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中小微企业股权融资再次展现“量增、面扩、价降”趋势,
为有源头活水来:疫情下央行降准,如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
小微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在吸纳就业、促进技术创新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面对金融如何高效服务实体经济,尤其是怎样助力广大小微企业健康成长和长远发展这个重要问题,银行等金融机构都一直在努力探索。
疫情的这三年持续性影响,让很多小微企业陷入很大的经济危机。小微企业本身抗风险能力就比较弱,在如此严峻的经济环境下,资金自然成了关乎存亡的致命因素。如文旅、服务业、制造业、住宿餐饮业,点多面广且以小微企业居多。然而它们的融资需求又存在显著共性,普遍缺乏抵质押物,对信用贷款有较大需求,急需资金用于日常经营周转。在金融市场持续下行的关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更加凸显。稳住小微企业无疑是稳住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只有稳住小微企业才能稳住就业和民生。
11月25日晚间,今年第二轮降准正式官宣。央行决定在今年12月5日全面降准0.25个百分点,共计释放长期资金约5000亿元。本次降准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大,尤其是10月经济再次全面回落和当前疫情又开始反复。此外,本次降准也能为近期稳增长政策提供资金支持,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之际,实施降准政策将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和预期,同时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更优环境,力争全年经济实现较好结果。但是,“货币不是万能的”,当前经济的核心问题仍是疫情反复、需求不足、信心不足,降准的实际效果可能有限。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7.3%,普惠小微授信户数超过4400万户,总体上实现了量增、面扩、价降。
政策面上,从202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与信用贷款支持计划,这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从政策实施效果看,已在相当大程度上减轻了小微企业阶段性的还本付息压力,缓解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持续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是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点。面对大部分小微企业自身资产少、风险大,融资“隐形门槛”高尤其“首贷难”的问题,各大银行也持续与小微企业建立良好的银企合作关系,以多种举措持续激活发展“政策包”,落实助企惠企的长期任务,助力实体经济“稳中有进”向前发展。
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一项系统性工程。当前,市场主体的政策获得感与政策资源的投入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需打好组合拳,从政府、金融、企业三端持续发力,充分发挥政策合力作用,提升小微金融服务的商业可持续性。
一、增强财税、金融政策的联动性。探索建立贷款风险补偿“资金池”,提供小微企业贷款贴息和奖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资本补充等。健全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机制,对开展首贷户、长尾客户的信贷风险分担业务设置专项奖补。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与地方法人银行开展“总对总”业务合作,提升中小银行普惠小微贷款产品竞争力。逐步取消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盈利考核要求,提高担保放大倍数,降低担保费率,并将落实情况纳入区域中小微企业融资环境评价。
二、银行应从以下五方面为小微企业提供精准高效的服务。
1、银行应坚持产业、科技、金融“三位一体”的发展战略。银行应以数字化、线上化的服务能力为中小微企业打造出可持续发展的小微模式。银行应借助大数据风控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将金融服务普惠到很多下沉长尾客群,将面向小微企业的优惠落到实处,做到“精准滴灌”。要解决金融服务不平衡不充分的局面,就必须打通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的“最后一公里”,降低小微企业获得融资服务的门槛,让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小微企业都能随时获得高质效的金融服务。
2、银行应推出数字化供应链金融产品,依托数字科技提高服务效率。数字化供应链金融业务模式可发挥数据和技术能力优势,提升风控、运营及营销效能。以数字供应链金融产品为小微企业的发展,为数字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银行必须要持续以线上化、数字化的服务能力,支持小微企业经营发展,为实体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这也是未来银行业金融业务稳健增长的重要创新突破。
3、银行应根据产业特点分类施策。银行要结合国家重点战略和当地经济产业特点分类施策,针对重点发展领域企业,出台支持专精特新、外贸产业、绿色金融、乡村振兴系列配套政策,还要及时推送、精准传达,重点推动贷款贴息、费用减免、展期续贷、首次贷款、信用贷款等企业最关注的政策落地,推动惠企政策应解尽解、应知尽知、应享尽享。同时,银行还要发挥资源和专业优势,组建企业公益性智库,为企业免费提供咨询、培训等综合服务,建立和维护企业的金融安全防范体系。
4、银行要为科创型小微企业推出差异化特色金融服务产品。以差异化、额度更高、线上无抵押的科创贷款产品为其解决融资难题,做好专精特新“助推器”。同时,可以成立科创企业孵化器,立足于本地的科创型企业,紧扣企业成长与发展阶段的核心需求,链接政府平台、产业上下游、行业专家、资本市场等多方力量,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模式为企业家搭建互动交流与资源拓展的平台,助力当地乃至全国的科创型企业健康发展。
5、银行要强化多方合作,创新金融服务模式。银行需要不断探索低风险、高质效的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强化与地方政府、区域性投资机构、地方担保机构等的合作,为重点领域小微企业提供更深入的服务。比如,可以联合多地政府展开专项金融服务合作;推出线上化、批量化的“政银担”融资担保业务模式,服务更广泛的“三农”及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推进产融结合、培育优质创新主体;服务更广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度和有效性。在线下服务方面,可以面对面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产品咨询服务,介绍首贷贴息、贴保费等优惠财政政策。通过举办专场银企对接系列活动,携银行特色金融产品走入各大园区,实现金融服务上门,大大提升小微金融服务质效。
银行应该始终坚守普惠金融使命,以科技优势提供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满足更多大众客群的金融需求,让更多人享受到便捷优质的金融服务。利用自身探索出的数字化赋能手段和积累下来的活跃流量去打造一种生态,不仅是为企业提供一些便捷的贷款服务,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能力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各方面的助力,提供专业、差异化、精准、有温度的优质服务。
三、发挥资本市场风险投资作用,完善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发展直接融资。根据企业发展阶段匹配不同的融资需求,拓宽企业的融资渠道,改善融资结构,进一步增强金融体系的弹性。比如一些具有高科技属性的小微企业特别是初创企业,传统的银行信贷很难匹配这类融资需求。因为银行信贷和资本市场融资的风险弥补机制是不一样的。这就应该鼓励通过成熟的股权融资以及资本市场体系,发挥风险投资、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投资等的风险共担的这种优势。
四、小微企业参与打造产业链解决融资难。有的企业本身产品单一,市场不大,竞争力不强,抵押物不足,但是其产品是产业链的重要一环,这样的企业本身能从银行贷款额度不高,满足不了更大的发展需求,这时候就要考虑抱团参与上下游的产业链,让这些企业形成联盟,以产业集群的全新模式转型升级,形成生态圈,这种方式可以帮助企业家规避风险,做大企业财富蛋糕,实现产业链优势互补,激活产业链闲散资源,连接和共享,实现企业在相关行业中的资源优化配置,打通产业联动性,帮助企业解决资金、技术、市场、品牌提升等需求,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助力企业转型升级,获得更大的利润和发展空间。
小微企业在当前宏观经济增速放缓的大环境下,面临更为突出的融资困境。因此,社会各界为小微企业提供金融“托举”显得尤为重要。在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源源不断活水的同时,小微企业自身也要创新融资方式,抱团参与打造产业集群,为企业注入新的生命力。银行等金融机构在短期应继续加强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优化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增强小微企业的韧性和活力,对于“保市场经济主体”、促进我国实体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国家发改委:中小微企业股权融资再次展现“量增、面扩、价降”趋势, 2023-10-05
-
国家发改委等23单位:适用机关事业单位等给予普慧幼儿托管服务项目, 2023-10-05
-
国家发改委权威专家:台商富士康集团在内地乡村振兴中大有作为, 2023-10-05
-
国家卫健委:陕西省西安市肺炎疫情最近呈动态性降低趋势, 2023-10-05
-
国家卫健委:陕西省西安市肺炎疫情已步入结束环节, 2023-10-05
-
国家卫健委:这轮肺炎疫情的病毒感染为德尔塔基因变异株,德尔塔变异株和新冠肺炎哪个厉害 2023-10-05
-
国家卫健委:这轮肺炎疫情病毒感染为德尔塔基因变异株,新冠肺炎变异毒株德尔塔多久发病 2023-10-05
-
国家卫健委:这轮肺炎疫情由好几个不绑定的海外键入根源造成,卫健委最新肺炎疫情报告 2023-10-05
-
国家卫健委:这轮肺炎疫情涉及到13个旅行团或自驾旅游,新型肺炎疫情还能出去自驾游吗 2023-10-05
-
国家卫健委:这轮肺炎疫情已蔓延到11省区,国家卫健委权威发布新肺炎疫情 202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