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星软件园提供热门手机游戏下载,最新手机游戏攻略!

陕西铜川平菇小鎮:一朵“小伞”兴农村,千万朵“小伞”出国境,

时间:2023-10-08 21:23:52 来源: 浏览:

关注!新一期《云浮日报——镇能量周刊》上线

《镇能量周刊》自2022年11月8日上线以来,致力于传递党委、政府的声音,生动展示各地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效,深度挖掘乡村振兴的举措、典型和经验,以及乡镇的日常生活和街头巷尾的新鲜事和人文历史故事。目前设定了《镇里人说“镇”里事》《基层“良”策》《驻村日记》和《挂点手记》《看图说镇》《镇出发》《镇味道》《镇之美》等多个专栏,每两周一期。

4月26日

《镇能量周刊》新一期上线

↓↓↓

△4月26日《云浮日报》第5版截图

详细报道

腰古镇集聚跃变“镇”能量“

“三产融合”推动产业强百姓富

去年以来,云城区腰古镇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工业重镇”“云城区副中心”的目标定位,在探索发展“工业带动、三产融合”路径中迈大步、闯新路,不断集聚起跃变能量。

东进融湾

当好工业重镇“桥头堡”

步入位于腰古镇广东金属智造科技产业园内的广东金晟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内,车辆穿梭、机器轰鸣,重大项目建设的火热场景扑面而来,金属原料在工人们的分工协作下由料变材、以材成器。“我们秉持‘一天也不耽误、一刻也不懈怠’的初心,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毗邻大湾区的优势,持续进行项目投资。只有向上突围,才能奔向发展的新蓝海。”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工业是我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腰古镇作为融珠融湾的桥头堡,将“园区”视为重中之重。该镇推动广东金属智造科技产业园建设成为该镇甚至全市东进融湾战略平台,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农产品一体化供应基地建设,力促广云现代物流产业园尽快运营,同时加快建设G324国道改线、佛云大道、佛肇云高速等道路,让圩镇联通各个关键功能区,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

舵稳当奋楫,风劲好扬帆。腰古镇以资源禀赋为“航舵”,全面摸清辖内土地、矿产、水、文化等资源底数,谋划盘活原水泥厂和原铝型材厂等土地,加大土石方资源勘探和处置力度,发掘城头村县委旧址红色文化资源和水东村程朱理学文化底蕴,发挥新兴江水资源和各村山林地储备水资源作用,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据悉,2023年,腰古镇将全力推动金晟兰第三条生产线、中铁十二局第一条生产线建成投产,拉升工业生产总值,依托广东金属智造科技产业园、广云现代物流产业园平台大力发展绿色钢铁链条上下游产业,腰古工业体系逐步成形。同时,在绿色钢铁上下游项目加强招商布局,推动钢铁产业与不锈钢、氢能汽车、汽车零配件产业、机械制造等融合发展,培育发展加工制造类等中小企业,实现金属智造产业链条化、集群式发展。

提质发展

闯出特色产业“致富路”

“养殖培训直通车”开进田间地头,生态渔业闯出“致富路”;“公司+基地+农户”生产运营模式发展南药产业,“牛大力”成为“致富力”;仁善田园综合体乡村生态旅游受游客青睐,“农旅融合”找到“致富经”……腰古镇“工业带动、三产融合”的路径把越来越多的农民带到经济发展的“产业链”上,以系列大型工业项目促进农业、商贸业协同发展,以高质量乡村振兴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在农业提质发展方面,该镇以“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为主导思路,立足美丽镇村建设,在“食用”上做文章,培育打造一批以牛大力种植基地、香水柠檬基地为代表的特色农业项目;在“观赏”上下功夫,持续推进爱丽孚药菊标准化大棚种植(育苗)示范及农业观光园和仁善城头田园综合体等特色农业产业园区建设。在文旅发展方面,该镇从“一绿一红”上挖掘内涵,借助绿水、青山等自然元素,加入本土农耕特色,打造富有腰古特色的田园景观生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与创意农业;抓住雄强村建设全国红色美丽乡村试点的机遇,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做优红色旅游。

如何针对区域特点,助推商贸业取得新突破?腰古镇分管经济相关负责人表示,腰古镇将立足新机遇的强劲风口,加强镇域商业体系建设、全力推动好邻居综合体项目建设,在今年全力推动集物流、批发、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农贸市场建设,构建以园区为中心的多个商贸区,为商业服务氛围注入新活力,为园区招工、留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普惠大众

结出民生实事“大果实”

近日,记者来到升级改造后的云城区第二人民医院(腰古人民医院),透过崭新大气的楼院,看到了一份写满“病有所医,医有所保”的“民生答卷”。该院的扩容提质实现了软硬件设施的全面升级,改善了就诊和住院条件,缓解了群众的就医需求,让医疗服务温度触手可及。“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供给,加快村级卫生站公建规范化建设,推动构建‘10分钟诊疗圈’,并将医疗卫生服务辐射至思劳、车岗、白诸等周边县(市)、镇(街)。”腰古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腰古镇还聚焦教育、就业、住房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谋划创办腰古镇教育基金会、加快推进佛云学校二期项目建设、引进优质师资人才、优化基础教育学位供给和配置,让“幼有所育,学有所教”水平提升;强化招聘就业服务、开展针对性技能培训、提高司法服务水平,让“劳有所获,勤有所得”更有保障;全面建立村庄保洁机制和农村厕所、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设备运行维护机制,深入实施乡村风貌示范带建设,加快自来水厂升级改造,让“住有所乐,居有所宜”实现突破……

“我们将以新眼光、新视野、新胸襟、新作风实现新的民生大作为,多措并举强化民生保障,让良好的生态福祉惠及更多乡亲,让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在贯彻落实上见实效。”腰古镇相关负责人说。(云浮融媒记者 朱雅渝 通讯员 王湄)

太平镇水浪村创新推行三个“1+1”发展模式

村集体经济收入跃升到30万余元

近年来,新兴县太平镇水浪村创新推行三个“1+1”模式,巧妙解决了村集体经济“强筋壮骨”“造血生肌”“提档升级”等系列难题,推动村集体经济收入跃升到30万余元,实现了“省定贫困村”到集体经济强村的华丽转变。

“1座堡垒+1支队伍”写好“基础题”

为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强筋壮骨”,水浪村党委坚持把“支部建设+党员队伍建设”摆在首位,全面推行党支部建设“网格化+清单式”管理模式,落实“一台账四清单”,以省政协结对帮扶为契机,促成省政协单位下属党支部与村党委各支部结对共建,提升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特色化建设水平。

同时,规范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加强党员干部的教育培训,注重从带富能力强和返乡创业优秀年轻党员等人员中,培育储备村“两委”干部后备人才9名。规范落实“四议两公开”“三个在先”“四项机制”等各项党组织制度,把基层党组织优势转化为集体经济发展效能。

“1片茶叶+1颗青梅”解好“巩固题”

为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水浪村瞄准“1片茶叶+1颗青梅”的发展路径,推动集体经济发展“造血生肌”。

一方面,发挥新兴县象窝茶广东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效应,持续发展壮大茶叶产业。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在下厂、东坑、曹田等村持续拓展茶叶种植面积,并结合“村企共建”“村际联盟”模式,联合罗陈村委会、大郎村委会共同投资入股与翔顺集团合作建设象窝禅茶加工车间,项目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总投入资金5000万元,年产值3500余万元,既带动村民土地租金收入,解决周边群众400余人就业,也推动村集体经济每年稳定增收股金分红10.8万元。

另一方面,擦亮广东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青梅专业村品牌,不断拓展延伸青梅产业价值。整合青梅种植、凉果加工、生态资源,联动企业、乡贤等筹资680万元打造青梅基地,延伸以青梅种植、青梅加工、青梅休闲为支撑的产业链,推动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联农带农,积极探索“青梅+旅游”的乡村特色发展模式,为集体经济发展打牢产业基础。

“1个园区+1个项目”答好“提升题”

结合村情实际,水浪村党委整合“1个园区+1个项目”的绿色生态旅游资源,推动集体经济发展加速。

依托象窝山生态园和水源山抽水蓄能省级重点项目建设的资源优势,大力培育发展精品民宿、休闲观光、旅游消费服务等乡村旅游新业态。发挥“新兴八景”中象窝茗香和水源香雪两处景点优势,打造“曹田水源香雪-肥水坑古村神韵-象窝茶场-风车山”乡村生态旅游路线,大力扶持集农业种植、餐饮、民宿相结合的满氏农场建设,全面丰富旅游产品、提升旅游体验,推动水浪村年均接待游客超20万人次。并依托旅游市场机遇,改建农产品展示商铺8间,通过竞标招租每年为集体经济增加5万余元租金收益,既满足游客购物休憩需求,也带动当地农产品的出售,推动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同时,盘活利用旅游商铺屋顶发展光伏发电,助力村集体经济每年增收4万余元。

此外,积极探索发展民宿经济,规划筹资85万元发展“太空舱”民宿项目,项目建成后预计集体经济每年可增收15万元,将打造成太平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样板村”。(通讯员 梁桂婵 范国成)

苹塘生态养殖小区项目预计6月投产

助力打赢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攻坚战

政银企村共建、助力打赢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标攻坚战,记者4月中旬在罗定市苹塘镇采访了解到,罗定市苹塘生态养殖小区项目进展顺利,基础设施建设已进入尾声,预计今年5月底建成,6月底前可全面投产。

现在的“二师兄”,是住楼房的。在苹塘镇桐油村委和合塘村附近山丘上,苹塘生态养殖小区项目建设现场一派忙碌,两栋8层的楼房已经封顶,矗立在山坡上蔚为壮观,未来,这里是仔猪养成大猪的育肥楼;育肥楼前,是5栋平层式种猪舍,猪舍框架已经清晰可见,这里将养育5000头母猪。另外,生活和办公用房的框架建设也基本建成,即将进入装修阶段,养殖配套设施也在加紧建设当中。

“去年12月动工,3月份两栋育肥楼封顶,实现项目建设的‘加速跑’,我们有信心今年5月底建成,6月底前可全面投产。”项目经营方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建设过程中,罗定、苹塘两级党委政府全力支持配合,有力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了项目建设快速高效高质进行。他还提到了一个小细节,苹塘比较干旱,项目施工用水曾一度困难,苹塘镇党委政府积极协调车辆在邻镇送水到工地,确保了工程的进度。

据悉,罗定市苹塘生态养殖小区项目,是我市以“政银企村共建”、促进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标”的重点项目,惠及160多条行政村。项目总投资2.1亿元,占地约320亩,建筑面积约9.26万平方米,规划存栏母猪5000头、年出栏肉猪12.5万头。项目实施主体建设养殖小区并委托给专业养殖公司经营管理,每年按总投资金额10%获取固定收益;罗定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将各类扶持资金入股养殖小区项目,取得收益分红,助力实现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15万元以上目标。此外,运营方负责资产运营维护保养及日常经营运作,保证平台公司的年固定收益,优先解决当地农民就业,实现“联农带农”。(云浮融媒记者 林瑞荣 刘烁)

都城镇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电池及电池机械产业“电力十足”

今年以来,郁南县都城镇到处涌动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产浪潮,镇内各企业生产紧张有序进行,纷纷开足马力赶订单,高质量发展已按下了“快进键”。

走进位于都城工业园区的郁南县虎豹电池有限公司,只见多名工人在装卸货物,厂区里运送生产材料和出厂产品的车辆来来往往;生产车间内,各条生产线畅顺有序运转,工人们在各自岗位上认真细致地工作,涂布、碾压、盖板钢壳装配、封口……最后,一颗颗电池整齐有序沿着传送带输送到包装区。该公司生产的锌锰电池年产量近5亿只,是国内最大的锌锰干电池生产厂家之一。其注册商标有:“万兴”“WANXING”“TOCEBAL”“FULPOWER”“通世霸”,其中“万兴”“WANXING”是“广东省著名商标”。

在郁南县万兴机器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生产机器轰鸣,技术工人正操作数控机床生产加工电池机械、电池自动化包装设备,生产出的产品大部分销往东南亚、非洲等地区。

“在今年春节期间就接到了1000多万元的订单,现在还陆续有客户来下订单,公司今年的年产值预计约6000万元,将比近几年增长11%以上。”万兴机器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说。

据了解,都城镇是广东省电池机械技术创新专业镇,近年来,该镇聚焦“高大上”+“集群化”,大力扶持电池、电池机械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智能化和集群式发展新能源电池、机械装备制造等产业,促进工业经济提档增效,推动高质量发展。(通讯员 李洪标)

△4月26日《云浮日报》第6版截图

详细报道

强化督察执法 守牢耕地红线

北岸

农村乱占耕地建房持续新增,矿产资源保护监管仍不到位,补充耕地项目新增耕地数量不实问题突出……最近,至少9个地市政府因上述问题被约谈,再次凸显了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因此,要强化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完善土地执法监管体制机制,坚决遏制土地违法行为,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一项长期任务,其中一条是严肃耕地保护督察执法。国家自然资源督察机构2022年对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组织开展了耕地保护督察,在省级层面督察基础上,下沉到267个市、1624个县开展实地核查。通过督察发现,部分地方耕地保护意识仍不到位,一些市县党委政府耕地保护主体责任及有关部门监管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力、执法不严。可以说,对相关政府进行约谈,就是督促各地切实履行耕地保护主体责任,推进督察发现问题整改,进而促进自然资源管理秩序持续好转。

农田就是农田,只能用来发展种植业特别是粮食生产。这就要求,必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用途管制,规范占补平衡,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推进撂荒地利用,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基本农田“非粮化”。对那些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造成大量耕地流失的问题,要严格执法、敢于亮剑。特别是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各级地方党委和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真正确保18亿亩耕地实至名归。

在耕地保护这个问题上,不能有丝毫麻痹大意。近年来,从严密耕地保护法律制度体系,到严格划定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从严控耕地转为非农建设用地、加强改进占补平衡,到严控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实行“进出平衡”制度,一系列硬措施守护着耕地红线。在各方通力合作下,耕地保护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实现了国务院确定的2020年耕地保有量18.65亿亩的目标;同时,耕地减少的势头得到初步的遏制,2021年全国耕地总量实现净增加。但是,考虑到我国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未来我们必须继续把关系十几亿人吃饭大事的耕地保护好,绝不能有闪失。

也要看到,保耕地,不仅要保数量,还要提质量。除了持续强化督察执法,对发现的问题建立台账、督促整改之外,更应该让农田变成良田。这就需要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建设标准和质量,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也要把现代种业、农业机械等技术装备水平提上来,把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好建设好,真正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突出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既要节流又要开源,久久为功、善做善成,方能确保守住耕地红线、确保粮食生产能力、确保保障粮食安全。

“各省区市现有用于粮食生产的耕地必须保住,不能再往下降了!”这个决心必须要有,保护工作必须要跟上。确保“农田姓农、良田种粮”,让督察执法常态化,共同筑起耕地保护的坚实堡垒,必定能使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来源:人民网)

唤醒“沉睡资源” 助推乡村振兴

陈树清

将撂荒的耕地盘活流转、闲置的小学改成民宿、荒废的厂房改建为企业车间……时下,我市各地整合利用乡村资源,精准对接各类外来资本,通过发展特色种养、设厂办企业、开发乡村旅游等形式实现多元“供血”,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在帮助村民鼓起“钱袋子”的同时,也让村集体经济发展变得更有“钱景”。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百业强,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保障。只有实现农村产业兴旺,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才有扎实基础和重要依托。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扎实推进,国家财政对乡村“输血”力度大幅增加,农村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的短板得以补强,但乡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依然薄弱,制约了自身发展。纵观我市大部分集体经济薄弱的乡村,普遍缺乏产业支撑和产业资本,但从整体看,这些乡村都不缺乏资源,至少还有土地资源,只是缺乏把资源有效地转化为资本的途径。

毋庸置疑,土地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闲置土地是有待激活的发展资源。各村可以结合当地地理、交通、区位等条件,找准自身资源优势,积极盘活集体林地、鱼塘等村集体土地及农村闲置校舍、闲置房屋等处于“沉睡”状态的资源,转化为流动性资本,面向新需求,创造新供给,催生新业态,从而实现价值增值。

当前,我市农村闲置地尤以撂荒的耕地为主,盘活这些撂荒地,在确保农业生产的基础上,还可深挖耕地潜力,抓住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和机遇,发展特色农业,让闲置地摇身变成致富良田。如新兴县天堂镇东震村盘活90亩荒地集中连片流转给农业公司种植辣椒,项目年效益预估可达100万元,大幅增加当地“村集体收入+农民土地租金+农民务工薪金”三金收入;云安区六都镇盘活撂荒地,开发“稻虾共生”致富田,为推进乡村振兴“蓄势赋能”。

我市地处山区,境内群山起伏,林业资源丰富,有良好生态资源,而且民风淳朴、文化底蕴深厚,各村都散落着不少“沉睡的资源”,如何让这些资源“活起来”“火起来”?就当下而言,积极引入市场力量,能有效解决“钱哪来、地咋改、谁来干”等现实痛点。同时通过市场需求与乡村资源进行有效对接,不仅能盘活乡村闲置土地,更能延长农业产业价值链,进一步助推乡村振兴。

“四季村晚”唱响农民美好新生活

石丽峰 孟哲

为全面推进乡村文化振兴,鼓励和引导各地“村晚”常态化开展,文化和旅游部定于2023年开展“四季村晚”活动。通过开展春季、夏季、秋季、冬季“村晚”活动,推动“村晚”活动常态化开展。“村晚”由节日逐渐扩展到平时,能更好地激发乡村文化活力,是乡村文化建设题中应有之义。

村村办“村晚”,人人秀才艺。“村晚”是一场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乡村文艺晚会,它的主角是村民。在“村晚”的舞台上,村民们想说的、想唱的、想抒发的真实情感都可以表达出来,每个人都可以登上舞台做“主角”。村民们尽情欢唱,唱出心中向往。用热闹与喜庆展示新时代新农村、新农民、新面貌,展示农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呈现乡村文明新风向。

乡村振兴,文化先行。文化“活”起来,乡村的各项发展才会有基础。“村晚”不仅是一场联欢会,更是乡村振兴新气象的载体。过去,农村文化建设内容较为单一,文化活动表现形式也较为单调,村民们闲暇时聚在一起打牌搓麻将喝酒等;现在,通过“村晚”,村民们有效摆脱了一些陈规陋习。从“村晚”的创作彩排演出,到活动组织现场策划保障,悄然拉近了村民之间的距离,每一位村民都能够从“村晚”中获得体验感与满足感。可以说,“村晚”已融入村民的生活,成为凝聚村民情感、促进乡风文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良好载体,顺应了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村晚”舞台虽小,却凝聚了农村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真实生活的一种微缩模型。在舞台上,村民们的节目从生活方式、节日习俗,到传统手工艺、民间文艺,再到融合乡土文化、乡村旅游等元素,扎根于乡土,承载着乡音,乡土味浓,演身边人,道心里话,赞新生活。事实证明,近年来“村晚”已成为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平台,能够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让有形的乡村文化留得住;成为乡村宣传教育的重要阵地,用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去浸润、感染和引领乡亲们,凝聚起乡村振兴的正能量。

“村晚”常态化是一件好事。要真正把这件好事办好,离不开各级部门的积极引导,离不开社会力量的参与,更离不开农民群众的自发性。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坚持自发自愿原则,充分利用农闲、传统节假日开展活动,避开农忙时节,切实为基层减负,才能真正实现让大家看“村晚”、享“村晚”、乐“村晚”。(来源:人民网)

新兴县大江镇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

农文旅融合让乡村振兴更有“范”

为赋能镇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新兴县大江镇正积极抢抓“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政策机遇,紧扣“高山平湖、诗画大江”的目标定位,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大力构建以生态为基础、文化为底蕴、农业为主体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新格局,全力打造如诗如画的农文旅融合型融湾“后花园”小镇,让镇内红色底蕴、绿色生态迅速“走红”。

传承红色基因 深谋绿色发展

大江镇作为革命战斗精神和合河水库精神根脉耦合的红色沃土,红色文化也反哺着大江镇。该镇依托镇内人才驿站和丰富的红色教育基地构建“三色”课程体系,不断壮大人才队伍。通过开设以党性教育、党务培训、徒步体验为内容的红色课程,以抓党建促美丽镇村建设、特色产业发展等为专题培训的绿色课程,以“田间课堂”为实践平台的特色课程,进一步增强农村党员干部党性修养,推动“头雁”在乡村振兴、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等工作中勤学习、晒成绩、谈经验,激发基层党组织在做大做强镇域经济中的红色引领作用。

同时,镇党委通过谋划搭建村级党组织书记“头雁比拼”大舞台,进一步激发大江人民镌刻在基因里的“闯”“干”水库精神,促进镇域经济与村集体经济“齐头并进”。通过建立“月通报、季评比、年考核”的奖评机制,让各村(社区)的党支部书记根据本村土地、特色产业共制定出了5个囊括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红色旅游等方面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案,积极探索出“党支部+林+N种模式”的绿色产业发展路径,进一步调动各村(社区)对标先进、奋勇争先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破除“有零星产业缺统筹规划、有土地资源缺主业带动、有特色产品缺市场营销”的镇域经济发展瓶颈,为推动大江镇做好“红”“绿”两篇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

做优绿色经济 推进三产融合

“我们以前用来制作豆豉的大豆原料大部分都是在外面采购,现在我们有了自己的基地,农户提供的大江本土大豆质量非常好,让我们现在做出来的豆豉比以前有了一个质的提高,红色旅游加上土特产销售,希望我们大江的大豆产业效益越来越好。”憧憬着“大江豆豉”的未来,平岗社区党支部书记李耀枢难掩喜色。大豆种植是大江镇的传统支柱产业,覆盖面广,形成了一定的产业链,大江豆豉、大江腐竹、大江豆腐等系列豆制品深受人们喜爱。

围绕“做大做强镇域经济”中心工作,该镇以“党建领航催生林下经济‘增长极’”的书记项目为抓手,在做足土地“盘活”“复垦”“挂钩”文章的基础上,鼓励专业合作社、种植农户大力发展林下种植养殖项目,与华南大国家大豆改良中心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建成广东省大豆产业技术示范基地、青梅“一乡一品”种植基地。同时,引进总投资1300多万元的黑鱼孵化项目落户平岗社区,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收4万元。建成合河供销社腊味全产业链服务示范基地,年总产值达500万元。依托大江镇党建主题公园,创新打造特色产业研学户外课堂,重点将大豆、青梅、油茶种植等农耕文化与镇内红色资源深度融合,探索出“旅游+文化+餐饮+主导产业”的多产业融合发展模式。

活用红色资源 精耕全域旅游

沿着大江镇西入口驱车前行,处处都能感受到红色革命的印记和绿意盎然的春耕图景,大江镇党建主题公园不时能看到一批又一批的游客前来游玩“打卡”,这是自大江镇党建主题公园正式启用后的火热旅游景象。

借力红色文化和生态优势,大江镇在美丽镇村创建工作中,着力推进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三大建设,聚力完善圩镇“10个一+N”功能体系,充分将镌刻在青山绿水间的田园风光、红色印记和乡愁情怀有机整合,一举突破有镇无圩的历史发展困局,建成了圩镇核心带动区、镇村融合发展区、水库精神传承区,完成了全镇一线三区建设扩容提质。同时,结合农村党建示范镇村创建工作,从深挖一个“根”字入手,以老区人民口述、地方党史资料的记载为切入点,梳理提炼,全面整理、实地考察,持续深化红色教育阵地建设,建成合水党史纪念室、新兴县第一乡政权旧址公园,并在建成合河水库精神展示馆的基础上,延伸打造出占地3.2万平方米的大江镇党建主题公园。

通过因地制宜发展红色旅游和森林康养乡村游,开发一批别致的林下特色民宿,大江镇打造出传承红色文化与观赏自然风光的“红绿研学”精品旅游路线,实现全镇一线三区联动联融发展,让大江红色旅游正从参差不齐的“景点旅游”向握指成拳的“全域旅游”转变。(通讯员 蓝海燕)

△4月26日《云浮日报》第7版截图

详细报道

光伏电站下建起食用菌基地

罗定船步“农光互补”项目助力镇村增收

光伏电站下,喜阴植物效益好,记者近日在罗定市船步镇采访了解到,该镇充分利用镇内光伏电站下的空间,建设百亩食用菌基地,以“农光互补”项目助力镇村增收。

在船步船北村,幽蓝的光伏电池板布满了山坡、排列如阵;光伏电池板下,一包包食用菌培养袋码成堆,鲜嫩的平菇“举着”一朵朵“小伞”,茁壮茂盛,工人们正在忙碌地采收适合上市的蘑菇。

“在光伏电站下发展食用菌生产,可以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实现较高效益的农光互补,促进镇村增收。”船步镇一位干部介绍,目前船步镇有200亩光伏基地,未来还将达到800亩,发展“农光互补”项目,意义重大;船北村光伏板底种植100亩食用菌基地建设项目,充分利用光伏板底地块,现已投产10亩,有平菇菇包6万余包,日平菇产量500公斤,猴头菇试验棚1个,种植红松茸约5亩,日产50斤,现有固定员工8人,带动周边就业20人,已开始产生效益。

据悉,船步镇以市场为导向,走“公司+技术团队+村集体+基地+农户”的产业化道路,即技术团队提供技术,定期组织菇农进行技术培训,并按低于成本价提供成品菌棒、菌种,交由菇农养护管理,公司按保护价收购产品,统一使用本合作社商品包装,统一销售,创自己的品牌。项目全面建成后,可实现效益100万元/年,可直接带动农户50户以上走食用菌的产业化经营道路,吸纳劳动力约100人,实现多方共赢发展。(云浮融媒记者 林瑞荣 刘烁)

撂荒地“蝶变”禾田水韵

——平台镇联农带农产业示范带走访见闻

沟渠成网、道路相通、良田成片……近日,在郁南县平台镇联农带农产业示范带——垦造水田项目区,10多名农户正在田间忙着插秧,不一会儿的功夫,田地里已经竖起了一排排翠绿的秧苗,充满生机和活力。

平台镇,地处“两广”三县五镇中心,自古是郁南重要稻谷主产区,素有“郁南粮仓”的美誉。近年来,该镇严格落实耕地保护政策,对旱地、丢荒地类等地块进行改造,通过规范项目管理、引入社会资本参与建设等举措,形成稳定的粮食生产能力,实现“藏粮于地”,富民兴村。

“以前我们平台大米是很出名的,前几年由于水稻种植效益低和缺少水资源等问题,部分村民不愿耕作,导致很多耕地被抛荒。去年,政府引进企业开展垦造水田,我们既获得土地租金,还可以就近务工,大家积极性都很高,遍地金黄谷满仓的盛景将重现。”正在插秧的万洞村村民黄伯说。

据佛山市三水区澳农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吴坚介绍,这片垦造水田总共750亩,涉及农户约300户,去年下半年以来,公司通过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建设灌溉排水设施、修建田间道路等,成功垦造出一片片良田。目前种植一些航空育种的品种,建立了一个富硒水稻产业园,成为当地田间一道亮丽的风景。

“这一片地处于大河湿地公园沿线,田野开阔,群山环绕,河水清柔,非常适合优质水稻生长。目前我们种植的富硒水稻是玉米与水稻的杂交品种,全部是用微生物菌肥种植,不仅高产,还是低糖高蛋白,适合三高人群食用的功能性大米。公司设置最低保护收购价,确保让村民没有后顾之忧。我们希望通过优质富硒水稻种植与推广,带动更多农户种植,达到村民、集体、企业‘三赢’的目的。”吴坚说。

郁南县平台镇主要负责人表示,去年,该镇通过引进澳农公司,糅合精品农业、山水文旅、康体养生等一系列元素作为特色节点,以联农带农的一二三产业作为载体打造美丽乡村风貌带,使昔日的撂荒地“蝶变”禾田水韵。下一步,该镇将全力把风貌带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乡村振兴建设。(云浮融媒记者 罗强 区伟东 通讯员 吴燕朝)

“现在是发展现代农业最好的时代”

——记云安区镇安镇“资深”新农人李炳方

云安区镇安镇河西村委枫湾村西瓜山的“坑冲”,李炳方在这里有200多亩的综合农场,山坡和山谷一片绿意盎然。“坑冲”,在云浮地方方言里通常指面积较小的山谷。过去,“坑冲”一般都是农户小块的耕地;近些年,因为路远、地小、耕作不便,撂荒往往从这些地方开始;现在,这里变成“大田”,种满了翠绿的食用薯苗——也就是通常说的番薯苗,这一蔬菜品种近年风靡老百姓的餐桌。

李炳方,镇安人,今年已经快50岁了,是一位“资深”的新农人,退役军人,还是云安区人大代表。种菜卖菜,是“家庭传承”,他的父母至今还挑着自种的蔬菜到镇安圩卖。

“现在是发展现代农业最好的时代,我们有智慧有能力超越老一辈那种生产经营模式,开创属于新时代的规模化、集约化现代农业。”李炳方从小“耳濡目染”接触蔬菜产销,从部队退役后做过一段时间的“专业技术工作”,2013年,他开始搞起了种养殖(种菜为主),成为了一名“新农人”,从此“一发不可收”。“治理撂荒地,为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经营创造了良好条件。”

在国家空前重视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大局大势下,去年初,镇安镇党委政府、河西村委和李炳方的很多想法“不谋而合”,镇村大力推动撂荒地治理,李炳方积极发挥深耕蔬菜市场的优势,承租了枫湾村的撂荒地打造蔬菜基地。

现在,西瓜山出产的薯苗、龙须菜等持续走进了大湾区老百姓的餐桌。薯苗年亩产约6千斤,龙须年亩产约4千斤,价格也比较走俏,一年多的经营时间,蔬菜基地已经有不错的产出和效益,“撂荒地”变成了“致富田”。

“得益于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遇上这样的好时代、好政策,这几年我的蔬菜种植业发展很快,我也相信未来前景一定会更加广阔。”李炳方回顾自己的“种菜卖菜”经历,深有感触地说。

10年的打拼,李炳方已经摸索出一套比较成熟的产销、经营管理方法,能够适应现代蔬菜种植业的规模化发展,目前他自营的蔬菜基地总面积800多亩,遍及云浮多个乡镇,产品主要销往粤港澳大湾区。同时,他也积极探索香水柠檬、水稻、玉米、黄豆等作物生产,养殖香猪、肉鸡、肉狗等,走高效益的综合农场模式。

“我希望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为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为助力乡村振兴、村民增收致富出一份力。”李炳方说。(云浮融媒记者 林瑞荣)

肩擎使命

一心向党

佛山市禅城区南庄组团驻罗定市泗纶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 黄竟东

2021年8月27日 星期五 晴

2021年7月16日,我跟随南庄组团驻镇帮扶工作队来到罗定市泗纶镇,成为工作队员,投身于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中。一个多月来,在当地干部的陪同下,我们头顶炎炎烈日,以脚步丈量泗纶,走访调研当地三大支柱产业,实地考察镇里28个村居,无论是位于海拔800米的双德村,还是处在群山环绕中的铁陆村,入户遍访数百群众,足迹踏遍近234平方公里土地,“竹梦世界,稻香泗纶”这张美丽画卷一点点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踌躇满志,希望能在这3年的时光里,为这张美丽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021年10月12日 星期二 多云

昨天,罗定市发布了台风白色预警信号。我们担心镇内防返贫监测对象是否有抵抗天灾的能力。经过紧急会议讨论,工作队全体成员决定自行出资,迅速购置一批米油面等生活保障物资,在今天赶在台风到达前,穿过崎岖的20公里山路,前往防返贫监测对象家中看望慰问,并详细检查了他们家中预防台风措施是否落实到位,确保台风不会影响他们的正常生活,即使在前往的路途中出现倒树等障碍物,但我们仍旧坚定不移地前进。

2021年11月3日 星期三 小雨

淅淅沥沥的小雨让原本闷热无比的天气有了一丝凉意,我们驾车抵达了和平村的一处山脚下。“可以的话,我想出去走一走,看看外面的世界。”一个月前,我们在走访和平村的困难群众小陆时,他坐在自制的轮椅上,艰难地向我们提出了他的心愿。经过与罗定市残联沟通后,我们今天接上小陆,前往罗定市区为他更换残疾证,同时带着他看遍路上的美景。小陆的家居住在半山腰,由于下雨道路泥泞湿滑,我们的车辆无法直接抵达住所门口,只能步行通过。小陆的妈妈艰难地搀扶起小陆,想要带他走出去,见此情形,我主动上前蹲下,背起小陆前往山脚下。长期的残疾生活让小陆身材矮小且瘦削,他很轻,但是我却充满了压力,因为这是我报名前来帮扶的初心使命所在,是党和组织交给我的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因为这份责任,我的步伐才能在湿滑的山路上走得稳重且坚定。

2022年2月4日 星期五 晴

2022年1月31日,西面与泗纶镇接壤的龙湾镇出现了本土新冠肺炎病例。这个消息令我们充满担忧,作为帮扶队员之一,我与工作队队长谢树华均是第一时间便向组团单位发出申请,自愿取消春节假期,前往泗纶镇与当地干部共筑防疫阵线。今天下午,我匆匆告别家人,与队长带着组团单位筹集的防疫物资,一路“逆行”到达防疫前线,代表佛山与泗纶镇干部群众并肩,誓要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2023年2月27日 星期一 晴

在各位党员前辈们的“传帮带”之下,我深切地感受到党组织的强烈感召,迅速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并用实际行动不断地书写着我对党最真挚的情感。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今天,在泗纶镇经济线党委的见证下,我庄严宣誓,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宣誓的那一刻,我的内心无比激动,加入中国共产党是我多年以来的夙愿,今天终于得偿所愿,这将会是我人生最重要、最难忘的回忆。

2023年3月28日 星期二 晴

在一年多的驻镇时光里,我的生活发生了很多变化,结了婚,也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长期与父母妻儿分居两地,让我饱受相思之苦。但在他们的支持下,我始终选择跟随党的旗帜,遵从党的呼唤,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如何成为一名称职的驻镇工作队员和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

入党是起点,不是终点,思想上的入党是一生一世的。往后余生,我将把入党作为我勇毅奋斗的新起点,不断鞭策自身,深入学习党史理论知识,努力实践检验真知,在工作岗位上永不忘初心使命,紧跟步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发挥党员的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精神,为乡村振兴事业的蓬勃发展,全力以赴践行自己的使命。(云浮融媒记者 朱雅渝 整理)

△4月26日《云浮日报》第8版截图

详细报道

宜居福地 人间天堂

——天堂镇探索“村企共建”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近年来,新兴县天堂镇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依托“书记项目”为抓手,探索村企共建新模式,聚力打造“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花盆子”四大工程,形成了“以农为本,农旅结合,一产接二连三”的产业布局。

△天堂镇全貌

作为全国农业大镇,天堂镇不断加强农业基地建设,加大专业合作社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力度,引导农户依法自愿有序流转土地经营权,鼓励种粮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农业公司等新型经营主体依法流转撂荒耕地开展适度规模经营,先后流转土地1.88万亩,并建立“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等经营模式和有效的利益紧密联结机制,带动农户以“入股分红、订单引导、务工就业”等方式参与发展农业生产,增收效应十分明显。

△广东通力定造股份有限公司

△内东村香蕉种植基地

△区村高效生态奶牛养殖场

去年,该镇深入实施镇村级“书记项目”6个,通过镇党委综合统筹,党建引领带动,牵头广东温氏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奶牛养殖场,项目达产后年产鲜奶2万吨,年产值约1.2亿元。强化联农带农机制,深入推进土地流转、土地入股,盘活撂荒土地资源360亩用于全株玉米种植,为“牛产业”提供稳定的饲养原料,村集体增加收益超20万元。同时,整合天堂风味餐饮文化资源、“粤菜师傅”工程、天堂小镇等美丽乡村资源,打造农旅结合模式,在今年春节期间接待游客超1万人次,带动周边农副产品销售及餐饮收入50余万元。

△天堂公园

△朱所村党建文化园

下阶段,天堂镇将着眼于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以“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为契机,着力建立城乡融合长效机制、强化要素政策保障、优化升级产业布局,打造产业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宜居福地,人间天堂”。(云浮融媒记者 黄洋 通讯员 黄泳文 林秋香)

编辑:吴秋倩 黄建勇

校对:赖秀梅

标题:陕西铜川平菇小鎮:一朵“小伞”兴农村,千万朵“小伞”出国境,
链接:https://www.miaoshengapp.cn/yxgl/205147.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资讯推荐
《元气骑士》外星母舰怎么打 手游外星母舰打法技巧攻略,
《元气骑士》外星母舰怎么打 手游外星母舰打法技巧攻略,

航母奶妈生不逢时,泰国海军中国造“锡米兰”

2023-10-04
承德市2021年优质日数329天 优质日数占比达9成,
承德市2021年优质日数329天 优质日数占比达9成,

2019年中国347座城市人口排名,看看你的家乡

2023-10-06
中国男足上海市宣布集中化 疫防为本注重组织纪律性,
中国男足上海市宣布集中化 疫防为本注重组织纪律性,

银行只是开始,区块链将变革这50个行业!免责声

2023-10-06
2人迷你小游戏排行榜前十名2021 两人迷你游戏大集合推荐,234人多人迷你小游戏推荐
2人迷你小游戏排行榜前十名2021 两人迷你游戏大集合推荐,234人多人迷你小游戏推荐

八尺香艳吸血鬼夫人大火!其实尺度最大的是她

2023-10-05
神奇力量英雄好玩吗 神奇力量英雄玩法简介
神奇力量英雄好玩吗 神奇力量英雄玩法简介

期待已久的手游神奇力量英雄即将登陆,这款手

2023-06-29
《光遇》2022植树节活动内容大全 2022植树节活动有哪些,
《光遇》2022植树节活动内容大全 2022植树节活动有哪些,

@武汉市民 这个春天一起种树3月1日武汉市绿

2023-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