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星软件园提供热门手机游戏下载,最新手机游戏攻略!

《帝国时代4》各文明地标建筑评测,帝国时代4怎么建造地标

时间:2023-10-04 08:24:22 来源: 浏览:

世界各国标志性历史建筑——东南亚篇

首先界定个范围,这里说的是历史建筑,现代也多有标志性建筑呈现,但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所以强调历史的概念,目的是透过这些沧桑斑驳的建筑,探究其背后文明发展的历程,追溯其历史文化形成的渊源,以求更好地理解建筑与文化两者之间内在的联系。

东南亚各国标志性历史建筑

在世界范围,东南亚由于岛屿众多、地形复杂,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使它没能产生出具有辐射力的地区文化,相反,却不断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例如中华儒家文化圈辐射的影响,代表的有越南;再如宗教尤其是印度教、佛教以及后期伊斯兰教的影响,这似乎更为广泛,包括泰国、柬埔寨、缅甸、印尼、马来半岛等,而且是彼此之间互为影响、渗透交融;又如始自16世纪初400余年的殖民文化影响可谓根深蒂固,以建筑为载体,老牌殖民帝国诸如英、荷、葡、法等无不例外地在东南亚各国留下了深深的殖民烙印,如法式建筑之于越南、英式建筑之于马来亚,葡、荷建筑之于马六甲,荷、英建筑之于印尼等。


01 越南顺化皇城、河内文庙


顺化皇城

越南顺化皇城空中俯瞰


越南顺化皇城总平布局,上为1930年代法国人航拍的皇城俯瞰旧照

历史上中华文化圈辐射对越南有多大影响力?看看这座越南中部的顺化皇城便知。它是东南亚地区唯一保存相对完整的,且仿照中国明清故宫形制建造的宫殿建筑群。顺化京城、皇城、宫城的职能设置以及皇城建筑群的总平布局规制与明清北京皇城如出一辙,仅依据自身所处地理环境和文化习俗略有调整。有趣的是皇城内的宫城也叫紫禁城,甚至连部分名称都直接照搬了过来,从这个层面讲说它是“缩小版”的紫禁城,也未尝不可。

顺化皇城主体建筑风格一览


顺化皇城主体建筑风格一览


顺化皇城主体建筑风格一览


皇城轴线及两侧建筑遗址分布明细

作为越南最后的封建王朝--阮氏王朝(1802~1945)宫殿,其始建于1802年,先看平面图:顺化古城以护城河为界划分为京城与皇城,皇城内又建有专供皇帝、后妃居住的紫禁城,三城环环相扣;皇城整体平面为正方形,四周设护城河与城墙,边长500米余,东西南北各设城门一座;皇城沿轴线及两侧现存建筑主要有太和殿、勤政殿内阁厅、太平楼、阅是堂、延寿宫、祖庙群等。应该说建筑整体格局借鉴了中国皇城中轴线与对称布局、“前朝后寝”、“三朝午门”的规制,其建筑风格和形制虽受中国传统建筑的影响,但还是保留了许多越南本土文化的特征。

皇城四座城门一览


显仁门,砖石构建,其脊饰及墙面雕饰颇具越南本土特色

午门】:皇城前门也称之为午门,其形制布局酷似北京紫禁城的午门。“凹”字形平面布局三面环抱,城台青砖砌就,其上建有五凤楼,中央主楼为重檐庑殿顶,脊饰为繁复的嵌瓷工艺,类似我国闽南、广府的传统建筑风格。午门内有石砌的宽大广场,即大朝仪;午门前,设有一座封建王朝举行庆典时挂旗用的三层旗台。

顺化皇城午门


上为北京紫禁城午门,下为顺化皇城之午门,形制相仿


顺化午门多角度一览


午门前旗杆

太和殿】:这是顺化皇城中最恢弘的建筑,始建于1805年,是为越南皇帝加冕等重大典礼及节日庆典之处。大殿台基高2米,面阔44米,进深30.5米,通高含台基11.8米,立面构图比例似乎过于扁平狭长,与北京紫禁城太和殿巍峨之气势呈天壤之别。

顺化皇城太和殿


顺化皇城太和殿


上为北京紫禁城太和殿,下为顺化紫禁城太和殿


上为顺化皇城太和殿内部,下为北京太和殿内景

然而它的构建样式在越南古建中极具代表性:仔细看它是一座连体建筑,从侧视图可看出它有两个屋顶,这种“前后两楹”的建筑在中国现存古建形制中已不多见,建筑术语称之为“重檐叠屋”式。所谓重檐叠屋式即为相连两栋双屋脊建筑,或是三屋脊平行并列的建筑,这是越南传统古建最典型的风格。其后的皇城内建筑勤政殿内阁办公厅、长生宫、延寿宫、世祖庙等风格几乎如出一辙,普遍立面矮小、平面扁长。

太和殿俯视及侧视图,重檐叠屋式,是为越南传统古建筑典型风格之一


勤政殿内阁办公厅、长生宫、延寿宫、世祖庙等建筑风格与太和殿如出一辙

其次,上一组檐廊及屋檐细部构造图,我们可以发现作为宫殿建筑,它并未应用中式建筑中彰显封建等级的标志性斗拱,只有梁枋的组合,屋檐出檐全靠柱与斜梁的组合支撑,山墙墩柱的木构组件远没有中式斗拱眼花缭乱般的复杂,古朴而又简约。它虽然没有斗拱,但却有相同意义的构件,同样是为了出檐更为深远而设置,称之为“承荣”,与斗拱的区别在于,“承荣”不能仅依靠自身承担上部屋顶的荷载,须通过辅助构件“枝柱”协作来共同受力。所以,顺化皇城内随处可见的廊柱风格便是由此而来。

檐廊,可清晰地看到纯梁枋组合,无斗拱的应用


屋檐及檐廊,梁枋组合无斗拱应用

其屋顶的样式也与中式传统建筑有着明显的区别:重檐大屋顶普遍厚重,占其建筑总高度的2/3;屋脊平直无曲线,脊饰构件以鱼、花、草、禽兽加以装饰,屋檐歇山式伸出墙外,这种类似于中国民间屋脊繁复的装饰风格,在中国明清官式建筑中绝对是看不到的。

屋顶的脊饰较为繁复,以鱼、花、草、禽兽加以点缀

挂在太和殿长廊中的一幅皇帝御笔诗作颇有点意味深长—最后几字“制外居中抚四夷”,足见阮朝时期越南以正统中华自居,并视周边民族为夷,令人不禁诧异与愕然。这使人联想到历史上越南阮朝大儒李文馥经典的《夷辩》,缘由是1831年(清道光年间)李文馥作为使臣护送大清官员及海难眷属回朝,抵至福州,清人将其住所命名为“粤南夷使公馆”,其大怒,不入夷馆,撰写《夷辩》以示抗议,并长篇累牍申明越南非夷之观点。

悬挂于太和殿长廊的“制外居中抚四夷”,显然阮朝时的越南以正统中华自居

其中精华有这么几句,“宾贤取士,汉唐之科目也。博带峩冠,宋明之衣服也。推而举之,其大也如是,而谓之夷,则吾不知其何如为华也?”这论调居然得到了当时中国文人罕见的一致认同,赞其“议论正大”、“持论高明”,为何?关键字“宋明衣服”也许戳中了满清旗袍马褂长辫年代中国文人的痛点,一声叹息,“辫”无可辩。不过也没多久,19世纪中期西方殖民者的到来打破了越南儒家文明体系,1919年废除科举,汉字传播重要载体轰然崩塌;1945年越南独立后弃用汉字,努力摆脱中华文化影响。但历史就是历史,见证“衣冠唐制度,礼乐汉君臣”的汉文化载体的顺化皇宫实物就矗在那里,想抹也抹不掉。


河内文庙

河内文庙门

这一处应该是东南亚现存古建筑中最接近中国传统风格的一组,没有之一。其历史溯源可至公元11世纪的越南李朝(对应为中国的北宋年间),但现存大部分建筑形成于17世纪的后黎朝时期,是为河内标志性且最为古老的历史文化建筑群。

文庙天光井(泮池)与碑廊


文庙奎文阁及天光井(泮池)


文庙碑廊

其始建于1070年,由崇尚中国儒学的越南李朝皇帝李圣宗主持修建,用以供奉周公、孔子四配72贤人以及越南历史大儒。其后于1076年于文庙旁增建国子监,数百年来曾是越南李朝、陈朝、黎朝、莫朝等最高学府,所以自建立初期便兼具国学学堂的职能。

文庙奎文阁


文庙奎文阁,与大成门间隔相望


奎文阁一览


文庙奎文阁及大成门

文庙建筑群整体布局为五进院落,代表中国文化中“金木水火土”五行,以及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五德。建筑群中除了越南风格的大门和门口前略带柬埔寨风格的水池外,基本承袭了中式的风格,轴线及两侧依次有文庙门、大中门、奎文阁、大成门、天光井、进士碑、大成殿等,与国内文庙布局组合理念基本大同小异。

文庙大成殿


钟楼与鼓楼


文庙尊经阁及鼓楼

诸如大成殿中康熙御书“万世师表”等随处可见的汉字匾额楹联,让人领略到曾经的越南与中国传统文化交织融合程度之深。如果说上文的顺化皇宫直观上是为汉文化在礼制秩序形式的内外体现,多少还融入了越南本土文化的特点,那么以河内文庙为代表所折射的“三纲五常、礼乐文章及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中华儒家文化,才是真正影响越南的内涵所在,在越南近千年历史中可谓是深入骨髓。

康熙御书“万世师表”


文庙建筑屋檐及檐角细节,挑梁支撑


斜梁、枝柱支撑及室内梁架结构

越南的尴尬可能在于:一边在民族主义的催动下极力抹除中华文化所带来的影响,努力展现其独立自主的性格;一边又正视并维护自身的文化遗产,积极向世人展示其历史底蕴。不过抹来抹去,都摆脱不了中国文化的深深烙印,历史不会照顾民族主义者的情绪,再抵触亦或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都无济于事,河内的文庙便是最好的实物见证。


02 柬埔寨吴哥窟

吴哥窟


吴哥窟


吴哥遗迹


吴哥遗迹

印度宗教文化对东南亚的影响力有多大?这处恢弘的世界著名文化遗产,被誉为“古东方四大奇迹”之一的吴哥窟仅为其冰山一角,典型的印度教影响下的产物,代表了高棉古典建筑艺术的巅峰成就。现如今,它已然成为柬埔寨国家的标志性象征,甚至被烙印在了柬埔寨的国旗上。

吴哥窟与柬埔寨国旗


大吴哥之通王城南城门


大吴哥之通王城南城门处两侧善神与恶神雕像,善与恶显然都刻在了脸上


吴哥遗迹之巴肯山,落日下宁静优美


巴肯山等寺庙,建筑与自然的博弈与交融,瑰丽而又奇异


吴哥遗迹之巴戎寺


来自高棉的微笑,巴戎寺蜚声海内外的四面佛塔


巴戎寺四面佛塔


吴哥遗迹之巴戎寺

首先得明确下吴哥遗迹的概念:通常吴哥遗迹所指为吴哥古遗址建筑群的统称,包括了大吴哥、小吴哥及周边多处遗址建筑群,均与印度教有浓厚的历史渊源。大吴哥指的是历史上盛极一时的吴哥王城遗址;而小吴哥即为吴哥窟,又称为吴哥寺,其名意为“毗湿奴的神殿”,吴哥窟是吴哥遗迹中保存得最完好的庙宇,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庙宇建筑群。

吴哥遗迹之圣剑寺


吴哥遗迹之巴方寺


吴哥遗迹之暹粒女王宫,绚丽精美,红色的砂岩使其辨识度极高


吴哥遗迹之暹粒女王宫,精美的浮雕与雕塑


吴哥遗迹之塔布隆寺


吴哥遗迹之崩密列,隐匿于丛林中的千年废墟

其始建于12世纪时的吴哥王朝,它曾是东南亚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国家,极盛巅峰时期地域版图囊括今柬埔寨全部、泰国及老挝大部、越南及缅甸南部,风头一时无两。有趣的是它是第一个出现于中国史籍中的东南亚国家,称为“扶南”国,主体民族为高棉人,信奉印度教,但自身却无任何历史文字记载。公元1432年其首都吴哥被暹罗(现如今的泰国)侵占,自此王朝没落,吴哥窟亦湮没于浩瀚的历史长河中,隐匿于深山丛林中400余年。直至19世纪的1861年,法国考古学家亨利莫霍无意中的发掘,才使这震惊世界的人类文明奇景重现天日。

吴哥王朝的巅峰时期版图(右图红色区域)

吴哥窟建筑形制为印度教式的须弥山金字坛,由三层逐层抬高的带有回廊环绕的长方形须弥台组成。在金字塔式的寺庙最高层,矗立着五座宝塔,四座小塔排四隅,一座大塔居中。其布局与印度金刚宝座式塔相仿,但五塔的间距极为宽阔,塔与塔之间设回廊连接。此外,须弥山金刚坛的每一层都设有回廊环绕,是为吴哥窟建筑的特色之一。寺庙外围环绕一道宽达190米的护城河,周长约5.6公里,护城河上正东、正西各有一堤通向吴哥窟东西两门。

吴哥窟平面俯视


吴哥窟远景俯瞰


吴哥窟总体面貌一览


吴哥窟中央的须弥山金字坛与回廊


吴哥窟中央的须弥山金字坛与回廊


吴哥窟主塔外围建筑与回廊


中央塔群及回廊建筑


中央塔群及回廊建筑


回廊与主塔,主塔入口台阶极为陡峭


底层与上层的回廊,顶部并非券拱结构,而是采用简易的叠涩石构砌筑,空间狭小

总体来说它是由台基、回廊、蹬道、塔群构筑而成的错综复杂的建筑群,其布局恢弘、规模甚伟,建筑构图比例匀称、庄严肃穆。建筑均用石块垒砌而成,石块之间并无灰浆或其它粘合剂,仅依靠石块表面的规则形状与自重做到彼此结合、严丝合缝。不过,类似印度宗教古建筑的弊端,也许当时并未掌握券拱技术,故而吴哥寺没有较大空间的殿堂,石室门道均狭小阴暗,艺术装饰主要集中在建筑外部。

遍布回廊及塔身的浮雕,源自于印度神话传说


无处不在的印度女神Apsara


回廊浮雕波澜壮阔的战争场景


令人叹为观止的精美雕刻


吴哥窟及吴哥遗迹雕塑造像

与古印度宗教建筑相仿,其令人叹为观止的浮雕才是它的精华所在。塔身外部、回廊的内壁及廊柱、石墙、基石等几近无石不雕,内容主要是有关印度教大神毗湿奴的传说,取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及印度教神话传说。其浮雕玲珑剔透,花纹花饰精美绝伦,石刻石像巧妙逼真,雕工流畅细腻,造型繁复圆润,线条纤巧柔美,是为世界文化遗产中不可多得罕见的雕刻雕塑精品。


03 印尼婆罗浮屠

婆罗浮屠总体面貌一览


婆罗浮屠立面多角度一览


婆罗浮屠立面细节多角度一览,右下为明排水出口,造型精致令人惊叹

看名字就知道与印度宗教有关了,没错,又是一处源自古印度风格的大型佛教建筑群,位处印尼的日惹市北,是一座用火山岩建筑的灰黑色古迹。“婆罗浮屠”意为山丘上的佛寺,其与中国长城、印度泰姬陵、柬埔寨吴哥窟公认为“古东方四大奇迹”,四处奇迹中三处与古印度宗教文化有渊源,可见古印度文化对东南亚各国强大的辐射力影响。

婆罗浮屠立面


塔身中段立面及壁龛内佛陀造像


回廊与雕刻


由于年代久远,也无确切的文字记载,史学者依据浮雕造像样式以及依稀可辨的基部铭文书体推断,大约始建于公元8~9世纪的中爪哇夏连特拉王国鼎盛时期。王国被视为佛陀的虔诚信徒,但佛教与印度教在此交叠共生,印尼的另一座标志性历史文化遗产—印度教的湿婆神庙普兰巴南神庙,也是在这一时期建造的。

印尼的另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普兰巴南神庙,典型的印度教建筑风格

同上文的吴哥窟一样,婆罗浮屠沉睡于层层的火山灰之下和茂密的丛林之中长达数个世纪,推测为始自15世纪爪哇人宗教信仰的转变,亦或是火山爆发引发的灾难使其遭到遗弃。直至19世纪初的1814年,英帝国殖民者时任爪哇副总督托马斯·斯坦福·莱佛士爵士,凭借对爪哇历史浓厚的兴趣偶然发现了它,使之重见天日。

婆罗浮屠俯瞰


婆罗浮屠平视立面

这座建筑在造型和装饰上均体现了佛教密宗的曼陀罗义理:佛教将天地分为三界,婆罗浮屠底部的坛基代表欲界,象征世间的芸芸众生无法摆脱各种欲望的诱惑;坛基上的5层方形台和浮雕回廊代表色界,表明世人虽摒弃了各种欲望,但依然有名有形;3层圆形台和顶部的钟形窣堵波则象征了永远摆脱物质世界一切桎梏的无色界。

阶梯式回廊


入口阶梯通道及塔身立面

婆罗浮屠整体可视作一座大型曼陀罗佛塔,共计9层,下6层为正方形,上3层为圆形。塔基平面为边长118米的正方形,高4米;塔身由5层逐级缩小的正方形构成;塔顶由3层圆形阶梯式构成,每层建有一圈多孔的舍利塔,塔内端坐佛陀雕像。顶部3层舍利塔共计72座环绕于核心正中的巨型钟形窣堵波塔周边,巨塔顶端为整座建筑的至高点,距离地面约35米。

顶层钟形窣堵波塔及主塔


顶层钟形窣堵波塔及主塔

佛塔就近取材,总计耗用石料5.5万,这些石料被就地初加工成适用的尺寸,由人工运至建筑施工现场,工程分期分阶段历时75年完成。石块之间采用榫卯连接固定,叠砌完工之后工匠们在石块上再进行浮雕雕刻装饰。从整体结构来看,它本质为实心结构类似于金字塔造型,其精心设计的台阶和走廊引导信徒们拾级而上,直至顶层。信徒们的朝拜路线装饰着象征佛教大千世界的各种图案,沿线共计2500平、2670块叙事与装饰浮雕,遍布于隐藏的塔基和塔身;中间的5层塔身和上部的3层塔顶共计504尊佛像,多数已残缺不齐,部分甚至杳无踪影。

佛陀造像


佛陀造像一览


塔基与塔身浮雕

这座世界最大的佛塔建筑群,却存在于多数人信仰伊斯兰教的国家,丛林中孤寂的身影见证了宗教及历史的无情更迭。婆罗浮屠恢弘壮丽的佛塔背后,是玄奥的佛教义理与雕刻艺术融合,典雅传神的形象堪称印尼乃至世界范围古代文明的杰作。


04 泰国曼谷大皇宫

大皇宫总貌一览


大皇宫建筑风格一览


大皇宫建筑风格一览


大皇宫建筑风格一览


大皇宫建筑风格一览

位处泰国曼谷湄南河畔的大皇宫是泰国诸多王宫中保存最完美、规模最大、最有民族特色的王宫,其展现了泰国建筑、绘画、雕塑和装饰艺术的精髓,被誉为“泰国艺术之集成”,极具民族特点和代表性。大皇宫始建于18世纪,经历代不断修缮扩建方成今日之规模,现视为泰国的地标性历史文化建筑。

泰国皇宫节基宫,“泰西合璧”式风格,“节基”为帝王之意,亦为泰拉玛王朝的正式称谓


泰国皇宫节基宫多角度一览

曼谷大皇宫为典型的古暹罗式建筑风格,共计28座古建筑群组成,总面积近22万平。其中四组建筑,分别为节基宫(Hakri Maha Prasad)、律实宫(Dusit Maha Prasad)、阿玛林宫(Amarin Winitchai Hall)和玉佛寺(Wat Phra Kaeo)又最具代表性。

律实宫,是大皇宫内最先建造的宫殿,标准的传统泰式建筑


律实宫一览


阿玛林宫,主要用于泰王室的宫廷昭见仪式

四座各具特色的宫殿佛寺,自东向西一字排开,一色的彩色瓷砖脊饰剪边、绛红色或绿色琉璃瓦屋顶、凤头飞檐高翘,屋顶是典型的泰国“三顶式结构”的组合,集泰国数百年建筑艺术之大成,鲜明的特点使之辨识度极高。它最大的视觉特点是金光璀璨亮人眼,尤其是屋顶与主体建筑轮廓的金箔镶边装饰,几近执著到“无金不顶”的地步;至于佛教建筑,在一座座锡兰式圆形金塔的渲染下,更是一片金碧辉煌,使人置若金色的海洋。

玉佛寺


玉佛寺一览


玉佛寺一览


玉佛寺一览


玉佛寺一览


玉佛寺一览

皇宫标志性核心建筑立面的特征多为多重檐“三顶式”+高耸尖塔的组合,极尽纷繁绚丽。但也并非清一色的暹罗式元素,例如后期建成的宫殿节基宫,具有明显的西方风格,泰式大屋顶+英式维多利亚风格基本结构的“泰西合璧式”。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甚至还能见到多国建筑文化元素的融合,例如著名的玉佛寺,泰式屋顶+斯里兰卡的锡兰式金塔+柬埔寨式殿塔,本质是多国建筑与本土民族风格的融合;而雕塑中的猴神像,又源自于印度神话。

猴神雕塑,源自于印度神话


猴神雕塑,源自于印度神话


大皇宫的泰式屋顶,极具特色的三顶式结构

总体来讲,全民信仰佛教的泰国历史建筑具有浓郁的佛教文化色彩,最初源于印度庙宇的建筑形态,但又与本土文化相互渗透交融,同时又汲取了周边国家与西式建筑文化的部分精髓,折射出泰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包容性。

标题:《帝国时代4》各文明地标建筑评测,帝国时代4怎么建造地标
链接:https://www.miaoshengapp.cn/yxgl/93068.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资讯推荐
保卫萝卜4天下第一汤第十关怎么过
保卫萝卜4天下第一汤第十关怎么过

保卫萝卜4天下第一汤第十关怎么过?想必很多

2022-12-26
王者猎人哪个英雄最强 王者猎人强势英雄介绍
王者猎人哪个英雄最强 王者猎人强势英雄介绍

王者猎人是一款放置类型的养成卡牌手游,在游

2023-05-09
《迸发》新手入门图文教程
《迸发》新手入门图文教程

《迸发》The Surge正式版解锁第一时间,不少

2022-12-23
《白夜极光》辉耀星钻怎么获得
《白夜极光》辉耀星钻怎么获得

在白夜极光游戏中,辉耀星钻是一种重要的货币

2023-05-25
空之要塞启航体力怎么补充 体力快速获取方法
空之要塞启航体力怎么补充 体力快速获取方法

作为现在手游最重要的元素,很多人可能疑惑空

2022-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