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公骑冠剑》静谧之夜挑战怎么通关 静谧之夜挑战通关技巧攻略,
嘉德秋拍|《供御-宫廷瓷器及古董珍玩》专场最新成交结果(
本次中国嘉德秋拍专场《供御—宫廷瓷器及古董珍玩》于2018年11月20日晚上8:30开槌,共97件, 成交率47.42%,专场总成交额 94,056,200人民币。此次专场最令人瞩目的是一件明初 钧窑天青釉花盆最终成交价为48,875,000人民币 接下来由古玩元素网带领大家预览全网最及时的拍卖成交信息。(成交价含佣金)
2318 明初 钧窑天青釉花盆
尺寸:高18.5cm;直径20cm
估价:咨 询 价
成交价: 48,875,000人民币
花盆尊式,撇口,束颈,鼓腹,圈足,厚胎厚釉,施釉及底,裹足刮釉。器身通体呈天青色调,器腹及内底泛出淡淡海棠紫晕,口沿及足墙外侧釉水稀薄处,浅现胎骨色,底足施釉极薄,视为橄榄绿色。器底于入窑烧制前刻“六”字款(已磨),乾隆朝时加刻“建福宫 凝晖堂用”殿阁款。
与本次拍卖的钧窑花盆同器型且同刻“六”字的例子有五例,其中三例为天青釉,另外两例为海棠紫釉。天青釉例一,与本次拍品于2013年共同展出于埃斯肯纳齐(Eskenazi)亚洲艺术周钧窑大展;例二,大维德(Sir Percival David)于1937年购自山中商会,现展于大英博物馆;例三,底刻“建福宫 敬胜斋楼下用”,是除本次拍卖的钧窑花盆外唯一一件刻有殿阁款的“六”字款尊式花盆,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另两例海棠紫釉的,分别保存于哈佛大学赛克勒美术馆,及故宫博物院(北京故宫)。公私收藏中,刻有“建福宫 凝晖堂用”的钧窑花盆,仅有一例,为一玫瑰紫釉四方式花盆,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2305 清康熙 仿成化斗彩鸡缸杯
尺寸:直径6.2cm
估价:RMB 200,000-300,000
成交价: RMB 598,000
“大明成化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康熙时期
[参阅]
1.《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 五彩·斗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页195,图177;页231,图212;
2.《上海博物馆藏康熙瓷图录》上海博物馆、两木出版社,页265,图172。
鸡缸杯,因其造似缸、外饰鸡纹而得名,历来首推成化朝。但因其质好价高,后代仿者甚多。此件为清代康熙时期模仿成化之作。
本品敞口,弧腹,卧足。胎质细腻,胎体轻薄。通体白釉,釉色莹润甜美。底部书青花“大明成化年制”楷书寄托款。外壁绘雄雌两鸡率领雏鸡觅食的场景,共两组,其间以湖石兰草分割。其一组,雄鸡昂首挺胸,颈部拉长,似在啼叫,威武庄严。鸡冠红似朝霞,尤其引人注目,全身主色黄彩,鸡尾用墨彩,色彩鲜艳多样,尤其翅羽以红色描绘轮廓,黄色填染,精彩别致。雌鸡的画法与雄鸡相似,形态恭顺自然,埋头啄食。三只小鸡,仅以青花勾勒轮廓,内染黄彩,手法洗练自然。它们围绕在雌鸡周围,振翅飞奔,活泼自然,形态各异。另一组,雄鸡引颈回首,似在后眺,端庄优雅。雌鸡俯身啄食,小鸡活泼跃动,其画法与前一组相似。湖石以深色青花勾勒轮廓和主要结构,以浅色青花晕染内部。笔法生动洗练、精到准确,点染浓淡适宜,富有层次。深沉浓郁的湖石,与周围清新靓丽的兰草、花叶,互相映衬,相得益彰,一方面分割了两组主纹,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主纹故事发生的环境。
2306 清雍正 仿成化斗彩灵芝纹杯
尺寸直径10.3cm
估价:RMB 50,000-150,000
成交价: RMB 667,000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雍正本朝
成化斗彩开一代彩瓷先河,冠绝千古。后世多有摹仿,但唯有雍正作品最具成窑风韵,故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一说。成化、雍正二帝虽相隔二百余年,却在瓷器上表现出极为相近的艺术品位。究其缘由,盖因成化斗彩器胎薄工精、画意典雅的风格引起了雍正帝对于瓷艺追求的共鸣,故屡次指示御窑厂对成窑器物进行仿烧,以求摹作,将成窑神韵复原重现。
本品以成化名品—斗彩灵芝云纹杯与斗彩灵芝云纹碗为范精心摹制而成,其原型可参考台北故宫博物院之藏品。杯敞口,弧腹、圈足,造型端庄,胎质细腻。外壁以斗彩绘团花灵芝云纹图案,灵芝纹样以青花勾勒,内填饰黄、绿、珊瑚红、紫红等各类釉上彩,同时又以青花作为蓝彩填饰,对绘工之技艺要求甚高。设计者又于四组灵芝云纹之间,巧妙地在口沿处描绘蔓草朵花纹将灵芝纹间隔,使整体构图舒朗有致,色调淡雅静谧。雍正御窑仿烧此品种,在成化的基础上,既有模仿,又略有创新,就尺寸大小而言,有口径7.2厘米、口径10.2厘米两个品种,小口径的作品基本落“大明成化年制”寄托款,并在纹样和施彩方面更忠于成窑作品,可参考两院故宫藏品。亦有落雍正本朝款者,有如本品。也可参考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和2013年香港苏富比秋拍第3094号拍品(均为小尺寸口径)。而与本品尺寸相同者,检视公司典藏,未曾查阅到,仅在近年市场中流通过一例对杯,以168万元人民币成交,可为参考。比较而言,落雍正本朝款,设色更为淡雅清新,更趋近于雍正本人的审美。
2307 清雍正 仿成化青花缠枝莲纹小杯 (一对)
尺寸:直径7.1cm;直径7.1cm
估价:RMB 300,000-500,000
成交价: RMB 483,000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雍正本朝
说明:成化瓷器玲珑奇秀,胎体细润晶莹,彩料精选纯正,色调柔和宁静,绘画淡雅幽婉,以其轻盈秀雅的风格独步一时,而雍正朝历时虽短,但景德镇御窑厂在唐英的督理下,工艺要求严格,“参古今之式,汇以新意,备储巧妙”,瓷器烧造数量可观,并以工艺精细而著称,其突出特点是瓷质莹洁,釉色齐备。故谓“明看成化,清看雍正”。而雍正帝本人尤其喜爱秀雅清逸的成化瓷器,在清宫造办处档案中,有多处他下令以成化瓷为模板进行瓷器制作的记载,雍正十三年唐英在《陶成纪事碑》中对“仿嘉窑青花”与“仿成化窑淡描青花”专有记述。仿成化的青花,色调青灰淡雅,而仿嘉靖、万历时的青花瓷,则呈色浓深泛紫,两种青花风格迥然不同,二者相比,仿成化青花更为成功,款识亦佳。此对杯即为此中杰出一例,造型完美无瑕,尽善尽美,精华内敛。成对保存,实为难得的雍正青花收藏佳品。
2308 清雍正 青花莲池鸳鸯卧足小盘 (一对)
尺寸:直径11.3cm;直径11.4cm
估价:RMB 600,000-800,000
成交价: RMB 1,046,500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雍正本朝
说明:盘敛口、直腹、卧足,胎体细腻洁白,修胎规整。盘通体釉色莹润洁白,外壁口沿下青花弦纹内装饰赶珠龙纹,龙纹形象不同于同时期作为主题纹饰的龙纹,虽同样张牙舞爪,须发却较短,爪有五趾,身周飘带飞舞。腹部绘荷塘鸳鸯图,四组荷花,将两对鸳鸯隔开,顾盼相望,表现相思之情。盘内心青花双圈内亦绘荷塘鸳鸯图,主题与外壁相同,只是画面更为舒展。卧足内双圈内青花书“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字体为正宗宋椠体小楷,字体工整有力。本品较之以往常见此纹样的卧足盘,尺寸更为小巧,常规者多见17厘米左右,而本品则为11.3厘米,更为精巧,且成对释出,殊为难得。
荷塘鸳鸯是瓷器中的经典题材,古人视鸳鸯为爱情的象征,《古今注》说鸳鸯为“鸟类,雌雄未尝相离,人得其一,则一必思而死,故曰匹鸟”。瓷器装饰中的鸳鸯皆成双成对,且多与莲池相配,故称鸳鸯戏莲纹、鸳鸯卧莲纹、荷塘鸳鸯纹等。因寓意美好、图案喜闻乐见而为世人喜爱。
荷塘鸳鸯图卧足盘亦是雍正官窑名品,传世所见有斗彩、青花两个品种。斗彩品种可见有北京故宫、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品等。此盘则纯以青花为之,荷花、鸳鸯均以写实手法相绘,只内底和外壁作画,构图疏朗大方。
2309 清雍正 斗彩云蝠纹小杯 (一对)
尺寸:直径7cm
估价:RMB 600,000-800,000
成交价:RMB 2,185,000
雍正官窑瓷器以精细淡雅著称于世。此对碗轻巧俊秀,胎质细腻,釉泽明净,画面布局疏朗均匀,色彩淡雅柔美,器型比例协调,线条之美可与以纤细秀丽著称的明永乐、成化瓷器相提并论。内壁白釉温润,外壁以青花勾边绘云蝠图案,青料淡雅,釉上填红、绿、橙、黄诸彩。此类纹饰与造型的小碗为雍正御窑的特有作品,见有斗彩和青花红彩两个品种,处处展现雍正官窑不凡魅力,实为难得之收藏珍品,成对存世,更显珍贵。南京博物院所藏雍正斗彩云蝠纹碗与本品造型、纹样皆相同,只尺寸略大。
“蝠”与“福”同音,又有长寿之意,《抱朴子》云:“千岁蝙蝠,色如白雪,集则倒悬,脑重故也。此物得而阴干末服之,令人寿万岁。”蝙蝠遂成为我国传统制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的吉祥图案。以红彩绘画,则又谐音“洪福齐天”。纵观中国装饰的发展,不同的审美要求,使工艺美术装饰精细,形式丰富,形成不同的风格,但相同的是祥瑞思想演变为吉祥如意的愿望。吉祥观念主要包括:纳福迎祥、驱邪避恶、多子长寿、升官发财、喜庆如意等。特别在清朝时期,这种装饰现象更为流行,达到了“图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而这种观念恰好符合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求全美满”的意识。此对斗彩云蝠小杯即是此间写照,红蝠翩翩,祥云满布,正兆寓千云翔集,洪福齐天,如意吉祥。
2311 清雍正 青花菊花纹小盘
尺寸:直径15.6cm
估价:RMB 80,000-120,000
成交价: RMB 172,500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雍正本朝
说明:雍正时期的青花瓷,一改康熙青花的挺拔、遒劲风格,代之以柔媚、俊秀,无论造型纹饰,无不贴合其“文雅精细”的审美情趣,有如“淡描青花”一种,秀雅之至,可谓雍正“恬淡”艺术心境之最佳折射。所谓淡描,即青花之疏简者,简其词曰描青,即以深浅两种线条勾划纹饰,不分水、不渲染,近于中国绘画中的白描。淡描青花始于明宣德,成化淡描青花,万历“铁线描”均为代表,雍正淡描青花则博采前朝之众长,此盘即为例。
本品盘心及外壁均以双青花线勾勒菊花花纹,线内不填色,图案线条全部以单线勾勒,枝叶呈串联状,布局繁密规整,极具图案性。白釉温润,胎体细腻。与本品纹样相同,尺寸略大者,可见南京博物院藏品。
[参阅]《宫廷珍藏:中国清代官窑瓷器》南京博物院、上海文化出版社,2003年,页136。
2312 清雍正 仿成化青花红彩花卉纹小杯
尺寸:直径8.3cm;高4.3cm
估价:RMB 480,000-580,000
成交价: RMB 552,000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雍正本朝
杯撇口,弧腹,浅圈足,造型小巧周正。外壁绘宝相花纹,以青花饰叶、茎,以矾红彩饰花。轻盈细薄,胎质坚致白皙,釉汁莹润如玉。画面疏朗,笔触细腻,精到有神,青花发色淡雅明快,一如成窑之柔美,衬以白胜霜雪的釉面,令人爱不释手。成化时期,即有此杯纹样,应是仿自同期红蓝宝石镶嵌器皿。《明实录》成化二十年(1484)正月丙辰条记载:“锦衣卫余贵铎与内局匠人凌安、徐茂等,市青红石,饰为奇巧首饰、器用,托内侍之亲幸者以进,互相估值,得利百十倍。岁费内帑金巨万,数年来府库殆空,诸人暴至富贵”,以致引起东厂太监尚铭眼红,导致罪名进行敲诈。由于余贵铎等与内侍相互勾结、狼狈为奸的丑事披露,此后宫中不便再大量购买宝石镶嵌器物,于是喜欢奇巧之物,侈靡至极的万贵妃的兴趣自然转移到其代替品—斗彩瓷器上,此纹样便应运而生。而本品则是雍正皇帝慕古之作,底落“大清雍正年制”楷书款。此杯制作工艺考究,画技高超,无论胎体、釉质亦或设色,均为同类器之首,实为赏玩之佳作。北京故宫博物院亦藏有同纹样藏品,可为参考。
2314 明 仿哥釉印池
尺寸:宽7.5cm
估价:RMB 300,000-500,000
成交价: RMB 1,023,500
说明:盖面刻:方其性,虚其中,涤笔破墨皆吾从,吁嗟乎,能容。献堂为靖宇尊兄铭。木托刻:章哥百汲碎,巧作小天池。洗墨乌云起,催人作好诗。靖宇藏,修髯。印池也称印色池,是指用于置放印色泥的器具,有如本品。印池方口,浅直腹,圈足,造型敦实古朴。通体施仿哥釉,大开片,釉质莹润,开片相间,错落有致,纹路多呈黄色,恰似金丝,清晰自然。
2315 清康熙 豇豆红釉暗刻团螭纹太白尊
尺寸:直径12.7cm
估价:RMB 1,000,000-1,500,000
成交价: RMB 1,725,000
“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康熙本朝
说明:本品小口微撇,短颈溜肩,鼓腹呈半球形,胎体重量适中,釉面莹润。尊外壁满施豇豆红釉,腹部刻团螭龙暗纹三组,图案紧凑自然。尊底心青花书“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款字书写遒劲有力,青花发色深沉。
太白尊因形似唐代诗人李白饮酒的酒坛而得名,为康熙时期御窑创新器形。《匋雅》有云“太白尊惟康窑有之,各色具备,惟红独多。”豇豆红为康熙晚期出现的似豇豆颜色的红釉品种,釉质匀净,往往散缀有因烧制时氧化还原程度不同而形成的天然绿色苔点,因而颇似豇豆,故而名之。因其色调淡雅宜人,造型清灵秀美而闻名于世。《饮流斋说瓷》亦载:“此等尊无巨大者,通体不过数寸耳,以豇豆红色或带苹果绿、苹果青色为多,腹有三团螭暗花,乃浅凹雕也,除康窑外历朝甚罕仿制,故价值之昂等于拱璧。北京故宫博物院与南京博物院均可见同类型藏品,大维德基金会亦藏有一只相同体例豇豆红釉太白尊。
2317 清乾隆 斗彩莲托八宝纹贲巴壶
尺寸:高19.3cm
估价:RMB 3,800,000-4,800,000
成交价:RMB 4,370,000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乾隆本朝
说明:此壶以白釉做地,胎质细腻,釉质光润,洗口,束颈,球形腹,高足微撇,由上至下用斗彩依次绘纹饰,腹部主体纹饰为暗八宝纹,有龙首吞噬状流弯曲向上。足内施以松石绿釉,青花书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此件瓷质贲巴壶造型源自藏族地区寺院内祭祀用品的金属材质的贲巴壶,是一件将西藏地区传统造型与宫廷御瓷结合的器物,更是汉藏文化融合的历史见证。其秀美的造型、精细的绘工、协调的色彩与精美的纹饰浑然一体,体现出西藏地区传统造型与内地悠久的陶瓷烧造工艺高度完美的融合。
2322 明宣德 青花缠枝花卉纹碗
尺寸:直径20cm
估价:RMB 300,000-500,000
“大明宣德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宣德本朝
成交价: RMB 552,000
说明:明宣宗朱瞻基除治国有方外,还具有极高的艺术修养。当时的宫廷艺术品成就非凡,如瓷器、铜炉、佛造像等皆称后世典范。宣窑瓷作品格超群,器类之丰富,品种之广泛,装饰之多变皆发古之未有,均被后世所追慕,本品即是宣窑青花之翘楚。
本品敞口直壁,腹部微鼓,至底内收,承接圈足,线条简洁流畅。碗胎质细腻,碗外壁及内底以青花绘制纹饰,其中碗心双圈内装饰螺旋状朵花纹,外壁胫部以仰莲为饰,腹部主体满绘六朵缠枝莲花,其花瓣饱满圆润,主枝缠绕往复,小片花叶点缀其间,搭配深浅变化的青花,使整个画面显示出丰富的层次感,繁密而不繁乱。碗外底双圈内青花书“大明宣德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此碗为宣窑青花名品,传世品多为各大博物馆收藏。与其造型、尺寸及纹样相同者可见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2323 清康熙 青花缠枝花卉纹斗笠碗
尺寸:高7.5cm;直径20.5cm
估价:RMB 200,000-300,000
“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康熙本朝
成交价: RMB 230,000
永宣青花为世人所重,历朝皆有仿制。此碗为康熙幕古仿烧之作,本器造型仿自永宣二朝,碗呈斗笠形。外壁绘四组青花折枝花卉纹,纹饰笔触与永宣所用绘法不同,而是模仿成化青花的分水画法。同类藏品可参考香港天民楼藏品清康熙青花牡丹纹碗一对。
2324 明弘治 黄釉盘
尺寸:直径17.8cm
估价:RMB 150,000-250,000
“大明弘治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弘治本朝
成交价: RMB 264,500
说明:此盘造型典雅端庄,敞口弧腹,胎质细实坚密,盘内外满施浇黄釉,釉色匀净淡雅,釉面光洁莹润。底书青花双圈“大明弘治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
弘治御窑中最为人所称道,引为后世楷模者,莫过于弘治黄釉瓷。“黄”与“皇”同音,故素为明清时期严格控制的釉色,或为最高统治者们御用,或为祭神所用。《大明会典》载,“洪武九年定,私郊各陵瓷器,圜丘青色,方丘黄色,日坛赤色,月坛白色”,更足见黄色用器地位之高。黄釉作为一种以铁为呈色剂的低温釉色,早在唐三彩上就已出现。纯粹的黄釉器见于成化时期,弘治朝继承并发扬光大,呈色稳定、釉面光亮,较之成化的淡黄釉显得深厚,较之后来正德黄釉浅淡适中,遂成一代名品,代表着历史上低温黄釉的最高水平。因采用浇釉方法施釉,色彩淡而娇艳,如鸡油一般,故弘治黄釉也被称为“浇黄”或“娇黄”。弘治黄釉器在历朝黄釉瓷器中有极高的声誉,为明清黄釉的典范,其烧造技术已臻成熟。
弘治一朝御窑厂久停,弘治皇帝18年不言窑事,故弘治器物遗存不多。北京故宫博物院清宫旧藏与上海博物馆均藏有相同器形而尺寸略大于本品的弘治黄釉盘,可为参考。
2325 明万历 五彩鱼藻纹折沿洗
尺寸:直径35.5cm
估价:RMB 1,200,000-1,800,000
成交价: RMB 1,322,500
洗胎体厚重,釉质光润,折沿花口,弧腹,平底。底部无釉一圈,底心内凹,书青花“大明万历年制”双圈双行六字款。
此盆状若梅花,六瓣绽开,在明代宫廷档案原名称之为“梅盆”。外壁绘缠枝莲纹,内壁彩绘“满地娇”图。盆内壁及盘心均五彩绘姿态、颜色各异之鱼,水草浮萍漂浮摇曳,游鱼相互追逐,悠然自得,尤其盘心一尾青花大鲤由水中一跃而出,富具动感。
此器五彩彩绘华丽繁复,红绿二彩浓研相应,青花明丽泛紫,构图古拙之气尚存未脱,颇具意趣,深有万历年间五彩此器之风貌。万历五彩素负盛名,以红绿二彩炽烈取胜,《陶雅》云“万历五彩,草昧初开,往往显其拙相……皆非寻常匠手所能企及。”本品当为代表。
我公司曾于2010年秋季拍卖中以302.4万成交过一例,徐展堂先生旧藏的同纹样、造型的鱼藻纹洗,可为参考。相近者亦可参考东京富士美术馆。Sackler Gallery也有与本品类似的藏品,其款识也与本品相似,可为参考。
2328 明万历 青花矾红彩龙纹盘
尺寸:直径16.8cm
估价:RMB 500,000-800,000
成交价: RMB 575,000
“大明万历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万历本朝
说明:本品造型秀巧可爱,胎釉精良坚致,通体装饰青花矾红彩九龙海水纹,盘心以矾红绘正面立龙,外壁则绘八组矾红云龙,升龙与降龙相间,方寸之际,动感强烈。云龙之下皆以青花绘就翻卷的海水纹,所绘云龙舞爪张牙,气势磅礴。其笔意潇洒恣肆,云龙古拙可爱,虽无永乐、宣德盛世威武刚猛之气,却独具意趣,为嘉靖、万历时期特有之风格。上海博物馆藏有相仿品。此盘所设红蓝二色相配得宜,显现万历彩瓷之艺术特色,一如前人赞誉:“龙凤花草各肖形容,五彩玲珑极尽华丽”。
2332 清康熙 青花海水龙纹观音瓶
尺寸:高43cm
估价:RMB 200,000-300,000
成交价: RMB 402,500
说明:瓶造型撇口,束颈,丰肩,肩以下渐收,造型端庄稳重,亦称“观音尊”。瓶身青花绘海水龙纹,巨龙双目圆睁,毛发竖起,身姿矫健,龙身蟠曲成弓字形,龙爪飞舞,从海中跃出,欲抢火珠,极富动感。
历代龙纹形象有别,也极具时代特点。康熙时期的龙纹特征是凶猛异常,怒目高额,指爪有力。本品也不例外,龙纹形象生动,姿态舒展恢宏。上海博物馆藏有纹饰、造型极为相近的藏品可为参考。
2334 清乾隆 青花缠枝花卉纹双龙耳尊
尺寸:高34.5cm
估价:RMB 580,000-880,000
成交价: RMB 2,415,000
乾隆帝崇古,所做的一系列仿古瓷器均体现了他对周礼、古代礼制的向往,作为帝王他希冀通过传统儒家的礼来治理疆域,将自己视为古代贤王,以礼治国。仿古之风始于宋代,当时的文人热衷于通过古器物考证古代的典章制度,且以好古来增添文房清趣,这种好古之风到乾隆时期更是盛极一时。乾隆皇帝自幼接受汉族传统文化教育,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并真心热爱古代文化,具有浓厚的慕古之情。当时国力强盛,文化事业特别是金石学的研究蓬勃发展,安定的社会环境给手工业生产水平的进步提供了基本保障,所有这些都为乾隆朝仿古之风的劲吹创造了条件。乾隆朝的仿古范围十分宽泛,最为核心的则是对商周特别是西周青铜礼器的仿制,有如本品。由于青铜礼器作为正统思想中理想的礼乐制度的集中体现,是古典美学的凝聚,故而成功地仿制这类器物,未尝不是高宗重现圣王时代的一种自矜,同时也是对他心目中宫廷工艺典范的一种探索。
2338 清乾隆 黄釉暗刻龙纹盘
尺寸:直径14.2cm
估价:RMB 100,000-150,000
成交价: RMB 299,000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乾隆本朝
说明:此盘盘形规整,灵巧精美,胎壁轻薄,内外满施黄釉,质地均匀,釉色明亮,盘心暗刻赶珠龙纹,刻划细腻,线条流畅,大气而含蓄。底白釉以青花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二行楷书款。明清两代,对黄釉瓷器的使用限制极为严格,里外通体黄釉者,后宫中只有皇太后、皇后能够享用,此盘即属此类高等级日用瓷。
2343 清雍正 仿哥釉铺首瓶
尺寸:高25.6cm
估价:RMB 1,500,000-2,500,000
成交价: RMB 2,415,000
“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篆书款,雍正本朝
说明:哥窑为宋器之精粹,千百年来以古朴典雅之气质折服无数钦慕者,备受文人雅士推崇。宋代哥窑在后世备受人们青睐,元明清仿制者颇多,且各有风格,被称为仿哥窑或哥釉,明代永乐、宣德、成化时仿制已具有一定水平;清代雍正烧制的则尤为神似,釉质厚润,釉面不仅有宋哥釉那种油腻酥光似的皱纹,而且满布片纹,粗纹色黑,细纹色黄,犹如“金丝铁线”。釉色分为灰、灰褐、灰白、灰黄、黄色、粉青等。明清景德镇窑场出现较多的仿传世哥釉瓷,以清代雍正朝最好。唐英《陶成纪事碑》有“仿铁骨哥釉,为模仿宋哥釉之特色”,《景德镇陶录》也有:“哥窑,镇无专念者,惟碎器户兼造,遂充称哥窑户”的记载。
本品正是此番摹古热潮下的杰出代表,成功地以后仿之器诠释宋人崇尚一色纯净之美学理念。其造型仿西周青铜器之壶,制作规范,古朴凝重,肩部两侧有铺首一对,古风荡荡,器身凸起弦纹,平添动感。通体施青灰仿哥釉,釉水凝润,开片疏朗有致,遍布器身,气势非凡,虽曰人工,宛若天成,宋人意趣,尽在其中,与清代古瓷鉴定家蓝浦所云“古哥窑器好者类官,亦号百圾碎”(载《景德镇陶录》)正相符。
2344 清雍正 粉青釉模印折枝花卉纹大碗
尺寸:直径34cm;高17cm
估价:RMB 2,300,000-2,800,000
成交价: RMB 2,875,000
此式粉青大碗为雍正一朝首创,此碗撇口敛腹,造型巨硕恢弘,瓷器尺寸大者烧造中极易变形,而这件大碗器型端庄,线条优美自然,内壁光素无纹,釉面系仿龙泉窑之粉青,肥厚滋润,青嫩欲滴,宛如美玉琢成,又似碧水凝冰。外壁凸刻折枝花果,有莲花、佛手、牡丹、石榴、梅花、仙桃等,间缀祥云,皆寓意吉祥,形态清丽。图案布局得当,繁而不乱,疏密有节,独见匠心。剔刻精湛细致,富具立体感刻工干脆利落,若隐若现的花纹与温润如玉的釉面真乃天作之合。《匋雅》(卷上之二十九)对此赞誉:“内平外凸之雕花豆青海盌。雍干皆有之。式样绝巨,而甚为精致。”
龙泉窑是宋代兴起的南方名窑,窑址在今浙江龙泉县,承唐代“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之余绪,将中国古代青瓷工艺推至巅峰。南宋庄季裕的《鸡肋篇》记载:“处州龙泉县,又出青瓷器,谓之秘色,钱王所供盖取于此。宣和中,禁庭制样须索,益加工巧”,可知早在五代龙泉青瓷已被列为贡品,杭州南宋皇城遗址也考古发现了大量龙泉窑青瓷。龙泉窑元代仍有发展,明初一度还供奉内廷,但很快衰落,但因其温润如玉的独特美感,一直备受追捧。
明代景德镇官窑已经开始仿烧龙泉釉粉青瓷器,永宣时期颇有精品,但宣德以后水平即下降。一直到清代康熙、雍正年间,景德镇官窑才重新烧制出神似宋元龙泉窑的粉青釉。唐英《陶成纪事碑》有“仿龙泉宝烧”名目,时人评为“尤佳”。此雍正粉青釉模印折枝花卉纹大碗圈足碹修圆润,胎质坚致细腻,施褐黑色釉,摹铁足之效,底署篆体青花“大清雍正年制”六字三行款,字体书写独特,为雍正御瓷颜色釉当中独有的写法。
2350 明初 龙泉窑鱼藻纹洗
尺寸:直径30.5cm
估价:RMB 380,000-580,000
成交价: RMB 437,000
说明:此洗直口,深腹,卧足,里外施青釉,釉色青绿,光亮匀净。造型呈花口形制,葵口为瓷器中碗、盘花口的一种,把圆形器口做成等分的连弧花瓣形,似秋葵花的形状。洗内心饰刻花水浪,并于洗心刻绘双鱼搭配水藻纹饰;外壁正中模印弦纹一周,此种装饰风格搭配,于明代龙泉窑中非常少有。
此洗为一件典型明早期,刻花为主印花为辅的龙泉官窑作品,器形敦实规矩,厚胎厚釉,釉质淳厚润泽,釉色葱绿,无不彰显出龙泉窑制作的非凡造诣。此器造型秀气,卧足式,此为龙泉窑高端器皿之独有形制,而鱼藻纹者亦稀罕珍贵。外壁之弦纹一周,使整器外观平添一分秀雅之气。
2355 清乾隆 剔红人物图描油撞盒
尺寸:高18.3cm
估价:RMB 300,000-500,000
成交价: RMB 598,000
说明:此盒呈八方形,随形圈足。通体髹朱漆,套盒面饰回字纹随形开光,盒内分雕天、水、地三种锦地以示远近不同的空间,锦地上压雕两幢殿阁,阁畔苍松挺立,群山环绕,一名高士冲着仙鹤若有所指,上方两名老翁侃侃而谈,画面形象生动。开光外侧饰回纹锦地,盒壁饰缠枝莲花卉,长方委角镂空。内盒呈八方形,共三层,通体髹黑漆,备红、黄、绿三色漆填饰花纹。内盒盖面随形开光,内饰花卉图案,边沿饰回字纹。盒壁饰龟背菊花锦地以“卐”字纹作为衔接。
此盒做工严谨,刀法利落,技术娴熟,剔雕轮廓圆润,填饰精美,疏密有致,是乾隆一朝所创漆器工艺多样性的代表作品。
2358 元 剔红高士图海棠式盘
尺寸:宽22.4cm
估价:RMB 1,200,000-1,800,000
成交价: RMB 1,840,000
剔红技艺是中国漆艺的经典品种。元代漆器生产,是中国漆工艺史上一个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时代。雕漆工艺,始于唐宋,到元代成熟为剔红、剔黑和剔犀三个大类,其技法先在木胎、金属胎体上靝漆多道,形成厚实的漆层,再于其上雕刻纹饰图案,是将靝漆、绘画和雕刻相结合的工艺。最终,漆赖画而显,画赖漆而存。在中国漆工艺中,剔红制品的制作工序可谓最多,制作周期亦为最长,艺术表现力极为突出,甚至成为中国漆器工艺的代表而广受日本、欧美收藏家的垂青。
此盘呈海棠形,共具八瓣,随形圈足。此盘漆质浑厚,刀法精细,打磨到位,画面生动传神。通体饰元代所特有的赫黄色漆底,上雕朱漆。盘心随形开光,上雕回字锦文。中饰水波纹作为锦地,盘内有一老者,手持团扇,面容慈祥,遥望前方湍流飞溅的瀑布,后跟随一名携琴童子,四周古树山石,水天一线。器物内壁饰以散点状布局的折枝梅花,梅花或盛开,或含苞待放,煞是精彩。盘底髹黑漆,漆面呈现标准的蛇腹断纹,颇为古朴。
此盘髹漆肥厚,漆色纯正润美,图纹别致,雕工纯熟,藏锋不露、磨工圆滑。制者观察入微,可谓技臻艺绝。盘上的装饰工艺体现了元朝雕漆图案繁缛,层次清晰,立体感极强的风格。元朝雕漆器特色是以高浮雕技法,于浮雕之中以重迭雕琢,令画面更为空阔深远,显现三维效果。此盘上精细的松树和打磨圆润的山石,充分的体现了明黄成在《髹饰录》中对元雕漆的描述:「隐起圆滑,纤细精致」。经过宋代近三百年繁荣兴盛的漆器生产,元代漆器工艺在其基础上进而日臻完善,进而繁华似锦、盛极一时,成为中国漆器艺术的光辉时代。
2359 明中期 剔红百子图长方盝顶盒
尺寸:长21cm;宽7cm;高13.5cm
估价:RMB 2,000,000-3,000,000
成交价: RMB 2,300,000
[著录]ORIENTAL LACQUER ART,by Lee Yu-kuan,1972年,No.193。
说明:盒盖为盝顶形,随形圈足。盝顶指四边为坡顶,顶部为平顶的屋面形式。元代宫室曾有盝顶殿,为平顶屋面与坡顶屋面结合所致。此盒通体剔红纹饰。盒盖面、壁以花卉为锦地,雕童子嬉戏纹、螭龙纹和花卉纹等纹饰,主要题材为“百子图”。盖面、盒壁分别作荡秋千、斗鸡、供奉、捉迷藏、摔跤、下围棋、敲锣打鼓、斗蛐蛐等游戏,场面热闹非凡,人物刻画形神兼备,具有明代中期之画风,场景恢宏连贯,景物布局严谨有序。百子的典故最早出于《诗经》,是歌颂周文王子孙众多的画面,常用谐音、谐意,寓意多福多寿、多子多孙、子孙昌盛、万代延续。
此剔红盝顶盒无论是色泽技法,还是构图纹样,都带有明代中期漆作艺术的特征。明代漆器的品种在宋元漆器基础上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明代皇帝十分重视漆器的生产与制作,建立了相关的内附衙门,其中与漆器制作的衙门有御前作、内官监和御用监。本品造型别致,漆色沉稳红颜,漆质醇厚,刀法深峻且圆润,工艺十分考究,包浆沉稳自然,构图舒朗有致,给人端庄典雅的美感,此种有条不紊的章法与精细严谨的工艺,充分显示了明代中期雕漆的水平。是同类“百子图”题材出现年代较早的一件。且此盒传承有序,玩味十足,颇具收藏价值。
2360 清乾隆 剔红八仙图梅花式盒
尺寸:直径29.5cm
估价:RMB 400,000-600,000
成交价: RMB 460,000
说明:此盖盒为典型宫廷作坊之器,盒呈梅花式,上下子母口相扣合,平盖面,壁面弯弧,底承矮圈足。通体髹红漆,盒面随形福寿纹边饰开光,内雕天、水、地三种锦纹为地,运用压雕手法,锦地上两位仙者开怀畅饮,谈笑风生,其一人背配一剑,腰系一葫芦,手执拂尘,神态生动,衣带飘逸,仙气凌人。树下有一小鬼(树精)从旁侍候,四周怪石林立,古树苍劲有力,一派仙境之感。艺匠以精细之雕刻技法,运刀如笔般把一幅山水人物图景呈现,由远而近,山峦起伏、云烟飘渺,仿是人间仙境,不知今为何日。盒内髹黑漆,漆质坚实,光泽圆润。盒壁饰海水纹,圈足壁饰回纹,表现了制作者精妙的构思设计和高超的技艺水平。此件剔红梅花形盖盒造型新颖,工艺精湛细雅之极,实为一件不可多得的宫廷艺术珍品。
此盒漆质润,漆层厚,刀法利落干脆,工艺技术讲究,空间感强,纹饰精致华丽,人物刻画生动有力,是乾隆时期工艺的典型。故宫博物院藏有一清代剔红梅花形盖盒雕漆器,与本器造型相似,工艺相近,可资对比。
2361 清乾隆 剔红菊瓣式圆盒 (一对)
尺寸:直径21.5cm
估价:RMB 600,000-800,000
成交价: RMB 690,000
“乾隆年制”四字二行楷书款
说明:此盒呈菊瓣形,子母口,随形圈足,足底及盒内均髹黑漆,器底中央阴刻填金,“乾隆年制”四字楷书款。盒外壁通体髹朱漆。盒盖平顶,盒顶中心瓣式开光,开光内锦纹地上饰折枝菊花六组,中央为一大朵,其余略小,均匀分布在大花四周,其间以翻转的花叶衬托,花瓣饱满丰腴,或仰或俯,姿态各异。盒外壁每片瓣内分饰折枝菊花图案,花卉满铺,甚是热闹。菊花,花群中的“隐逸者”,最讲究气节的花卉之一,与梅、兰、竹共称四君子,风劲斋逾远,霜寒色更鲜,成为高洁的象征。自古民间又有一年一度的菊花盛会,它又被赋予吉祥、长寿的寓意。
此盒刀工深峻快利,纹饰紧密,花卉及枝叶线条生动流畅,整体造型优雅,漆色光泽亮丽,具有典型清乾隆时期富贵华丽的装饰风格。更为难得是此盒为一对,盒外形及纹饰均相同,流传至今一对均保存较好,实属不易。
2363 清乾隆 剔红五老图圆盒
尺寸:直径16.5cm
估价:RMB 500,000-600,000
成交价: RMB 713,000
说明:此盒呈圆鼓形,盖面微拱,弧壁深腹,子母口相扣。内壁髹黑漆,盖面铺天、地、水三种锦地。画面以围栏界出楼阁院落,其中山石嶙峋,古树参天,枝干斜生分叉到画面中上方,画中雕刻五位老者和侍童,诸老者各自手持代表吉祥长寿寓意的瑞物,个个慈眉善目、笑容可掬,福相毕现。五个侍童有的肩扛寿桃,有的齐抬盆景,个个面露喜色。盖面人物、景色的刻画很好的描绘出贺寿的热闹、祥和氛围。
此盒底装饰处理极具特点,开一朝新气,盒中心饰黄漆锦纹地,压雕折枝花卉,作为底部中心纹样,此花卉又被周围山石、古树环绕,山石缝隙灵芝丛生,再次强调“吉祥如意、长寿福禄”之意。
此器漆色坚硬,色泽亮红。整体布局紧密,纹饰构图富有层次。雕工细腻到位,尤其人物刻画生动传神,为乾隆时期剔红漆器之精品。
2364 清乾隆 剔彩八宝蝠寿三多纹盖盒
尺寸:直径36.4cm
估价:RMB 500,000-600,000
成交价: RMB 690,000
说明:此盒呈鼓式,平盖面,平底圈足。通体剔彩备红、绿、黄三色,盖面由八个如意组成的开光,内饰福寿纹,由中心向四周扩散开来,开光外饰三多纹,盒壁上下边沿饰寿字纹,侧面是缠枝莲托八宝纹饰,盒底髹黑漆。中国古代,以佛手柑与福字谐音而寓意“福”,以桃子多寿而谐意“寿”,以石榴多子而谐意“多男子”,称为“福寿三多”、“华封三祝”或“多福多寿多男子”,表现多福多寿多子的颂祷。
此盒刀工纯熟、圆滑,构图杂而不乱,漆色暗红,漆质坚硬,物象轮廓清晰锐利,是乾隆时期典型的宫廷风格。
2365 明中期 剔红梅花方盘
尺寸:长18.2cm;宽18.2cm
估价:RMB 220,000-320,000
成交价: RMB 253,000
说明:此盘为四方形,斜沿,随形圈足,足底髹黑漆。盘心底层饰以回折纹锦地。锦地上压雕花卉蝴蝶纹,一株梅花破石挺出,枝干交叉,转折自然,枝头花蕾或盛开或含苞待放,朵朵花香引蝴蝶翩翩而至。盘内壁髹黄漆素地,四面饰折枝茶花,花心微露,花瓣凹凸起伏,花朵纤嫩可掐。盘外壁饰如意云纹,呈波浪状起伏分布。云纹,中国传统吉祥纹饰之一,象征高升和如意。
整体布局清爽,疏而不漏,漆色红润,漆面打磨圆润,刀法熟练,枝干与花圆挺有劲,整体生动优雅,极具文人气息。
2366 清乾隆 御铭紫砂仿宋德寿犀纹砚
尺寸:长13.5cm;宽7.4cm
估价:RMB 200,000-300,000
成交价: RMB 494,500
砚首铭文:“仿宋德寿犀纹砚”
砚背铭文:“犀其文,缾其口,制始谁?宋德寿。法伊书,吾何有,论伊人,吾弗取。 乾隆戊戌御铭”
钤印:“几暇怡情” “得佳趣”
说明:[来源]日本关西龙华堂旧藏。
此砚为宜兴窑制作,仿宋德寿殿犀纹而制,紫砂澄泥质,色泽灰褐,沉静凝重,直角长方形,正面琢出瓶形砚堂,以瓶口为墨池,瓶身为受墨处,瓶身砚面刻犀纹,造型严整,雕琢有致,无过多纹饰,简约大方。砚背平,铭:“犀其文,缾其口,制始谁?宋德寿。法伊书,吾何有,论伊人,吾弗取。”款题:“乾隆戊戌御铭”,有朱文印二,曰:“几暇怡情”、曰:“得佳趣”。砚首壁刻“仿宋德寿犀纹砚”七字,字口均填金。阴刻填金是御题诗文铭于器物上的作法之一。其制作工艺难度较高,数量稀少,偶见于御用及御制的高级器物之上。本品是砚品相极佳,保存完好,原配精致紫檀木砚盒,盒面嵌方形白玉板。
此砚为乾隆仿古六砚中的仿宋徳寿殿犀纹砚,另有仿汉未央砖海天初月砚、仿汉石渠阁瓦砚、仿唐八棱砚和仿宋天成风字砚五式。《西清砚谱》卷24后附录,刊有三套仿古砚目录,每套六方,六砚质地有端石、歙石、澄泥。六砚为一套,是乾隆时期,清廷的造办处制作的仿古砚,用来赏赐宗室大臣与御用。其中紫砂所制极为罕见,北京故宫博物院仅藏有二套紫砂仿古六砚。
2367 清乾隆 御制仿宋玉兔朝元澄泥砚
尺寸:直径10.8cm
估价:RMB 200,000-300,000
成交价: RMB 230,000
砚侧铭文:“仿宋玉兔朝元砚”
砚背铭文:“月之精,顾兔生。三五盈,扬光明。友墨卿,宣管城。浴华英,规而成。乾隆御铭”
钤印:“朗润”
砚台选用紫砂澄泥混合料烧制,平面正圆,砚膛规整,起线流畅。砚背覆手内刻月轮顾兔图,一只卧兔回首相望,一轮圆月高悬空中。砚背部周缘刻环形楷书乾隆御题砚铭:“月之精,顾兔生。三五盈,扬光明。友墨卿,宣管城。浴华英,规而成。乾隆御铭。”钤印:“朗润”,砚侧铭文:“仿宋玉兔朝元砚”七字内镌,具阴识添金。御题诗文铭于器物上的作法,大抵有三类:一、阴刻填金,二、错嵌金银丝,三、错嵌金银片。其中阴刻填金,制作工艺难度较高,数量稀少,偶见于御用及御制的高级器物之上。砚外原配紫檀天地盖,其盒与砚配合妥贴。盖面回纹为地,上浮雕当时欧洲流行的洛可可西洋花饰,雕饰规整流畅,是乾隆砚盒雕饰的常见题材。
因《礼记》中有:“君子比德于玉焉”,而《周书》中,亦曾以“光彩朗润”形容石质自然散发出来的光泽。清宫旧藏的砚台及如意等器物上,经常会看到 “比德”和“朗润”两枚钤印。此处乾隆皇帝颂扬宋玉兔朝元澄泥砚,故此处歌咏御题诗文所加钤之“朗润”钤印,自是透过温润澄泥质地与沉穆紫檀的体验,表达此物亦能传达君子之德的含义。
“玉兔朝元”砚台仿自宋代歙石“玉兔朝元”之砚,为乾隆皇帝最喜仿制的六种古砚式之一。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记载,“余所见砚有百方,皆名砚也,不能一一悉记,举其可宝者言之,如端溪天生七星砚、绿端石砚、玉兔朝元砚子”,清代张英的《渊鉴类函》还有描绘古砚实物的记载:“玉兔朝元砚,此为细罗纹刷丝歙石面有葱色,兔月二像巧若画成真,五代前物也。”
“玉兔朝元”不仅用于砚台,还用于铜器上,明人吕震《宣德鼎彝谱》有言:“夜明之神供奉玉兔朝元鼎,仿唐朝天宝年局铸鼎……头尾耳足深得俯伏顾恋之态,臣等谨按大明会典曰,洪武初年,以夜明之神从祀圜丘……盖缘唐儒采取离骚经天问曰,夜光何德?死而复育,厥利惟何?顾兔在腹……今以之铸鼎报功合其宜矣。”吕指出玉兔朝元鼎是仿唐制,并认为唐人铸鼎的理由源自《离骚》中“顾兔在腹”之言,据此推知最晚至唐代就已经出现“玉兔朝元”的造型。根据《全唐诗》中“岁迎更始,节及朝元。冕旒仰止,冠剑相连。八音合奏,万物齐宣。常陈盛礼,愿永千年”的记载,“朝元”一词意为岁始对帝王的贺见,结合上述吕震在《宣德鼎彝谱》的阐释,“玉兔朝元”可表示玉兔在岁始对月亮的贺见,乃以玉兔比臣下,圆月比君王。
今据北京故宫博物院《紫泥清韵》展览和《故宫博物院藏宜兴紫砂》一书之最新研究,此种乾隆御铭澄泥砚制作于乾隆晚期,砚台所用材质特殊,非传统澄泥所造,而是奉乾隆圣旨将宜兴紫砂和澄泥混合而成。据造办处档案记载,“乾隆四十四年七月……加用宜兴澄泥三成,烧造砚二方,其澄泥砚交苏州全德。将所传做之澄泥砚,俱照加宜兴澄泥三成之法烧造。……钦此”。这种加配不仅使砚台颜色微现红紫,还会增加研墨的摩擦力,使砚膛更加“吃墨”。值得注意的是,此砚盒装潢考究,紫檀木雕刻,盖面回纹为地,上浮雕当时欧洲流行的洛可可西洋花饰,与北京故宫和台北故宫所藏玉兔朝元砚颇为相类。此砚或为专供御览朱批之御用砚台,或为帝皇赏赐宗室大臣之物。把玩此类佳砚,深感时光如斯,历经数百年间,保存至今,仍品相完美,实为典藏之首选。
2396 清乾隆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香盒
尺寸:直径6.2cm
估价:RMB 260,000-360,000
成交价: RMB 322,000
“大清乾隆年制”、“能”字楷书款
说明:乾隆是掐丝珐琅大发展大繁荣之时,此时制作的掐丝珐琅器在装饰上注重与造型的完美结合,装饰繁复,极尽工巧,不仅宫中有制作机构,扬州、广州等地也有能工巧匠专事烧造。清乾隆六年(1741年),随着围绕皇宫周边各处园林、宫殿与庙宇的修扩建及完善,需大量的铜胎掐丝珐琅器放置在各宫殿,园囿等处。
本品造型浑圆,子母口,圈足微撇。盒盖、盒身上下相扣,盒身腹部至圈足向内收敛。盖盒子母口口沿、圈足及盒内壁均为素面鎏金,盒盖、盒身外壁施蓝色珐琅为地,以双线勾勒法细细掐出缠枝花卉图案,纹饰填以红、黄、蓝、绿、白色珐琅釉,设色纯正饱满,造型规整,中间一朵大花,周围四小花外展环绕,团团如意。花朵艳红,浓黄兼具。色彩不多却给人以浓墨重彩之感,极具视觉效果。圈足内刻“乾隆年制”和“能”字楷书款,苍劲有力。其字摘取于千字文中的“知过必改,得能莫忘。”,“法”字在千字文中位列一百七十四,取千字文做掐丝珐琅器之标记乃乾隆时期之规定,为乾隆宫廷标记之用,以区别紫禁城中不同宫殿内的所属陈设物。
掐丝珐琅俗称“景泰蓝”,其原产地在今天的中东地区。约在13至14世纪,掐丝珐琅工艺传入中国。珐琅工艺虽是舶来品,但一经传入中国,即与我国传统的金属制造工艺、镶嵌工艺有机地融为一体,发展出独具中国特色的珐琅器。此品铜质精纯,鎏金灿然,图样繁复而不乱,做工细致而精巧,冷艳与贵气并重,气韵华美,不失为一件难得的收藏珍品。
2397 清乾隆 掐丝珐琅缠枝莲纹香瓶
尺寸:高12.2cm
估价:RMB 250,000-350,000
成交价: RMB 287,500
“乾隆年制”、“长”字楷书款
说明:《红楼梦》第五三回:“这里贾母花厅上摆了十来席酒,每席傍边设一几,几上设炉瓶三事,焚着御赐百合宫香。”这瓶炉三事即是指 三件焚香用具:香炉、香盒、香瓶。香瓶为盛置火箸火铲之用。以前曾有人用各种漆瓶和瓷瓶来盛箸、铲之类,但箸、铲均为铜铁制品,瓷漆 瓶都不适用,仅能作为陈设之用,形同虚设。最合适的还是铜瓶。此瓶为炉瓶三式之一,作焚香用具。古代焚香用香屑,不用线香,因此需用铜箸、铜铲提取,箸瓶就是存放二物之用。
此香瓶唇口,长直颈,溜肩,悬胆式腹,底承圈足。铜鎏金唇口及外撇圈足护底,器形小巧,优美别致。通体蓝珐琅釉为地,外壁以红、黄、蓝、绿等诸彩双勾线内填饰西番莲纹样。掐丝纤细,勾连准确,釉彩艳丽,鎏金明黄,富有皇家风韵。口沿外、足上饰宝蓝釉如意云纹。底刻“大清乾隆年制楷书横款”及“长”千字文款。其字摘取于千字文中的“罔谈彼短,靡恃己长。”,“长”字在千字文中位列一百八十三,取千字文做掐丝珐琅器之标记乃乾隆时期之规定,为乾隆宫廷标记之用,以区别紫禁城中不同宫殿内的所属陈设物。
清代造办处辖下珐琅作、玻璃作制品常见年款以外另刻单字,取《千字文》以排序,亦作宫廷用器的标记。根据《清档》乾隆七年(1742)八月初十日珐琅作:“太监高玉传旨:着照建福宫掐丝珐琅三件一分、炉瓶三式多做些,其款用千字文号数落款,钦此。”此瓶落款即取此意。整件香瓶纹饰掐饰精细,手法流畅,釉质纯净细腻,色彩丰富饱满,鎏金金色灿然,包浆浓厚,造型美观,是一件雅致的殿堂供奉之物。
2401 清乾隆 御制南吕镈钟
尺寸:高52.8cm
估价:RMB 2,000,000-3,000,000
成交价: RMB 2,300,000
说明:[来源]北京拍卖会,2012年12月10日-12日,Lot 3105。
[参阅]《清宫生活图典》万依、王树卿、陆燕贞 编,故宫出版社,2007年8月,图41。
阳面铭文:镈钟第十南吕。大清乾隆二十又六年,岁在辛巳冬十一月乙未朔越,六日庚子铸成。
背面铭文:自古在昔,功成作乐,辨物涓吉,铸此钟镈。皇祖正音,中和大备,讵独是遗,或存深意。绩底西旅,瑞出西江,考制象器,协和万邦。一簴特悬,用起律首,编钟继奏,箫韶成九。宽横栾舞,必考必精,慎遵前宪,敢或损增。宣阳导阴,立均出度,万事本根,百王矩矱。繄余小子,蒙业重熙,赖天耆定,惟曰际时。范器识年,悉新巳盛,铭无溢辞,惕干懋敬。乾隆御制。
镈钟,是为古代打击乐器,上古时以青铜制,又称“特钟”,用木槌击奏。镈钟相对编钟言,后者为编悬,前者为特悬。《隋书·音乐志下》载:“镈钟即黄帝所命伶伦铸十二钟和五音者也。”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上云:“其镈钟又长甬而震掉,其声不和。”《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元年》:“先是,宫悬止有四镈钟,杂以编钟、编磬、衡钟凡十六虡。”胡三省注:“凡钟十六枚同在于虡,谓之编钟,特悬者谓之镈钟。”编悬十六钟共簨,特悬者镈钟一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乐器中已有,周代以来用于雅乐。故此我们知道,编钟为共架,而镈钟为单独悬挂,每钟一架。
此件镈钟呈覆瓦状,反扣相合,周身凸起铜钉三十六,正反两面铭文,通体鎏金。据史料记载,明代宫廷无镈钟之使用,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因江西出土古钟十一枚,江西巡抚阿思哈将其贡进朝廷,经乾隆帝辨认,此钟正是康熙《律吕正义》中所载:“每钟悬一簨簴,各应律吕之音”的镈钟,乾隆帝遂命乐部仿铸。此套镈钟整套十二圜,以应十二律。其钟每枚一架,于乾隆二十六年制成,并制作数套,分藏各处。钟体上径小,下径大,横径小,纵径大,呈扁圆形,以定音高次第,钟愈大而发音愈低,演奏时以何律为宫,即摆出某律的镈钟一架,位居编钟之东,凡作乐,先击缚钟,以宣其声,即所谓“金声玉振”之金声,是宫廷雅乐“中和韶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钟为乾隆时期铸造,体阳面铸钟名,背面镌篆文乾隆皇帝御制铭。古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南吕为其一也。南吕中声十二律制:古代律制,用三分损益法将一个八度分为十二个不完全相等的半音。十二律阴阳各六,暗合十二月之时,各律从低到高依次为: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与之相对的十二镈钟用时不并陈,仅设当月律之镈钟,如十一月设黄钟,十二月设大吕,正月设太簇,依此类推。而此件镈钟音律为“南吕”,为十二镈钟之第十,至今故宫博物院及天坛均有收藏,十分珍贵。
明代的中和韶乐没有镈钟和特磬。清乾隆二十四年(1795年)江西出土古钟十一枚,因命按十二音律用铜镀金仿制十二枚,每枚一架,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制成。用种体大小调节音高,钟愈大发音愈低。演奏时以何律为宫,即摆出某律的镈钟一架。于乐队演奏前先击一生镈钟。所以清代镈钟的制造,具有重要的意义。镈钟自汉以来的隋、唐、宋、金、元各史乐志中均有记载,惟明代乐悬未具,致使历朝礼乐中的重器沿袭出现中断。康熙朝御制《律吕正义》虽引隋书乐志做了记载,但也仅限于文字,实物仍为空缺,时至乾隆朝,这一缺憾才补上。古钟出土之际,正值朝廷用兵准、回两部。历时五年的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之时,按照古制大捷之后必要“功成乐作”,“铸钟鼎以纪功德”,因此新铸镈钟便成为顺应古制、大吉大利、纪功扬威的非凡之举,强烈表现出统治者追崇周礼、建中和之极之意,借儒家“礼乐通政”的治国思想来达到强化皇权统治之目的。
2369 清中期 白玉凤纽印章
尺寸:2.1×2.1×5.3cm
估价:RMB 60,000-80,000
成交价: RMB 69,000
说明:印以白玉为质,玉质细腻凝润,玉色洁白纯净。材质方正,钮浮雕凤鸟,高冠长喙,身形矫健,形神兼备,细观察其钮部凤纹雕刻,极具巧思,仅在方寸之间亦用起线的技法将祥凤的神情和姿态刻划的惟妙惟肖,造型流畅,富于动感。整体琢刻圆润细腻,刀法精绝,纹饰细密精美,而且技艺娴熟,风格独特,非一般工匠所为。
[来源]欧洲藏家旧藏。
2370 清 白玉福寿如意形印盒
尺寸:宽7.2cm
估价:RMB 80,000-120,000
成交价: RMB 101,200
说明:印盒以整料和阗白玉雕成,胎体厚实,质地缜密,色泽洁白。通体呈如意形,造型雅致而不乏灵动,器物规整而不失新意。器分上盖与盒身两部分,以子母口相扣合。盖顶的如意形开光之内,琢饰福寿纹。其中蝙蝠形象生动,双翼展开,口中衔有一个万字符,寓意“多福”。两个寿桃丰硕饱满,枝叶繁盛,有“长寿”的吉祥寓意。盒壁面弧线优雅,内部掏膛干净利落,制作规整,琢磨精细,制艺徐疾有序,展示了制玉人的高超技艺和高超的智慧。盖与盒身薄厚均匀,且契合严密。整体造型沉稳简洁,与玉色素雅纯净相映成趣,格调高远脱俗,又不失灵动清新。印泥盒一般多为瓷胎烧制,以保持印泥的水分不致快速蒸散。而玉制印泥盒,则在材质上更加追求珍贵、奢华。印泥盒除了可置放印泥之外,事实上,也可以充作粉盒或香盒使用。
2373 清乾隆 白玉倭角长方形洗
尺寸:长11.5cm
估价:RMB 350,000-450,000
成交价: RMB 402,500
说明:洗呈长方形,整体线条流畅,从上至下整体收腰成一个长方的倒梯形结构,端正别致。底部挺立四个小足。通体光素,展示出简洁典雅的气度和珠圆玉润的质感。该器玉质纯净,莹润无瑕,质白细腻,玻璃感强,素雅秀美,充分显示出玉石的“体如凝脂,精光内蕴,质厚温润,脉理坚密”之本。
2376 清乾隆 白玉仿汉谷纹云蝠如意
尺寸:长42.5cm
估价:RMB 1,800,000-2,800,000
成交价: RMB 2,070,000
乾隆皇帝慕古、摹古,对于古玉尤为重视,除了广为搜集之余,更善于摹古,有如本品清乾隆 白玉仿汉谷纹云蝠如意。此柄如意主体以仿汉代古纹璧而琢制。据《周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其中“以苍璧礼天”。璧在古代是标志诸侯爵位等级的瑞器。在周代,周天子称王,为最高等级,周王以下分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每个等级的诸侯都有其特定的瑞器,不许僭越。据《刷礼·春官.大宗伯》记载:“以玉作六瑞,以等邦国。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子爵和男爵的等级用璧作瑞器,又以璧上所刻纹饰的不同而分为谷璧和蒲璧。谷璧的刻纹如发芽的谷粒状,有如本品之如意首及柄部之乳钉纹样。蒲璧的刻纹如蒲公英花芯上的斜网格状。此柄如意取上等和田白玉,材质硕大,玉质莹润通透,内含光华,入手温润,腻如琼脂。如意首呈灵芝形,开光内满琢仿汉代谷纹壁之乳钉,乳钉排列细密规整且颗颗饱满,刀工细致,打磨抛光精细。柄部于乾隆时期典型的巴洛克风格的花卉开光内亦琢乳钉纹,排列有序,密而不乱,于方寸中展示皇家之法度、威严,更体现了乾隆宫廷尊崇“汉玉”的师古之情。首部顶端亦采用高浮雕、镂雕之技法,雕琢蝙蝠展翅,口衔灵芝。由此观之如意背面,自如意顶至柄中部满饰云纹,层层叠叠,祥云氤氲。纵观本品,将汉代纹样与清代纹饰融为一体,摹古与创新,用刀讲究,一气呵成,起伏有致,舒展精致。特别是本品玉质白皙,巧用玉皮之栗色,摹古汉玉之沁色,实为匠心独运,整体给人以规制庄严之感,堪称乾隆玉制如意之佳器,殊为难得。
“如意”最初的实用用途为搔杖,搔痒可如人意,故名“如意”。如意一词来源于印度梵语阿娜律,是佛教的持器之一,僧人讲经问道时传递以表示授权主讲。后来逐渐演变为贵族豪门在掌中把玩的装饰之物,清淡时手执如意直指四座,潇洒风雅,故又称“执友”、“谈柄”;因常不离手而又称“握君”。清代如意基本摆脱了实用用途,如意被视为吉祥瑞器,成为朝贺、祝寿、喜庆时不可或缺之物,宫禁之内,宝座、卧榻、案头等方方面面都少不了如意的形影。
2377 清乾隆 白玉雕人物故事图如意
尺寸:长44cm
估价:RMB 3,000,000-3,500,000
成交价: RMB 3,450,000
如意取整块白玉材雕琢而成,体量巨大,造型饱满,线条婉转流畅。如意首为清代标准的灵芝云头,上面琢童子献寿图,峰峦之中,山石嶙峋,古松茂盛参天,花草丛生。苍松翠柏之下,老者笑意盈盈,童子肩担桃枝两株,桃实饱满,悬于枝头,寓意长寿多福。柄身中部微隆,由上而下渐宽,雕刻高士倚石图,高士面容慈祥亲切,颌下留有长髯,身着长袍,双手怀抱一件灵芝,意境清幽。如意尾部雕童子观鹊图,有喜在眼前之美意。整体雕琢精炼,于方寸之间,以刀代笔展现惟妙惟肖的人物,更显制作者的精湛工艺,而于一柄如意之上,首部、柄部、尾部分别刻划三幅场景,既独立又可融为一体,以达清代各类艺术品所求“有图必有意,有意必吉祥”的盛世主题,可为独具匠心。
2378 清乾隆 剔彩八仙庆寿纹如
尺寸:长39cm
估价:RMB 280,000-380,000
成交价: RMB 460,000
说明:如意是中国人特别常用的语辞,例如「吉祥如意」、「事事如意」等等,清代皇家宫廷陈设器物中,各种材料制成的如意伴陈其中,英国使节马戈尔尼在《乾隆英使觐见记》中记载:“所经各宫或各屋,必有一宝座,宝座之旁,必有一如意”。特别是清乾隆皇帝,对如意亦是情有独钟。乾隆《清高宗御制诗三集》卷九十三有《咏白玉如意》一首:“盈尺和阗玉,良工琢曲琼。惟坚待为错,曰白自含英。底藉公孙辩,还嗤恵子鸣。指挥供代语,静默足沈情。”可知乾隆皇帝对如意的喜爱之情。
2379 清乾隆 霏雪地套红料荷塘竹韵图鼻烟壶
尺寸:高8.5cm
估价:RMB 200,000-300,000
成交价: RMB 230,000
[著录]Hugh Moss、Victor Graham 及曾嘉宝,《A Treasury of Chinese Snuff Bottles: The Mary and George Bloch Collection》卷5,香港,2002年,编号879。
说明:烟壶呈扁瓶形,长颈圆口,溜肩鼓腹,底承椭圆形圈足。壶身霏雪地半透明,外套宝石红色玻璃,光泽鲜亮,似红色宝石一般,耀眼夺目。腹外壁以霏雪地套红料精琢通景雕“荷塘竹韵”图,竹影婆娑,洞石兀立,似绿意浓浓。荷塘莲叶俯仰有致,似被微风吹起,恰似纱裙半掩,令荷花似美人半遮,含羞待放。更有蜻蜓点水,悄然寻初绽之荷花,欲立其上。正合宋人杨万里诗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若出水芙蓉,出落一番别样境界。壶身一面中央套红料饰大篆“竹夜荷影”四字,造型外圆内方,整体工正大方 ,宗法上古秦汉古玺,意与神会。
整体画面布局疏朗有序,意趣横生,浓郁热烈,激情妍丽。尤为精妙的是其底足亦精琢水波纹包裹,海浪纹雕刻精细,密而不乱,层层有序,设计新颖,雕琢精细,令人称奇。如此精工细刻,非一般民间工匠所为,应属于宫廷御制,弥足珍贵。
2380 清乾隆 御制蓝地套白料团龙鼻烟壶
尺寸:高6cm
估价:RMB 220,000-320,000
成交价: RMB 253,000
“云行雨施,万国咸宁” 诗文“庚” “子”钤印
说明:烟壶呈扁瓶形,直颈圆口,溜肩,腹部扁圆,肩饰兽首衔环耳,底承椭圆形圈足。本品造型优美,气质典雅,壶身宝石蓝料套涅白料,料胎之精良,蓝料深邃古雅,冰裂纹伴随其中,更添意趣,高贵不凡,有如天然宝石;白料如玉之莹润,彰显出非凡之丽质,配色清新静谧,观之怡神静气,诚为佳料名壶。壶身一面雕饰团龙纹,苍龙以正面立龙形象,横空而出,腾云驾雾,口齿微张,双目圆睁,须发飘散,不怒自威,身姿矫健,遒健凶猛,气夺千里,动作中饱含力度,虽然身形细长,丝毫不显纤弱,王者之气激荡其中,予人鉴阅之际顿生敬畏之心。壶身另一面白料圈开光内饰篆书“云行雨施,万国咸宁”诗文及“庚” “子”连珠印,此语出自周易,“庚子”即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也十分明确的记录了此壶的详细的制作时间,为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颇为珍罕。此壶蓝料套涅白地的配色品种存世极少,如此高品质的烟壶更是凤毛麟角,其颜色尊贵、明快,且壶身肩部及底部圈足均套白料,从其雕刻纹饰,用料,工艺上看都是典型的皇家御制用品。
2381 清乾隆 涅白地套粉料龙纹鼻烟壶
尺寸:高4.8cm
估价:RMB 320,000-420,000
成交价: RMB 368,000
“乾隆年制”四字双行楷书款
说明:烟壶呈扁瓶形,撇口,溜肩敛腹,底承椭圆形圈足。口底均满套粉料,壶身纤长扁平,此种器型的套料鼻烟壶为乾隆时期宫廷造办处制作样式之一。器形规矩典雅,俊秀可人,掌玩于手,喜悦于心。本品运用套料技法制成,通体涅白地套粉红色玻璃,响膛规整,料质纯净,白地温润莹白,冰泽明艳,抚之如凝脂,粉料颜色淡雅。通景饰螭龙纹饰,双螭龙腾空而起,叱咤风云,虬躯矫健凶猛,大有气夺千里之势,两龙神形俱佳,栩栩如生,相顾之际,更得以妙笔传示出浓浓的殷切之情。螭龙纹是我国古代常见的装饰题材,常用于各类器物之上,寓意吉祥,深得人们喜爱。平底上刻 “乾隆年制”四字二行楷书款,刀法流畅,是乾隆料器中的典型书体。Hugh Moss、Victor Graham 及曾嘉宝,《A Treasury of Chinese Snuff Bottles: The Mary and George Bloch Collection》,卷5,编号912,著录有一件清乾隆 涅白地套蓝料夔龙纹鼻烟壶,其用料、工艺、刻款相类,为同一时期制作的宫廷套料鼻烟壶,可兹比较。
2382 清乾隆 粉彩百子图葫芦形鼻烟壶
尺寸:高6.8cm
估价:RMB 280,000-380,000
成交价: RMB 322,000
“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单行篆书款
说明:[参阅]
1.《中国鼻烟壶珍赏》耿宝昌,赵炳晔主编,三联书店香港分店;台港文化事业公司联合出版,1992年,页120,图123;
2.佳士得纽约,2013年03月21日-22日,Lot 0901。
烟壶扁葫芦形,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为扁圆形,下部为扁方体,与传统的葫芦形有所区别,寓意天圆地方。上圆下方造型始见于明嘉靖时期,以体现道教天圆地方的宇宙观念,含有天地交泰之意,其成型难度较大,成品率低,远过于一般器形。壶身瓷胎通体施松石绿釉,通体施粉彩为饰,双面做四开光,内绘百子图,童子簇拥相携,或敲锣放炮,或放灯嬉戏,玩姿各异,场景热闹,布局繁密有致,构思巧妙,色彩清新,人物传神,勃勃生气呼之欲出,欢乐祥和。画面以舞狮、彩灯、鞭炮诸元素,展现春节元宵习俗,寓有长春百子之吉祥寓意。
整器绘工采取平面布局,注重线条画结构,以线写形,以形写神。顶配铜鎏金錾花嵌料盖,底书矾红“大清乾隆年制”六字单行篆书款,颈、腹侧以绿彩绘缠枝莲纹,绘画流畅,呈色鲜艳,配合器物局部造型而设,显示宫廷法度一丝不苟。此壶方寸之间,巧纳近百人,画工娴熟,用色大胆,画面热闹非凡,一派生机喜庆景象。
2392 明 青玉太狮少狮
尺寸:长17.7cm
估价:RMB 1,200,000-1,800,000
成交价: RMB 1,667,500
说明:摆件玉质温润光洁,细腻柔滑,致密均匀。皮色桔红鲜润,似为瑞草霞光,为青玉增添丰姿,更为雅致娇俏,妩媚动人。整体雕三狮,一大两小,其乐融融。大狮呈俯卧状,放口阔鼻,额头凸出,双目圆睁,炯炯有神,表情沉稳而威猛,怀中抱一绣球。其身两侧各有一憨态可掬的小狮子,温驯可爱。整器雕刻精细,流畅自然,布局疏朗,雕琢有力。琢工精细讲究,刻划纹路细腻;造型可爱,生动传神,制作精良,是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
-
《坎公骑冠剑》静谧之夜挑战怎么通关 静谧之夜挑战通关技巧攻略, 2023-10-04
-
《坎公骑冠剑》雪山见闻录通关攻略, 2023-10-04
-
《坎公骑冠剑》防守共斗角色选择推荐 防守共斗角色怎么选, 2023-10-04
-
《坎公骑冠剑》迷路的少女任务攻略,坎公骑冠剑迷路的少女任务 2023-10-04
-
《坎公骑冠剑》辛缇拉伊弗利特专武介绍 辛缇拉专武怎么样, 2023-10-04
-
《坎公骑冠剑》超凡突破锤获得方法, 2023-10-04
-
《坎公骑冠剑》赏金行动妖精打法阵容推荐, 2023-10-04
-
《坎公骑冠剑》贵人现身怎么通关 贵人现身通关技巧攻略,坎宫骑冠剑全关卡通关图文攻略1-7 2023-10-04
-
《坎公骑冠剑》诺克西亚技能怎么样 暗萝技能效果介绍, 2023-10-04
-
《坎公骑冠剑》角色强度排行榜分享2022, 2023-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