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长江行动江里 江苏江阴张家港市湘江桥梁工程管片开掘,
绿水青山,三城共抓长江大保护,长江中游城市群同绘绿色生态新画卷
汉口江滩风景如画。 图片源自《城市这样生长——武汉规划回眸》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完善生态文明领域统筹协调机制,构建生态文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美丽中国。长江中游城市群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着力构筑生态安全屏障。
武汉、长沙、南昌,长江中游三座依江而兴的城市,共同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决心坚定,步伐坚实。
同绘一片蓝天
史上最严举措见效,“武汉蓝”“长沙蓝”“南昌蓝”共美
“霾”——很多中国人从2013年开始接触并认识的一个字。
这一年1月,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卫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
一场声势浩大的“蓝天保卫战”随之在全国拉开序幕。
2021年2月25日,生态环境部宣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
3月17日上午,南昌的哥万圣穗告诉长江日报记者,现在南昌蓝天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特别是雨过天晴时,在市中心,还能看到10公里外湾里区的山脊。
当天上午,在湘江边散步的长沙人丁锋,也向记者表达了同样的感受。
2020年岁末,武汉晒出空气质量成绩单:优良天数超八成,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气。
“武汉蓝”“长沙蓝”“南昌蓝”频频刷爆三座城市人们手机里的朋友圈。
霸屏的美图背后,是各地推出的一项项“史上最严”清霾举措。
2020年8月28日,因裸土未覆盖、施工降尘不到位等不文明施工问题突出,武汉市4个工地、5家企业受到多个部门联合惩戒:被暂停和限制工程投标资格、国有建设用地交易申请以及新办房屋预售许可申请。
这在武汉城建史上是第一次。
这场被冠以“工地革命”的行动,被称作武汉“史上最严”文明施工综合整治行动。
在4个建筑工地受罚的那个月,武汉市民在月亮湾城市阳台项目工地看到一幕“奇观”:施工现场裸土覆盖后建起了一个临时足球场,既防尘又美观,还可供人休闲。
在武汉琴台美术馆项目工地内,用上了“智能抑尘”设备:300个智能喷头每半小时喷一次,一旦PM10超标,即时自动开启。
湘江之滨,“长沙蓝”的惊艳毫不示弱。
“快看,快看,飞机云。”2019年7月30日,抬头仰望天空的长沙市民惊呼不已:民航客机在长沙上空拉出一道道白“烟”,在如洗的蓝天衬托下,呈现为一条条线型云朵。
2017年11月21日,长沙颁布“史上最严”黄标车禁行令:长沙市行政区域内所有道路,24小时禁行高污染的“黄标车”。
禁行令之下,全市淘汰“黄标车”近3万辆。一个月之后,长沙第一块新能源汽车专用号牌出炉。
因为工作原因,武汉人刘胜强经常会去南昌出差,他与当地朋友的消夜地点会选在市中心的一些露天烧烤摊。
相距300多公里,南昌人与武汉人有着同样的喜好,爱吃烧烤。
刘胜强回忆,2019年初,他再去南昌,与朋友吃的还是烧烤,地点却换成了店内。
前一年底,南昌出台号称“史上最严”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几乎一夜间,南昌大街小巷的3700多个露天烧烤摊不见踪迹。
南昌市民张华宏是一名专职摄影师,2014年开始,他在南昌市地标建筑附近用相机记录南昌空气质量,每天一幅,并于2015年初在社交媒体上发布名为“南昌空气,一目了然”的图片。
张华宏在日复一日的影像中,发现城市的轮廊由“黄灰”渐变成“亮蓝”。如今,“南昌蓝”成了画面的主基调。
2021年3月17日中午,武汉汉口江滩公园,65岁的袁欣坐在椅子上和朋友聊天。
这位家住东西湖区燕林小区的老人,一大早就和伙伴们相约来江滩公园游玩,“之前大家感觉城里空气差,聚会都往郊区跑。这几年空气越来越好了,大家反而都约着来城里玩啦!”
共护一江清水
十年禁渔显成效,长江江豚频出没长江赣江湘江
2021年3月16日下午,61岁的南昌市民万俊彪在赣江边的绿道上跑步,“江水越来越清,绿色越来越多,在这里跑步是一种享受”。
南昌市百花洲,东湖、南湖、北湖水体清澈见底,满湖水草丰茂,鸥鹭自由嬉戏。
八旬南昌市民马志龙,居住在南昌东湖之畔已70多年,见证着三湖的变化轮回。
早期,湖水清澈,上世纪50年代起,水体开始发臭。尤其是涨水季节,湖水倒灌,恶臭难闻。
抚今追昔,马志龙感叹,乡愁满满的东湖又回来了,“不论是环湖漫步,还是在家倚窗望湖,都可享受如诗如画般的湖光和周边的生态美景”。
江城武汉,百湖之市,同样有一个名为东湖的城中湖,同样走过了一段艰难的“重生”之路。
2020年9月,细心市民在东湖景区又发现了一处新景观——“水下森林”,阳光映射之下,湖里水草摇曳清晰可见,水下世界一览无余。
这里是东湖水生态修复的一个试验场——郭郑湖鹅咀示范区。这一片“水下森林”有2.6万平方米。
上世纪60年代,东湖水草丰盈,曾有“草湖”美誉。后一度成为武汉市武昌、洪山地区的“天然污水处理厂”,“水下森林”消失殆尽,东湖水质也下降至V类。
2019年3月,经过连年整治,东湖最大子湖郭郑湖40年来首度监测到II类水质。目前,整个东湖80%的水域都保持在III类水质。
2017年,武汉在全国首创长江武汉段跨区断面水质考核办法,哪个区域水质不达标,辖区主要负责人会被约谈,还会受到经济处罚。
这种“牵住了牛鼻子”的做法,用制度约束了沿线政府参与长江大保护,收效明显。这一做法作为成功经验,在全国推广。
断面水质考核带来的是可喜的变化,20年来长江武汉段水质达到最优,连续两年保持在II类,优于国家III类考核目标。
断面水质考核的做法也施用于湘江、赣江,水质同样明显提升。
“现在湘江水清岸绿,看着都舒服!”曾经的渔民、长沙市民熊游主亲历了30多年来湘江的变化。
1987年,10多岁的熊游主跟着祖祖辈辈都是渔民的叔爷爷在湘江捕鱼为生,每天收获总不错,“有时一天能打100多斤!”
然而,随着湘江沿岸各类工厂的兴建、污水的排放以及电打鱼的猖獗,熊游主明显感觉到,江里水浊了、鱼少了,“一天能打二三十斤就不错了,而且鱼的味道也变差了!”
2014年,长沙护江治水举措以湘江流域治理为核心,92家重点涉水污染企业、66个涉重金属污染企业、124家污染严重的造纸厂实施关停并转。
如今,得闲的时候,熊游主会到湘江、浏阳河旁散散步,看着熟悉的江河里碧水流淌,他感慨万分:“保护好这一江水,既是为我们自己好,更是为子孙后代负责。”
2020年8月6日,武汉渔民刘建汉、李世华在汉阳江边,亲手拆掉了陪伴自己20多年的渔船,像当年长沙的熊游主一样,转身上岸。
拆掉曾经“养家的船”,虽心有不舍,但他们也明白事理,“打鱼是为了小家,护鱼则是为了大家”。
这一年,长江十年禁渔开始。
这前后,长江武汉段、赣江、湘江,长江江豚频频进入人们的视野。
对于这样一幅久违的画面,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洪铸认为,这从一个侧面证明长江大保护战略启动以来,长江水生态短期内有向好转变的趋势。
齐造一片绿岸
码头清走了,三江水岸线靓起来
2021年3月16日下午,赣江边的南昌之星广场。江水清清,清风徐徐,春天早已将两岸染绿。
高大的“南昌之星”摩天轮是江边的浪漫标志,各种游乐设施吸引着小朋友,广场上的白鸽在人群中飞舞……真是一个集生态和现代于一体的全年龄友好乐园。
赣江边的“南昌之眼”摩天轮是城市地标。长江日报特派记者史伟 摄
58岁的刘东旭就住在附近,他说从八一大桥到朝阳大桥,约7公里的江滩公园,是自己经常休闲娱乐的地方。但近几年,他发现这条“绿带”在慢慢伸长。
刘东旭告诉记者,前几年他曾因为工作去过武汉一段时间,对武汉的江滩公园和东湖印象深刻。“水和空气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全社会都有责任去保护它们。无论是南昌还是武汉,都在进行江滩增绿和水质提升,这说明大家的生态环保意识都越来越强了。”
对于武汉江滩公园的变化,武汉退休工人周丽萍虽身在其中,但仍感觉“天天都在变化”。
每天早上,她都会和老伴到王家巷码头长江江边健步晨练。
周丽萍的印象里,从武汉关至龙王庙这一带,过去有几十个码头,经常是人来车往,上下货物、维修设备,昼夜不停,“吵闹得很”。
“现在清静了,码头都清走了,视野开阔了,江水也干净了。”周丽萍感受到的变化得益于武汉市对长江、汉江非法码头及核心区港口码头岸线资源的“革命性”整治——整合、集并迁移码头103个,恢复自然岸线30余公里,实施长江两岸造林绿化,两江四岸造林2.14万亩,武汉露出最美水岸线。
同样的沿江岸线“革命性”整治出现在长沙和南昌。
在南昌,曾经停靠在赣江滕王阁附近水域的趸船、“僵尸船”,也不见踪影。
“这里变得漂亮多了,再也没有煤灰与铁粉飞扬了。”2019年6月,时隔一年多再次回到东湖区扬子洲码头时,联民村村民黄小荣几乎不敢相信眼睛。过去那个布满吊车、堆满货物,雨天污水横流入江、路面泥泞,晴天灰尘漫天,周边居民连窗户都不敢开的扬子洲码头已经不复存在,受码头污染的赣江水源也恢复清澈。在赣江边新建好的游步道上走一走,成了当地居民晚饭后的一项新乐趣。
赣江两岸沿线的非法码头共有34座,被当地人称作“伤疤”的非法码头,大多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运输铁矿粉、煤炭等散货为主。由于基础设施差、配套不健全,这些码头运转时污水横流、尘土飞扬。
2019年9月,34座非法码头全部拆除。复绿之后新建了游步道,成为市民观江休闲之所。
2015年开始,长沙全面启动湘江库区违停趸船整治,先后取缔趸船93艘、迁移16艘、提质改造41艘,累计完成216艘船舶生活污水污染防治设施改造。
在长沙生活了50年的李娟说:“和10多年前相比,湘江变化很大,以前没有风光带,现在晚上只要不下雨,去江边游玩的人特别多。”
湖南长沙,湘江两岸,满眼皆绿。
湘江东岸,5.1公里长的堤岸防洪综合改造工程,变身一道湖湘文化长廊;湘江西岸,40余公里的湘江风光带长沙城区段,成为市民休闲好去处。
长沙梅溪湖公园。长江日报特派记者何晓刚 摄
江西南昌,赣江两岸,处处皆景。
“一江通三河、九龙串十珠”,南昌的“水城一体”格局越来越清晰。
湖北武汉,两江四岸,光彩夺目。
百里沿江生态画卷正在徐徐开启,一座“一芯两轴显山水,一廊十片融古今”的世界级滨水名城呼之欲出。
长江中游城市群,正联手绘就一幅绚烂无比的绿色发展生态蓝图。
(长江日报特派长沙、南昌记者陶常宁 杨晓雨 长江日报记者雷衎 本版统筹:蒋立青)
【编辑:张靖】
-
穿越长江行动江里 江苏江阴张家港市湘江桥梁工程管片开掘, 2023-10-06
-
穿越错女频世界的我拿了反派剧本什么时候出 公测上线时间预告, 2023-10-06
-
穿越重生黔桂两省区 贵南高铁九万大山二号隧道施工全线贯通, 2023-10-06
-
穿越重生寒冷,这条高铁动车有什么“抗冷”“高科技”?, 2023-10-06
-
穿越禁区好玩吗 穿越禁区玩法简介,穿越禁区攻略 2023-10-06
-
穿越火线(CF)好玩吗 穿越火线(CF)玩法简介, 2023-10-06
-
穿越火线(CF)什么时候出 公测上线时间预告, 2023-10-06
-
穿越火线限时虎符团队码一览, 2023-10-06
-
穿越火线阵营暗号大全 CF潜伏者保卫者阵营暗号汇总分享, 2023-10-06
-
穿越火线阵营暗号2022最新一览, 2023-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