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星软件园提供热门手机游戏下载,最新手机游戏攻略!

《圣境之塔》桔梗花怎么样 桔梗花介绍,

时间:2023-10-04 05:28:32 来源: 浏览:

五台山繁峙佛教文化研究(廿三):从羊头山古传碑看古代乡村水文化

#五台山##忻州头条##仰头山#

繁峙羊头山普照寺六月十九庙会

自古以来,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逐水而居、凿泉挖井、修渠引河、解决人畜吃水和用水困难,成为生存必须面对的问题。古代先民们围绕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了具有明显区域特征的水利型经济。就繁峙而言,在滹沱河水资源丰富的泉域,水稻种植、水田灌溉、水产养殖、水磨业、制纸业、豆腐、粉条加工业的发展就极具普遍性,至今具有显明的地方经济文化特征。

在山西繁峙的古代乡村,分布着大大小小、无以计数的具有龙神信仰的龙王庙、五龙殿、井神河神牌位。各村历史上形成的具有固定场所、固定线路、固定参与的各种祈雨活动,也具有相当的普遍性,表达了古代先民对水的渴望和期待。我们对五台山佛教文化研究的时候,即关注到位于台山之阴的繁峙古代社会就有龙王庙众多、极具宗教色彩的传说、村镇庙会文化盛行这样的文化特征。

往日驱车出雁门,几从渔牧到河源。三泉戛石湍犹小,万壑潨流水正浑。势落平原通海啸,气蒸恒岳见云屯。无端忽作崩城怒,似为英雄洗血痕”。这是明代成化年间进士,仕至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石珤(1464~1528)来到山西繁峙滹沱河源头看到的景象。他描绘了三泉涌冽、支流汇合、急流奔涌、气蒸恒岳的自然美景,也盛赞了世代先民是创造历史的真正主人,激荡飘荡的滹沱河水可以为他们洗去生活的艰辛与血痕。

本文以《仰头山古传碑》等寺院碑记为例,结合笔者田野考察、村民访谈,参考县志记载、家谱日记、在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中心和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韩朝建博士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勾连五台山土地、森林、植被等自然因素及朝代更替,对以水为中心的山西繁峙古代乡村区域社会政治、经济、民俗文化、宗教信仰等进行考察研究。对促进当下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乃至合理利用资源均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繁峙羊头山普照寺建筑群

羊头山的水文化

羊头山,亦称仰头山,位于山西繁峙平型关镇(原横涧村)南3公里,是泰戏山支山主峰,海拔1800米,山顶有普照寺。据传,从北魏孝文帝巡视五台山之后,这里就开始建设寺庙。据《仰头山古传碑记》记载:元朝至顺(1330~1333)年间“山峰有塔五座,塔中有罗汉圣僧十六尊位”。可见这里建寺时间久远。后人有诗赞曰:“惊叹自然造化工,仰头崔嵬势凌空。云飞雾聚隐雄姿,梵宫禅乐若仙境”。

一、祷雨则应

《仰头山古传碑记》刻于明代正德七年(1512)现存仰头山普照寺院中,碑阴额刻楷书“碑记”二字,在“碑记”二字中间刻“智慧清净、道德圆明、真如妙海、即照普通”,乃临济正宗碧峰下第七世突空智板禅师演派的十六字。碑阴刻施主姓名。碑记正文记载:

至今正德七年仲夏,天乃大旱,沱阳不雨,吾闻古语有云: “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曰:“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矣。”无麦无禾,岁且饥懂,狱讼繁兴,盗贼兹炽,官僚嗟叹, 民庶忧愁”。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古代中国以农业为主,如果天不雨则民没有粮食,想要平安过日子是不可能的事情。

“今乃五台山普济寺下院柳峪庵僧人圆贵同横涧村善人李志全、耆民张礼等各发虔心,沐浴斋戒,谨备香纸,磕头跣足,拜山峰塔前,不日而霖雨普降,则禾黍荒荒,百谷丰登,而禾乃大熟”。

繁峙平型关镇是滹沱河的发源地,有充足的水资源灌溉,可以种植稻米。根据碑文记载,正德七年夏天大旱,繁峙地方不雨,普济寺下院柳峪庵僧人圆贵和横润村村民李志全、耆民张礼等人沐浴斋戒,拜于羊头山而天降大雨,当年五谷丰登。张、李二人见其寺院砖塔经年累岁,风雨损坏,罗汉圣像被风雨之剥落,于是各施其财,补之修之,雕之塑之,续造佛一尊及阿难、雨师塑像,则砖塔焕然一新, 圣像郁然可观。

关于雨师的奉祀,我国秦汉时已列入国家的祀典。《唐会要》称,奉祀雨师,升入中祀。东汉蔡邕《独断》则称,“雨师神,毕星也。其象在天,能兴雨”。毕星是二十八宿中西方七宿之一。羊头山普济寺中供奉雨师神是繁峙古代水文化中佛道融合的世俗化场景。

张、李二位各有若干兄弟子侄,碑记皆有题名:“横涧村:李广妻赵氏男六子,长李志亮,李志郁,李志满,李志全,李志宣,李志潮;张聚文妻郭氏男张礼,张仁,张太,孙男张文进”。碑记中还有平型关关王庙住持、本村龙王庙住持僧人及本村张家43名功德主姓名。

二、卫所势力

明代平型关镇横涧村亦是振武卫屯田地点之一,记载该事件的碑刻题名首列横涧村千户(正五品)李刚、舍人李奇、百户张清、百户李文、总旗高峻、总旗许端等,说明当时该村是以卫所军户为主导的村落。

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羊头山久废重修,更是由大功德主“钦差守备山西平型关地方都指挥体统行事指挥佥使查瓦镕”组织领导,平型关中军卢文灿,仓大使赵应科等20名军人参与布施。柳峪庵成为普济寺的下院说明这里的居民除了传统的卫所势力可资利用之外,还可以寻求了具有王府背景的寺院普济寺的帮助。普济寺为代王府的香火寺。

三、依梦取水

民国十八年(1929年),南海普陀山圣空、圣开禅师慕名而来繁峙仰头山圣境,发愿建造一座大雄宝殿,苦于这里山高无水,在梦境中受白发老者点化,梦醒后按照梦中老者的指点,寻得九棵松树下寺庙根基,并在根基前西侧用禅杖挖了三下就挖出了清澈的泉水,最后顺利建造起了“大雄宝殿”,正殿匾额上书“方梦初醒”四个大字。羊头山“祷雨灵应”和“依梦取水,三禅杖挖出一口井”的传说侧面表达了五台山繁峙水文化中浓厚的宗教信仰色彩。

四、龙洞传说

五台山是一个神话故事的海洋。据《清凉山志》记载繁峙岩头村秘密寺后面有龙洞圣迹:“龙洞,在秘魔岩,恳祷则龙现,见者非一”。

相传五台山原来叫五峰山,每天狂风大作,飞砂走石,久旱不雨,寸草难生。文殊菩萨悲悯众生之苦,从东海龙宫借来一块“歇龙石”,气温骤然下降,清凉宜人,从此五峰山百草茂盛,森林满坡。后来人们在这块清凉石旁建了清凉寺。

再说青龙布完雨后,回来找不到歇龙石,立即带了五百恶龙,追到五峰山寻找宝石,怒将五座山峰夷为平台。文殊菩萨见状,为度化五百恶龙,遂化作老和尚,将五百恶龙引入一个山洞,施法将他们关在洞内,洞口只留几寸宽的缝隙,仅能透入空气和阳光,并说:“你们在此好好修行,我让弟子们常来朝拜你们”。从此留下“朝台不朝龙洞,只朝了半个五台山”的说法。金代文坛宗匠元好问(今忻州人)游龙洞后留下“沉沉龙穴贮云烟,百草千花雨露偏。佛土休将人境比,谁家随步得金莲”的著名诗句。

在佛教界认为,文殊菩萨久远劫来,已经修证圆满,成了佛,名称叫龙种上佛,在海里度化众生。因为文殊菩萨在教导众生对治心魔、成佛的路上有独到的心得,所以被尊称为妙吉祥菩萨。文殊菩萨每日在金色界五台山为一万人俱而演妙法,劝导众生莫再贪求小智小慧小成就,受世界功名利禄的劳役,而要打开眼界,观虚空世界无穷无尽。修大智慧怀大慈悲,自利利他智慧如海,无不吉祥。

龙凤图腾之所以受到炎黄子孙的尊崇,是因为与华夏文明的演进过程有着密切的关系。1987年于河南濮阳西水坡仰韶文化遗址发现了六千多年前用蚌壳摆的龙,此龙昂首、曲颈、弓身、长尾,前爪扒、后爪蹬,状似腾飞。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龙,鳞中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长能短,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上古时候,龙作为水利神和农业神,以兴云布雨、司水理水为天职,以天下人间的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为职责。老百姓敬畏龙,崇拜龙,只是希望衣食无忧、安居乐业。

繁峙岩头乡龙洞圣迹

五、龙王信仰

繁峙地处晋东北黄土高原,素有十年九旱之称。以春旱为主。

据资料《山西自然灾害年表》记载,宋端拱元年(988)全县大旱。明成化九年(1473)因为旱灾“免繁峙等夏税二十万石”粮食。明万历十五年(1587),明天启七年(1627)繁峙大旱。久旱不雨,粮食歉收,导致社会混乱,吏民祈雨成了乡土社会中的头等大事。

唐宋以后,从佛教中脱胎出来的龙王崇拜逐渐取代了雨师的位置。位于繁峙境内的“华北屋脊”北台顶上建有龙王庙。据《清凉山志》记载:五台山“北台顶上有天井,下有龙宫,白水池相连,金刚窟亦相通彻”。北台之阴、滹沱河畔的繁峙下永兴村有兴龙寺,富家庄古有“海眼寺”。

据繁峙民俗系列《纵横繁峙》记载,繁峙境内有71座龙王庙遗存(有的村庄近年随着城镇化已消失,现作为乡土繁峙的历史文化遗产列举如下,以供后人研学)。其中东面神堂堡乡(青羊河和大沙河源头),中间平型关镇(滹源河源头)10座,西边岩头乡(峨河源头)共44座,占总数62%。反映了越是水源丰富的地方,村里龙王庙越多,乡民的龙王祟拜信仰越是盛行。现在人们在这些泉水丰沛的地方建起了二十多家水厂(著名者有八功德泉水厂等),五台山佛教圣地的水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1.(神堂堡乡)杨家湾龙王庙,2.吐岚台龙王庙,3.洞沟门龙王庙,4.天桥村龙王庙,5.青羊口龙王庙,6.楼房底龙王庙,7.吐楼龙王庙,8.麻子山龙王庙,9.碓臼龙王庙,10.莲花崖龙王庙,11.红崖龙王庙,12.钟耳寺龙王庙,13.尧子龙王庙,14.腰庄龙王庙。

15.(岩头乡)岩头村龙王庙,16.元山村龙王庙,17.南磨龙王庙,18.安头龙王庙,19.木格龙王庙,20.寺沟村龙王庙,21.辉峪村龙王庙,22.口儿洼龙王庙,23.半截桥龙王庙,24.禅堂龙王庙,25.大西沟龙王庙,26.龙宿沟龙王庙,27.复兴村龙王庙,28.庄子村龙王庙,29.大草坪龙王庙,30.大明烟龙王庙,31.刘家坪龙王庙,32.东沟龙王庙,33.香台龙王庙。

34.(柏家庄乡)小南川村龙王庙,35.红沟村龙圣寺,36.(大营镇)龙王庙,37.龙王堂村龙王庙,38.六郎城村龙王庙,39.后所村龙王庙,40.小店村龙王庙,41.(东山乡)天岩村龙王庙,42.正沟村龙王庙。

43.(繁城镇)上西庄村龙圣寺,44.高升寨龙山寺,45.水峪村龙王庙,46.光裕堡乡,47.富家庄海眼寺,48.梨峪村龙兴寺。

49.(平型关镇)横涧村龙王庙,50.孤山村龙王庙,51.前所村龙王庙,52.磨峪沟村龙王庙,53.西跑池村龙王庙,54.朴子沟村龙王庙,55.大柳树村五爷庙,56.东连仲村龙兴寺,57.小屯村龙王庙,58.麻黄村龙王庙,59.云雾峪村龙王庙。

60.(集义庄乡)有大宋峪龙王庙,61.下永兴村兴龙寺。62.(金山铺乡)有北河会龙庆寺,63.麻地坪龙王庙。64.(砂河镇)南关龙王庙,65.曹家寨龙王庙。

66.(下茹越乡)赵家峪五龙寺,67.上寨龙王庙。68.城关镇古家庄龙王庙,69.泽萌泉龙王庙,70.大峪龙王庙,71.公主村龙王庙。

繁峙县城元代创建官水磨碑记

泉水利用

山西繁峙居华北最高峰五台山之阴,山多坡广。“五台山”一词最早见于公元 六世纪初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五台山五峦巍然,故谓之五台山”。五台山山体呈现由东北向西南的走势,沿着该方向朝繁峙、代县方向延伸,逐渐平缓,直至忻定平原边缘。五台山乃文殊名邦之胜刹,所以,“其为山也,涵容万化, 潜育白灵,岩华涧草,全彰本智之光,静谷幽林,深隐真人之宅。

一、滹沱源头

五台山是世界上最早露出水面的陆地之一,最早在 26 亿年以前的震旦纪时期经过著名的五台隆起,其地貌结构、地形构造比较稳定。山西第二大河——滹沱河发源于五台山地区的东北部,繁峙县城东南泰戏山脚下荞儿沟青龙泉即为源头之一。著名的关口平型关就坐落在泰戏山中。明代诗人王钥有“群山四围合,突兀峙当中。北望恒山特秀拔,南瞻五顶何苍葱”的诗句。

据《繁峙县志》记载:“青龙泉洇蓄不流,渐浸为下湿地,有数里长,直至大孤山。山侧有潜泉与之汇集成流”。然后西流7.5 公里至大营南,5公里后至三泉。泉水清凉。三泉并涌,故有品字泉之名。泉水由泉底喷涌而出,人们以为是滹沱河的源头,其实不然。清代繁峙知县周人甲描绘了“泰戏山前品字开,清泉并注碧潆洄。隄边树绿三春柳,涧底石青万点苔”的自然美景。

滹沱河西流17.5公里至代堡有沿口河支流自北注入。西流5公里至砂河有羊眼河支流自南汇入。滹沱河到了上浪涧潜入地下,暗流20余公里,再出于上永兴村东。西南流15公里经笔峰村出县境入代县。境内全长80公里。滹沱河贯穿于忻定平原北部,最后折向东北流入五台县西南角,在盂县北境出省。山西境内总面积约 6000 平方千米。

唐代诗人李益(750~830)曾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他对滹沱河的记述更为真切细腻,《临滹沱见八蕃使》:“漠南春暮到滹沱,边柳青青塞马过。万里关山今不闭,天家顿许郅支和”。

五台山地区深岩大壑,蕴秀藏云,仙梵灵灯,现乎杏冥。其生态范围内有各种植物近千种,繁峙植被分为五个垂直带,分别是亚高山湿生草甸带,亚高山灌丛草甸带,森林草甸带,灌木草原带和农垦带。五台山区有大量的珍稀树种楸树、檀树、椴树等,万历《定襄县志》记载,“繁峙东原,高坟累累,松楸繁茂”。此外,还有甘草、手参、酸枣、半夏、桔梗、黄芩、麻黄等 300 多种药材植物。有青山羊、熊、豹、狼、狍子、獾子等多种野生的动物。农业作物主要有谷子、高粱、玉米、黍子、水稻等5种。主要分布在滹沱河二级阶地。

北宋熙宁年间(1068~1077)太原府吏人王倚朝台路过羊眼河,看到山中耕者辛勤耕作的场景,“晓来雨过急趋耕,惟恐田中草复生。坡峻土顽难并垦,牛羸人困强驱行”。春天刚下过雨,农人赶紧下种,希望的是秋有收成,种地不怕风和旱,天时人事自分明。

水行磨动图示

二、水行磨动

大量水利史的研究表明:古代山西水利最先起源于中南部汾河中下游地区与谏水河流域,此后随着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北移,渐次向中部山西腹地转移,而后向北部滹沱河、桑干河盆地推进。引泉和引河灌溉是古代山西水利的两种主要形式。而历史时期山西的水利灌溉工程,首先始于对泉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创建官水磨碑》,刻于元至正二十二年(1362), 距今660年。繁峙城关镇南关(元代为县城东关)村关帝殿内。现在水磨碑已不知去向,原文载光绪七年《繁峙县志》和光绪二十七年《山右石刻丛编》,《山西碑碣》 326 页有元代“创建官水磨记”拓片,碑文由“乡贡进士东鲁欧阳让撰并书丹”,作如下介绍:

碑文首先介绍了繁峙的地理位置,“坚州(今繁峙县)……西连冀晋,东囗幽燕,南接赵卫,北迩云来,雁门阻阨,滹沱涌涛,土地……当其冲要”。

元至正廿年(1360)夏天,总兵官中书平章政事选委完者帖木儿,出任坚州(今繁峙县)达鲁花赤兼防御巡绰事,轻徭薄赋,施治立法,兴建水利,以备官需之用。他听从同知韩仲彬的建议,在南关原有水磨旧址的基础上,进行重修官磨一处,经营收入用来支付五台山寺院建设,南裕口斋膳及本县官府开支之用。“本州民李唐,祖有磨一所,兵革残废,基址尚存,可于俸金内鸠集,以酬厥价,效力口成厥功,取其收蓄之物,罄输于官,以给三处之费,不其美乎?”

这一举措受到士民拥护。“邑人咸集,献物若干”,“力于经营,鸠工乐事”,在繁峙官民的努力下,经过两年时间,龙窝渠堰周完,水土土石坚固,房屋碾磨焕然一新,滹沱河水得到充分利用。“北渠六分,南渠四分,官磨乃取其四分”,从此以后,水行磨动,收物孔多。

至于水磨的生产能力,资料有“每盘一日磨栗,粟一二石至三四石”的记载,另据当地人回忆,一盘水磨一日可加工两担面(一担168市斤),碾三担米,大磨一日可磨面四到五百斤。水磨业所具有的经济效益显而易见。因此,出现了“一州之给有余,三处之供不绝”。吏不用下乡征税,田野有老农讴歌的景象。于是繁峙境内“治行俗美,民安物阜,官府简易,郡境肃清”。到了明代亦是如此。诗人梁瑞霜作《秋晚渡河》:“一鞭晓色渡滹沱,芳草茸茸漫碧波,却忆去年沽水路,鳆鱼正美钓船多”。描绘了滹沱河两岸人民的美好生活。

水磨示意图

三、稻谷飘香

山西繁峙的水利开发利用可追溯至唐初,大规模开发利用则在元代。唐朝长安(701一 704) 年间,西峨峪即今代县峪口河,洪水泛滥,“汝升理泉脉穿渠灌田,里人安业,立庙峪口,祀之"。在朝任仆射的茹汝升帮助代州治理东、西峨峪两河水利,深受人民爱戴。茹仆射(茹汝升)据说是代州断景村人,唐代的时候官任仆射,治理峨河水患,“复穿集以溉民田,仍立法以息民竞",故而受到当地人的祭祀。东峨峪即今峨口河流域,注入滹沱河,常因浇地起争端,茹汝升帮助村民制定使水办法,使各村有章可循,乡民感恩,为其建庙纪念,即峨口奶奶庙院内的相公庙。

山西繁峙滹沱河沿岸的水利灌溉历史悠久,元代繁峙的一通碑记提到附近南关村的时候言此处“水陆之利甲一州”。由于滹沱河水源丰富,低凹水地较多,极利于水稻种植和养殖。历史上的繁峙大米受泉水滋润,不仅产量高,而且品质优良,远近闻名,历来就是送礼佳品。因此,繁峙素有“米粮川”、“小江南”之类的美名。

现立于繁峙下茹越乡福连坊村寺内,刻于元代至正八年(1348年)《创建大弥勒天宫寺碑记》布施给寺院的粮食特别多,粟115斗,麻25斗,大米33斗,小麦44斗,碗豆10斗,一斗等于120斤,共27240斤。从寺院捐施的记录来看,这一带村落生产的农作物包括麻、稻米、小麦、粟等,说明其经济丰富多样。

插秧也是禅法

四、进士来访

李继本是北平(今北京)人,元末进士,明初被临时委任为山西行省理问官,后任太原府同知。洪武四年(1371),他路过山西繁峙县,拜访了他的隐士朋友梁惟敬,他在《曲轩和记》中描述道:“雁门之东有邑日繁時,其山秀雄,其水清堂,其风气劲武而朴茂”。“碧嶂清流,映带下上,樵浣之声,响振林樾,跨水缔室,为碾为磨迅淌激之机轮自转胜地也”。

历史以来山西“十年九旱”是其主要气候特征,对农业发展构成了潜在威胁。这位山西行省理问官对于繁峙地方政府利用丰富多样水资源和有利地形地势条件,发展水磨灌溉以补降水不足深表赞叹。

李继本曾多次到访繁峙,均受到这批“隐士文人”的热情招待:“乡大夫喜其来,而惧其逞也,相与刿荒榛,缔草堂,开蔬圃,拭药囊,有琴在御,有书满床”。李继本描述了他这位隐士朋友的悠闲生活:“先生读书之隙,与二三同志,葛巾野服,流憩水上,饮酒以乐,不知晷景之西。其萧闲旷逸之趣,虽庞公之鹿门,杜陵之韦曲,李愿之盘谷,不为过也”。从隐士梁先生有水磨、碾坊,说明他是当地有相当经济实力的读书人。他不为物累,过着悠游林泉,与世无争的闲适生活,也让奔波在官场的太原同知李继本仰慕不已。

台山闻自昔,今日见青冥。翠抹千寻壁,祥看五色屏”。长期以来,滹沱河流域是山西境内最美的自然环境之一。它给乡土繁峙带来了美景,也带来了富足。但明清以后,繁峙“两山夹一川”的自然环境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稻花飘香

分水灌溉

在我国古代乡土社会中,水利秩序的形成虽然是依靠实力或者武力,但是要使这种利益冲突的结果得到固化并形成一种传统, 使得人们自觉遵守,还需要文化观念上的解释与保证,以至成为一种“习性”。

明初以来,我国黄淮平原、中原地区人口损失极大;而相对封闭的山西,受战争的影响较小,人口保存较多。据《明实录》记载,洪武十四年(1381),河南人口为 189.1万人,河北人口为 189.3 万人,而山西人口却多达 403.04 万人,山西人口比河南、河北两省人口总和还多。而到万历六年(1578)山西省总人口已经增长到 532 万人。繁峙随着明清人口增加,河水流量不足,分水争水纠纷成为古代乡土社会的一个焦点。

一、分水纠纷

《冶口村浇地使水纠纷碑》,刻于道光二十八年(1848),今立繁峙西冶口村三圣寺伽兰殿内。碑文叙述了清道光二年、二十七年和二十八年两次上下村民分水纠纷,呈控判明遵守旧制的经过:

繁峙冶口村旧有古渠一道,渠梢通至上游孙庄,“从河起水,直人古渠”。每当遇到沿口河有水之时,引水入渠,冶口合村进行浇灌田地。“依次挨渠地亩拨水浇灌,上轮下次,不准驾地使水,历年已久,规利已成旧矣”。道光二年,孙家庄村民赵官渠口生事,周太天断明仍照旧规。至道光二十七年三月间,下汇村村民魏乘龙硬从总渠口、大段地两处开渠,姬太天断明不准开渠, 将他新开的渠口进行填塞。魏乘龙不尊前断,第二年春天又从大段地开渠道。于是冶口村合村呈控, 将他所开渠口断令填塞,永不准从冶口村开渠拦水。现有屡次断案立碑为证。

唐宋以后,明清以来,因水利冲突造成的群体殴斗,流血事件不断增加,已严重影响到社会治安,地方政府不能不管不问,否则会影响仕途升迁和政绩声誉。只不过,大多数情况下官员们会采取“尊重传统”的措施,求得平息事端,相安无事。很少有官员会采取与时俱进的新举措。

二、寺院议罚

在五台山西北面,有条发源于中台的河流,叫峨河。出自繁峙县岩头乡山中黑龙池,属繁峙四池之一,后归于滹沱河流域。明清时期,峨河渠灌溉的村落半属代州,另一半属繁峙县,峨口在行政区上属于代州。峨口不仅是峨河总闸的所在地,而且位于通往五台山和五台县的交通要道上,俗称“朝台西大门”。出山之处,即是峨口村。

峨河流域的水利开发相当早,峨河上游的繁峙岩头乡秘魔寺,保存有五代、宋、金以及明清时期的石塔、经幢和碑刻。根据这些石刻的内容判断,自从唐朝开始,秘魔寺就已经成为规制完整的重要寺院,从五代到金,每个朝代都有拥有紫衣僧号的僧人。另外峨河下游的木角、下社等村保存的金石材料,他们能留下经幢或者碑文,说明此地乡民农业收入丰厚,经济上必定相当富有。

明成化七年(1471) 之前,代州西关人王钥(曾任河南开封府训导)曾写过一首称赞峨河流域壮美的诗句:“谷口寒溪漾碧波,派出西陇与东坡”,“禾黍纵横帮乐圃,桑麻掩映锦云窝”。他还加按语解释说:“东峨河,水出东峨口,一支西来,灌溉民田,一支东去,灌溉繁峙民田,左右村农成赖其利焉”。

现存代县木角村洪济寺过殿廊下《水利碑志》,刻于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文内容为唐宋分水成规已乱,复议峨口八村用水条章,按其股厘瓜分浇灌,州七县三周而复始,铭石永垂。共浇地三顷七十四亩五分。当时峨口水地八村,属代州四村(峨口、南留属、付村、下社村),繁峙县四村(佛光庄、沟子村、木角、高陵村)。由此可知,木角、佛光庄、高陵等村原属繁峙县,1955年划归代县,这样有利于统一管理使用峨河水。

值得一提的是碑记中规定,在用水浇地过程中如有恃强不遵,胡挟乱调,霸水混浇,阴行盗窃者,洪济寺做为调解的地方,由渠长、会首、乡约、牌社人至庙议罚。“犯规从重者,罚戏三期,连十供品,猪口,羊一只,献于龙神位前。从轻者……”。

这些看似公平的措施,其实是万般无奈的选择。这种无奈是明清之际由于人口增加,水资源需求增加的情况下,受水资源本身的局限性,技术水平、使用效率的有限性,以及泉水流量逐年减少表现出来的供需不平衡。传统水利秩序能够维持下去,主要依靠官方认可。一旦改朝换代,官权式微,这种秩序也就很难维系了。

繁峙羊头山舍利塔

三、垒坝护村

在古代乡村社会,水利设施是最大的公共资源。《管子》中说:“是以圣人之化世也,其解在水。故水一则人心正,水清则民心易”,表达了圣人治世与水利管理的相似性。因此,仗义输财,主动维护公共水利设施则成为乡村中有识之士的自觉行动。《大李牛村修防洪坝碑记》 刻于道光二十二年,即公元1842年, 立于大李牛村东寺。记载了本村书香世家宫氏家族宫聚绵等率族人筹集善款83900文,垒坝护村的功德行为。

四、引河灌区

历史上山西引泉和引河灌溉是古代水利的两种主要形式。繁峙地区农业灌溉历史悠久,滹沱河即是其重要的灌溉水系之一。相传,春秋时晋大夫羊舌氏(叔向)已引导村民疏渠灌田。唐长安年间,代州人茹汝升“理泉脉,俾水就道,穿渠,教民灌溉,里人获安业”(《代州志·水利》。

繁峙乡民们在羊眼河洪积扇区修建了羊眼河灌区,可浇地35100亩。在沿口河和小沿河洪积扇区修建了龙山灌区,可浇地21000亩。在砂河以东滹沱河南岸修建了孤山灌区,可浇地31000亩。在洪水河中下游修建了虎山灌区,可浇地22000亩。在滹沱河修红卫灌区,主要渠道有古家庄老渠,新渠,南关渠,仁义渠,大砂渠,可浇地12600亩。从下茹越至马峪河修建了繁峙灌区,可浇地18700亩。

另外与代县共用的峨河灌区为唐代已开发利用的老灌区,在峨河洪积扇上,可灌溉面积22800亩。繁峙乡民在垒坝防洪、建设灌渠的治水过程中,依靠艰苦奋斗、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治水的成功,值得后人学习与敬仰。

五、麻纸闻名

繁峙县滹沱河流域另一个水利产业是传统造纸业。造纸的整个工序需要充足的水量来保证。这样,在滹沱河流域便在造纸业方面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便利。繁峙造纸可溯源自清朝乾隆年间。所造的麻纸质厚色白,均匀无疵,历史上在晋北颇负盛名。据《繁峙县志·工业卷》记载:“永盛纸坊,俗称东纸坊,系代县聂营镇郎姓所办,三盛纸坊,俗称西纸坊,系大宋峪村孟姓所办。两家纸坊均设在县城西关,以废纸、稻结、麦秸、烂麻绳、石灰为原料,生产大、小两种麻纸。两家纸坊各有10余名工人,年产麻纸达1万刀以上,产值3400多元。工人月工资高的为1200文,低的为800文”。

繁峙滹沱双塔

水患迁城

“红衣翠袖小儿童,岩屋嬉游日正融。自是秋风吹不到,肩舆时出绿杨中”。然而,繁峙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多数河流常年干涸,一遇大雨,便山洪暴发,造成洪灾。据《繁峙县志·自然灾害》记载:

明成化四年(1468)六月六日至十一日,七天连降大雨,大峪口山崩数处,平川水涨数丈。水退后巨石横列。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大水成灾。……

明万历十四年(1586)知县涂云路将繁峙县城从滹沱河南岸搬迁到今址。正觉禅院原来在台山之北,繁峙旧城(今南关)的西关之外。明《清凉山志》关于正觉禅院的记载:“正觉禅院(亦称正觉寺),台北,临滹沱,宋称天王院。宣和初( 1119年),黄冠所侵,改神霄宫。三年(1121年),复佛寺,时有真容院僧慧识主之。邑人仰重,相与踊跃葺之,复请额于朝,赐名正觉禅院”。根椐现存正觉寺殿内梁记,确定正觉寺是万历四十一年(1613)搬迁到今天的新县城。正殿的屋梁乃金代遗存,采用减柱造法建造,2013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繁峙县城搬迁第二年,知县涂云路在旧志的基础上,稽古证今,旁求博采,撰写成了繁峙第一部县志,即明万历十五年《繁峙县志》。他在序文中说:繁峙旧城“非形势所宜,力为改革,而创建新城于沱水之北,地名龙须,雉堞巍然,甲于全晋,庙寺衙署,焕乎一新,今日之繁峙,大异于昔日之繁峙矣”。

时任繁峙县儒学训导王坦在《繁峙县志》序文中说,繁峙乃古唐叔之地,春秋时期晋国名将荀吴曾在这里大败于敌。荀吴,名吴,谥穆,荀偃之子。率军多次与戎狄部落作战,扫平晋国周边的游牧部落。

他根据已有旧志记载,稽古考证繁峙县城东北的卤城遗址。“即其遗址,实大夏参星实沈之墟”。这一鲜为人知的珍贵史料至少说明繁峙卤城是帝喾之次子的封地,在公元前2200年就有人类文明的延续。

查证史料知道,实沈是古代神话五帝之一帝喾(高辛氏)的次子,是参宿之神。《左传.昭公元年》: “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故参為晋星。”相传帝喾这两个儿子经常大动干戈,互动征讨,因此帝喾把他们两个分开,老大分到太行山以东河南商丘,老二分到山西繁峙。

另据《国语·晋语四》:“岁在大梁,将集天行,元年始受实沈之星也。实沈之墟,晉人是居,所以兴也。”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洧水》:“晋居参之分,实沈之土。郑处大辰之野,阏伯之地”。由此可知,山西繁峙卤城是华夏先祖之一帝喾之子实沈的居住遗存。

秦朝以后繁峙改州为县,迁城于聚宝寨,无奈滹沱河水患不止,土城地基不堪重负,士民想要迁城的想法已经很久了。

繁峙知县涂云路考虑到县城治所的实际情况,喟然叹日:“守令者民之父母,为民父母,见子弟之危且困者, 忍坐视耶?忧民之忧,职将谁归?”为了繁峙后人世世代代能够安居乐业,他会同宪台张公和佥通方少府周公议请于大中丞许公,然后上奏朝廷,得到批准。立即经营区划为砖城于旧城对岸,滹沱河之北龙须地面,山河环拱,奇势甲于三晋。焕然维新,两年乃成,流风千古,造福后人。清初诗人张晋作《繁峙城楼晚眺》:

泰戏峰高堆积雪,滹沱水急吼奔露。夕阳明处还西望,十二连城次第开。

乡土繁峙

结 语

《山海经·北山经》记载:“泰戏山有兽焉,其状如羊,一角一目,目在耳后,其名曰东东,其呜自纠”。在今山西繁峙县的东北,有一座泰戏山,山里有一种名叫东东的神兽,样子长得像羊,只有一只脚和一只眼睛,而且那眼睛长在耳后,因每天动——动——动地叫,故名东东,据说东东一出现,当年农业就会丰收,是一种难得的瑞兽。

《说文》:“羊,祥也”。《考工记》注曰:“羊,善也”。据传,开篇中的羊头山即是泰戏山的主峰,是滹沱河的发源地之一。其山得名与这则神话传说中的神兽“独角羊”有关。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神话中的吉祥神兽东东即是繁峙古代先民心中水神的代表,亦是繁峙区域水文化的鲜明表征。因为只要有水,农作物就会丰产,社会就会稳定,人民就能生息繁衍,续写历史。

著名插画家陈丝雨所绘泰戏山神兽独角羊形象

古代先民对水的认识,首先是认为水是生养万物的,因而是世间至善至尊的东西。《道德经》云:“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水的存在和价值则是,上天则为雨,下地则为润泽,万物弗得不生,百事弗得不成。古代中国人的所有观念是从属于对天信仰的。天下的一切都是属于上天的。水为最善,水属于天,水生万民。繁峙地处台山之阴,文殊菩萨降伏五百恶龙,羊头山法师祷雨则应,兰若寺卓锡泉来历的传说故事,乡民历经千年口口相传,流传至今。繁峙境内现有大大小小71座龙文化寺庙遗存,既是繁峙区域独特的宗教人文景观,亦是水文化中浓厚的信仰属性。

春秋末期宋国人墨子(公元前476年——前390年)在所著的《墨子·兼爱》中有一段大禹治水的话,提到今天繁峙县横涧村,大营镇一带的河流,叫泒水,“古者禹治天下,西为西河渔窦,以泄渠、孙、皇之水,北为防、原、,注后之邸,嘑池之窦,洒为底柱,凿为龙门,以利燕代胡貉与西河之民”。晚清“经学后殿”、考据学大师孙诒让在他所著《墨子间诂》引《说文》说:“泒水,起雁门葰人戍夫山”。戍夫山是泰戏山的别称,葰人,即今繁峙。

众所周知,大禹在治水过程中形成的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为邦本、科学创新的治水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和象征。繁峙乡民们在垒坝防洪、建设灌渠的治水过程中,依靠艰苦奋斗、因势利导、科学治水、以人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难,取得治水的成功,值得后人学习与敬仰。亦是繁峙区域水文化精神层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西繁峙寺院中与水有关的碑记很多,其中蕴含的重要信息、科学理念、人文精神理应得到世人尊重与重视。笔者以本县知名文化学者李宏如先生所著《五台山佛教·繁峙金石篇》中的《仰头山古传碑》、南关村《创建官水磨碑》、木角村《水利碑志》、《大李牛村修防洪坝碑记》等寺院碑记为例,结合田野考察、村民访谈、参阅《代州志》、《繁峙县志》、宫氏张氏《家谱》、《日记》、以及参阅山西大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和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韩朝建博士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勾连五台山土地、森林、植被等自然因素和朝代更替,对以水为中心的乡土繁峙古代社会进行考察。对繁峙境内滹沱河流域历代水资源利用、水稻种植、水田灌溉、分水争水、水磨业及制纸业发展进行分析探究。对促进当下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乃至合理利用资源均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本文责编:贺先森

本文作者:清凉逸人,清凉书院院长,憨山文化研究会会长,世昌教育基金会会长。

壬寅年五月二十日焚香沐手敬作于清凉书院“观我堂”。

清凉书院介绍:

东震旦国清凉山者,乃曼殊大士之化宇也,亦名五台山”

——摘自《清凉山志》

清凉书院由此而得名,前身是山西繁峙学生书店(现有3家分店),成立于2002年1月8日,致力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20年。分为前十年,主要是个人在实验小学南关小学、县职工幼儿园等四所学校推广经典诵读工程,接续中国文化断层。后十年,开启书店团队自我觉醒之路,在山西省内开展多场民营书店“激活人生系列”培训课程。

2019年9月1日清凉书院挂牌成立,致力于挖掘繁峙人“平等、喜舍、直心、修慧”的地方人文特色,构建精神家园,续接千年文脉。书院每年举办传统节日文化、智慧家长大讲堂、正心音乐茶课等公益活动二百余期。

2022年1月11日注册山西清凉普扇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清凉普扇文化传播,以文化为根基,商业为载体,深耕大圣五台山“繁宇丛峙、智慧圆融”地域文旅特色,让世人身心都能安住在文殊金色世界中。谈天论地,文商共襄,手握清凉扇,慈风普雨满人间!

以智悲双运之发心

行广大无碍之事业

标题:《圣境之塔》桔梗花怎么样 桔梗花介绍,
链接:https://www.miaoshengapp.cn/yxgl/88702.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资讯推荐
极限竞速地平线4哪里有大逃杀模式 模式位置一览
极限竞速地平线4哪里有大逃杀模式 模式位置一览

极限竞速地平线4逃生模式在菜单栏“地平线

2022-12-21
云顶之弈s9沙皇出装
云顶之弈s9沙皇出装

在即将更新的云顶S9赛季中,新增加的四费棋子

2023-06-09
可以远程联机的手游(可以远程联机的小游戏)
可以远程联机的手游(可以远程联机的小游戏)

今天给各位分享可以远程联机的手游的攻略,其

2023-08-27
原神义卖店铺怎么赚取更多营业收入
原神义卖店铺怎么赚取更多营业收入

在原神游戏中有很多活动,其中“义卖与妙想”

2022-12-23
《原神》百人一揆活动第六天通关攻略,
《原神》百人一揆活动第六天通关攻略,

原神百人一揆白金 原神百人一揆白金评分怎

2023-10-04
环形战争加尔多书库第一层攻略
环形战争加尔多书库第一层攻略

环形战争加尔多书库第一层怎么过?第一层的并

2022-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