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范畴完成涉企个人信用资源共享 减轻中小型微资金短缺,
聚焦融资“三支箭” 31条政策助力民企发展
本报记者 张漫游 北京报道
民营企业再迎利好政策。日前发布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从总体要求、持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大对民营经济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民营经济发展法治保障、着力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促进民营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持续营造关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社会氛围、加强组织实施等方面提出31条政策措施,为民营企业发展注入一针强心剂。
其中,为优化民营企业融资环境,《意见》再次聚焦“三支箭”,从信贷、债券、股权融资三方面,为民营企业融资亮绿灯。且《意见》瞄准民营企业融资难题的现实问题,强调了要健全“多方共同参与的融资风险市场化分担机制”。
拓宽民营企业融资途径
为化解民营企业、小微企业融资难题,2018年,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会同有关部门推出“三支箭”的政策组合,其中,“第一支箭”是民营企业信贷支持,“第二支箭”是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第三支箭”是民营企业股权融资支持工具。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此次《意见》覆盖民营企业三个主要融资渠道,即银行贷款、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体现了全面改善民营企业融资环境的政策取向。
具体来看,《意见》谈道,健全银行、保险、担保、券商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融资风险市场化分担机制。健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评级和评价体系,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归集,推广“信易贷”等服务模式。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中小微企业在债券市场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发行科技创新公司债券,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专项支持计划扩大覆盖面、提升增信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
“由于民营企业通常个体规模较小、抗风险能力弱、信息透明度低,在融资方面,相较于国有企业存在先天劣势。”惠誉评级亚太区金融机构评级董事徐雯超向《中国经营报》记者介绍称,民营企业在经济下行周期中经营压力更大,金融机构等资金供给方往往在下行周期收缩风险偏好,尤其是面临民营企业较为突出的信息披露以及财务透明度问题,使得银行在授信过程中涉及的审批流程更为烦琐、审批周期长,对于资金周转快的中小企业造成负担;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大多只能从各级金融机构获得短期信贷业务,金融机构对其不开放中长期信贷业务,造成中长期信贷业务严重供给不足。
“民营企业在申请银行贷款时一直存在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民营企业规模普遍较小,合格抵押品不足,难以达到银行信贷风控要求;二是民营企业普遍重市场、重技术,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这也是银行控制民营企业信贷风险难度较大的原因。针对这些现实问题,本次《意见》强调要健全多方共同参与的融资风险市场化分担机制,健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信用评级和评价体系,加强涉企信用信息归集等,针对性很强。”东方金诚高级分析师冯琳补充道。
展望下一步金融机构助力民营企业融资的方向,在信贷融资方面,王青认为,银行有可能从两个方面发力:一是完善银行信贷风险评估机制,针对民营企业的特点和行业特征,设定有效风险评估、监控指标,减少对抵押品的依赖,加大信用贷款发放力度;二是银行内部考核中也要落实尽职免责机制,解决“不敢贷”的问题。同时,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会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信贷融资的支持力度,包括增加担保额度,优化担保流程,以提高担保效率等。
在债券融资方面,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组织召开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座谈会,充分听取民营企业对于进一步优化债券融资支持机制、引导金融资源精准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意见和建议。其间,中国证监会公司债券监管部有关负责人指出,要毫不动摇地支持、服务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引导民营企业在创新发展中用好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绿色公司债券、REITs等多种特色品种;要深化民营企业债券融资增信支持机制,切实做好民营企业债券“央地合作增信”常态化推进工作,着力提升民营经济、中小企业发行债券融资的可得性和便利性;同时要加强投资者培育和市场组织建设,积极维护良好民营企业市场生态,形成民营企业融资的正向循环。
王青谈道:“我们判断,下一步支持民营企业债券融资,除了要在品种创新上下功夫,还可以考虑逐步在发行端培育高收益债市场,在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原则下,切实降低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各类企业债券融资门槛。”
在股权融资方面,冯琳认为,相对而言,股权融资是民营企业融资渠道中的一个强点,特别是在科创板建立之后。“我们判断,之后监管层还会进一步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拓宽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推动产业引导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投向成长型民营企业。”
提振民营企业信心
事实上,在监管层的指引下,今年以来,金融机构已经为民营企业拓宽了多元化融资渠道,提升了企业融资便利性。
日前,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介绍称,人民银行推广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今年1~6月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2.8万笔、8636亿元;积极发挥供应链票据平台功能,今年1~6月支持企业贴现融资128亿元;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扩容增效,自2022年11月扩容以来累计为民营企业发行284亿元债券提供支持;增加银行支小信贷来源,今年1~6月支持商业银行发行小微企业专项金融债券1240亿元。
不过,此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年初以来,民营企业依然存在融资热情不足的情况。具体来看,受外部经济环境和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影响,不少民营企业面临成本增加、订单减少、资金短缺、信心不足、预期不稳等问题。
“目前,国内经济复苏仍然存在结构性、区域性问题,特别是房地产行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民营企业融资需求偏弱的情况在二季度仍然延续。”徐雯超坦言,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疲弱也真实反映了实体经济需求情况,表明市场对于经济修复信心仍有待提振。
冯琳亦指出,自二季度以来,伴随经济修复势头有所减弱,各类企业融资需求普遍有所下降,这其中就包括民营企业占比较高的制造业和房地产行业。
人民银行问卷调查显示,二季度制造业贷款需求指数为64.1%,较一季度下降9.8个百分点;二季度房地产行业企业贷款需求指数为47%,再度进入收缩区间,较一季度下降8.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二季度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小微企业贷款需求指数为64.5%,较上季度大降12个百分点,降幅明显大于大、中型企业。
由此可见,提振民营企业信心亦是下一步的发力重点。
徐雯超总结道,6月以来,政策层面连续出台若干指导意见,包括延长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有效期限,《意见》指向提振民营经济并强化小微企业融资支持,亦体现了政策支持的连续性及渐进适度原则。“金融机构主要通过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参与增信等方式支持民营企业从银行获得贷款或直接发债融资,这也与上述支持政策相辅相成。”
邹澜透露称,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做好对小微和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工作。一方面,继续推动落实好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发挥好支小再贷款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小微和民营企业贷款投放;另一方面,深入实施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进一步增强部门合力,推动健全涉企信息共享、融资担保等配套机制,提高金融机构服务小微和民营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
“我们判断,伴随6月政策性降息落地带动两个期限品种的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均下调0.1个百分点,加之政策面推动三季度宽信用进程再度发力,预计商业银行各类贷款利率下调幅度将超过0.1个百分点,同时还会适度减免民营企业贷款环节的相关收费。由此,融资成本下降将在一定程度上激发民营企业的融资需求。我们判断,三季度以民营企业为主的制造业、房地产行业融资需求指数有望回升,其中,房地产行业融资需求指数将再度回到扩张区间。下一步政策面推动经济修复动能转强,特别是引导房地产市场尽快实现软着陆,是持续提升民营企业融资热情的关键。”冯琳说。
-
全国各地范畴完成涉企个人信用资源共享 减轻中小型微资金短缺, 2023-10-07
-
全国各地艺术高考相继逐渐,改革创新下有什么新转变?,福建高考艺术改革 2023-10-07
-
全国各地股转公司、北交所:进一步提升新三板市场作用, 2023-10-07
-
全国各地美国经济学好企业年会:中国和日本专家学者对焦半世纪之后的“密切协作”, 2023-10-07
-
全国各地红色革命故事解说员比赛丨这一场直播间令人“破甲”N次,主持人讲述红色革命故事 2023-10-07
-
全国各地第一!陪你回望中国改革开放43年内蒙古自治区发电能力的一点一滴, 202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