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星软件园提供热门手机游戏下载,最新手机游戏攻略!

山西省项目投资1亿人民币基本建设石窟寺维护与承传试验室,石窟寺开发项目

时间:2023-10-07 12:57:58 来源: 浏览:

灵秀靖远古八景

靖远县处于陇西黄土高原向腾格里沙漠边缘的过渡地带,境内大部仍为黄土覆盖地貌,土层厚积,间有基岩露出地表,形成基岩山地和山间盆地两种类型。长期以来,由于植被退化导致水土流失,以及地震造成了地表塌陷,山峦起伏,沟壑纵横,陵塬交错,川谷相连。北部为石质丘陵区,岩体裸露,黄土覆盖层较薄,属于基岩丘陵地带。哈思山绵延百余里,上有大片原始森林遗存。南部为黄土山塬区,土层堆积深厚,岩体深埋地下,属黄土丘陵沟壑地带。屈吴山巍然耸峙,灌木丛生,荒漠化草原特征明显。总体上讲,靖远属于荒漠化半荒漠化的草原过渡地带。

黄河自乌金峡入境,流经县城后北折,过红山峡,从黑山峡出境,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大体上呈“S”形状,过境流程154公里。靖远是甘肃省拥有黄河流程最长的县份,素有“天下黄河富宁夏,甘肃黄河富靖远”的说法。依赖于得天独厚的水资源优势条件,这里成为历史上灌溉农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之一,黄河水养育了原本贫瘠的靖远大地,使其变得日益富饶美丽。

中国旧方志中,有罗列记述地方八景的传统。明代以来的靖远地方志书中,被列为靖远八景的有乌兰山、哈思山、屈吴山、法泉寺、月河湾、祖厉河、乌金峡、独石头八个地方,分别被历代文人墨客赞誉为“乌兰耸翠”、“雪岭堆银”、“屈吴春嶂”、“法泉地灵”、“月河晚照”、“大浪天险”、“中流砥柱”。

乌兰耸翠

乌兰山耸峙于县城之南,又名城南山。关于乌兰山名称的由来,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唐代靖远境内曾设立乌兰县,山名由此而得;另一种说法是在很久以前,乌兰山上生长着一种开红花的野草,人们称其为乌兰草,开花时节满山呈红色。此外,乌兰是蒙古语红色的意思,而且靖远在历史上曾为蒙古人所占领,乌兰山即红山。

今天的乌兰山,同过去一样,犹如天然屏障,守护着这座古老的县城。山上自古设有用来观察和传递军情的斥候,明代烽燧遗址至今犹存。历代以来,多在乌兰山上建有庙宇楼阁,东侧有玉皇阁、真武庙、关帝庙、文昌宫,西侧有观音寺,山下有土地祠、十王殿等众多寺庙建筑,这些古建筑群后来经过多次修缮,已成为一大景观。


20世纪50年代开始,引水上山,植树绿化。如今的乌兰山,林木葱茏,山色苍翠,山顶修建了广播电视转播塔、革命烈士纪念亭、红军强渡黄河纪念碑等建筑。这里已被开辟为公园,成为当地人游览休闲的好去处,登上乌兰山,靖远县城及其周围景色一览无余。据旧县志记述:“其山每至天明时,有白色雾气环绕半山,名曰腰玉,日出后方才散去,故此地多出将才。”这虽然是一种牵强附会的说法,但却给乌兰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明代人少卿梁许在任靖虏卫兵粮道时,曾作《南山晓钟》诗一首,以及明万历年间陕甘总督梅友松曾巡游靖远,亦有咏乌兰山的诗词,可惜这些名人墨迹早已散佚。现仅存明代靖虏卫人路升咏靖远八景诗:

白云深处见岧峣,耸翠嵯峨万仞高。

漫说三峰天外迥,兹山突兀最雄豪。

清代靖远人张云锦曾集唐人诗句赞乌兰山:

翠与晴云合(处 默),虚明入远天(马 戴)。

南山当户牖(祖 咏),北斗挂城边(杜审言)。

两水夹明镜(李 白),中峰绕瑞烟(杜审言)。

今朝风日好(李 白),久住合成仙(姚 合)。

雪岭堆银

被誉为靖远古八景之一的“雪岭堆银”,是指县境北部哈思山一带的自然景观。康熙《重纂靖远卫志》记载:“雪山,在北一百二十里。西距黄河,南接分水岭,峰峦层列,岩壑横峙,松柏严茂,鸟兽蕃庶,积雪冬夏不消。遥望晴岚素雾,亦一方之名胜也。嘉靖甲寅秋七月,侍御苏州宋贤阅兵河上,有诗纪胜。丙辰春二月,侍御衢州詹理又和前韵,至今犹存。” 哈思山主峰大峁槐山海拔3017米,雪山在其东侧,上有原始森林覆盖,山青水湛,林深景幽,因山顶积雪深厚,常年不消,远远望去,银光闪烁,蔚为壮观,为历代名人涉足之地。唐代以来,这里修建了闻名遐迩的雪山寺观,又名升云寺。


明朝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侍御宋贤阅兵靖远,登临雪山远望,一时诗兴勃发,写下了“秋水湛遥空,旌旗映日红。孤城当北面,万骑拥西风。紫塞黄河绕,青山白雪封。健儿不饮马,空劳贰师功。”的诗句。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侍御詹理再次阅兵靖远黄河边,亦登上雪山访古,情为所牵,随和前韵,留下了“虎卫据雄塞,戈矛逐日红。戍楼鸣尽角,边草拂春风。河流水初解,山寒雪仍封。壮怀余宝剑,钟鼎拟铭功。”的诗篇。

明代靖虏卫人路升咏诗赞美:

天公戏玉岭头陈,静洗岩光化作银。

况有梅花同皎洁,空山不必厌清贫。

近代靖远文人张云锦集唐人诗句,赞誉这一胜景:

寒雪梅中尽(李 白),平田百亩间(杜 甫)。

青溪留别兴(杜审言),暮禽相与还(王 维)。

佛地花分界(张 祜),松门远对山(张 祜)。

寥寥人境外(祖 咏),归卧掩柴关(刘长卿)。

月河晚照

在靖远县城向东二十公里处,黄河进入一段弯道,其形状犹如半轮弯月,因而名之月河,此地又称月河湾。传说很久以前,每当夕阳西下之际,但见周围红光四射,天空霞光交相辉映,黄河水面波光粼粼,晚霞余辉,红山掩映。若逢明月之夜,远望天际皎皎弯月高悬,地上月河,光影朦胧。这便是被称之为靖远古八景之一的——月河晚照。


明代河南孟津人梁许时任靖虏卫兵粮道,有诗赞美“月河晚照”的神奇景观:

天机织出赤城霞,发彩腾光万树花。

几缕纷纷明远岫,余辉晚送夕阳斜。

张云锦亦集唐人诗句咏颂:

白日依山尽(王之涣),循环不可寻(张九龄)。

清流宜映月(白居易),返照入深林(王 维)。

忽念山中客(韦应物),坐生方外心(潘 纬)。

固应留半焰(李商隐),积翠蔼沉沉(王 维)。

屈吴春嶂

屈吴山雄踞县境南部,位于靖远、会宁、平川三县区交界处,属祁连山东端余脉,主峰南沟大顶海拔2858米,为县境次高点。峰峦耸峙,林深草茂,山间多有泉水涌出,登临山巅,极目远眺,四周景色尽收眼底。据说,屈吴山下周围居户为屈、吴二姓人家,故而得名。清朝康熙年间,出生在这里的王进宝平定三藩之乱,因功受到朝廷嘉奖,被封为奋威将军,得到康熙皇帝的厚待。后来人们以为此山取名屈吴,是有预兆的,至此得到验证。


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以及人为破坏,山坡植被退化,昔日茂密的森林被灌木取代。这里保存有历代的寺庙建筑,以及后来新修建的仿古建筑,其中总佛寺、潮云观为其代表。唐代著名高僧玄奘大师赴印度取经归来途中,曾经在这里讲经,周围慕名者前来聆听,一时僧侣云集,屈吴山因而声名远播。明代人路升题诗赞誉:

崒嵂吴山耸翠微,岚光晴滴映春晖。

淡烟一抹疏林晓,极目长空叠嶂围。

张云锦集唐人诗句有:

已到云林境(崔 颢),风尘何所期(卢 纶)。

人来千嶂外(张 均),山爱夕阳时(钱 起)。

倏忽令人老(李 颀),徘徊祗自知(柳宗元)。

记年碑石在(张 籍),月掩草堂迟(马 戴)。

祖厉秋风

祖厉河是黄河上游重要支流之一,发源于会宁县南部华家岭,贯穿会宁县境内,向北流至靖远汇入黄河。因其流域内地层含硝、盐碱较多,水味苦咸,不能饮用灌溉,又名苦水河。全长224公里,流域面积1.07万平方公里。关于祖厉河,民间流行一个传说,古代这里曾经发生一场特大战争,方圆百里只剩下祖、厉两户人家,各自门前都有一条小溪,汇集一起成了一条小河,后来两家子女成婚,故而将门前所流之河取名祖厉河。祖厉河流域土质肥沃,曾经树木葱茏,每到秋天,满川金黄,映入眼帘,使人赏心悦目,故而被列为八景之一。明代靖远人路升有诗题曰:


秋至河干作意清,西风袅袅素波生。

月明沙岸老渔卧,惟听前山落木声。

近代文人张云锦集唐人诗句赞誉:

旸谷初移日(崔立之),千声各为秋(刘方平)。

远芳侵古道(白居易),永夜揽貂裘(杜 甫)。

冷暗黄茅驿(李商隐),山空碧水流(李 白)。

野桥经雨断(刘长卿),向晓白云收(王昌龄)。

大浪天险

黄河自乌金峡流入靖远,过境流程154公里,穿行于山谷地带,蜿蜒曲折,东流北上,随处可见河水奔涌的壮观场面及独有的黄河峡谷自然风光,每一段河道都有诱人的名字,以及相应的故事传说。乌金峡与其上游的大峡、小峡,又称黄河小三峡,风光旖旎,不胜枚举。

黄河入境乌金峡,穿行在狭窄的峡谷中,两岸奇峰对峙,怪石嶙峋,河流湍急,水多洄漩,黄河水中掀起无数巨浪,向石质山体奔涌冲击,发出巨大的声响,犹如怒吼一般。因水势汹涌,涛声如雷,受到河床底部巨石的阻挡,形成波浪,起伏跌宕,落差高达十余米,每当深夜万籁俱静,十里之外也能听到涛声。至此,筏行水中极难驾驭,故而有大浪天险之说。


乌金峡奇峰耸峙,怪石林立,水流湍急,俨然一处天然屏障,自古以来被传为天下黄河胜景,列为靖远古八景之一。明代诗人路升咏诗:

天然大浪与云齐,扼险崔巍关以西。

万里尘氛清塞外,诗留石壁几人题。

近人张云锦亦有集唐人诗句赞咏:

浩浩终不息(杜 甫),春娇入曼声(王 湾)。

欲知争汲引(章孝标),原向急流倾(王贞白)。

古本千寻雪(郑 谷),空波两岸明(丁仙芝)。

昼寒风霭远(潘 纬),震谷似雷惊(李 峤)。

中流砥柱

出靖远县城西行十余华里处,有一巨石独立于黄河北岸的田野之中,当地俗称独石头。该独石高约20米,周围40米,形状如柱。四周皆有历代石刻文字保留。很久以前,黄河水面宽阔,此石曾居中流,岿然屹立,两侧猛浪若奔,皮筏难以靠近,故有“中流砥柱”之喻称,为靖远古八景之一。后来由于水位下降,河床变窄,此石便远离河道,几经沧海桑田,成了今天的样子。

对这一靖远独石奇观,《甘肃通志》曾有记载。关于独石头的来历,民间有一个神话传说,在远古时代,女娲用泥土造人并赋予生命,从此有了人类。后来由于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打起仗来,共工怒触不周山,造成天塌地陷,洪水泛滥,水火肆虐,人间充满了灾难。为了拯救人类,女娲决定打炼五色石,修补天上的窟窿。在用五色石补天的时候,一不小心将两块石头落在了人间,一块掉在南京,一块落到靖远。南京的那块石头,历经风雨剥蚀,慢慢通了人间灵性,投胎问世,经历一场红尘世事,被曹雪芹先生写成了千古绝唱的《红楼梦》。靖远的这块石头,掉在黄河古道中,寂寞数万年,未被人类所识,便成了这力挽狂澜的巨石。


明代邢玠题句写诗赞曰:卫西北五里黄河中,石峰危出,丹壁峻屹,独立千仞,峭是方正,形如圭玉,洪波巨涛,激触分流,喷珠漱玉,雷鸣鼓噪,真奇观也。

屹立中流几万年,嶙峋怎肯受秦鞭。

娲皇留此非无意,为挽狂澜不补天。

近代人张云锦集唐人诗句:

奇石云根浅(钱 起),西行咫尺间(张 祜)。

催藏千里态(李世民),横柳半溪湾(许 浑)。

古岸奔欲尽(胡 玢),中流忽有山(许 棠)。

飘飘何所似(杜 甫),散入海潮还(刘长卿)。

独石头景观历来为文人所赞美,以此为题的诗文颇为多见。2004年7月,中华诗词学会顾问、甘肃省诗词学会会长、当代诗人袁第锐先生率领甘肃诗人采风团来靖远采风,为之感叹,欣然咏诗:

怪底当初计事偏,独留此石长河边。

娲皇一去无消息,日日年年盼补天。

法泉地灵

在县城以东十公里处,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古佛寺,深藏于杨梢沟口红山岔中,这便是始建于北魏时期的法泉寺。法泉寺又名红山石崖禅寺,其所在的地方原名锁口,曾经是从宁夏固原经过打拉池进入靖远,然后在迭烈逊古渡口西渡黄河去往河西走廊的必经通道,这里地势险要,两边红山对峙,犹如一把天然巨锁,故而得名。

北魏时期,佛教开始传入中国,信仰者便选址修建佛寺,以奉供养并进行传教活动。相传有一高僧云游到此,途径红山岔,腹饥口渴,身体劳累,躺在地上休息,悠然进入梦乡。恍惚中看见菩提达摩祖师向他走来,引领其来到山崖之下,但见红山环抱,瑞气缭绕,四周幽静,祖师口中念念有词,所指之处,一泓清泉涌出,祖师命他在此地修建佛寺。高僧醒来后向四处察看,进入红山岔中,果然如梦中所见情景一般,于是住守此地,依崖凿窟,修建佛寺,并因梦中祖师法度之泉,取名法泉寺。


法泉寺从北魏时期开始修建,隋唐之际已形成规模。后经宋元明清等朝代,多次凿修,雕塑、壁画数量众多,殿宇楼阁皆依崖而建,连为一体,雄伟壮观。法泉寺历史悠久,与陕西法门寺、宁夏景云寺同承一脉。这座古刹名寺,有北魏以来开凿的石窟,寺内长桥拱卧,清泉回流,榆柳成荫,曲径通幽,座座洞窟连群,巍巍殿宇耸立,亭台楼阁,星罗棋布,更有历代文人墨客的题词,能工巧匠的彩绘雕塑、使法泉更添盛名。

明代文人路升有咏法泉寺诗句:

层岩叠岫倚天边,路入烟霞见法泉。

万斛珠玑随地涌,清流昼夜自涓涓。

近代人张云锦集唐人诗句:

石乱知泉咽(李商隐),花残野岸风(李昌符)。

曙分林影外(李昌符),犬吠水声中(李 白)。

半岭通佳气(杜审言),双桥落彩虹(李 白)。

仙山如有分(郑 谷),绝境与谁同(杜 甫)。

苍翠挺拔乌兰山

乌兰山耸峙于靖远县城南端,又名城南山。因山中多生乌兰花,故而称其乌兰山。乌兰山势峙若屏,山岚氤氲,烟云缠腰,庙宇洞窟鳞次栉比,错落成趣,蔚为一处胜景。

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乌兰山被辟为公园,铺设引水管道,植树绿化,修建阁亭。经过50多年的营建,今日乌兰山锦上添花,神韵独具,已成为人们游览、娱乐、健身、养性、砺志的好去处。

步入矗立于乌兰东路的“通衢”牌坊,登上南北横亘、构造精巧的乌兰天桥,直通冥王大殿,这座总长34米、宽3.2米,横跨铁路、公路的天桥,是专为游人登山揽胜而建,桥上铸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著名社会活动家费孝通题写的“乌兰天桥”四个大字,闪光发亮。


沿着人工修建的登山台阶拾级而上,盘山左转,气势宏大的寺庙建筑群呈现眼前。正面两层楼式山门巍然矗立,左右山崖上,是土地祠、水帘洞、祖师庙、法王洞、慈云庵、三教洞、圣母宫、火神庙等殿宇洞窟,布局奇特,依山而建,错落点缀于绿荫之中。

沿东路攀登而上,直达山顶。在天然平台之上,双层飞檐木柱六角亭庄严肃穆,亭中立碑,花岗岩碑正面镌刻“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镏金大字,碑阴撰有碑文,栏杆围亭,榆木参天,格外幽雅。纪念亭前方,百步之遥,“红四方面军强渡黄河纪念碑”岿然屹立峰端,与近在咫尺的革命烈士纪念亭对峙雄踞,相互映衬,气势宏伟。

由山顶东端向西步行,穿过一片密林,游人凭栏远眺,县城全境,黄河两岸秀色,尽收眼底。乌兰山西麓,新辟的公园,亭台楼阁玲珑别致,曲径通幽,游乐场、水上游艇、歌厅舞榭,布局得体,集娱乐揽胜于一园,融健身休憩于一圃,为乌兰山倍添韵致。

入夜,华灯初上,登临俯瞰,乌兰山下,万家灯火,犹如满天星斗坠落人间,火树银花不夜之城,别有一番景致。

今日乌兰山,古庙宇,新建筑,楼阁亭碑,园林桥塔,巧构成趣,山花烂漫,绿树成荫,葱茏挺秀,风景宜人。乌兰山,不再单纯是佛道弟子、游人香客进香朝拜之处,而是集游览、娱乐、文化、教育于一体的人文胜地。

美丽神奇哈思山

在靖远县境北部,有一座闻名遐迩的山脉,它就是哈思山。“哈思”二字来自蒙古语,是美玉的意思。走近哈思山,抬眼眺望,峰峦逶迤,蜿蜒起伏,犹如一道天然屏障,自西北向东南绵延数十公里,横峙黄河南岸,高耸北国大地,挺拔俊秀,雄伟神奇。

哈思山属祁连山东段余脉,也是县境内最长的山脉,主峰大峁槐山或称雪山,海拔3017米,为县域内最高峰。在其支脉松山、太和山、雪山等山峰上,履盖着大面积茂密的原始森林,古树参天,苍松翠柏,林木葱茏,为干旱荒芜的黄土高原凭添一方绿洲,不仅是当地面积最大的原始森林遗存,而且成为一方稀有的自然景观。

康熙《重纂靖远卫志》载:“雪山,在北一百二十里。西距黄河,南接分水岭,峰峦层列,岩壑横峙,松柏丛茂,鸟兽蕃庶,积雪冬夏不消,遥望晴岚素雾,亦一方之名胜也。”这便是被誉为靖远古八景之一的“雪岭堆银”。由于数百年来的气候变化和环境变迁,现在夏秋季节,人们已经看不到它银光闪烁的奇异景观。


哈思山是神奇的,在经历了千万年植被退化、森林毁灭的无数劫难后,它终于战胜了一切残酷和恶劣,用坚强的身躯守住了一片绿色,呵护着一方沃土。关于森林植被退化的原因,当地民间传说在北宋时期,宋军与夏人在此交锋,宋军将领孟良和焦赞以“火葫芦”互相戏谑,孟良放火烧山,焦赞束手无策,大火一发而不可收拾,终于造成森林被毁的结局。当地至今保存有多处疑为古战场的遗迹,传说是穆桂英的点将台、马蹄印等,这些有关杨家将的传奇历史故事,或许不能足以为凭,但却给哈思山增添了诸多神秘的色彩。

如今,当人们望着那残存的绿荫,就会不禁自问:这是上苍多情的馈赠呢,还是冷峻的自然界给后人留下的警示?哈思山作为甘肃省面积较大的水源涵养林,已被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加之退耕还林政策措施的落实,这片绿色必将得到有效保护,并不断拓展延伸。

在漫长的岁月里,哈思山亲历了丝绸古道往昔的繁华与兴盛,也见证了后来的萧条和衰落。靖远为古丝绸之路北线重镇之一,处于十分重要的交通位置,著名的丝绸之路从宁夏进入靖远境内,取道哈思山,在其北麓下的北卜、小口子两处古渡口过黄河,通往河西走廊,络绎不绝的商旅使团来来往往,伴随着悠扬的驼铃声从哈思山中穿行。

北卜古渡为汉唐时期最为繁忙的渡口,唐代北城滩城堡遗址就坐落在渡口附近的黄河南岸,这里保存着众多的汉唐墓葬,出土了不少汉唐时期的文物。小口子渡口又称索桥古渡,其名称因古代在此建有索桥而得,史载古索桥因河水暴涨被冲毁,明朝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重修,用24只木船连为索桥。距渡口十余华里的地方,便是供行人在过河前休整的著名驿站哈思堡。清代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寓居在这里的富商胡正宽曾得到过往渡口的山西、陕西两省180余家客商募捐的银两,在从哈思吉堡到索桥渡口的红砂岩石上开山凿石,拓宽路面,使商旅安全通过,当地人曾镌刻两块《山陕修路碑》记载此事,分别竖立于渡口和哈思吉堡,石碑至今完好无损。1988年,在哈思山南麓的北滩乡境内,出土了一只属于东罗马时代的西方刻铭银盘,引起了文博界的关注,被视为“丝路遗宝”。这一珍贵文物的发现,便是古代中外商贸往来与中西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


遥望哈思山,那墨绿的密林仿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点缀在雄浑的黄土高原之巅,让人留连,哈思山森林涵养着丰富的地下水,成为当地居民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使周围的荒野戈壁变为沃壤良田,这里出产有哈思梨、香水梨、大枣等享誉遐迩的地方名优特色产品。哈思梨果质细腻,香脆甜润,切面隔夜色泽不变,鲜嫩如初。石门大枣肉质厚实,富含多种维生素,为滋补养生之佳品。大庙香水梨果汁鲜美,具有生津润肺的药疗效果,这些地方产品昔日曾作为必不可少的敬上贡品,被大量送往京城。如今,这里的大枣、香水梨等已作为特色林果业产品,大力培育发展,经过深度加工的红枣露、香水梨果汁等系列保健营养饮品,已经在市场上开拓出一席之地。

哈思山为历代文人墨客涉足之地,留下不朽的名篇佳作。明朝都御史张佳巡视哈思堡时曾题诗纪胜道:“黯淡山城古会州,胡天双目尽高邱。春深柳色凝霜雪,日落鞭声起城楼”。明朝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及三十五年(1556年)侍御苏州人宋贤、詹理先后阅兵靖远,抵达北部黄河南岸,登临游览哈思山,一时兴致勃发,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赞美诗篇。

巍然南峙屈吴山

屈吴山位居靖远县境东南部,地处靖远、会宁、平川三县区交会地带,属祁连山东端余脉,地质构造上因祁(连山)秦(岭)褶皱隆起形成,大体呈西北——东南走向,东南与六盘山支脉相接连,逶迤起伏,绵延不绝。主峰南沟大顶海拔2858米,是县境次高点。四周群山环抱,重峦叠嶂,如众星拱月般托起一座巍峨的山峰,拔地而立,耸入云端。山顶常为积雪覆盖,山间岩壑泉水奔涌,水源充裕,水质甘淳甜润,可供酿酒。山坡较为平缓,土壤肥沃,山间林木遍布,有天然乔木50多种,野生脊椎动物80多种。山沟两旁悬崖峭壁,如刀削斧劈一般,岩石嶙峋,形状各异。这里有境内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宜林面积28300多亩,几十年来,以次生林改造和营造油松水土保持林及用材林为主的林木发展建设,使屈吴山林场焕发青春,灌木苍翠,绿树成荫,呈现出勃勃生机。山坡下是广阔的天然牧场,绿草覆地,植被深厚。


屈吴山历来为名人涉足之地,唐代始建总佛寺,明代建有规模宏大的寺庙潮云观,皆依山崖而修建,呈阶梯状,结构奇巧,气势不凡。现存庙宇建筑群多为后期修葺重建,雕梁画栋,色泽艳丽,林荫环抱,使幽静娴雅的山谷凭添一份庄严肃穆的感觉。每至万物复苏的暖春季节,这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山顶时常有雾气缭绕,山峰时隐时现,浮云迷雾,变化万端,仿佛一个神秘的童话境界,被喻为屈吴春嶂,是靖远古八景之一。

据传在唐代贞观十九年(645年),高僧三藏法师玄奘自印度取经归来,途径靖远曾访问屈吴山,讲经说法,一时引得高人名士云集,盛况空前。玄奘大师从乌兰渡进入靖远境内,经荒草关、赵寨柯,过苍龙山河、呼家寨、锁黄川,来到屈吴山(原名水岘滩),并在此收徒传法。有关唐玄奘来访屈吴山的故事,曾经有人勒石铭记。明朝时期住持屈吴山的黄云亭道长,根据此碑文所记,将这件事誊写在了一只经匣的匣盖上,藏于总佛寺。可惜由于世事变换,后来石碑无处寻找,这匣子也不知去向,但玄奘大师在此讲经的故事至今仍在当地流传。屈吴山总佛寺出土的佛像、万佛殿地下发掘的象牙宝剑等,考证为唐代遗物,据说就是当年玄奘在此收徒传法时的赠品。到了清代,龙门派著名道长刘一明大师造访屈吴山,幽居山中,撰述修正他在靖远善缘寺就已经着手著述的《西游记解注》,屈吴山因此闻名遐迩。


屈吴山气势雄伟,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神宗下诏陕西路沿边发五路兵,大举讨夏,熙河路经制使李宪率部至靖远与夏兵交战,在屈吴山大败夏兵,降其酋长裕藏颖沁萨勒,收复会州失地。1932年,甘肃境内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早期武装暴动——靖远起义,在屈吴山麓打响了起义的枪声。1935年秋天,徐海东、程子华率领的红二十五军曾途经屈吴山东岭。1936年9月,朱德、徐向前率领红军扎营于屈吴山,暂时休整,在万佛殿北山顶设侦查哨所。数日后,张国焘、朱德、彭德怀胜利会师于打拉池。红军在屈吴山留下了艰辛的足迹,承传了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2006年7月,靖远县在屈吴山下修建了高湾无名红军烈士纪念亭,用于纪念红军长征途经靖远时牺牲在这块土地上的无名烈士,他们的遗骨也迁葬在这里,这些革命先烈的英魂永远地安息在靖远大地上,他们的革命精神和光辉永存。

中流砥柱独石头

在靖远黄河铁桥北端向西两公里处,有一块巨大的石头,矗立于黄河北岸的农田里,形如柱状,蔚为壮观。这就是被誉为靖远古八景之一的“中流砥柱”,又名“独石头”。

独石头,顾名思义,即为独立的石头。但是,这独石并不孤独,也不寂寞,它成为黄河岸边一道奇特的风景。经常有慕名而来者驻足观看。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动容,写下了不少赞美的诗篇。


走近独石头,人们会看到它是一块硕大无朋的红砂岩石,高约20米,周约40米,孤立黄河古河床之上,曾经居于黄河中流,惊涛拍石,巨浪翻腾,故而有“中流砥柱”之喻称。清康熙《重纂靖远卫志》载:“砥柱石,在城北五里黄河中,峭壁耸峙,屹立中流,方正如削,上有芳树,下垂洪涛,东注激触分流,俗名独石头”。

在《陇右金石录》卷六中,对独石头也作了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时任监司后为兵部尚书的邢玠巡视靖远,途径独石头,欣然为铭“中流砥柱”,参将李崇义将此四字镌刻于其上。邢玠有咏诗两首遗留后世,其中一首题写道:卫西北五里黄河中,石峰危出,丹壁峻屹,独立千仞,峭峦方正,如削如裁,似圭似璧,洪波巨涛,激触分流,喷珠漱玉,雷鸣鼓噪,此石之奇也。狂澜震荡自优游,仿佛云间结蜃楼。一柱擎天真独立,两山排闼更遭周。根蟠下土坤维固,势拔中流地脉浮。极目纵观应不厌,百年能得几经游。

数百年来,由于风化剥蚀,独石头碑刻中的文字“中流砥柱”如今已无迹可寻,石之东北侧刻有“西来鳌柱”四个大字,为双钩刻成,落款“兰陵张倞”字样,其后字迹剥落不存,题字者何人亦无从考证。石之南侧刻有清康熙时怀远将军房梓、明威将军马腾远、贠从龙合书“静涛”二字。

独石头,这块岿然屹立的黄河巨石,无声地向人们讲述着它的神秘奇异,也见证并记载着人类社会沧桑变迁的历史。

深林古刹雪山寺

在位于靖远县境北部的哈思山脉中,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山峰叫做雪山,山上生长着大片次生林木,松柏葱茏,绿荫遮天,为当地少见的森林景观。在这苍松翠柏的大山深处,隐藏着一个古老的寺院,这便是雪山寺。

雪山,原名惠云山,清康熙《重纂靖远卫志》谓之“峰峦层列,岩壑横峙,松柏丛茂,鸟兽蕃庶,积雪冬夏不消,遥望青岚素雾,亦一方之名胜也。”雪山得名于何时已无史料可查。明朝靖远文人路升题诗赞美雪山,并以“雪岭堆银”誉为靖远古八景之一,这便是雪山见诸文字记载的开始。雪山之上,云杉侧柏亭亭玉立,树冠相连,山坡被盖得严严实实,望之不尽。山涧时有鹰鸣鸟啼,更觉幽趣盎然,心旷神怡。山中多香花野草,灌木荆条,产有紫丁香、黄刺玫、皂荚等各种野生药草。夏秋季节,身临其中,药香扑鼻,沁人心脾。


关于雪山寺创建的年代,亦是众说纷纭,有始建于北魏、唐代两种说法,争论不休,无从考证。汉唐时期,著名的古丝绸之路曾经从附近通过,在相距雪山寺不远的地方,是位居黄河南岸的北城滩,存留有唐代城堡遗迹,人们据此推测雪山寺应建于唐代。但在北魏时期,北方各地寺院兴盛,靖远法泉寺、三滩朝阳寺、平川红山寺等众多寺庙皆建于北魏。根据对现存石窟、塔碑的年代推断,以及有关的口碑留传,雪山寺始建于北魏时期更为确切,而且应该是一处正统的宗教活动场所。

清代同治年间,陕西回民反清起义军掠过雪山一带,点燃林木,焚毁寺庙,雪山寺遭遇劫难,几被毁于一旦。时至20世纪30年代,雪山上尚有被烧焦的枯木残存。自道光年间开始,至中华民国30年(1941年),当地民众募捐财物对雪山寺进行修缮,使其恢复原貌,先后修建了东西南北四个大殿,以及山门、僧人宿舍等建筑,还增修了一座关帝庙。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寺院又一次遭到毁灭性的灾难,破坏殆尽。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开始第四次大规模修复重建。二十年后的今天,寺院再度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建筑体系。


雪山寺依山而建,于外界通往寺院的曲径小道上,分设有两道山门,在一座拱形山门顶端,上书“堆银胜境”四个大字,赫然入目,两侧对联“有绿山色来古寺,无限风光入翠微”,引人注目。雪山寺四周松林环抱,北面山峰突兀,石崖嶙峋,松柏挺拔,苍翠如画。南面灌木丛生,北面乔木参天,判若鸿沟,迥然两样,置身其境,仿佛进入仙境一般。院内栽植有九大一小共十棵松树,主寺院占地面积不及十亩,整个寺院布局与山势走向巧妙结合,寺庙与山形地貌浑然一体。可谓深林藏寺,有曲径通幽之奇异景致。

寺内建筑有大佛殿、地藏宫、观音庙,飞檐斗角,琉璃瓦顶,金碧辉煌,气势宏伟。正殿敬奉三尊大佛,释迦牟尼位于正中,端坐莲花台上,左为东方净琉璃世界药师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三尊佛像高约丈许,黑发丹唇,全身金箔。两侧平台之上,塑有十八罗汉像,高一米左右,皆为彩绘,传统造型。北面大殿正中是观音菩萨玉石佛像,于1982年从缅甸运来供奉,左右分别为文殊菩萨和普贤菩萨,皆金箔裹身。南面大殿为地藏王菩萨殿,地藏王菩萨像居中,左右分别为道明和尚和大辨长者塑像。东侧为进入寺院的门殿,贯穿寺院内外,伽蓝菩萨塑像面向寺内,弥勒佛塑像面朝寺外。寺内佛像除观世音菩萨玉像外,其余皆为1991年和2001年所塑绘。此外,在近三十年来的重建和修缮中,雪山寺内还绘制了许多壁画,内容丰富,别具特色。

据传,雪山寺曾保存有历代高僧和名人字画,可惜在20世纪60至70年代期间,被毁坏遗失,一无所留。重建寺院以来,佛教界贤达人士馈赠的礼品,书画名家赠送的书画,在寺内渐渐增多。

景色旖旎的雪山,神秘诱人的雪山古寺,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来客,成为人们朝拜游览的胜地。一年四季,旅行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传统庙会之日,这里更是游人如织,盛况空前。


靖远县平堡镇文化中心主任刘文清摘自杜树泽主编《靖远史话》 图片来源于网络

标题:山西省项目投资1亿人民币基本建设石窟寺维护与承传试验室,石窟寺开发项目
链接:https://www.miaoshengapp.cn/yxgl/177630.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资讯推荐
《航海王热血航线》落叶识秋活动玩法分享
《航海王热血航线》落叶识秋活动玩法分享

随着航海王热血航线的火爆,涌入的玩家也越来

2022-12-24
超超超硬核格斗王好玩吗 超超超硬核格斗王玩法简介,
超超超硬核格斗王好玩吗 超超超硬核格斗王玩法简介,

超越街霸和拳皇?它是最畅销的格斗游戏,国内玩

2023-10-06
《剑与远征》诗篇寻迹活动,剑与远征诗社活动
《剑与远征》诗篇寻迹活动,剑与远征诗社活动

这款国产车远征德国 竟然赢下BBA获得冠军?蔚

2023-10-04
天命六道什么时候出 公测上线时间预告
天命六道什么时候出 公测上线时间预告

导读:最近很多玩家都在关注天命六道这款手游

2022-12-26
《明日方舟》拉特兰甜品店兑换攻略 吾导先路活动商店换什么好,
《明日方舟》拉特兰甜品店兑换攻略 吾导先路活动商店换什么好,

明日方舟:「吾导先路」简要兑换和刷图指南开

2023-10-04
斗诡礼包兑换码2022,
斗诡礼包兑换码2022,

斗鱼手游即将上线斗诡手游是由厦门游力信息

2023-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