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甘南“南木特”藏戏探多径承传,
甘肃民间小戏传承期待大舞台
陇剧《枫洛池》演出剧照
秦腔《锁麟囊》演出剧照 李 超 摄
地方小戏演出剧照 图由省文旅厅提供
地方小戏演出剧照 图由省文旅厅提供
甘肃省现存13个剧种中,地方独有剧种半台戏、陇南影子腔、玉垒花灯戏、灵台灯盏头剧、高山戏、半台戏等均为濒危剧种。在国家层面关于戏曲保护传承一系列政策和全面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推动下,我省濒危民间戏曲开始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但其传承发展之路还存在着一些困境和瓶颈性的问题。近年来,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馆员苟晓飞对民间戏曲进行了普查和田野调研,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关于民间戏曲保护传承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传承价值厚重、现状堪忧
民间小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种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活跃于民间的艺术形式,是一定历史时期、一定文化生活背景下,由民间艺人和文人共同作用所产生的精神产品。因其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极具亲和力的乡音土语而被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目前,从国务院以及中央各部委相继出台的多项政策、意见,以及一系列项目活动的推动实施中可以看出,对戏曲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不仅上升到了国家的战略层面,也已融于社会发展的众多方面。
在吹响戏曲振兴强劲号角的同时,传统戏剧的锣鼓遍地敲响,怎样保护传承本地戏曲文化,成了当地文化主管部门和非遗保护传承工作者、戏曲工作者致力实施的重要工作。
苟晓飞,女,甘肃通渭人,甘肃省文化艺术研究所研究馆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甘肃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主要从事民间文化、戏曲理论研究。她曾主持完成文旅部课题2项,以及其他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戏曲剧种全集·民勤曲子戏”子课题研究,文旅部文化和旅游智库项目“甘肃地方特色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子课题“甘肃地方戏曲剧种传承发展研究”。
“民间戏曲一直以来满足着广大劳动人民的精神需求,同时它又是最朴素简便、最形象生动、最易被老百姓接受的思想教化形式。”苟晓飞表示:“民间戏曲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深刻的历史延续性特色,‘所承载的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和文化形态,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道德伦理、审美情趣,承载着各地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和文化基因。’”
“延续民间戏曲的存活,保护它存活的文化生态,是关系到民族之魂,是关系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命脉的工作。”她说:“对甘肃省民间戏曲的普查和结果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尽管有各个层面的利好政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良好氛围,但从民间戏曲传承、保护的具体载体和人文生态考量,现状并不乐观。”
据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原文化部组织开展的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结果表明,我国现有348个戏曲剧种,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编纂《中国戏曲志》相比,有47种剧种已经消亡,17种濒临消亡。
“这些已经消亡或濒临消亡的戏曲剧种以流布于民间的小戏占比突出。”苟晓飞认为:“在民间,一些对地方影响较大的戏曲剧种不仅表现出传承创新发展动力不足,传承人员后继缺乏的情况,还出现了‘无人演,无人看,无人传’的‘三无’传承生态和‘老艺人、老观众、老剧目’‘常演老戏、老戏常演’的演出现状。”
“民间戏曲的传承发展受到了现代娱乐传媒的冲击,由于青年人在大城市集中生活而导致地方戏曲内生动力不足。”她感慨地说:“甘肃省的地方戏曲历史时间长,影响深远,在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地方戏曲具有深刻的文化记忆,许多自乐戏班的出现成为保护传承地方戏曲的一种方式。所以,扶持和保护民营戏曲演出剧团,促使其规范化、市场化,是目前甘肃民间戏曲生存发展的重要方式。”
地方独有剧种濒危状况依然突出
根据2017年普查结果统计,甘肃省现存活态地方戏曲剧种共13个,其中包括秦腔、陇剧、曲子戏、民勤曲子戏、陇南影子腔、玉垒花灯戏、灵台灯盏头剧、高山戏、半台戏、南木特藏戏11个本土剧种,眉户、京剧、豫剧3个外来剧种。其中,11个本土剧种均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据苟晓飞介绍,在甘肃省现存的13个剧种中,秦腔、陇剧、曲子戏、民勤曲子戏、眉户等剧种演出团体和从业人员相对较多,剧目创作较为丰富,为省内较为活跃且发展稳定的剧种。京剧、南木特藏戏发展一般,各有1个专业演出团体,演出团体存活5个以上,且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一定程度上得到当地政府支持和重视。
玉垒花灯戏、豫剧、半台戏、灵台灯盏头剧、高山戏、陇南影子腔等属于濒危剧种。半台戏、灵台灯盏头剧、陇南影子腔、玉垒花灯戏、高山戏等剧种当前普查到只有1—5个民间演出团体在支撑整个剧种,零星演出,前景堪忧。
“我省地方独有剧种半台戏、陇南影子腔、玉垒花灯戏、灵台灯盏头剧、高山戏、半台戏等几个濒危剧种,近年来虽然开展了一系列保护、抢救措施,但在创作、演出、传承等方面濒危状况依然十分突出。”她坦言地说。
资金问题最频繁、最普遍
近年来,随着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全面推进,非遗保护已深入人心,由上而下达成了共识,各地对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措施也在摸索中逐步完善。但是,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表演形式,戏曲的传承具有周期长、专业性强、产出缓慢、互动性强、经济效益微弱等不利于快速有效传承的特点,再加上多元文化的强力冲击以及一些民间小戏赖以存活的农村固定群落受众面的萎缩,使得民间戏曲在保护传承方面的前景不容乐观。
“资金问题是各地基层文化工作者所表达出的最频繁、最普遍的问题。”苟晓飞表示:“这既不是无病呻吟,也不是等吃靠要,确实是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首要难题。甘肃省属于经济欠发达省份,能投入非遗保护工作的资金有限。目前,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的优秀传统文化受到重视,资金支持与政府政策支持到位。但是由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限制,各地州市的具体情况、水平差异比较大,发展不平衡,情况不尽相同,即使是同一剧种,处境也各不相同。”
据了解,我省现有省级非遗项目493项,近两年,省级财政每年下拨非遗保护专项资金1300万,除去传承人补助和组织管理等省级层面的费用,按每个名录一次性投入经费30万计算,一年只有30个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得到资助。
她感慨地说:“也就是说,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每个项目轮到省级财政的30万保护传承经费支持的一个周期要10多年。省级尚且如此,市、县级项目的处境可想而知。经费的严重不足,致使许多关于保护、传承、发展的设想成为‘纸上谈兵’,无法落地实施,非遗工作开展举步维艰。在调研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基层的文化工作者和‘好家子’们对当地优秀传统文化有无限深情和一腔热情,他们对保护即将消亡的乡土文化的渴望令人动容,但苦于无米下炊,只有一声叹息。”
“三无”状态令传承体系无以为继
民间戏曲是扎根于农村,成长于民间的小众戏曲艺术形式,主要在民间的节日庙会和婚丧嫁娶等堂会演出,而“神养戏”则是民间对当前农村戏曲演出需求的朴素总结。演出范围一般在机构所在的社区或行政村以及周边村镇,组成人员也多为离退休老干部及农村民间戏曲爱好者。
“这些演出多为娱乐消遣性质,商业演出较少,影响范围较小。”据苟晓飞介绍:“市场化的娱乐文化对人们的影响细致入微,手机与多媒体的传播方式中戏曲艺术占有的位置并不突出,年青人除学生以外,多数一年四季外出打工挣钱,能安心学习戏曲的更是凤毛麟角。”
据苟晓飞调研,曲子戏在甘肃现有86个主要演出团体,是甘肃省仅次于秦腔演出团体数量的剧种。在曲子戏演出团体中,民营演出团体占98%,这些民营团体除被列入国家级的四个曲子戏所在地区的情况较好之外,多数团体演员与乐队配备不齐,没有固定的排练场地,演出较少,很少或几乎没有演出收入。
“老一辈戏曲名家多已作古或年事已高,年青一代很少有人为戏曲演出水平的提高而刻苦练功,剧目质量越来越低,演出水平越来越差,以致形成‘无人演、无人看、无人传’的‘三无’状态。从省级到市(州)、县、乡、村,戏曲人才整体出现青黄不接乃至断层的局面,特别是在戏剧编导、音乐、舞美等方面严重缺乏。这种一无好学之人,二无可传之人,传承体系无以为继的现状直接影响到民间戏曲的继续存活。”
守住“根”和“魂”实现活态传承
“在系统梳理调研成果的基础上,要对濒危剧种在政策、资金等方面优先予以倾斜,进行抢救性保护。”针对目前我省民间小戏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苟晓飞也分享了自己的建议:“对于拯救濒危剧种的成功实践,还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使之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在更广范围内发挥示范作用,力求从学理上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和学术支撑。”
“创新是手段,传承是目的。”她说:“因此,还要充分挖掘民间戏曲这种文化形态的精神价值和文化内涵,既不抱残守缺,也不舍本逐末。找准与现实生活的契合点,守住自己的‘根’和‘魂’,把自己独有的特色当作剧种的生命,才能做到活态传承,有效创新,所创作的作品也才更具亲和力、感染力,让观众不会有疏离之感。”
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通知。2017年8月,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财政部、文化部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戏曲进校园的实施意见》,提出“戏曲进校园”活动。
“把戏曲和校园相互勾连,相提并论,是戏曲发展史上又一次具有时代意义和社会意义的重大举措。”苟晓飞感慨地说:“同时,这也是针对戏曲艺术在群众社会生活中的逐渐式微,尤其是在年青一代认知中的严重缺失、缺位所进行的一项复兴工程。旨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最终加强戏曲通识普及教育,增进学生对戏曲艺术的了解和体验。”
“‘三五人演出千军万马,六七步走遍四海九州’的戏曲艺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是在漫长而曲折的历史长河中孕育、沉淀、演化、变革、创新、发展而承传下来的珍贵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乡愁’集体记忆和文明积淀。”最后,苟晓飞也表达了内心的真实愿望。
她由衷地说:“在当前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大好形势下,无论是保护主体还是实施保护的政府机构,都应立足其艺术特性和发展规律,凭风借力,有所作为,使古老的戏曲艺术重焕生机,重新以独特的姿态,展现华夏民族鲜明的文化特色,不使其过早成为记录历史文化的博物馆艺术。”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首席记者 李 超
-
甘肃甘南“南木特”藏戏探多径承传, 2023-10-06
-
甘肃河西走廊“湿冷干躁”成优点 助生物科技追溯舌头安全性, 2023-10-06
-
甘肃民勤县香莱探察戈壁滩“休闲农业”:从“脸面”靓到“内里”,甘肃省民勤县戈壁滩 2023-10-06
-
甘肃武威回复“马踏飞燕应重归武威”:在省博展览服务平台更高,甘肃省武威市马踏飞燕正面 2023-10-06
-
甘肃武威千亿级河套平原 “黄金奶发源地”发展历程渐显, 2023-10-06
-
甘肃榆中三孩生育报销问题,昨天去计生办办理三孩准生证为什么办不了?,甘肃三胎报销 2023-10-06
-
甘肃敦煌舞南进觅“知已”:“三合一”立体式展现墙壁画舞乐品牌形象, 2023-10-06
-
甘肃敦煌“五折”春冬游引客避峰“打卡签到”, 2023-10-06
-
甘肃提早拔付2022年首单困难家庭援助补贴资产19.9亿人民币, 2023-10-06
-
甘肃持续4年有公司上市 主板上市公司人才梯队已基本上产生, 2023-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