤独的人们,“他引导人们穿越漆黑之夜,但这个黑夜也应该散发光芒,他试图从黑夜获得光芒。”
对孤独者的现实启示:孤独无可避免,获得救赎必须依靠自我独处的思考与内心爱的丰盈
①认知孤独无处不在,必须学会自我思考,享受独处的时光
叔本华在《孤独的通行证》中写道:“孤独的人并不可耻!除了自己,一个人不能与任何人,甚至包括他的朋友和伴侣——达到最完美的和谐。无论是一个人,还是在人群中,即使和最亲爱的人在一起,我们也时时会有莫名其妙的孤独感。而那种完全的、真正的内心平静,灵魂的绝美安宁,只有在孤独一人的时候才能获得。”
孤独确实是无处不在的,生活在现代纷繁社会的我们,每天面对着无数诱惑,无数社交,但内心其实并没有逃离孤独,甚至愈发感觉孤独,甚至于绝望。但其实孤独并不可怕,只要你愿意正视自己的内心,直面孤独,你也可以在孤独中找到内心的力量与平静。
我们与人交往,不断学习,感知生活,都离不开与自己心灵的对话,都要穿行于“孤独”的通道,必须去享受独处的时光,在独处中学会自我思考,明晰所为所不为,所爱所求,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②心中有爱,内心丰盈,才是对孤独的真正救赎
“当最热烈的爱受到创伤而返诸自身时,人在孤独中学会了爱自己,也学会了理解别的孤独的心灵和深藏在那些心灵中的深邃的爱,从而体味到一种超越的幸福。”——周国平《爱与孤独》
孤独,是我们成长的必经之路,面对孤独之时,如果我们内心空虚,缺乏自我认可,我们有时可能会陷入幻想的梦境,就像《白夜》主人公一样,害怕面对不可知,一味逃避现实,如果没有遇到那四个夜晚,或许他会一生纠结于幻想而无法感知现实的幸福,因为遇到了爱与痛,他真正体会到了超越的幸福。
我们必须首先拥有强大而丰盈的内心世界,有勇气去接受去面对外在世界的一切,同时怀抱着爱的态度对对待身边的人与事。对自己的爱可以让内心充满自信;对他人的爱可以得到理解与信任,走出自己的小圈子,换得内心的抚慰与幸福;对事物的爱可以让自己感受到美好的力量,每时每刻都可以发现美的存在,便不会一直纠结于丑陋与黑暗。
想要拥抱孤独,得到自我救赎,就要学会与一切美好的事物为伍。这个世上美好的事物真是太多了,旅行、文学、艺术、语言、体育、阅读、写作、亲情、爱情、友情、拥抱、阳光、花草、美食等等,都可以帮助我们超越孤独,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所在。
结语
叔本华曾说:"一个人,要么孤独,要么庸俗",或许有些绝对,但却指明了孤独的存在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不要害怕孤独与幻想,那说明你已然拥有思考的意识,只要在独处中学会与自己相处,认识孤独,坦然接受生命中所有的孤独时刻,同时学会以爱之心与一切美好的事物为伍,那么我们便可以在孤独中丰富自己的内在思想,获得内心的充盈,去面对现实世界之时从不慌张,坚定而自信。
拥抱孤独的力量,是为了走向自我成长;拥抱爱的意义,是为了得到精神的救赎。我们终将懂得,唯有爱与孤独,不可辜负。
作者:珈乐,与你一起读书写字,发现生活的美好
(原创不易,敬请关注,欢迎留言交流)
-
留念陀思妥耶夫斯基华诞两一百周年 历史人文社发布四部經典中篇, 2023-10-08
-
留念被押至长崎丧生于核弹的“日本人原爆被害者慰灵碑”开幕 日左翼新闻媒体跺脚, 2023-10-08
-
留念缅怀英雄英烈 关心关爱英烈遗属,缅怀英烈致敬英雄感恩奉献 2023-10-08
-
留念港九独立大队创立八十周年图片展在中国香港揭幕, 2023-10-08
-
留念台湾光复76周年 台湾劳动党:海峡两岸一中不容置疑, 2023-10-08
-
留念俞樾华诞200周年纪念 两省三地连动承传俞氏文化艺术, 2023-10-08
-
留念《中国的人权状况》市场研究报告30年 公民权利沒有最佳只要更强, 2023-10-08
-
留守孩子不等于问题孩子 守留,给他产生哪些?, 2023-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