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星软件园提供热门手机游戏下载,最新手机游戏攻略!

《我是大东家》 最全秦陵寻宝攻略!,

时间:2023-10-04 10:22:57 来源: 浏览:

【秦人秦文 】曹鹏雁-汉水与天水、嘉陵江、秦州的古今地理关系

【秦人秦文 】【曹鹏雁】汉水与天水、嘉陵江、秦州的古今地理关系



作者简介:

曹鹏雁,网名秦州雁,秦州区杨家寺下街人,天水师院政史系毕业,陇南文史研究员,现任职于徽县博物馆。


汉水与天水、嘉陵江、秦州的古今地理关系

文/秦州雁 图/曹江龙

天际的银河在先秦时期被称为“汉”, “汉”是天汉、银河的专用名词,《毛传》解释“云汉,天河也。”故而《诗经·小雅·大东》曰:“维天有汉,鉴亦有光。”古诗里有“迢迢牵牛星,盈盈河汉女”之句。古人将流经甘肃陇南北部、陕西汉中南部、湖北北部一带的大江对应天上的银河命名为“汉水”。 “汉中”一带位于古汉水中游,因而秦惠文王13年(公元前312年),秦置“汉中郡”时即以水之所在而命郡名。秦末楚汉相争之际,项羽于公元前206年封刘邦为“汉王”,也因其封地在汉中而得名而。现今被认定发源于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北部米仓山,向东流经汉中市、安康市、十堰市,最后在武汉市汇入长江的汉江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影响仅次于黄河、长江的一条母亲河。

一、汉水与西汉水、东汉水的分离演化关系

在古代,西汉水是汉水在西部地界的上源,因此1998年版《甘肃省志·第二十三卷·水利志》记述:“西汉水,在地质年代曾是汉江源头,后来由于四川盆地水系朔源侵蚀,切开西汉水与川水的分水岭,将汉江上游的西汉水袭夺为嘉陵江上游”。古汉水曾在宁强县阳平关处上承西汉水,西汉时地震使汉水河道在中游的宁强县阳平关附近与原有的上游中断,上游的西汉水与故道水从此脱离了原始的汉水水系转而南入潜水(在今广元市辖区),从而构成新的嘉陵江水系与嘉陵江河道。东、西汉水之名以及宁强县境内的嶓冢山就是后世在此基础上逐渐衍生出的新名称。

成书于战国后期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导水》说“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过三澨,至于大别,南入于江。”先秦时期的“嶓冢山” 是汉水的发源地,即今西汉水发源地的 “齐寿山”;“漾水”是西汉水上游的古称,为今嘉陵江的上游支流西汉水的正源;“沧浪之水”为“汉水”在今湖北省襄阳附近河段的别名;“大别”为今大别山。“嶓冢导漾,东流为汉”是说大禹从嶓冢山疏导漾水东流注于汉水。

成书于西汉末的《水经·漾水》记载:“漾水出陇西氐道县嶓冢山,东至武都沮县为汉水。又东南至广魏白水县西(注:“西”应为“东”之误)。又东南至葭萌县东北,与羌水合。又东南过巴郡阆中县。又东南过江州县东,东南入于江。故白马氐羌武都县,天池大泽在县西。”《水经·禹贡山水泽地》载:“嶓冢山在陇西氐道县之南。”《禹贡》、《山海经》都有漾水出自嶓冢山的说法。

《汉书·地理志》记载:“西,《禹贡》嶓冢山,西汉所出,南入广汉白水,东南至江州入江,过郡四,行二千七百 六十里。莽曰西治……(陇西郡)氐道,《禹贡》漾水所出,至武都为“汉”, 莽曰亭道。“武都,东汉水受氐道水,一名沔,过江夏,谓之夏水,入江。天池大泽在县西。莽曰循虏。” 西汉陇西郡氐道在西县东南地区,陇西郡西县在今西汉水上游的陇南市礼县盐官镇附近;嶓冢山在秦置陇西郡西县,位于今天水市秦州区南的齐寿乡、娘娘坝乡、大门乡,平南乡一带。

由此可知,发源于陇西郡氐道的“西汉水” 也叫“氐道水”,东流至武都郡之后始称东汉水。沮水发源于沮县东狼谷,南到沙羡南入江。古沮县在今陕西勉县茶店镇,沮水上源是今黑河源头,源于陕西凤县南星镇南长坪-田坝子一带的紫柏山南坡。沮水是今汉江的一个源头。


东晋常醵《华阳国志·汉中志》记载:“汉有二源,东源出武都氐道漾山,因名漾。《禹贡》流漾为汉是也。西源出陇西嶓冢山,会白水,经葭萌,入汉。始源曰沔,故曰“汉沔。” “(武都郡)武都县,汉水所出。有天池泽。”

《水经注·卷二十一》又记载:“汉水又西南,径关城北,…汉水又西南,径通谷,通谷水出东北通溪,上承漾水,西南流,为西汉水。”由《水经注》的记 载可知,东西汉水的沟通渠道在今陕西宁强阳平关镇 (关城)与宁强代家坝一带,通过冈山的伏流(潜溪河)连通。

古代的地理著作中,《汉书·地理志》提出了“西汉水”、“东汉水”的称呼,记述了 “西汉水”发源于陇西郡西县嶓冢山,在广汉郡与白水汇合,在江州(今重庆)入长江的情况;《水经》说明了汉水东源在武都分流的情况。《华阳国志》继承了《汉书·地理志》的观点,肯定了汉水二源的说法,但把本属于陇西郡西县的嶓冢山(漾山)及发源于此的漾水的名称与位置迁移到了武都郡宁羌县(今汉中市的宁强县嶓冢山)。基于此,郦道元在《水经注·卷二十一》中解释道:“《山海经》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江。然东西两川,俱出嶓冢而同为汉水者也。孔安国曰:泉始出为漾,其犹蒙耳。而常璩专为漾山漾水,当是作者附而为山水之殊目矣。”

西汉益州的武都郡辖区相当今陕南汉中与甘肃陇南的广大地区, “县有羌、夷曰道”,先秦至两汉时,武都为氐、羌聚居地,因此西汉后期的武都郡即汉初的武都道,治所可能位于今陕西省略阳县城北象山即武兴山之上(宋《方舆胜览》记载:“武兴山,在(沔)州(城)西一里,古兴州城于此)。颜师古认为武都县“以有天池大泽,故谓之都。”

在古汉水上下游还未中断的西汉之前,位于宁强县阳平关镇与四川省广元市之间的朝天岭(《水经》中的“冈山”)阻挡南北水流,使流经甘肃陇南的白龙江、犀牛江、青泥河等河流与陕南阳平关镇以北的故道水(今嘉陵江上游)所有河流几乎全部汇入东流而去的古汉水河道,使关城的潜溪河河道连通东西汉水,又在略阳县西北的(今嘉陵江)河道,江水壅塞而形成高峡平湖的“天池大泽”。


由于“天池大泽”的存在,宁强县与略阳县地势比较低的一些地段被淹没在古河道下。在古汉水流经的古明水坝今徐家坪乡地势较低的山顶,青泥沟和嘉陵江响水沟的分水岭上,汉江中源漾水与嘉陵江支流的低矮分水岭—凤飞岭以及今宁强汉王山(嶓冢山)南坡等地方至今有河流冲积搬运与选择形成的直径3—5厘米大小的卵石和堆积厚度约0.5米的卵石层、河沙层,山顶偶尔还能捡拾到水生环境下才有的贝壳;在陕西宁强烈金坝附近,水面平常宽不过10米的漾水,平坦的河滩河床竟然宽达2–3千米,两岸有平缓的谷坡,但没有一般河流源头应有的深邃峡谷;支流所在的青泥沟却是一条宽谷,并且一直延伸至嘉陵江流域的代家坝。这一些事实表明这里过去曾经是一条大河的中游而不是上游,结合汉水与东西汉水的地名演变可知,这里曾经发生过河流袭夺现象,原有的汉水河道因为外力影响而中断了,原本属于汉水中游的地段变成了流程变化以后的新河道的上段,作为原来“汉水中游”含义的“汉中”二字就失去了其原意,古代的“汉中”地区演变成了仅遗存汉水中下游一段的新的东汉水“汉源”地区了。

在现代的汉水流域水文地理上,汉江有南、北、中三源。南源在陕西省宁强县西南玉带河上游箭竹岭,北源在沮水河(黑河)上游留坝县以西紫柏山,中源在宁强县烈金坝乡嶓冢山,当地人叫做汉王山。中源汉水自发源地向东流接纳南源玉带河北源沮水,再经武侯镇抵达勉县,继而东流至汉中。但是《汉书·地理志》关于西汉水向东沟通东汉水的记载与现在的西汉水向东南流入嘉陵江情况不一致;先秦时期的古“汉水”名称后来在汉中与陇右分化为“东汉水”、 “西汉水”,出现了陇西郡西县与武都郡嶓冢县两个并存的嶓冢山,出现陇西郡西县一带今西和县与汉中宁强县两个并存的“汉源镇”,究其渊源与西汉时期武都地区的大地震导致原有的汉水上下游中断有密切的关系。

《汉书·五行志》有“武都道山崩,死亡760人”,《汉书·高后纪》有“高后二年正月乙卯,地震,羌道、武都道山崩,杀七百六十人;地震至八月乃止”的记载。查阅历史可知,公元前186年2月22日武都道发生过大地震,大地震时,今汉嘉分水岭北面高耸、陡峭的汉王山可能发生大型山体滑坡,山体滑坡与崩塌造成今汉嘉分水岭的形成,导致汉水上游在今汉嘉分水岭之西形成巨大堰塞湖。大地震所引起的地壳挤压抬升,把经过山下的古汉水完全塞断,导致武都道境内的古汉水中断,并最终迫使古汉水上游袭夺古潜水而成为今嘉陵江上游。

由于此次大地震导致了古汉水上下游之间的断流,汉代以后的人们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遗忘了这些变迁,至两汉以后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已完全搞不清陇右地区进入嘉陵江的这段汉水与汉中地区的汉水的关系,看到了现实中的汉水水系与古地理志记载不相符合的情况。而汉代以后人们为了附会《禹贡》汉水发源于嶓冢山的记载,将汉水一分为二,陇右地区的部分被称作“西汉水”,汉中地区的部分被称作“东汉水”。

又为了能说通古汉水中残留下来的东汉水在原先中游地区的发源问题,遂将汉中宁强县代家坝附近的山地认作嶓冢山,北魏正始年间新设的华阳郡属县也因山起名嶓冢县,汉水中源的发源地就被认定在今代家坝附近宁强县东北了。因此郦道元在《水经注·卷二十一》里做出了这样的解释:“《山海经》曰:嶓冢之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江。然东西两川,俱出嶓冢而同为汉水者也。而常璩专为漾山漾水,当是作者附而为山水之殊目矣。”


二、汉水与天水、秦州地名的渊源关系

天水古称秦州,早在七千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传说中的伏羲、女娲出生于此,有“羲皇故里 ”之称。西汉时期秦州区属陇西郡、汉武帝元鼎三年设置天水郡。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分陇右置秦州,始有秦州之名。北宋时置天水郡,清代升秦州为直隶州。民国二年(1913年),废秦州直隶州,设天水县,治所位于今秦州城区。1985年天水市设秦城、北道两区,2003年改名为秦州区、麦积区。

甘肃省天水市范围“天水”这一地名的由来,与汉水在先秦时期的上源——西汉水(漾水)有直接的渊源关系。今日的西汉水、嘉陵江虽与汉水之间已非同一水系,但在先秦古代,西汉水与略阳县以北的嘉陵江上游同在古汉水流域。作为对应在大地上的“银汉、银河”的“天河之水”——天水,这一地名渊源于秦汉古人对古汉水上游—嘉陵水—西汉水——漾水的称谓。

《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嶓冢山,汉水出焉,而东南注于沔。”《西山经》所写的第一座山为华山,华山向西一千三百多里是嶓冢山。《水经》:“漾水出陇西氐道县嶓冢山,东至武都沮县为汉水”;《汉书·地理志·陇西郡》载:“氐道,《禹贡》漾水所出,至武都为汉。莽曰亭道”;《汉书·地理志·武都郡》又载:“武都,东汉水受氐道水,一名沔,过江夏,谓之夏水,入江。天池大泽在县西。莽曰循卢”;《汉书·地理志·天水郡》载:“冀,《禹贡》硃圄山在县南梧中聚。莽曰冀治”; 郦道元《水经注》:“诸言汉者,多言西汉水。”又引阚云:“汉或为漾。”漾水古称“汉”,即汉水,《水经》的“汉水”或“漾水”即今西汉水。嶓冢山地跨故西县、氐道两县,即今天水市南境的齐寿山山系。作为今嘉陵江上源的西汉水,源出秦州齐寿山、礼县、西和县一带,是汉水的最初真正源头,历史上向东南流至陕西省略阳县折而东流为汉水。


西汉水流域上游的盐官一带是西周时期的秦先祖故园西犬丘所在地,又是非子等秦先祖为周王室牧马的地方。1971年在西汉水流域的礼县永兴乡蒙张村出土了 “天水家马”秦鼎。盖表、腹上部各阴刻篆隶书十三字:“天水家马鼎容三升并重十九斤”。 近年在距蒙张村三、四里的文家村又出土一铜鼎,盖表铭文曰:“天水家马鼎,容三升,并重十斤。”

《汉书·百官志》云:“太仆,秦官,有两承,属官有大厩、未央、家马三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家马为挏马。”颜师古对“家马”两字的解释是:“家马者,主供天子私用,非大祀、戎事、军国所需,故谓之家马。”由此可知家马本秦官,秦国在天水有家马专主为国君饲养私用之马。汉承秦制,至汉初仍存在。汉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118年),汉王朝从陇西郡析出东部地区十六县新置天水郡。东汉时期,在西汉水上游的铁堂峡设有“天水关”。

“天水”二字明显表示地域,由此可知这个“天水”就是在礼县盐官一带的“天汉之水”,最早作为地名的“天水”显然是源于“汉水”而来。1990年在西汉水上游峁水河谷的礼县红河乡草坝村出土一通宋代《南山妙胜廨院碑》,碑文记载:“秦州南山妙胜院,敕额古迹,唐贞观二十三年赐额昭玄院、天水湖。南山妙胜廨院,在天水县茅城谷,有常住土田。”,唐、宋时期的天水县地址在今天水市秦州区西南西汉水上游的天水镇。

“茅城谷”即流经秦州杨家寺乡、礼县红河乡至盐官镇的峁水河谷。按《水经注》的记载,秦人在西戎最早的聚落“西犬丘、戎丘城”就在峁水河谷内的红河乡街道及岳、费家庄、草坝村一带。同在西汉水上游的“天水湖”、“天水县”这两个地名的出现同理说明 “天水”这一地名是起源于与汉水有关的西汉水上游的,是先有西汉水流域的这个小“天水”,然后经过长期的地域拓展才有了天水市这个大“天水”。所以,“天水”地名来源于古人对古汉水的称谓。

西汉水的发源地在西秦岭南麓、河谷的北侧有秦州区的平南镇、牡丹镇、华歧乡、杨家寺乡、礼县的红河乡,南侧有秦州区齐寿乡、大门乡、汪川镇。有稠泥河,峁水河等主要支流。其中大门乡王家沟河源头发源于齐寿山(古嶓冢山),当地有民谣曰:“齐寿山不大不小,压了三江的河脑。”

(“三江”是指北流于秦州城区进入渭河流域的耤河支流—皂郊河,东南流入嘉陵江的支流—娘娘坝、李子园河(在徽县经永宁河入嘉陵江),向西流经礼县、西和县境的西汉水。)沿途流经王家沟、苏家河、大门镇、贺店子、田于庄、田家河、张家磨、石徐村、杨家湾,与平南支流交汇,流经天水镇,全长约60华里,人们通常把这条河叫天河。

历史与现实的这一切证据都说明,“天水”作为地名起源于人们对“汉水”的称谓。


三、西汉水与嘉陵江

《古今地名大词典》〔西汉水〕条:“〔西汉水〕源出天水县南嶓冢山”。《秦州志·地辩》载:“嶓冢山有二,一在秦州西南六十里,西汉水发源此山。汉志所谓西县嶓冢山,西汉水所出,南入广汉,白水东南至江州入江者也。一在汉中府宁羌州东北九十里,东汉水发源于此山”。《水经注·漾水》云:“今西县嶓冢山,西汉水所导也”。《汉书·地理志》:“禹貢嶓冢山,西汉水所出,南入广汉白水,东南至江州入江”。

广元市朝天岭以南的嘉陵江在古代叫“潜水”,《尚书·禹贡》:“浮于潜,逾于沔,入于渭,乱于河”,以北的部分依据先秦时期沿江流方向修建的陈仓故道叫做故道水。《水经注·卷二十》载:“(故道水)水出陈仓县之大散岭,西南流入故道川,谓之故道水。西南径故道城东……南径尚婆川,谓之尚婆水。历两当县之尚婆城南,魏故道郡治也。故道水南入东益州之广业郡界,与沮水枝津合,谓之两当溪,水上承武都沮县之沮水渎,西南流,注于两当溪。又西南注于浊水。浊水又南注汉水。汉水又东,径武兴城南。”

历史上的故道水源出陕西宝鸡县长羊山大散岭嘉陵谷(陕西炎帝陵所在地),西南经凤县入甘肃两当县,又西南经徽县,再南经陕西略阳县东北白水江镇注于西汉水,唐以后始称嘉陵江。指的是现在嘉陵江源头到略阳白水江镇的一段。

广元市朝天岭(古冈山)以北的嘉陵江水系历史上曾全部为汉水水系,西汉高后二年的大地震导致了新的汉嘉分水岭的产生,而且后来在陕西省宁强县黑水口南的黑山梁子一带,古汉水袭夺潜水河道南流,加上六朝时期的多年大地震,在朝天岭(古冈山)形成巨大豁口,原有的汉水上游诸水至此一路南下进入潜水水系,使原有的故道水系,浊水水系,西汉水水系,青泥河水系全部纳入嘉陵江水,最终形成后世的嘉陵江河道与水系。

关于“嘉陵”之名的由来,有源出陕西宝鸡县长羊山大散岭嘉陵谷炎帝陵之说法,也有源出甘肃天水市秦州区南古嶓冢山以及礼县秦陵的说法。首先,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漾水、丹水》有“汉水又西径兰仓城(今礼县城之故称)南,又南,右会两溪,俱出西山,东流注于汉水。汉水又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水。”的记载。这说明西汉水自发源地嶓冢山流经古代的兰仓城之后,不仅流向首次发生变化,开始转为南流,而且向南进入嘉陵道地界,河流也有了新名称——嘉陵水。

上世纪90年代,西汉水流域上游的礼县永兴乡大堡子山发现秦人祖先的西垂陵园。结合秦人曾在此地置“天嘉”县(《直隶秦州新志》载:“故州西南一村落,秦置县,曰天嘉”)的历史,有学者将 “天嘉”与“嘉陵”之间联系起来认为古代“嘉陵”二字是对秦陵的称谓。礼县大堡子山秦人祖先的“西垂陵园”所在地确曾有过秦置的“天嘉县”,因此对“天嘉”地名的由来有人推测“天”是对皇帝的尊崇,“嘉”为守护此地的领主姓氏。 “嘉陵”的含义是由“嘉”为番号的人守护的陵墓。 而“嶓冢”与“嘉陵”都是对古代陵墓的称呼,“嶓冢”与“嘉陵”在字意上的相近性似乎说明,“嘉陵”就是对“嶓冢”的另一称呼,则上古的嘉陵江就是发源于嶓冢山的西汉水了。

2011年11月19日初稿,2016年9月28日修改。


标题:《我是大东家》 最全秦陵寻宝攻略!,
链接:https://www.miaoshengapp.cn/yxgl/95989.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资讯推荐
剑与远征迷雾之森通关路线详解
剑与远征迷雾之森通关路线详解

或许许多剑与远征的小朋友想明白剑与远征迷

2023-08-14
三国哈哈哈第12关攻略
三国哈哈哈第12关攻略

三国哈哈哈第12关怎么过?三国哈哈哈是最近

2022-12-22
神俑降临(神俑降临人物介绍)
神俑降临(神俑降临人物介绍)

今天给各位分享神俑降临的攻略,其中也会对神

2023-08-22
《地狱把妹王》最后关卡怎么过 最后关卡绝望的锁链打法介绍,
《地狱把妹王》最后关卡怎么过 最后关卡绝望的锁链打法介绍,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老实人?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

2023-10-04
《使命召唤手游》AK117-数码空间获取方法介绍,
《使命召唤手游》AK117-数码空间获取方法介绍,

使命召唤OL:排位上分的神器AK117 还有比这更

2023-10-04
《幻塔》转服什么时候出,幻塔转服什么时候开通
《幻塔》转服什么时候出,幻塔转服什么时候开通

《幻塔》2022年Q4登陆Steam 锁国区却不支持

2023-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