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机库群架任务技巧分享,
全程无人作业!广东首个水稻无人农场迎丰收
点蓝色字关注“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在华南农业大学无人农场,晚稻收割的现场见不到一位农民的身影,只有无人驾驶机器整装待发。在这50亩稻田内,2台无人驾驶收割机、1台无人驾驶运粮车沿着规划好的路径向收获田块行驶。
收割机进入田块并收割装满水稻后,将自身位置作为卸粮点并发送信号给运粮车,运粮车精准定位并自动行驶到此位置,随后顺利接粮并运送至粮仓。启动、到位、收割、粮食转运,一系列动作一气呵成,全程无人驾驶。
△无人驾驶收割机与无人驾驶运粮车协同作业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介绍,多机协同作业“不打架”,对无人作业的精准度提出了更高要求,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是一项新的技术突破,也是多年来我国在农机导航和自动作业领域取得重大成就的体现。“在这个领域,我们和世界先进水平总体上处于并跑的状态,我们做得比人家还好的一项就是‘主从导航收获系统’。2台收割机对1台运粮车,我们做到了。如果田块相对集中,地块比较大,说不定3台、4台收割机都可以,我们接下来还要继续研究。”
2020年,为了探索解决“谁来种地”和“怎样种地”难题的途径,罗锡文团队基于研发出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卫星系统智能农机设备,创建了世界上首个水稻无人农场。近3年来,团队已突破了无人农场的关键技术。“第一,实现了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全部是无人的;第二,实现了机库田间转移作业全自动;第三,实现了自动避障异况停车保安全;第四,实现了作物生产过程实时监控;第五,实现了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全无人。”
靠科技解放农民的生产力,这是罗锡文长期坚守农机事业的动力源泉。回想起儿时帮父母在农田里干活的情景,如今已77岁的罗老仍历历在目。“我的老家在湖南株洲一个种水稻的地方,我六七岁时在地里插秧,插秧最辛苦的就是腰痛,在田里干农活那些‘镜头’,我还记得非常清楚。”
△学生时代的罗锡文(三排左一)与家人合影
罗锡文的微信名叫“开直播机的老头儿”,微信头像是一张他在农田里与第一代水稻直播机的合影。罗锡文常用这张照片勉励自己,也激励团队成员和学生们,要“脚踏实地、踩在泥中”。
△罗锡文的微信头像——与第一代水稻直播机的合影
罗锡文称,搞农机首先要下田,只有在地里面才能真正地去想怎么帮农民从繁重的劳作中解放出来,直到今天他们还在不断改进直播机。“当然和我微信上的这台有很大的区别,这个微信名我会一直用下去,对我自己是一种激励。”
△罗锡文与学生们在田间地头
搞无人农场解放生产力是一方面,农民最关心的效益问题更不容忽视。人不下地,究竟能不能种好地?
罗锡文算了一笔账:2021年,这座水稻无人农场的早稻收获很好,广东丝苗米“19香”亩产量达662.29公斤,比当地的平均亩产量500公斤高出32%。“无人驾驶自动导航直播机走得非常直,横向误差只有2.5厘米,播种得很均匀。这样农作物通风透气、采光好,它就长得好,这是产量高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再加上能做到精准对靶施药,哪里长得不好就多施点肥,产量就上去了。”
“耕牛退休、铁牛下田、农民进城、专家种地”,这是罗锡文描绘的现代农业新图景。实际上,目前国内已有13个省份启动了26个无人农场的建设,种植了包括水稻、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相关技术也在向更多国家推广。
无人农场的一小步,迈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一大步,农民从“只会种地”慢慢转变为“智慧种地”,农作物从“靠天吃饭”慢慢转换成“知天而作”。罗锡文期待,团队在未来能研究出适应多种情况、不同地块的无人驾驶系统,并向农民更好地普及智能技术,让无人农场在更大范围内可推广、可应用。
▌本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001)
-
《师父》机库群架任务技巧分享, 2023-10-04
-
《师父》机库怎么进去?机库位置及打法攻略, 2023-10-04
-
《师父》服装怎么获得, 2023-10-04
-
《师父》有哪些连招 实用连招推荐, 2023-10-04
-
《师父》有哪些基本玩法 游戏基本玩法介绍, 2023-10-04
-
《师父》最高神龛奖励是什么 最高神龛奖励介绍, 2023-10-04
-
《师父》春季更新内容一览 新增模式玩法介绍, 2023-10-04
-
《师父》新手怎么玩,师父新手教程 2023-10-04
-
《师父》护身符怎么获得 护身符获取方法, 2023-10-04
-
《师父》技能推荐及各关卡打法心得 怎么通关, 2023-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