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报称38城均值招骋月薪过万 看有了你所属的大城市吗?,
全球城市竞争力榜单,透视中国城市的真正实力
从1750年到2050年,世界将完全“进城”。
受中美欧城市竞争力均值下滑影响,本年度报告期内,全球城市竞争力均值略微下降。
同时,全球需要高度重视市政融资的严峻挑战及解决之道。根据联合国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议程(Addis Ababa Action Agenda,UN 2015B),改善市政财政状况,是一项全球优先事项。
11月12日下午,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与联合国人居署合作的第四部研究报告——
《全球城市竞争力报告2019-2020:跨入城市的世界300年变局》在宁波正式发布。
按照惯例,本次报告对全球1006个城市的经济竞争力和可持续竞争力进行了测评排位。
其中,中国有20座城市入围经济竞争力百强,深圳以全球第四的成绩领跑;在可持续竞争力百强中,仅有9座中国城市上榜,值得一提的是,深圳首次跻身前20名。
此外,本次报告还推出新的全球城市分级标准,采取层次聚类方法,对1006个样本城市的中心性指数进行聚类分析,将样本城市分成3层共2类、5组、10级。
第一等为全球城市(A);第二等是国际枢纽城市(B);第三等是国际门户城市(C);第四等是区域枢纽城市(D);第五等是区域门户城市(E)。
结果显示,作为全球城市的A+等级城市有3个,分别是纽约、伦敦和东京;A等级有2个,北京和巴黎,“显示全球城市体系在发生重要变化,中国城市成为全球重要一极”。
经济竞争力:中国北部城市下降较多
什么是全球城市竞争力?
按照报告说法,它是指一个城市在全球的合作、竞争过程中,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要素和市场,更多、更快、更有效率、更可持续地创造价值、为其居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报告显示:受中美欧城市竞争力均值下滑影响,全球城市竞争力均值略微下降。这也预示如果主要国家贸易战持续,不仅削弱各国自身的城市竞争力,也会削弱全球城市竞争力。
2019年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二十强 数据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指数数据库
二十强中,北美占9席,亚洲占8席,西欧占3席。总体看,全球前20名城市竞争激烈,位次变化显著,14个城市发生变化,最大变化4个名次。
全球综合中心和科技中心总体提升,专业性城市和制造中心总体下降。
从中国城市的全球经济竞争力排名看:总体排名升少降多,均值有所下降,具体排名马太效应显著。从指数看,总体水平下降,城市间差距缩小。分区域看,东部地区与中部地区的城市升多降少,其他城市降多升少。
根据报告,中国有5座城市跻身前20,分别是深圳第4、上海第10、香港第13、北京第17、广州第18。与去年比较,上海上升3名,北京上升2名,香港下降2名,广州下降4名,上海超越了香港。(猜你想看:《测评全球1007个城市,竞争力20强是哪些?》)
有20座城市进入前100强,除上述5座城市外,还包括:
苏州(25)、南京(42)、武汉(43)、台北(44)、成都(54)、杭州(64)、无锡(65)、长沙(68)、青岛(76)、重庆(81)、天津(82)、佛山(84)、宁波(90)、郑州(94)和常州(99)。
与去年排名相比,宁波提升11名,杭州提升10名,青岛、佛山提升9名,常州提升8名,成都提升6名,郑州提升5名,南京、长沙提升3名,苏州、台北提升2名,而天津则下降40名。
放大至全球前200强,此番共有39座中国城市入围,泰州、西安、福州、东莞等城市排位大幅提升,而沈阳和大连分别下降30名、60名。
报告认为,从空间分布看,全球城市竞争力上升的城市主要分布在西经100°西侧的美国西海岸城市、东经20°的西欧城市以及东经110~140°的中日韩城市,且纬度集中在北纬25~55°之间,同时,“中国北部、欧洲东部城市下降较多,中国南部和印度总体上升较多”。
可持续竞争力:亚洲入围200强城市最多
在可持续竞争力方面,20强城市基本囊括当前世界主要城市和发达国家的中心城市,其中美国有5个城市入选,欧洲国家占据9席,亚洲国家获得6席。
2019年全球可持续竞争力二十强 数据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指数数据库
报告认为,20强城市几乎代表了所在国家的特征与发展,“这些顶级的世界都市,已经可以看作整个国家发展与成就的象征”。
就前200强城市而言,亚洲城市最多,欧洲均值最高。
其中,亚洲有65个城市入围,说明亚洲作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地区,具有强烈的上升趋势,但同时也能看到,亚洲进入200强的城市均值较低,可持续竞争力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北美洲和欧洲则各有60座城市和58座城市进入200强,其中,欧洲城市的可持续竞争力均值最高,城市发展质量值得肯定。
报告还针对全球十大城市群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美国和英国城市群实力突出,中、印等发展中国家城市群虽然规模较大,但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的差距较大,发展不平衡。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群内城市较少,首尔城市群可持续竞争力指数平均数全球第一。欧洲城市群中,莱茵-鲁尔城市群标准差最小,显示出老牌西欧国家城市发展的均衡。
于中国城市而言,报告认为,可持续竞争力在稳步提升,均值接近全球平均,均衡好于全球平均。
数据显示,中国今年共有2座城市进入20强,其中香港位列全球第7,深圳居全球第19位。
此外,还有7座城市进入全球前100位:
台北(23)、上海(29)、北京(38)、苏州(58)、广州(67)、南京(83)、厦门(94)。
另有22座城市居于101~200之间:
无锡(103)、天津(108)、佛山(109)、台中(110)、东莞(121)、武汉(122)、高雄(124)、杭州(130)、成都(143)、青岛(144)、澳门(146)、中山(149)、宁波(154)、常州(158)、郑州(159)、台南(164)、长沙(165)、沈阳(182)、珠海(189)、大连(193)、西安(197)、合肥(199)。
城市可持续发展:住房负担、生产消费模式是普遍短板
事实上,在全球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受到全球各界广泛关注。
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议程”,就是联合国第三次发展筹资问题国际会议取得的重要成果。
2015年7月,来自193个联合国会员国的与会代表经过谈判,就全球金融改革等问题达成一致,通过上述文件。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评价,这项协议是为所有人建设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进程中向前迈出的关键一步,它提供了资助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框架。
有意思的是,本次报告进一步加强了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首次尝试从城市可持续竞争力视角测度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的实施进展。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致力于通过协同行动消除贫困,保护地球并确保人类享有和平与繁荣。这一目标于2015年9月提出,旨在指导各成员国从2015年到2030年的15年内,以综合方式彻底解决社会、经济和环境三个维度的发展问题,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
报告发现:几乎所有国家或城市在可持续发展目标上,都存在程度不同的短板。
在南美洲,清洁能源、可持续生产和消费以及气候行动方面的目标实现情况好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余则等于或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亚洲城市,则在零饥饿、饮水及卫生、水下生物、陆地生物,和平正义方面的表现好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余则等于或低于全球平均水平。
欧洲城市大多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施水平远高于全球城市平均水平,但在气候行动以及可持续消费和生产方面面临重大挑战。
北美洲整体进展良好,但在气候行动与和平正义方面表现有待提升。
非洲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多数指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有少数指标表现较好。
具体来看,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第11项提出“建设包容、安全、有抵御灾害能力和可持续的城市和人类住区”,对这一目标的监测结果显示:
住房负担、社会公平、遗产保护、生产消费模式、社会安全等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普遍短板。
报告牵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科院-联合国人居署联合课题组首席城市经济学家倪鹏飞表示,应联合国要求,从今年开始,将每年从城市视角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实施进展进行评估,以确定全球各国各城市完成联合国2030年目标的进展情况。
全球城市分级:北京跻身“全球城市” 成都南京表现抢眼
对全球城市进行分级,则是本次报告的一大亮点。
“城市分级是全球都特别关心的问题,之前也有一些国际机构做研究,今年我们和联合国人居署制定了一个新的研究标准,对全球1006个城市进行分级的评估。”倪鹏飞表示。
这次评估考虑了城市集聚度和联系度。其中,集聚度是指一个城市集聚的要素有多少;联系度则指一座城市在城市体系中与其他城市的关系。
全球城市分级指标体系 图片来源:《经济日报》
具体结果,作为全球城市:A+等级城市有3个,纽约、伦敦和东京;A等级有2个,北京和巴黎;
作为国际枢纽城市:B+等级城市的数量为3,包括首尔、上海、芝加哥;B等级有26个,主要包括:新加坡、香港、悉尼、都柏林、慕尼黑、多伦多、大阪等;
作为国际门户城市:C+等级城市数量为29,主要包括墨尔本、布宜诺斯艾利斯、迪拜、华沙、哥本哈根等。
从不同等级城市的洲际分布来看,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南北差异明显,北部仍然有绝对优势;从不同等级城市的国家分布来看,发达国家城市在全球城市体系中表现也更好,不过,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城市正在迅速崛起。
目光回到中国来看。
北京是发展中国家唯一入围A类的城市。作为全球城市,北京城市级别得分排位第4,其集聚度和联系度排名分别为5名和2名,北京在联系度上优势突出;其中,硬联系排名第2,软联系排名第4,硬联系方面北京表现格外突出。
再看上海。上海等级为B+,为国际枢纽城市。其城市级别得分排名第7,其中集聚度和联系度排名分别为9和8,不过它软联系和硬联系的发展并不均衡,排名分别为27和7,软联系方面比较“拖后腿”。
在C类城市中,共有22个中国城市入选。获得C+的有四座——广州(40)、深圳(42)、成都(59)和南京(60),值得注意的是,南京在一众长三角城市中实现“突围”。
而另外18城市则获得C等级,其中杭州(66)、武汉(69)、天津(73)、重庆(76)、西安(77)和青岛(96)的城市级别得分均在全球前100。
“普遍来看,中国C+等级城市在软集聚方面更具有优势,C等级城市也大多在软集聚方面具有优势。”报告指出。
整体来看,中国城市在集聚度方面表现相对更好,而在联系度上则存在短板。根据报告,中国高联系度城市仅有北京,而中联系和低联系度城市数量分别为10和280,“在硬、软联系度方面,中国大多数城市还亟需提高”。
中国C及以上等级城市
数据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指数数据库
-
汇报称38城均值招骋月薪过万 看有了你所属的大城市吗?, 2023-10-06
-
汇报称2022年亚太地区房产投资将不断向多样化发展趋势, 2023-10-06
-
汇报称2022年中国香港商业服务房地产业发展趋势正脸, 2023-10-06
-
汇报析移动医疗:坚持不懈以人民健康为核心的使用价值所依, 2023-10-06
-
汇报揭美式民主实际弊端:极化、双重标准化、钱财化、流于形式,美式民主遭遇内外双重失败 2023-10-06
-
汇报揭现代美式“抗疫”公民权利灾祸 我国:曝露美自夸“民主化灯塔”虚伪性, 2023-10-06
-
汇报指,粤沪京居我国企业战略转型指数值前三甲, 2023-10-06
-
汇报指近五成美团骑手对岗位令人满意 将来一年计划改行的不上一成, 2023-10-06
-
汇报指上海市写字楼租赁5年以来初次回暖 商产业园区租用要求创6年新纪录, 2023-10-06
-
汇报指2021年武汉市首店引入总数创新高, 2023-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