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影人:影片与连续剧结合是必然趋势,近年来国内影片发展历程
新时代影视剧发展前沿论坛在穗举行,国内大咖齐聚把脉湾区影视发展
29日,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指导,广东省文联、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电影集团联合主办,广东省电视艺术家协会、广东省电影家协会共同承办的“新时代影视剧发展前沿论坛”在广州举行。
本次论坛以“新时代影视剧发展研究”为主题,设立“新中国成立70年来粤港澳影视剧发展脉络研究”“影视剧与文化创意产业协调发展研究”等12个分议题。论坛特别邀请了国内影视制作、研究、评论等领域近20位知名专家学者和近200名业内人士参与,共同回顾广东影视艺术发展路径,探究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影视剧发展前景。
与会专家纷纷表示,影视艺术发展是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影视剧创作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引领和智慧结晶。
行业现状
人文湾区建设为影视创作带来新命题
粤港澳三地深厚的人文底蕴孕育了一大批影视佳作与创作人才。新中国成立之初,电影人郑正秋、蔡楚生、郑君里、阮玲玉响誉海内外,影片《南海潮》《七十二家房客》《大浪淘沙》确立了岭南电影在全国影坛上的地位,形成了岭南电影独特的风格。改革开放后,广东本土影视崛起,《雅马哈鱼档》《海外赤子》《公关小姐》等一批叫好又叫座的影视精品席卷全国。
省文联副主席、广东广播电视台台长蔡伏青
“近年来,广东影视界紧扣时代脉搏,不断聚焦新兴市场和垂直领域,在主旋律和商业片市场持续发力,同样取得了闪亮的成绩。” 省文联副主席、广东广播电视台台长蔡伏青介绍,广东电视剧产量连续几年全国排名第四,广东具备拍摄影视剧资质的公司达1300余家。《外来媳妇本地郎》《72家房客》等粤产剧长盛不衰,更是陪伴了一代人的成长。
省文联副主席、省电影家协会主席、珠江电影集团党委书记王垂林
作为电影票房连续17年蝉联全国榜首的电影大省,广东电影创作的生产势头同样备受瞩目。省文联副主席、省电影家协会主席、珠江电影集团党委书记王垂林介绍,就在不久前举行的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评选中,广东出品的《白蛇传•情》等5部不同类型的影片获得了9项金鸡奖提名,呈现出多年未见的喜人局面。
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晓
“进入新时代,广东很多本土影视作品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同时也面临着不少问题和挑战。”省文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王晓表示,本次论坛通过对广东影视剧发展状况进行清醒梳理,对广东影视面临的新问题问诊把脉,重点探讨影视作品如何在市场竞争中更好地以人民为中心、更好地弘扬正能量、更好地提高质量、更好地走出去等关键性问题,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影视艺术迈向新高峰。
精品创作
选题构思植根湾区历史人文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广东影视界如何应对新时代发展潮流所面临的挑战?粤港澳大湾区影视剧面临怎样的任务和目标,如何挖掘运用优势资源,使人才、技术、资金以及市场得到更大发展?”省文联副主席、省电视家协会主席张惠建抛出的问题引起了专家们的思考。
省文联副主席、省电视家协会主席张惠建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编剧委员会主任王海平认为,做好粤港澳大湾区影视选题规划尤为关键,“内容设计应该取材大湾区,但立意要超越大湾区。在影视内容的选择上,要重点、深刻地表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历史,表现港澳同胞与广东之间血肉相连的情感和心灵史,表现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趋势和奋斗史。”他举例,如结合“一带一路”中外交流史,挖掘粤港澳港口发展故事等。
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编剧委员会主任王海平
王海平建议,粤港澳三地可以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在影视内容生产上集思广益,制定影视发展五年规划,确定10个重大选题,组织创作力量创作、制作。争取用三到五年时间拍摄出立意高远、取材独特、具有艺术感染力和影响力的作品。
具体到内容呈现上,如何深挖历史与现实,呈现大湾区特有人文风貌?于11月29日晚在央视首播、献礼澳门回归20周年的电视剧《澳门人家》为创作者提供了一个生动的样本。该剧的创作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副主任梁振华介绍,《澳门人家》构思之初就确立了人文化与通俗化的创作主旨,力求扎根澳门人文沃土,挖掘地域风情与本土趣味。剧中选取了“杏仁饼”作为行业背景,以极具澳门本土特色的建筑“梁家大屋”作为核心叙事线索。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师大国际写作中心副主任梁振华
值得一提的是,剧本中更特意将过去30多年间最具历史意义的时间轴贯穿其中,如中葡签署联合声明、香港回归、澳门回归、北京奥运、珠港澳大桥通车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都被巧妙地融入故事之中。“这些大事件并非凌空蹈虚,而是独属于澳门的历史记忆,更与澳门平凡人家的生活息息相关。”梁振华说。
振兴产业
优势互补擦亮“粤港澳影视”金字招牌
不少专家均提到,在影视产业发展上,粤港澳三地各有优势——作为岭南文化发源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祥地、改革开放先行地的广东有着深厚的人文资源;香港在影视创作方面有成熟的产业基础和人才储备;而澳门则有着资本、政策等优势。
如何盘活三地的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北京电影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姚国强抛出了多条策略。他建议,降低粤港澳大湾区的电影文化产品投资准入门槛,在保证电影产品进口专营权的同时,开放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品的出口权。以市场为导向,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电影产品的评奖制度,改革粤港澳大湾区电影艺术基金的资助方式。此外,他建议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后电影艺术产品进行研发,并不断进行粤港澳大湾区的电影新技术开发力度,大量应用5G、VR等新媒体高精尖技术。
多位专家上台交流互动
产业发展需要资金、政策支撑,更需要人才支持。中央戏剧学院教授路海波恰恰看到了粤港澳大湾区在影视创作人才培养上的短板。他指出,中国拥有像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香港演艺学院等优秀的专业戏剧影视演艺院校。但放眼整个粤港澳大湾区,目前还没有一所规模覆盖面更大,能够把整个大湾区适龄优质戏剧影视类生源覆盖在内的戏剧影视院校。
由此他建议,除了在广东成立一所粤港澳大湾区电影学院,以大师工作室或兼职教授的方式把大湾区知名电影人延揽到该教学体制中外,可考虑建立起粤港澳大湾区电影发展专项扶持基金,扶持粤港澳大湾区青年影人。“积几代人之功,将来必能出现一大批爱国的优秀影视人才,拍出更多符合中华文化主流价值观的影视产品。” 路海波说。
专家金句
中国主流电影和电视剧中的核心人物是剧中的价值指认对象,中国谍战剧中价值指认对象的总体精神结构包括三个相互递进的心理层次:以正向人性为根基的人道精神、以民族情感为支柱的爱国精神、以政治信仰为灵魂的正义精神。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委员、国家新闻出版总署进口音像制品审查委员会委员贾磊磊
对于粤派创作者来说,需要继续与时俱进,讲述属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动人故事、展现广东新面貌,让国人了解、欣赏岭南文化,多出精品、争取在全国市场多发声,再次激发粤派剧生命活力。
—— Kantar Media受众研究中国区资深数据科学家郑维东
在中国电视剧高质、高投、高端的精品化氛围下,“岭南派”当下面临着缺乏核心生产机构、核心播出平台和核心领军人物等难题,应认真面对客观环境,也应认真思考未来。
——中国视协艺术评论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兼秘书长、湖南视协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盛伯骥
广东的经典电视剧具有极其浓郁的广东特色,这些电视剧之所以能够得到广大受众的关注和欢迎,关键就在于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一句话,就是接地气。
——著名作家、文艺评论家,高级编辑 吕铭康
南方日报记者 毕嘉琪 黄堃媛
摄影 李细华 实习生 李姗恒
【作者】 毕嘉琪;李细华;黄堃媛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
我国影人:影片与连续剧结合是必然趋势,近年来国内影片发展历程 2023-10-07
-
我国彝文惊现《艾尔登法环》地图信息 部分地点或破译, 2023-10-07
-
我国引进外资经营规模品质双提高 权威专家:多种要素相互功效, 2023-10-07
-
我国建行行长:将5G基本建设、云数据中心等行业做为银行信贷推广关键, 2023-10-07
-
我国市场将变成越南青芒出入口新突破点,越南青芒几月份开始成熟 2023-10-07
-
我国已经独立开发设计的“深海电场标值方式‘妈祖娘娘1.0’”宣布公布, 2023-10-07
-
我国已完工最大重力坝——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堤坝全程回填封顶,雅砻江修建水坝 2023-10-07
-
我国已向国际社会给予超18亿剂新冠预苗, 2023-10-07
-
我国工信部部长:提升市场管理 确保中小型企业公平公正参加市场竞争, 2023-10-07
-
我国工作能力有标准进行整年社会经济发展趋势目标任务,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任务 202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