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召唤手游》s12赛季使命手册上线时间介绍 s12赛季手册公测时间一览,使命召唤手游新s12赛季手册爆料
通信历史连载364-上海贝尔之S1240程控交换机的那些事
通信历史连载364-上海贝尔之S1240程控交换机的那些事
邮电部电信总局局长张立贵在回忆文章里说“全国长途骨干网上用的长途交换机,就是上海贝尔生产的S1240程控交换机,而且是全国长途网上应用的唯一的交换机机型”
1984年1月1日:中国邮电工业总公司、比利时贝尔公司和比利时王国合作基金会合资的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成立。
1984年4月:公司引进比利时贝尔电话公司3微米NMOS、3微米CMOS及BIMOS的生产工艺。
1984年8月6日:上海贝尔与沈阳局签订的第一个S1240直供设备合同。第一批进入中国市场的S1240程控交换机是由比利时贝尔直供的ALIC型程控交换设备。接着,开始由上海贝尔进行本地组装生产、软件设计、安装测试,向用户提供新一代ELC型程控交换设备。
1985年盛夏:工厂所需安装的所有设备材料到货了,由于体积庞大,必须用大型集装箱卡车运,而上海当时规定集装箱卡车必须在晚上10点以后才能进入市区。于是,运输、卸货、搬运和安装都只能在半夜里进行,当时,公司还有相当一部分员工都在国外培训,留在公司的员工只有几十人。于是,新一批进公司的21名大学生成为了设备安装的主力。只要接到晚上有设备进厂的通知,大家都会自觉留下来加班,虽然没有加班费,晚上也只有生煎馒头当夜宵,但大家干劲十足。那时全公司只有一台铲车,装卸机械缺乏,相当多的活都靠人拉肩扛,新来的“文弱书生”也和工人师傅一起干起来。上海诺基亚贝尔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袁欣回忆起当年的创业精神:“当时投入到那段艰苦而充实的创业阶段,我被公司上下无私忘我、辛勤付出的创业精神深深感动。无论是公司领导还是普通工人,无论多苦多累,大家都毫无怨言、兢兢业业地工作。一个人承担多个岗位、多种工作,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完成了难以想象的工作量,使外国专家都感到惊奇。”
1985年10月1日:上海贝尔第一条S1240程控交换机生产线正式建成并开工生产,主要生产用户板和S1240程控交换机的总装、测试。年设计生产能力30万线。12月16日,中外方高层领导出席开工典礼。
1986年:第一套程控交换机S1240成功下线。
1986年3月:上海贝尔参加“86国际电子、电信和仪表展览会”。
第一个S1240程控交换局在安徽合肥的故事:
- 1984年4月24日:安徽邮电第一批程控培训班开班。
- 1984年12月:安徽省通管局与上海贝尔签订1万门交换机合同。
- 1986年12月15日:安徽省邮电管理局和上海贝尔在合肥举行国内第一个本地生产的S1240程控交换局开局的典礼。邮电部副部长宋直元、安徽省副省长张大为、比利时王国驻华大使霍伦兹、比利时贝尔公司总裁科纽等中外宾客一百余人出席。
1987年2月20日:四川省6市引进S1240程控数字交换机的合同签字。
1987年:北京市长途电话局投入使用上海贝尔生产的S1240程控交换机,成为中国第一个具有国际和国内长途程控交换能力的局所。虽然容量仅600门,但承担着首都直达十几个国家的国际长途电话的重大使命。
1988年10月:上海贝尔参加北京国际电子通信展,展示S1240。
上海贝尔S1240交换机初期陷入困境的故事
- 上海贝尔在挂牌之后的一段时间只能通过进口散件来组装,再加上S1240交换机本身也不太成熟,在价格和质量上,和西门子、爱立信、AT&T等成熟厂家相比都不占优势。为了支持程控交换机的快速扩大安装,国家对程控交换机整机免税进口,但对上海贝尔进口的散件反而是要收关税的,散件不属于免税产品系列,这进一步增加了上海贝尔的成本。
- 1985年和1986年:S1240每年的订货量都只有几万线,这几万线的收入完全不能养活上海贝尔及比利时贝尔派过来的员工,未能达到引进,消化和吸收的良性循环。
- 1984年到1987年:上海贝尔连续三年严重亏损,资金状况持续恶化,累计亏损高达1575万美元,亏损额已接近当时三方股东投入的资本。
- 1987年年底:上海贝尔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境地,硬件生产已经处于半停产状态。曾任上海贝尔公司董事、常务副总裁冯大慈回忆道“价格过高,缺乏市场竞争力;产品不能按用户要求及时交货;初期产品不成熟、不完善,即使已经交货的设备却不能按要求投入使用。”
- 国务院批复由国家经委调查了解情况,妥善处理上海贝尔问题。
- 经过几次汇报和调研,并和当时已经收购ITT电信业务的阿尔卡特进行了谈判,从产品和市场两个方面解决上海贝尔的危机:
①产品方面:阿尔卡特和比利时贝尔加强上海贝尔的技术力量,协助解决S1240现网设备的技术问题,并加速技术转让和中方人员培训,协助上海贝尔尽快中方人员自行开通调测的能力和独立开发和维护软件的能力,支持S1240国产化,并承诺两年内对S1240给予补贴和保护以使得比利时方降低散件价格。
②市场方面:财政部和邮电部各拿出3000万元,分两年专项用于补贴用户购买S1240,最高一美元补贴人民币一元,当时美元兑人民币约为1∶4,相当于每线设备补贴了25%。与此同时,适当降低技术要求和设备在网运行标准,以使得S1240与其他成熟交换机的差距不会太大。
③关税和资金方面:1988年海关通过特殊审批散件免税、银行优惠贷款解决上海贝尔的资金问题,上海市政府更是通过定向贷款给上海邮电管理局用于购买上海贝尔20万门交换机以支持上海贝尔。
1988年2月:S1240的车间。
1988年3月:朱镕基在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国产化现场会上指出,只有实现了国产化,才可以减少使用外汇,降低成本,国产化的元器件必须是高质量的,国产化的核心是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
1988年:上海贝尔扭亏为盈,收入从1987年的3100万增加到1988年的1.5亿元,利润从1987年亏损到1988年的盈利1100万元。
1984-1988年:贝尔S1240交换机生产线的照片
1989年:上海贝尔历史上最具里程碑意义的转折年,当年突破合营合同设定的30万线的年产量,扭转了1984年至1988年累计亏损的局面,实现累计盈利。
1989年-1990年:新华社采访上海贝尔的S1240交换机。
1990年3月3日:上海贝尔通过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中机公司)和前苏联高尔基汽车厂(俄文ГАЗ、英文GAZ、中文“嘎斯”)签订12个交换局的S1240设备出口合同。开辟了我国出口现代化通信设备的先河。
1990年:浙江平朔S1240局的开通也是一个里程碑,是在没有任何外方专家帮助下、由中方员工自主安装调测并开通成功的第一个局。
1990年12月20日:公司庆祝S1240程控交换机累计产量100万线。
二排:董事长吕明(中)、总经理 S.Abbeloos(右三)、副总麦志强(右二)、副总李大来(左三)
截止1990年底:S1240程控交换机生产100万线产品供销全国。
CCG(Common Coordination Group共同协调小组)的故事:
- 1990年6月30日:邮电部宋直元副部长向阿尔卡特总裁提议,成立一个由邮电部各相关部门、阿尔卡特、上海贝尔以及用户单位等组成的协调小组,使1240在以下方面能向前跨越:①编写1240技术规范书:要使1240符合邮电部各项要求,跟上国际上CCITT新发布的对程控数字交换的各项标准,设置发展路标。②标准化:使生产1240的各公司如BTM公司、西班牙SESA公司、德国SEL公司、台湾TAISEL公司等在中国市场上的产品软件要一致。③对1240稳定性、各性能指标上提出要求,要进一步提高。
- 1990年7月25日:邮电部发文“关于成立S1240程控数字交换机和有关规范书问题的协调组的函”,正式成立以邮电部裘祖聿为组长的8人小组,直接受宋副部长领导。
- 1990年-1991年:CCG多次召开三方会议,讨论S1240技术规范书。
- 1993年:第四次CCG会议确认了S1240技术规范书,三方代表签字生效。
1992年4月:西藏拉萨建成第一个S1240电话交换局。
1992年9月:上海贝尔延长合营合同签约仪式在安特卫普比利时王宫举行。上海贝尔引入阿尔卡特公司的S1240第三代NGLC型程控交换机、光交换、宽带通信、更新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等新产品和新技术。
S1240销售火爆的故事:
- 1990年:上海贝尔销量达到43万线左右,而当时的年产量只有30万线
- 1991年:订单达到70万线,1992年订单总量剧增至126万线,1993年更是达到了270万线,就算是开足三班,也来不及交货。
- “门外求购者云集,排队、开后门、批条子、拉关系……特定历史时期形成的卖方市场能发生的情形都出现了。”前上海贝尔副总裁冯大慈回忆。
- 当时上海贝尔的销售部门坐在家里就签单签到手软,所谓的销售部门连司机不过29个人,到1994年所有价值4亿美元的合同上签的都是销售经理一个人的名字。
S1240国产化的故事:
- 时任国务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张劲夫和时任国家经委副主任朱镕基当时定下了一个调子:要国产化,把成本降下来,把国内的需求拉起来。
- 首次国产化的成功:1987年,用户电路板的测试设备里面有一个可变电阻箱。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外方终于勉强同意在尝试用国内产品,当时产品是外方说了算。最终上海沪光电表厂完成符合质量要求的可变电阻箱交付,并且采购价格远远低于进口产品。
- 1987年:上海贝尔成立国产化部,成立了研发小组和原材料采购队伍。
- 1988年3月:朱镕基在上海贝尔电话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国产化现场会上指出,只有实现了国产化,才可以减少使用外汇,降低成本,国产化的元器件必须是高质量的,国产化的核心是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
- 1988年:40多个品种的零部件实现国产化,20.4%的材料和设备实现国产。
- 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国产化是“拦路虎”,仅仅技术引进就需要5000万美元,外放还迟疑不决。
- 1988年2月4日:国务院副总理李鹏在有关S1240数字程控交换机的文件中批示:“请朱镕基同志认真抓一下国产化。”。市长朱镕基把S1240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CLSI)作为专项抓,落实由上海贝尔电和上海无线电十九厂合资组建成立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
- 1988年9月10日:上海贝尔与上海无线电十四厂合资组建上海贝岭微电子制造有限公司,引进美国UST(通用半导体公司)和比利时CLSI(贝尔公司)生产2.4-2.7微米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备和技术,专为上海贝尔的S12交换机生产专用集成电路,总投资为5340万美元,上海贝尔占股40%。后又引进1.2微米技术。截止1995年,已经能批量生产9种芯片。
- 1992年2月10日:邓小平同志视察上海贝尔S12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厂。邓小平指着设备问:“这台设备原来姓“资”的,现在姓“社”了。“社”可以变成“资”,“资”也可以变成“社”。只要是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就是姓社。”
- 1994年:全部印刷板光板、结构件零部件等专用器材,418种电子元器件,288种机电产品,6种专用大规模集成电路,2种配套设备实现国产化,国产化率66.7%。
- 1996年初:公司确定对交换机硬件系统进行自主开发。
- 2000年前后:国产化率76%,国内供应商80多家,供应元器件1000多种。
- 截止2000年年中:国产化率85%,彻底摆脱散件组装的被动局面,并完全拥有S12中国版本的软件版权。
- S1240程控交换机在刚刚引进时售价很高,每线240美金,在国产化的推动下,程控交换机价格降到200美元一线,再一路下降到140美元、100美元、80美元,1998年降到远远低于国际市场价格的50美元。
1993年7月:S1240七号信令版本(CDE5X)通过邮电部全面验收测试。
1993年9月:上海贝尔自主研发的S12远端交换模块系统荣获国家专利。
1995年:上海贝尔新厂正式建成搬迁完毕。
1995年:上海贝尔引进S1240型的第三代NGLC型产品,性能提高+成本下降+有继承性和兼容性+1.2微米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工艺,使上海贝尔产品与世界先进产品几乎可同步诞生。
1997年8月26日:中国第一亿门程控交换机S1240在四川凉山州普格县开通。
2000年:北京电信管理局的中南海电信局专网合同。
2000年:上海贝尔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话程控交换机生产基地。
上海贝尔S1240的产量:
- 1989年上海贝尔程控交换机生产超过30万线,1990年增至45万线,1992年142万线;
- 1994年:生产445万线,年产量稳居世界第二位。累计已开通2034个局次,1021万线电话设备
- 1995年:十年来,累计生产S1240程控电话交换机1180万线。
- 1996年:S1240生产543万线。
- 1998年:生产S12程控交换机780万线,实现总产值129亿元。
- 2000年:S1240生产超过了1000万线。
S1240带给上海贝尔的收入:
- 1992年:收入达到13亿,利润3亿。
- 1993年-1994年:收入增加到28亿和51亿,利润超过10亿。
S1240的出口:
- 1993年之前:上海贝尔出口每年大概在3,4百万美元。
- 1993年:出口额猛增至1600万美元。
- 1995年:达到出口的高峰3500万美元。
- 随后的几年快速下降,1999年基本归零。
2002年:上海贝尔占据着程控交换机市场40%-50%的市场份额。
S1240程控交换系统在中国通信网上的装机量累计超过一亿等效线,在国家/省级长话网的占有率超过95%,在中国固网市场的占有率始终保持在三分之一。
2004年4月10日:安徽省第一台S1240程控交换端局退网。
2014年 11月11日下午4点:安徽电信最后一台S1240端局在合肥机房下电,标志S1240万门市话程控交换机完成28年历史使命后在安徽光荣退役。
2016年11月29日:广东省清远市的中国电信连州交换机房的S1240交换机关电下线,服役17年的S1240交换机光荣完成历史使命正式退网。
2017年12月21日:中国电信最后一个TDM程控交换端局下电退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