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调查报告:青海省少数名族非遗文化新项目占90%以上,
青海:古老非遗焕发时代光彩
青海新闻网·大美青海客户端讯 青海,这片辽远的高大陆,不仅耸立着白雪皑皑的巍巍昆仑,唱响着长江、黄河、澜沧江的亘古涛声,同样也是一片文化的沃土。从远古而来的悠远历史,汉族、藏族、回族、土族、蒙古族、撒拉族六个世居民族,使瑰丽多姿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原的诞生和延续成为一种必然。
走进青海生态(产业)博览会暨藏毯展的现场,青海非遗展厅无疑是最亮丽的展厅之一。从热贡唐卡到土族盘绣,从藏族黑陶到柏郎祥碧藏香,从河湟剪纸到陈家滩传统木雕,琳琅满目,让观者目不暇接。
异彩纷呈的背后,是千百年来民间的薪火传承,是进入新时代,政府、学者、企业家和传承人的同心协力。青海省大力保护和传承古老非遗,使古老的非遗焕发出了耀眼的时代光彩。
擦亮“青绣”品牌
皮绣、土族盘绣、贵南藏绣、蒙古族刺绣……在生态博览会非遗展馆,各个种类的“青绣”作品随处可见。51岁的蒙古族绣娘苏义其美格为参观者耐心地讲解着绣法,在没有顾客询问的时候,她就飞针走线,专注地制作着绣品。
在青海民间,六个世居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刺绣技艺的流传,有土族盘绣、河湟刺绣等17种刺绣类别。在河湟地区,更是几乎村村有绣娘。居家用品、服装装饰等用品上,都可以看到刺绣的踪影。正是看到了青海刺绣的丰富品类繁多和深厚的民间基础,近年来我省整合民间刺绣非遗资源,努力打造“青绣”品牌,使之成为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渠道。
青海省把“青绣”主动融入国家文化战略,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全省刺绣类非遗四级名录体系建设。组织开展全省“青绣”资源专项调查,实地走访,调查各地“青绣”种类分布、人员结构、代表性人物、工坊、传习所、传承基地、合作社、协会、企业设置,摸清了“青绣”的家底。
我省文旅部门健全完善各级刺绣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和管理制度,认定30名省级刺绣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成立了近600名会员的青海省刺绣行业协会。依托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团体等对“青绣”传承人群进行培训,一年来累计培训“青绣”传承人群达1.2万人次,增强了“青绣”的传承后劲。
目前,全省共有刺绣类非遗项目12项,有刺绣类各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1名,有刺绣经营单位492家,全省刺绣经营场所中长期从事“青绣”的刺绣人员约3.4万人,其中绣郎1022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978人,残疾人505人;全省季节性刺绣从业人员近30万人,一支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龙头的刺绣人才队伍基本建立。
“青绣”品牌的打造,使得“青绣”保护传承理念明显增强,保护水平进一步提高,刺绣类非遗保护名录体系进一步完备,传承人结构更加合理,产品更加丰富,品牌效益进一步凸显,人民群众对“青绣”的文化认同感、参与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助力脱贫攻坚
非遗是文化软实力,但同样也可以创造“硬经济”,为脱贫攻坚加把劲。
参加生态博览会的白玛群加是省级非遗藏黑陶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他告诉记者: “在我的公司员工里,有13人来自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有6名孤儿、18名残疾人。他们每人每天可以生产三四十把黑陶酥油壶,每月收入可以达到6000元到1万元。”
我省文旅部门充分依托传统工艺带动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和稳定增收的独特优势,发挥非遗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扶志”“扶智”作用,帮助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学习传统工艺,激发内生动力,有效促进就业,持续增加收入,助力精准扶贫。
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尖扎县、泽库县三个贫困市县,有贫困村2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8415户,重点挖掘民族民俗文化和热贡文化的丰富内涵,依托热贡艺术唐卡、堆绣、雕塑、和日石刻技艺等,培育壮大唐卡、堆绣、藏戏、蒙藏医药等特色产业,形成了非遗传承保护与非遗扶贫,促进经济发展互动双赢的新格局。据不完全统计,从2011年至2019年,热贡文化从业人员从1.31万人增加到4.16万人,文化产业销售收入从2.4亿元增长到7.8亿元,均保持20%的增长率,年收入超过1000万元的非遗企业达到5家。
黄南只是全省的一个缩影。我省有关部门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传统工艺为重点,依托各类非遗项目资源,强化规划引领,加大资金扶持,聚焦重大战略协同发力,逐步建立了稳定、长效的非遗扶贫建设和运行机制,行业扶贫优势不断显现,就业带动作用明显增强,贫困群众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
建设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是我省非遗助力扶贫的又一项重要举措。工坊以“公司+基地+农(牧)户”“公司+绣户”等的生产经营模式,通过开展培训、签订协议书、认领订单培训等,帮助贫困群众学习传统技艺,创新研发产品,培育拓展市场,拓宽了增收渠道,充分发挥了非遗“扶贫”“扶志”作用。
目前,全省设立国家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试点2个,省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16个,吸纳建档立卡贫困户870户,2880人居家就业,人均月收入达2056元,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群众通过掌握非遗技艺增收致富。
传承非遗技艺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造者、承载者和传递者,怎样通过提高传承人的创造力、挖掘非遗传承实践人群,激活非遗的内在生命力,是现代社会保护和传承非遗无法绕开的一个课题。
青海省文旅部门通过逐步提高保护传承能力、提高保障条件,来回答这一课题。
青海省文旅部门开展非遗普查工作,完成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初步梳理,基本摸清了非遗“家底”。目前,我省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6项,国家级非遗73项,省级非遗253项,市州级非遗484项,县区级非遗1595项。有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88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47人,市州级传承人586人,县区级传承人2366人。一个以国家级项目为龙头,省级项目为骨干,州县级项目为基础的四级名录体系基本建立,并形成了一支数量较为充足、布局较为合理、老中青结合的传承人队伍。
全省非遗保护的经费保障力度不断加大,国家级传承人每年有2万元传习补助资金。省级传承人补助标准也从每人每年5000元提高至8000元。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加强与本级财政沟通,设立传承人专项传习补助资金和项目保护资金。西宁市争取资金为市级传承人发放4000元补助资金,海北藏族自治州利用援建资金,发展文化事业,为州级传承人补助3000元左右传习补助。
依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联合省内外高等院校,开展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工作,累计培训40期,培训学员5000余人次,帮助传承人群强基础、拓眼界、增学养,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了非遗传承人群的文化素养,提高了传承人群的传承和实践能力。参加各类研修班的学员大多已成为各地依托传统手工艺增收致富的带头人。今年以来,18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共计举办各类专题培训班33期,培训1715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为456人次。
品牌化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助力脱贫攻坚,青海非遗与时代的脉搏共同跳动,为带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着不可或缺的文化力量。
-
数据调查报告:青海省少数名族非遗文化新项目占90%以上, 2023-10-07
-
数据调查报告:西藏那曲市全域11个区县均有东北狼遍布, 2023-10-07
-
数据调查报告:中国台湾群众对物价飞涨忧虑水平达12年最大, 2023-10-07
-
数据调查报告:2020年我国15岁以上群体吸烟率降到25.8%, 2023-10-07
-
数据调查报告秘鲁人遭遇的关键难点是消费水平和学生就业, 2023-10-07
-
数据虚拟人不断爆红,能在多某种程度上取代真人版?, 2023-10-07
-
数据清洗是什么意思,数据清洗好学吗?有发展前景吗?,数据清洗指什么 2023-10-07
-
数据清洗是什么意思,什么是主数据数据分析中,主数据如何管理, 2023-10-07
-
数据消費趋势聚势 激发“无触碰”新情景,数据的集中趋势重难点 2023-10-07
-
数据标注是做什么的,请教各位大神一下什么是“人工智能数据标注”零基础做这个难吗?, 202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