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引导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改革相一致,树立正确的宗教信仰
宗教改革与德国教育大众化趋势:宗教改革的起源和发展,有何过程?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15世纪欧洲地区的教会,无论是名义上还是实质上都是由天主教掌控,直到16、17世纪,国家开始掌握军事力量,中产阶级控制国内经济,力量不断壮大,于是就爆发了一系列对抗天主教会的宗教改革运动。宗教改革是由新兴资产阶级发动的,实质上是“资产阶级把基督教变成适合资产阶级需要的宗教”的一场改革运动。
宗教改革的兴起和发展
在波罗的海南岸,多瑞河和莱茵河沿岸,先后出现了2300-3000个城市,这些城市中有许多是商业贸易中心,如莱茵河畔的法兰克福,莱比锡,奥格斯堡以及奥得河畔的法兰克福等。
伴随着商业发展的同时,农业因耕作技术的提高,农作物品种的改良,使得农产品大量生产。另外,这一时期的德意志出现了一些农作物专门生产区。这一系列的经济因索,使得当时的德意志成为欧洲最富庶的地区。
与欧洲其他国家不同,这一时期的德意志是由七大选侯和众多小的诸侯国共同统治的,而各个诸侯领主大都是主教,他们既有世俗职位同时又有教会职位,这就使得德意志的财富大量流向了罗马教会,因此德国被称为“教皇的奶牛”。
正因为有德意志这样一个富庶地区作为经济来源,罗马教会就更加肆无忌惮,横征暴敛,从而加深了教会和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激起了下层民众的愤怒。
再加上宗教改革初期,人文主义者在研究古文物中发现了教会文件中存在着腐败的记录,这就使得人文主义者不得不重新开始研究原始《圣经》。综合以上几点,德意志的宗教改革一触即发。
除了以上各项,宗教改革也深刻地影响了西方教育制度。虽然它们已经被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所影响,但这一时期,各个宗教教派仍根据自身的宗教体系发展教育,建立属于他们自己的学校,并且不断寻求可以维承自己信仰的年轻成员。
德国教育大众化趋势
在16世纪和17 世纪,宗教改革时期,欧洲地区主要有四种力量在争取改革教育制度、课程以及教学方法的控制权。他们分别是(1)政府的社会经济机构;(2)宗教机构,天主教教会以及新教教会;:(3)自然科学的新观点;(4)人文主义的后续影响。
这些力量从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出现,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最终引发了教育领域的改革。德国的教育世俗化在中世纪崭露头角,到文艺复兴有所发展转变,最后到宗教改革时期走向一种大众化。
中世纪后期和文艺复兴时期有一种趋势,就是国王手中的权力不断增加,到了17世纪形成一种集权专制主义时代。
中世纪,以教皇为首的天主教教徒受到致命的打击,神圣罗马帝国困扰不断。国王试图通过与商人和银行家结盟来供养自己的军队,同时他还利用这个结盟来与天主教教会对抗。
另外,他还发现民众的思想意识也是自己取得胜利的保障,于是他开始与教会争夺教育控制权,并建立一套属于国家的教育体系,希望通过学校来教授民众本国语言,培养他们对国家的忠诚和热爱。
地理大发现,新航路开辟,欧洲各个国家的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德国也不例外。随着经济的发展。德国社会阶层发生了变化,分为乡村阶级,城市阶级以及僧侣阶级。乡村阶级包括贵族、乡绅、自由民以及佃农,他们都是与土地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城市阶级包括商人、银行家、雇主、手工业者以及雇工,僧侣阶级包括高级僧侣和低级僧侣。由于这些阶级都具有很大的流动性。因此他们的划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像政治改革对教育影响一样,经济变革同样影响教育组织和设置。
最基本的就是学校出现了来自乡绅和商人阶级的学生团体。商人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教育,就将他们的金钱以各种形式注入学校。最简单的方法是把资金投入已经建好的学校,或者是帮助人文主义者建立古典学校。
另一种方法就是创立一些有利于商业发展的,具有职业性质的学校。因此在一些地区就出现了许多私人学校和慈善学校。在另外一些地区,商人阶级利用手中的政治权利通过发布法令,要求国家或者城市学校利用公共资金来使所有的孩子接受教育。
这就在最大程度上不允许任何社会用体忽视教育,除此之外,一些教会还为那些父母无法支付学费的孩子提供教育。以上这些措施,无论是来自商人阶级或是教、会,都使这一时期的德国教育面拓宽,教育向大众化迈进一步。
促进教育发展有多方面的动力,除了政治,经济因素之外,宗教改革因素也是相当重要的。这一时期新教改革家提出让每个人都拥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另外,他们还提出上下层民众教育要加以区分,上层贵族接受古典中等教育,下层民众接受国民基础教育。
在接受教育的对象范围扩大后,教育家又提出进行国语教育。在路德教会的领地上,国语教育的推广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天主教的教区学校,乡村学校都尽可能被重新组织,新学校逐步建立起来了。
随着印刷术的发展,路德用德语翻译的《圣经》、《教义问答》、《赞美诗集》以及他和他的追随者写的德语教科书被广泛传播。尤其是布肯哈根在德意志诸邦组织国语学校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是通过立法来保护已经存在的私人学校。
除了国语教育,商人阶级还提出了职业教育也应该给贫穷的家庭的孩子施以贸易技能培训。另外,这一时期的职业学校和15世纪的德意志地区的学校一样教授写作、算术及记账。
新教教育家不仅重视对普通民众的国语教育,而且注重拉丁学校的发展。他们认为,拉丁语学校是促进宗教改革时期德国基础教育机构发展的因素。
鉴于拉丁语的重要性,路德曾一度想要在初等学校教授拉丁语。但当时的民众能力有限,不能达到他的要求,于是他就将注意力转移到了中等学校。
宗教改革时期,由世俗政权控制的公共教育开始出现。并且日益增加,而私人学校在逐步减少。公共教育与人们提到的大众教育有所不同,它们是由君主、国家教会或是出于自己利益考虑的统治阶级创立的,具有普遍性,强制性,而且还要征收一定的税收。
在德国,教会和国家开始结盟,国家统治者应市民要求提出了相应的教育准则。1559 年,维腾保学校提出学校准则,要求学校教授学生读、写、算术、音乐以及宗教。它是德国最早提出的学校准则,在基础教育学校中最具影响力。
这些基础学校通常建立在每个乡村和郊区。另外一个重要的学校准则,则是在1642年由萨克森-哥达发布的,它规定强制儿童入学,为教师提供更高的工资,免费发放课本,接受上级监督,划分年级以及接受现实主义教育。上述几个准则,巩固了世俗政权在教育中的地位,保健了德国教育的发展。
宗教改革对西方教育制度的影响深刻,大多数新教改革家都强调每个人都可以自行阅读《圣经》,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接受教育。即使上下层民众接受的教育内容不同,但初等教育至少可以使他们独立进行读写并了解一些宗教信条。
国家不断地加强对教育的控制,使国语和拉丁语被广泛运用,这些都为教育发展奠定基础。除了以上提到的方面,当时的教育家马丁-路德,梅兰希顿,布肯哈根等都通过自己的教育主张巩固这一趋势,并逐步形成一股教育思潮。
参考文献
-
教育引导宗教信仰与社会主义改革相一致,树立正确的宗教信仰 2023-10-06
-
教职员工轮岗制度 责任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交流轮岗教育资源就能均衡吗 2023-10-06
-
教师节家委会众筹送礼,中秋节要到了,学生家长在家长群里众筹给老师送礼,这是好是坏?, 2023-10-06
-
教师属于什么成分,偷偷地问一下,请问教师属于工农阶级吗, 2023-10-06
-
教学区携手并肩为推动市域治理智能化给予智商、优秀人才适用, 2023-10-06
-
教做饭小游戏下载手机版免费2021 好玩的做饭游戏合集推荐,所有做饭的小游戏大全免费下载 2023-10-06
-
教书育人路初心如磐 新的征程奋楫笃行,百年征程初心如磐笃行致远 2023-10-06
-
救赎之渊官网在哪下载 最新官方下载安装地址, 2023-10-06
-
救赎之渊好玩吗 救赎之渊玩法简介, 2023-10-06
-
救萨尔任务流程,救萨尔任务没接到 2023-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