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远不知道的冬季奥运会事:北京冬奥会,考生、肉粽都安排上了,
世遗泉州处处福 元宵佳节人人欢
“虎年福见·世遗泉州:我在东海送全福”主题“福”文化活动举行
来自也门的马森(左三)和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小龙(左二)提着“海丝泉州”红灯笼拍照留念。 (陈凌鹭 摄)
世遗送福
“世遗传福”:祝愿泉州 福气满满
泉州网2月16日(记者 陈凌鹭 通讯员 涂德基)昨日上午,“虎年福见·世遗泉州:我在东海送全福”主题“福”文化活动主会场市区府文庙广场热闹非凡,红色灯笼、红色舞台、红色“福”字随处可见,在浓厚的“福”文化氛围中,人们欢度元宵佳节。
“‘泉’家福,‘泉’都好”“我在泰国曼谷送全福”“我在日本东京送全福”“我在孟加拉国送全福”……家乡乡亲赏花灯、闹元宵,海外泉籍侨胞与台胞、企业家等各界代表通过视频参与“世遗传福”环节,为泉州传来祝福。
“去年家乡泉州申遗成功,作为海外侨胞的我觉得十分自豪。我祝愿泉州乘申遗东风,将文化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新的发展机会、对外开放和合作的新空间。祝福乡亲们元宵节快乐,福气满满,虎年幸福。”菲律宾宋庆龄基金会创会会长陈祖昌先生在菲律宾马尼拉发来祝福视频。
“泉州是许多海外华人华侨的美丽故乡,她拥抱海洋、拥抱世界。”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总会长丹斯里林福山说,“很高兴看到家乡发展成为现代化与历史文化相结合的城市,祝愿家乡泉州风调雨顺、蓬勃发展,祝福乡亲们元宵节快乐。”
在现场参加主题“福”文化活动的海外侨胞、台胞,海外留学生,企业家和各级劳动模范代表,不仅亲身体会泉州元宵节的喜庆氛围,更是感受到古城释放出的活力激情、世遗泉州的独特魅力,大家由衷地为泉州点赞、祈福,希望为泉州“创福”出力。
美国福建海外联谊会会长杨文田离开家乡30多年后,第一次回到泉州过元宵节,从泉州酒店一路走到府文庙,记忆中矮旧的房屋变成了文化味十足的传统文化街区,现代化和文化保护相得益彰,家乡变化之大令他心潮澎湃。“记得小时候我最喜欢的就是过春节闹元宵,吃妈妈做的润饼菜、元宵圆,提爸爸糊的小灯笼,看拍胸舞、攻炮城、跳火群等各种表演,开心得不得了。今天再次感受泉州民俗文化,特别兴奋激动。”杨文田说,自己在美国从事传媒和旅游行业,将把在家乡的所见所闻告诉海外乡亲,呼吁大家多回家乡看看,参与家乡发展建设,为泉州新一轮发展尽一份力。同时,组织海外侨胞、国际友人到泉州观光旅游,向他们展示热情开放包容的世遗泉州。
参加活动的华侨大学外籍学生——来自也门的马森和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小龙十分开心,一落座就提着“海丝泉州”红灯笼拍照留念。“泉州元宵节很热闹,看花灯、吃美食,我非常喜欢泉州,这里文化底蕴深厚,人民热情好客。”学习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小龙说,“希望完成学业后,能够在工作中与泉州有更多联系。”
同样激动的是劳模代表吴淑华,3年前从社区退休后,她就在泉州西街游客服务中心当志愿者。“现在我们的古城越来越美,游客越来越多,生活在这里,我们感到很幸福。今后,我还会积极宣传古城、为古城代言,用周到的服务让游客感受泉州的魅力和热情。”
“祝愿泉州福气满满、大家都有‘福’!”德化顺美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鹏飞希望,将“福”文化与陶瓷文化结合,通过“陶瓷+世遗+旅游+福文化”,带动泉州文化、德化陶瓷更好地走向世界,让“福”文化更好地造福泉州百姓。
穿宋制汉服“送福”,带给市民满满祝福。 (林劲峰 摄)
世遗纳福
非遗送福、文创集市:匠心独具跨界融合的大舞台
泉州网2月16日(记者 蔡紫旻)昨日,市区府文庙广场上,非遗送福区、文创集市区人来人往,这里云集了泉州特色非遗技艺、文创产品,市民游客们通过现场参观、互动体验等形式,体验泉州非遗魅力。
在非遗送福区,杨氏戏剧道具展示吸引不少小朋友。(陈晓东 摄)
非遗送福
传承人秀出拿手“绝活”
非遗送福区约有20个展示点,纸织画、安溪竹藤编、永春香制作、德化瓷烧制技术、妆糕人等展示台前,非遗传承人向参观者介绍自己的拿手绝活。
过去,泉州杨氏戏剧道具制作技艺为戏剧演出、民间舞龙舞狮等活动制作道具,如今,传承人杨宏达与妻子,更多地为布袋戏木偶、提线木偶制作精美的盔帽、刀枪剑戟等。2001年出生的儿子杨佳烨,已然接过传承薪火,在集市上为大朋友、小朋友们耐心介绍如何用硬纸板、铁丝原料,通过独特的粉线雕等工艺,制作出闪闪发光的头盔、凤冠、盾牌等工艺品。
泉州申遗成功,让泉州锡雕技艺传承人杨婉红动了心思。她在集市上展示着最新的非遗跨界融合作品——聚福船。“非遗技艺不能只是放在博物馆,成为一件件展品,它可以成为跨界融合的载体,承载美好愿望。”杨婉红的聚福船,以德化陶瓷盘为底,用锡雕工艺呈现福船水密隔舱的横截面,水密隔舱下方的蓝色海浪,由泉州金苍绣技艺传承人林秀清制作——一件作品,展示与融合了数种泉州非遗技艺,这是泉州非遗人大胆尝试、跨界创新的成果。
正月十五闹元宵,少不了泉州花灯。每年元宵节前夕,非遗传承人曹淑贞一家老小都忙得不可开交。契合虎年元素,今年她带来的,除了双凤朝牡丹、仙女走马灯之外,还有老虎宫灯。花灯里融合彩扎、刻纸、针刺等工艺。曹淑贞希望,这些珍贵的非遗技艺通过花灯展示,让更多人了解,永续流传,“我参加‘非遗进校园’活动10多年了,与学生们接触,是最开心的事情。他们了解和喜欢上传统文化与技艺,我们的手艺就不会失传。”
“我看过你的作品,木偶头的嘴巴会动!”在江加走木偶头雕刻展位前,六年级小学生小林兴奋地指着一个“青大花”木偶头,与江加走木偶头雕刻技艺第五代传人江东林对话。“小朋友,欢迎你来体验木偶制作!”江东林笑着回应。每个月,他都会抽出时间到泉州非遗馆展示木偶头雕刻技艺,他和他的木偶作品,总是被孩子们团团围住。
在汉服展位前,龙岩人邱春泉牵着一双儿女的手,看得格外认真。元宵节,孩子们穿上汉服,跟着爸爸体验泉州非遗之美,女儿穿的是家常服,儿子穿的是书童服。孩子们说,泉州非遗技艺给自己留下了最深印象。
文创集市
用心传播“世遗泉州”故事
文创集市区约有30个展示点,这里的人气同样很旺。“福”“虎”元素出现在许多展台上:摆件、瓷器、木雕手把玩……
来自南安的苏清良、苏华荣父子,不仅展示自家的泉州木雕(南安木偶雕刻技艺)作品,还拿出全新文创产品——北京冬奥会暖手葫芦,这件冬奥会伴手礼用花梨木满雕葫芦花,寓意福禄满满。
来自石狮的文创人施美婷与同事们,通过展台上的一件件产品,向参观者介绍世遗泉州的22个遗产点。“我们与本土画家一起,将手绘的22个遗产点制作成明信片、拼图、杯垫、摆件等,通过文创产品传播‘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的故事。”
王景贤(右)在直播现场畅谈泉州元宵习俗
世遗述福
名家访谈:闹元宵是“福”文化的嘉年华
泉州网2月16日(记者 陈智勇 文/图)“‘上元小年兜’,泉州元宵节热闹程度胜似过年,泉州闹元宵就是一场‘福’文化的嘉年华。”昨日,在市区府文庙广场“虎年福见·世遗泉州:我在东海送全福”主题“福”文化活动主会场旁的正音书院举行的直播活动中,国家一级编剧、泉州历史文化中心副理事长王景贤畅谈“福”文化和泉州踩街、花灯制作、乞龟等民俗文化,让广大市民进一步感受泉州文化独特的魅力和韵味。
将踩街打造成为国际文化品牌
“踩街是泉州元宵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常集中、动态、精彩地展示了泉州民间文化和艺术,内容丰富多彩,既有舞龙、舞狮、拍胸舞、火鼎公婆、骑驴探亲等民间舞蹈,也有扛阁、宋江阵、南少林武术等各种阵头表演,南音、梨园戏、木偶戏、高甲戏、打城戏等地方戏曲也悉数登场,可谓精彩纷呈,看点十足。观者人山人海,万人空巷,共同组成一场别具特色的文化嘉年华,其盛况不逊于外国的狂欢节。”王景贤说。
王景贤作为福建省文化名家,曾担任泉州市木偶剧团团长近30年,将提线木偶艺术带向世界各地。“1986年,泉州举办首届木偶国际艺术节期间,就举行过一场盛大的踩街活动,不少海内外宾客30多年过去了还记忆犹新、津津乐道。”王景贤说,踩街是泉州一个可供打造并推向国际的文化品牌,时机成熟时可以强力推出,吸引海内外宾客来泉州闹元宵和旅游。
花灯凝聚了泉州人的智慧与想象力
“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泉州是“非遗”大市和富集区,也是工艺美术之都,提到泉州元宵节就不能不说泉州花灯。
王景贤说,泉州花灯作为泉州工艺美术的重要品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选材讲究、制作精良,精致典雅,别具唐风宋韵,独步天下。泉州的宫灯、无骨灯、料丝灯等特色花灯艺术品,是泉州人想象力、创造力和文化品位的集中体现,也与海丝文化,特别是“南外宗正司”的历史遗存密不可分。泉州著名当代艺术家蔡国强的著名作品《天梯》,在王景贤看来就是放到天上去的花灯。蔡国强将泉州文化元素与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相结合,使之走向世界,他的成功经验值得泉州非遗传承者学习和借鉴。
“福”文化的核心是家国情怀
“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生活在国家走向民族复兴的伟大时代;我们生活在福建泉州,这里既有历史文化的滋润,又有现代生活气息的感召,在两重文化滋养下幸福感满满。”王景贤说,中国“福”文化的核心是家国情怀。平安,是每个人的追求。平,是天下太平,世界和平;安是社会安定、阖家安康。个人的幸福根植在国家民族和家庭亲人的平安之上。
王景贤说,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祝词:福如东海。福建地处祖国的东南沿海,泉州湾这片广阔的海域,千年以前就开启了灿烂的海上丝绸之路。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千年来创造了无数的财富与优秀的文化,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共享。新时代的泉州人民,一定可以重现昔日的辉煌,和世界共享新的创造成果,让中国人的“福”文化,不断造福世界。
梨园戏《陈三五娘·睇灯》沉浸式表演(林小伟 供图)
“陈三五娘” 元宵“睇灯”
沉浸式表演赢得满堂彩
泉州网2月16日(记者陈智勇)昨日,梨园戏《陈三五娘·睇灯》沉浸式表演在市区府文庙正音书院举行,独特的表演艺术赢得现场观众的好评。
《陈三五娘》为梨园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剧目,演绎大家耳熟能详的陈三与五娘的爱情故事,集中展示了梨园戏精湛的表演艺术。“‘睇灯’一折是《陈三五娘》的精华部分,讲述的是陈三与五娘在元宵佳节赏灯、邂逅的场景。”福建省梨园戏传承中心副主任林小伟说,数百年来,“陈三五娘”这个充满“泉州温度”的爱情故事代代相传,此次在元宵佳节走出剧场,进行沉浸式表演,全新的艺术呈现带给观众不一样的艺术体验。
拍胸舞 (陈晓东 摄)
世遗祈福
沉浸式旅行体验集中“颂福”市区中山路民俗快闪年味浓
泉州网2月16日(记者 游怡冰 实习生 郭凌丰)“哇,舞狮来了!”
昨日,虎年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市区中山路,盏盏“福灯”掩映之中,一场“世遗祈福”民俗快闪活动的到来,为这条美丽的道路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氛围。
此次“虎年福见·世遗泉州:我在东海送全福”主题“福”文化活动中,中山路呈现满满当当的泉州文化元素,各式各样的老字号美食、非遗体验馆、汉服“福摊”,传统民俗在元宵佳节集中呈现,赢得市民游客的阵阵喝彩。
火鼎公婆表演 (陈晓东 摄)
传统表演引得海外学生频频点赞
昨日下午,幸福民俗快闪活动在中山路上拉开帷幕,由我市各表演队带来的醒狮送福、大鼓吹、拍胸舞、火鼎公婆、骑驴探亲、大鼓凉伞等表演轮番上演。每支表演队伍在金鱼巷口进行定点表演3分钟,然后沿中山路往钟楼方向行进式踩街,表演队伍以诙谐生动的表演与观众交流逗趣,现场市民游客纷纷拍手叫好。
醒狮送福 (陈晓东 摄)
活动现场,来自圣多美和普林西比的男生雷纳多,以及来自土库曼斯坦的女生比比频频叫好点赞。作为华侨大学医学院2020级的学生,他们表示,在中国传统的元宵佳节看到泉州的这些传统表演,感觉很特别、很有意思,现场非常热闹,很有节日气氛。
“寒假里,我们特地带孩子来中山路过元宵节,没想到还能遇上这么热闹的民俗体验,勾起了我们小时候过年的记忆。”市民王钟美告诉记者。
大鼓凉伞 (陈晓东 摄)
“穿越宋朝”感受民俗年味
此外,在中山路泮宫段举行的骑楼送福巡游活动中,宋制汉服“宋福”巡游也引来不少市民驻足观赏,一群群身着宋朝服饰的市民行走于中山路,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让人仿佛“穿越”回宋元时期的泉州。
道路两旁,不少汉服“福摊”,也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体验。中山路两侧有不少“穿上宋服为中华颂福”的宣传海报,市民游客只要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开启换装之旅,选择心仪的宋服,上传正面照,就可以生成图片分享。
骑楼送福巡游活动还包括挂“福灯”,泉州老字号摊点等,各式各样的“福灯”,加上元宵圆、肉粽、姜母鸭、石花膏、土笋冻等传统小吃,叠加永春、德化“福”文化非遗体验馆,打造沉浸式旅行体验。
此外,还有不少市民纷纷在“泉”家福打卡点打卡,泮宫门、中山路街区巷口、西街天台均设置了相关的“泉”家福及世遗泉州元素打卡拍照点,不少市民在打卡点留下了难忘的2022年元宵纪念照。
“福”文化工艺美术、传统花灯精品展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参观 (陈智勇 林志伟 庄建萍 摄)
世遗创福
360余件“福”文化精品亮相
泉州网2月16日 (记者陈智勇 通讯员林志伟 庄建萍)昨日,在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举行的“福”文化工艺美术、传统花灯精品展迎来了许多参观者,市民通过参观高水准的精品展,感受“福”文化,欢度元宵佳节。
此次活动为“虎年福见·世遗泉州:我在东海送全福”系列活动之一。展览共征集展出我市138名国家级、省级、市级工艺美术大师、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和民间名艺人的“福”文化经典作品360多件(套),涵盖石玉雕、木根雕、艺术陶瓷、藤铁工艺、泉州花灯、树脂工艺、民间工艺、漆艺、花画工艺、金属工艺等20多个工艺美术品种、非遗代表性项目,彰显了泉州深厚的文化底蕴。
赏花灯是泉州“闹元宵”的招牌大戏,此次展览的精品近半为泉州花灯,纸扎灯、刻纸灯、针刺灯等各式各样的花灯集中亮相,做工精美、工艺独特,这些精品花灯代表了泉州花灯制作工艺的最新成就,此次展览至20日结束。
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福”文化精品展的作品,技艺基础深厚,思想性、艺术性突出,既有传统文化精髓,又显现代艺术风貌;同时也传递出泉州人对“福文化”的热爱和爱拼敢赢,奋斗得福的向往。通过此次精品展,广大市民群众更加深刻认知到文化传承弘扬的历史使命,接力延续泉州古城文化,留住历史根脉,升腾底气自信。
猜灯谜 送“福”灯
泉州网2月16日 (记者王金植)“开课有一周”“处处题诗偿酒债”“飞鸟啁鸣集又散”……昨日,在泉州市非遗馆元宵非遗主题灯谜竞猜区,近百条灯谜一字排开,市民游客们三五成群地猜着灯谜,时而盯着谜题深思,时而与身旁的朋友探讨。现场氛围浓厚,热闹非凡。
猜灯谜最受小朋友的喜爱,他们嚷嚷着与大人一起猜灯谜,因为猜中灯谜有小花灯可领。现场,林剑小朋友拿着三个小花灯,脸上洋溢着笑容。他告诉记者,小花灯很漂亮,他很喜欢,跟父亲一起合作,猜中了三条,拿了三个小花灯。
泉州市艺术馆馆长、泉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丁聪辉说,他们此次邀请了晋江灯谜作家撰写原创灯谜,谜底为非遗项目,让市民游客们在猜灯谜中进一步了解泉州,了解泉州非遗。此外,奖品也是经过精心准备的,比如小花灯,他们结合“虎”、“福”元素,融合花灯非遗制作技艺,制作出来的花灯小巧又漂亮,小朋友很喜欢。
“乞龟”活动在泉州天后宫举行 (郭雅莹 摄)
线上线下同“乞龟”
泉州网2月16日 (记者郭雅莹)“摸到头、起大楼;摸到嘴,大富贵……”昨天是元宵佳节,泉州天后宫的大殿内热闹非凡,许多市民携家带口围着6800斤的“大米龟”,按照童谣的歌词,从头到尾摸了一遍,祈求新年平安顺遂。
“乞龟”是新春佳节闽台两地的一项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在台湾澎湖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和推广。自2007年泉澎两地首次共同举办“乞龟”活动至今,泉州天后宫已成功举办了15届。
“以前,澎湖天后宫每年春节前夕都会安排师傅来泉州天后宫,与泉州的传承人共同将一袋袋‘平安米’堆叠成‘大米龟’,为泉州和澎湖两地乡亲祈福,并于正月十五举办‘乞龟’点睛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泉州天后宫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受疫情影响,我们的‘乞龟’活动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办。线下活动即大殿‘大米龟’,线上我们制作了‘AR乞龟’互动小程序,市民朋友可以进入小程序与‘米龟’合照,还可以线上送祝福。”
青阳街道举办的猜灯谜活动
社区闹元宵 乐享“福”文化
泉州网2月16日 (记者吴宗宝 通讯员陈菁滢 文/图)2月15日下午,晋江市青阳街道2022年“我们的中国梦 文化进万家”暨三下乡文明实践活动在永福里社区举办,上百名社区居民共度元宵节、感受“福”文化。
现场举办了猜灯谜、写“福”字、制彩灯、游园游戏等系列活动,营造元宵佳节的喜庆气氛。同时,青阳街道社会事务办、党建办、综治办、派出所等还现场设置垃圾分类、扫黑除恶、防诈骗等政策宣传摊位,为社区居民提供最新政策学习以及专项咨询服务。
记者留意到,不少学生在现场来了一次书法秀,他们用毛笔写一个“福”字,并纷纷拍照留念。晋江市实验小学六年级学生庄少铭向记者展示了他的作品,他说:“用一个‘福’字,祝家人在新的一年里有福气、有喜乐!”
本次活动由青阳街道办事处、青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永福里社区居委会、永福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主办。
-
你永远不知道的冬季奥运会事:北京冬奥会,考生、肉粽都安排上了, 2023-10-07
-
你永远不知道的冬季奥运会事:北京冬奥会的造冰计划方案为什么是冬奥会历史上最节能环保的?, 2023-10-07
-
你永远不知道的冬季奥运会事:为何冬季奥运会冰球馆里要有口腔科诊断室?, 2023-10-07
-
你最喜欢哪家童装,淘宝上有哪些好的婴儿衣服店?,推荐几个好的婴儿服装店 2023-10-07
-
你手机的手机客户端占了是多少“屏”, 2023-10-07
-
你怎样看待自杀这种行为,怎样看待海子的自杀行为?,你怎么看待海子之死 2023-10-07
-
你必须造一艘船难点任务完成攻略, 2023-10-07
-
你必须造一艘船隐藏怪物打法攻略, 2023-10-07
-
你必须造一艘船通关技巧分享, 2023-10-07
-
你尝过“樱桃味”饮料吗,这么多“奇葩”的可乐口味究竟从何而来?,樱桃味可乐为什么是杏仁味 202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