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留念知名剧作家莫里哀华诞400周年纪念,
海南周刊丨莫里哀:永不谢幕的戏剧大师
文\本刊特约撰稿 王凯
今年2月是法国17世纪古典主义文学最重要的作家、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建者莫里哀忌辰350周年。而去年1月,恰逢他诞辰400周年,全球多国举办了莫里哀回顾展和研讨会。这位生于400年前的传奇人物今时今日仍旧风靡,他是中国人最为熟悉的戏剧大师之一,“伪君子答尔丢夫”“吝啬鬼阿巴贡”等一个个耳熟能详的经典人物都出自他笔下,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
法国戏剧大师莫里哀。
《悭吝人》海报
印有莫里哀头像的500法郎纸币。
莫里哀作品《唐璜》剧照。
莫里哀作品《贵人迷》剧照。
17世纪以来,莫里哀作品不断被搬上舞台,受到观众追捧。从法国到周边的欧洲国家,从欧洲到大洋彼岸的美洲,直至古老的中国,世界戏剧舞台上一直闪耀着莫里哀的身影,几百年过去,这种影响从没间断,永不谢幕。
莫里哀作品《无病呻吟》剧照。
从流浪艺人到戏剧大家
1622年1月15日,莫里哀诞生在法国一个富裕家庭,原名让·巴蒂斯特·波克兰,父亲是国王侍从兼宫廷室内陈设商,他希望儿子能继承父业或者成为律师。但莫里哀从小喜欢戏剧,喜欢看集市上的闹剧和江湖艺人杂耍,1643年,他与朋友组织了光耀剧团,上演当时流行的悲剧,莫里哀这个艺名就是从这时开始使用的。由于经营不善,莫里哀好几次因负债入狱,由父亲作保才得以获释。在这种情况下,莫里哀决定到外省去碰碰运气。
从1645年开始,莫里哀随另一个剧团在法国西南流浪了13年,其间他成为剧团负责人并开始创作剧本,他的剧作颇受观众欢迎,剧团声誉也蒸蒸日上,以至名扬全国。1658年10月,莫里哀率剧团回到巴黎,在卢浮宫为国王路易十四演出,得到宫廷的喜欢和赏识,从此定居巴黎。在外省流浪期间,莫里哀一直生活在民间,汲取生活养分,积累了许多创作素材,逐渐成长为一名出色的戏剧活动家,这段经历为莫里哀后来的创作埋下了伏笔。
定居巴黎后,莫里哀以讽刺迂腐社会揭开自己创作的序幕。1659年,他的《可笑的女才子》上演,抨击了贵族沙龙矫揉造作、附庸风雅的丑态,开创了喜剧创作新路子。随后,《丈夫学堂》和《太太学堂》问世,其中《太太学堂》是莫里哀创作的第一部大型喜剧,批判了修道院教育和封建夫权思想,其演出标志着古典主义喜剧的诞生。《太太学堂》上演后,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遭到教会势力和封建卫道者的攻击,莫里哀撰文予以回击并阐明自己的艺术主张。虽然遭到攻击,但莫里哀喜剧顺应了路易十四喜庆、娱乐的要求,也符合国王抑制大贵族和教会的政策,所以得到宫廷的支持。
1664年后,莫里哀喜剧创作进入全盛时期,《伪君子》《唐璜》《恨世者》《悭吝人》《乔治·唐丹》等都是这个时期的名剧。这是莫里哀与教会和贵族势力斗争最激烈的时期,此间他不但熟练掌握了古典主义创作规则,还在作品中表现了更加深刻的社会内容和更加强烈的民主倾向,作品的思想性、战斗性和艺术性都达到了更高的境界。
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莫里哀的创作发生了一些变化,他似乎忙于应付路易十四的娱乐要求,主要为宫廷的喜庆活动撰写剧本。虽然如此,但他依然创作了一些优秀喜剧,像《贵人迷》《司卡班的诡计》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之作。《无病呻吟》是莫里哀的最后一部作品,上演此剧时,莫里哀已经心力交瘁 ,但为了维持剧团开支,他不得不继续担任主角。1673年2月17日,重病在身的莫里哀勉强演完第4场,回家不久便离开了这个世界。
喜剧创新的先驱
莫里哀喜剧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与当时的古典主义悲剧不同,后者只是间接反映现实,而莫里哀喜剧则直接描绘社会。由于莫里哀长期与老百姓接触,经历要比同时代作家丰富,观察高度自然也略胜一筹。莫里哀曾经说过:“喜剧的责任是在娱乐中改正人们的弊病,我认为执行这个任务最好莫过于通过令人发笑的描绘,抨击本世纪的恶习。”这是莫里哀创作的基本纲领,他在《伪君子》序中反复强调喜剧的讽刺功能:“一本正经的教训,即使面面俱到,也往往不及讽刺有力;规劝大多数人,没有比描画他们的过失更见效的了。把恶习变成人人的笑柄,对恶习就是重大的打击。”在《伪君子》中,莫里哀批判资产阶级目光浅陋,以至为宗教骗子所利用;在《悭吝人》中,批判高利贷的贪得无厌和爱钱如命;在《贵人迷》中,讽刺资产阶级趋附贵族的倾向。莫里哀在创作中突破了旧喜剧的条条框框,敢于触碰别人望而生畏的题材,将讽刺运用到极致。
莫里哀之所以取得这些成就,与他对旧喜剧的革新改造密不可分。在他之前,喜剧情节荒诞,到处充斥着海盗劫掠、多角恋爱、女扮男装等俗套情节,根本谈不上什么社会意义。莫里哀创作出风俗喜剧和性格喜剧,从根本上改造了旧喜剧。他还对喜剧手法进行探索,用舞台动作制造笑的效果:一记耳光打错了人;小丑的滑稽动作;主人气喘吁吁追赶放肆的女仆;药剂师手拿注射器追赶惊慌失措的病人。这些都能引起强烈的喜剧效果。莫里哀还巧用双关语、俏皮话、方言土语、同一词语重复等方式制造滑稽效果,如《悭吝人》中瓦赖尔反对吝啬鬼阿巴贡将女儿嫁给老头,阿巴贡始终用“没有嫁妆”回答,这种重复既反映了人物性格,又令人忍俊不禁——今天看来,莫里哀的这些语言手法都极具创新意义。
莫里哀的中国缘
中国戏剧先驱之一宋春舫早年留学法国,对西洋戏剧情有独钟,后来斥巨资在青岛建了一所名为“褐木庐”的私人图书馆,收藏了一生搜集的西洋戏剧书刊。这个“褐木庐”便是由高乃依、莫里哀和拉辛三位戏剧大师名字的首音节组成的,宋春舫此举意在向他们致意,可见当时莫里哀在中国就有很高的知名度。
莫里哀与中国文化发生关联的历史可追溯到晚清时期,在当时知识分子中,撰文论述莫里哀的第一人应该是中国驻法外交官陈季同。陈季同在晚清历史上是个非常独特的人物,他在公务之余,以法语写作出版了《中国人的自画像》《中国人的戏剧》《中国故事集》等多部著作,在这些作品特别是《中国人的戏剧》中,莫里哀的名字被屡屡提及,陈季同还自称是“莫里哀的弟子”——以今天的眼光看,陈季同可能是莫里哀的“铁粉”。
莫里哀喜剧在中文世界首译是1914年,译文语言文白夹杂,翻译底本据说也非法文本。1920年代后,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高真常翻译的《悭吝人》;随后又有许多出版机构翻译出版了莫里哀的《伪君子》《太太学堂》等一系列作品。随着莫里哀作品的译介,其喜剧在京津各大中院校相继上演,其中以天津南开中学最为有名。据剧作家曹禺回忆,当时他在南开中学读书,经常参加学校新剧团演出,演出最多的就是根据莫里哀《悭吝人》改编的话剧《财狂》。另据知情人透露,在中国舞台上最受欢迎、演出次数最多的莫里哀喜剧当属《悭吝人》和《伪君子》,这种长盛不衰的魅力,一直延续到今天。
-
法国的留念知名剧作家莫里哀华诞400周年纪念, 2023-10-06
-
法国的渔夫:法国打鱼批准补领量远不及预期 将再度进行封禁, 2023-10-06
-
法国的新春夜有874辆轿车被损坏 441人被警察拘押, 2023-10-06
-
法国的挫折一起对于圣诞节假期的恐袭企图, 2023-10-06
-
法国的总计诊断逾741万 新病案一周内提升82%, 2023-10-06
-
法国的总计诊断病案逾791万 已诊断25例奥密克戎感柒病案, 2023-10-06
-
法国的总计诊断病案逾762万 已发觉数例奥密克戎菌株密切接触, 2023-10-06
-
法国的总计诊断病案近720万 议院根据新版本疫防对策法令, 2023-10-06
-
法国的总计诊断病案超出1000万例, 2023-10-06
-
法国的总计诊断病案超782万 已诊断9例奥密克戎菌株感柒病案, 2023-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