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战三国》新服“取长补短“03月09日开启,
卢氏县地名来历演化史:以国得名
李新治
据战国人撰写的《尚书禹贡》载:“荆河惟豫州(西南至南条荆山,北距河,之间为豫),伊、洛、瀍、涧(伊水出卢氏熊耳山,洛水出冢领山,瀍水出替亭山,涧水出白石山)既入于河(以往横流,导后遵道汇于洛,合流后入于黄河)”。
豫州这四条河禹先导伊河,再导洛河,这是疏导的顺序。这两条河都在卢氏境内。另外《尚书禹贡》还讲:“(导)熊耳、外方、桐柏至陪尾”。是说导豫西熊耳、外方、豫南桐柏),一直到陪尾山的水,使其下流。外方就是嵩山,陪尾山在湖北安陆市北。其中熊耳在卢氏境内,嵩山与卢氏交界。《禹贡》篇还讲:“导洛自熊耳,东北汇于涧、瀍,又东北会于伊,又东北入于河。”尚书注中说:“洛水出冢领山,其源尚微,至熊耳山始盛,禹故自此开导之。”战国去五帝不远,记载当是比较真实的,说明大禹治水时多次到过卢氏,领导卢氏先民开山凿路,疏通河道。导洛,并非只导洛水干流,而是流域内支流河道同时疏导,其工程之大,其时间之久,其地域之广是可以想见的。
根据相关地质资料,卢氏在远古是海底,后经几次升降,海水退出,上升为陆地,出现许多湖泊,卢氏盆地是个大湖,沙河、两岔河是小湖,还有三门、水峪河、船子峪都是小湖泊,经禹开凿后才使水下流入洛河的,从实地考察看,山河口、窄底河、青石关都有明显开凿痕迹。尚书的尧典等篇,叙述尧、舜、禹“禅让”的故事,春秋战国时人,尤其是儒墨两大学派都推崇这三个古帝,关于他们的传说比黄帝以下其他诸帝更多些,真实性似乎也更可靠些。
传说尧生在丹陵,号陶唐氏,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县)。舜号有虞氏,生诸冯(山东诸城)都蒲坂(山西永济蒲州),禹父鲧,居地在崇。崇即嵩,与卢氏相邻。禹居阳城(河南登封)都阳翟,(河南禹县),这些人的都城都离卢氏不远。尧、舜、禹时期存在着以黄帝族为主,以炎帝族和东夷族为辅的部落大联盟。苗黎族被迫退到长江流域,黄炎族占据了中原地区,主要是黄河中游地区,从这里孕育了伟大灿烂的华夏文化,卢氏部落当是其中的一部分。
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引用越绝书载风胡子的话说:“神农时用石做兵器,黄帝时用铜作兵器,战国时用铁做兵器。”在卢氏木桐、潘河附近的洞穴中有大量的石器、骨器。石器除圆滑的磨制器外还有大量锐利的坚石,是崤山上产的花岗岩制成的。古人把坚硬的花岗岩称为玉,卢氏古县志上也说熊耳山其上多漆其下多玉,卢氏还出土有铜兵器、铁兵器。战国卢氏已有冶炼技术,铸钱技术,这和范文澜说的吻合。
范文澜还引用韩非子《十过》、《五蠹》等篇,说尧的生活是茅草屋、糙米饭、野菜根,且不加调味,饭食器是瓦器,粗布仅掩身体,冬天披鹿皮,衣服不到破烂不换。舜比尧进化一些,木制饮食器上涂漆。禹更进化,祭器外面涂漆,里面涂红。这些生活习俗正是卢氏先民一直保持到近代的生活习俗。如茅草屋、木水桶、瓦盆瓦罐、漆木碗、漆木盘。粗粮饭加野菜,一直沿用到解放前。更为值得注意的是,卢氏的“卢”,繁体字是虎字头,说明卢氏部落崇拜虎图腾,后来卢氏古国有虎头旗,战士戴虎头盔,这种图腾崇拜影响着一代又一代卢氏人的生活,相沿成俗。
卢氏人的小孩戴虎头帽、枕虎头枕、穿虎头鞋,挂虎头兜肚的风俗直到解放才消失。《纲鉴夏纪》说“太康即位,荒逸弗恤国事。辛亥十有九岁,畋猎于洛水之表,十旬弗归,有穷之君后羿因民之怨距之于河,弗许归。”洛水之表,指的是禹王得神龟负书处,据说在今洛宁长水,长水在西汉时属卢氏辖区,也在卢氏部落的活动范围之内。
《纲鉴商纪》:伊尹耕于有莘之野,汤使人以币聘之,任以国政,因说汤以伐夏救民之事。汤进伊尹于桀,桀不能用,尹复归汤。注中说:按吕氏春秋云,有姺氏采桑得婴儿于空桑,后居伊水,命曰伊尹。后来伊尹相汤伐夏与桀战于鸣条,桀师败绩,汤遂放桀于南剿,汤即天子位于亳。伊尹究竟耕于何处?久有争议,上说生在空桑(古今地名词典说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南陈留镇),后居伊水,伊水就是伊河,“发源于卢氏闷顿岭”(见辞源),流经栾川、嵩县、伊川、偃师汇入洛河。这是从上古到今没有改变的。
另关于莘地,《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说,作为国名有二处,一在山东曹县,商方国有莘(也作有姺或有辛)。二是商、西周的诸侯国,在今陕西合阳,文王取于莘,即此。作为古邑名有三处,一在安徽界首市北,《左传庄公》庄公十年,荆败蔡师于莘,即此。二在山东省莘县东北,卫宣公使急子使齐,又使盗待于莘杀之,即此。三在今三门峡陕县东硖石,《左传庄公》三十二年,“有神降于莘”即此。这几个地方与伊水都远,而卢氏包括栾川古称莘川,或莘原,或莘野。康熙版、光绪版卢氏县志上曰:“卢氏古莘川地”。
碑文匾额也有记载,如始建于唐,重修于元、明,立碑于正德四年(1565年)的《沙窝川大明寺碑记》云:“今中州莘川,居众山之中,始卢敖得道之乡,乃扁鹊降升之地。” 瓦窑沟里墁坪街古时有个过街楼,匾额上书“莘野高风”。古诗词也有记载,如清代卢氏县令赵作霖《暑篆两月士民眷恋祈留一言赋此为别》一诗中写道:“两月莘川治末周,皇仁宽德惭难酬。讼庭敢信情无遁,署案惟期牍勿留。暂访茅檐民俗古,初觇彩笔士风优。临岐攀爱缘何事?一点清心绕水流。”清代州判宋之睿《熊耳》一诗中也有:“莘周从南来,有山矗天起。”以上材料可证,卢氏古称莘川,当无庸置疑,伊尹耕莘当然就是耕于古卢氏了。
栾川县西墁子头有一块伊尹当年耕种过的土地,清道光二十九年卢氏知县刘应元将刻有“耕莘古地”的石柱立于地边,附近的坡址沟,传说就是伊尹城的故址。伊尹生于何处还有待进一步考察,但伊尹长于卢氏,或隐居于卢氏应该确认。卢氏部落发展到商末已成为一个小国。《史记周本纪》中说,武王伐纣时有马车三百乘,士卒四万五千人,虎贲(冲在前面的敢死队)三千人。
许多拥护西周的友邦都率兵来会,有庸、蜀、羌、苗、微、卢、彭、濮8个小国,武王在牧野(今河南汲县)誓师。其中的卢就是卢氏古国,这次助武王伐纣有功,后被封到湖北襄樊至南漳一带,亦名曰卢国,也有写作庐的。《左传》文公十六年(前611年),“楚伐庸,自庐以往”即此。《左传》桓公二十年(前699)“楚屈瑕伐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也就是:卢国军队和罗国军队两面夹击,把楚军打得大败。其中卢戎就指的是卢氏人,为何称戎下文还要说到。
周武王灭商后在考察了伊河、洛河流域后,站在崤山主峰冠云山上对周公说:“自洛汭(巩县)延于伊汭(卢氏),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其地平易无险固,是有夏所居住的地方)。我南望三涂(三涂在嵩县),北望岳鄙(向北望华山脚下的京城),顾瞻有河(回头看黄河在北),粤瞻伊洛(向前看这伊河洛河流域)。毋远天室,将营周居于洛邑(不要与京都太远,将来可在洛邑营建周室,管理东方诸侯与殷民)”,到成王七年二月,使召公先去洛邑看好地方,三月周公到洛邑,动工兴建城池,叫王城,定为东都。周公又营成周(今白马寺附近),迁殷顽民于成周,加强管理。后来周召划陕而治(见纲鉴)。周武王考察过卢氏,由此可知。春秋时,卢氏一带叫阴。
《辞源》载:“阴,古地区名,春秋晋地,今陕西商州至河南陕县、嵩县,凡黄河以南,熊耳山山脉以北一带皆是。河南卢氏县东北有阴地城,‘左传戎蛮子赤奔晋阴地’‘楚使谓阴地之命令大夫土蔑’,皆即此”。《古今地名大词典》还说:“公元前607年晋赵盾自阴地会同诸侯之师侵郑,今河南省卢氏县东有阴地城,为当时屯戌之所。”阴地城据说就是今天卢氏的火炎城。由此可知,春秋时不仅有卢氏邑,还有阴地城,卢氏和外界来往不乏,诸侯侵郑之兵就屯住在阴地城。周平王因避犬戎之乱东迁洛邑,原封在宝鸡的城虢,随平王东迁。建都上阳,占有今三门峡陕县和山西省平陆一带,先后灭焦、征阌,伐卢氏,卢氏归顺于虢,虢太子曾修行宫于卢氏龙山脚下(今虢太庙处)。
卢氏古国首领被封到湖北北部以后,留下的支族继续在卢氏山中繁衍生息。从周初到春秋几百年间,卢氏部落发展壮大,在青石关外筑城自守。到春秋时期原生活在瓜洲(今陕西秦岭西端及陇山一带)的陆浑允姓之戎,被秦、晋诱迫迁到内地,其中一支迁到卢氏,史称阴戎;另一支迁到嵩县的仍叫陆浑之戎。迁到卢氏的阴戎,后来与卢氏土著人相互融合,取长补短,促进了发展。他们有分有合,和周围的势力进行争斗交往,在争斗和交往中壮大,往来活动于伊河、洛河之间,故又称伊洛之戎,也有称卢戎的。《辞海》对伊洛之戎是这样定义的:古族名,西戎的一支。因居伊水、洛水中上游一带(今河南卢氏、嵩县、汝阳等地)而得名。可是卢氏人为何也称戎。
关于这一点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讲得很清楚:“中国、夏、华三个名称,最基本涵义还在于文化。文化高的地区,即周礼地区称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对文化低即不遵守周礼的人和族按不同区域称蛮、夷、戎、狄。例如杞君朝鲁君,用夷礼,杞被贬称为夷,后来杞君朝鲁用周礼,杞又被称诸夏。姜戎与齐同姓,同住在中国内部,姜戎饮食、衣服不同、货币不通,语言不达,被称为诸戎。而齐则称诸夏,吴与骊戎都是周天子的同姓,吴被称为蛮,骊戎被称诸戎……。”
卢氏人饮食、衣服、语言与周人自然有区别,货币也不同,习惯有差异,卢人色尚黑,周人色尚赤,周人打仗用战车,卢人打仗用步战或单骑。由于这些文化上的差异,被周视为戎族,称为卢戎也就可以理解了。在周襄王三年(公元前649年)王室内讧,伊洛之戎与杨钜、泉皋之戎攻入周都洛邑。周襄王以戎难告齐,齐侯使诸侯发卒戍周。周简王元年(前585年)伊洛之戎随晋侵宋。这些史实,记录了先民们活动的情况。也说明卢氏古国在战国时候已确立了自己的地位且有相当的实力。前655年12月,虢被晋灭亡;公元前456年卢氏邑被晋所并;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卢氏邑属韩。
卢氏邑,在春秋末期或战国初期就已经形成,且被广泛运用。《古本竹书纪年》说:“晋出公十九年(前456年)韩庞取卢氏城。”《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也说:“卢氏,古邑名,战国韩邑,在今河南卢氏县。”考察卢氏邑地址,当在今沙河三角城,基于以上原因在汉武帝元鼎四年建县时仍定名为“卢氏”这是顺理成章的事。《汉书地理志》中说确定郡县名子是“采获旧闻,考迹《诗》、《书》,推表山川,以缀《禹贡》、《周官》、《春秋》,下及战国秦汉焉”。说明,汉朝建县也是考察古迹,根据史书而命名的,卢氏县建县前,本叫卢氏邑,建县就叫卢氏县,何疑之有,卢敖是秦时人,在卢敖来卢氏之行前,卢氏已早就叫卢氏邑了,与卢敖避难于此大不相干。
说卢氏县城最初就在三角城,理由有三:一是古卢氏邑的旧址。西汉建县时沿用旧址,情理之中。二是《汉书地理志》说卢氏县“熊耳山在东”。熊耳山是不动的地理座标,三角城看熊耳山即在东方。如在今日县城看熊耳山是在西南、或南。三是口碑相传,老年祖辈流传说三角城就是卢氏古城。那么什么时候移治今县址,还有待考察,据资料推断可能在北魏到隋唐之间。
卢氏建县后的隶属辖区疆域有以下变化:据《汉书地理志》载,汉时有郡国103个,县邑1314个。武帝元鼎四年置弘农郡,辖11个县,有弘农(今灵宝)、卢氏、陕、宜阳、渑池、丹水(水出上洛冢领山,东至析入钧,密阳乡,故商密也)、析(今淅川西峡)、商(秦相卫鞅邑也)、新安、上洛(今洛南)、陆浑(春秋迁陆浑戎于此)。地域相当于今宜阳以西,陕西丹江以东,嵩县以北,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卢氏县的面积也比今天大的多,它西接上洛,东与宜阳毗邻,拥有今洛宁的西半部。南接析,东南接陆浑,包括今栾川和嵩县一部,北连弘农包括今灵宝县的苏村乡和朱阳乡。经西汉214年,新莽16年进入东汉。
据《后汉书郡国志》记载,卢氏仍属弘农郡,郡域缩小,辖9县:有弘农、陕、渑池、新安、宜阳、陆浑、卢氏(有熊耳山,山海经曰:其上多漆,其下多棕,浮豪之水出焉,西北流注于洛,其中多美玉,多人鱼。伊水出,淯水出。)、湖、华阴。东汉时卢氏隶属地域和西汉同, 东汉经195年到三国。三国时卢氏属魏,隶恒农郡(因避汉献帝讳改弘为恒)。三国经历44年到晋。
《晋书地理志》载:晋时卢氏属上洛郡,(泰始二年,分京兆南郡置,治上洛。)统县三,有上洛、商、卢氏(熊耳山在东,伊水所出) 晋经154年进入南北朝,此时区划频改。《魏书地形志》说,卢氏属金门郡(天平初置),领县四,有金门、南渑池、南陕县、卢氏县。金门,东魏天平初置,辖境相当于今宜阳县。南渑池,北魏在太和十年改渑池县置,治今洛宁西北。南陕县,北魏宣武帝析卢氏县置,治今洛宁西长水镇,西魏废帝改为长渊县。
卢氏县,地域缩小,东边析出南陕县。南边,北魏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析出朱阳关置朱阳县,治今朱阳关城址村。属朱阳郡,治朱阳县,隶淅州,辖境相当于今淅川河上游地区。北魏置洛安郡,西魏又置义川郡,均治卢氏。隋开皇初郡废改为虢州,仍治卢氏,辖弘农、桃林、卢氏三县。到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又置弘农郡,卢氏隶属虢州,随移治虢州于灵宝北虢镇,弘农郡统县四,有弘农县、朱阳县、桃林、卢氏。
南北朝经169年,隋历38年进入唐代。据《新唐书地理志》载:高祖改郡为州,分天下为十道,凡州三百五十八,县一千五百五十一。卢氏隶属河南道,虢州弘农郡。虢郡治卢氏,义宁元年析隋弘农三县置。贞观八年徙治弘农。天宝元年改郡为州,辖县六。有弘农、闵乡、湖城、朱阳,卢氏、玉城。玉城,义宁元年析卢氏置。卢氏,武德元年(618年)置,南有朱阳关、武德废。唐有天下278年,进入五代十国时期,又经53年到宋代。
据《宋史地理志》曰:析天下为二十三路。卢氏属陕西路、虢州、虢郡。该郡辖四县:有卢氏、虢略、朱阳、栾川。卢氏,熙宁二年(985年)以京西伊阳栾川冶镇隶焉。虢略,唐弘农县,建隆初改常农,至道三年改虢略,熙宁四年春玉城为镇入焉。朱阳,乾德六年废入常农,太平兴国七年复置。栾川,元佑二年以栾川冶为镇入卢氏,崇宁三年改为县。两宋经319年,进入元代。唐以前以郡领县,元则有路、府、州、县四等。卢氏县属河南府路河南府嵩州,河南府路(治王城)。嵩州,唐为陆浑、伊阙二县,宋改顺州,金改嵩州,领伊阳、福昌二县,元初以福昌隶河南,至元三年春伊阳入嵩州,领卢氏一县。至元二年隶南京路,至元八年属南阳府。
元代统一中国只有89年,进入明代,卢氏属江北行中书省河南府,领州一:陕州。县十三:有洛阳县、偃师、巩、孟津、宜阳、永宁、新安、渑池、登封、嵩、卢氏。卢氏元属嵩州,洪武元年(1368年)十月属南阳府,三年三月属陕州,明万历初改属河南府。县西南有熊耳山,洛水自陕西商州流入境;东南有峦山,一名闷顿岭,伊水所出;北有铁岭,东涧水出焉,东南入洛。又东北有马回川,亦入于洛。又东南有栾川镇,西南有朱阳镇,《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十八作朱阳关;北有杜官镇三巡检司。又西有白华关(见明史地理志)。
明朝经276年进入清朝。清初沿明制,卢氏仍隶属河南府;雍正二年划归陕州直隶州。陕州直隶州领县三:灵宝、阌乡、卢氏,在州西南百四十里。卢氏县西北有卢氏山。洛水自陕西洛南入,其南熊耳,禹所导,东经城,入永宁,其支蔓渠俗称闷顿岭,伊水出,东南经栾川镇入嵩。西南汤水,俗名黄沙五渡,入内乡,《水经注》出卢氏大嵩山。朱阳一镇,县驿一,州判署驻。(见清史稿,地理志) 综上所述,窃以为卢氏人是地皇氏的后裔,发展成卢氏部落,由卢氏氏族部落发展为卢氏古国,建立卢氏城邑,县名源于古国名或古邑名,建县之初治于卢氏邑三角城,后迁今址。
建县两千年来,县名未变,城址有迁,辖境渐小,隶属代有更易。由于涉猎有限,材料不足,确当与否,愿听方家指正。事实表明,西汉初置县时,行政区域就包含有两个部分,即中心区域和附属区域。可以肯定,西汉初置卢氏县的中心区域就是卢氏盆地。卢氏盆地北有崤山,南为伏牛山,东为熊耳山。这个整体的命名,必然依据整体中心区域的特有称谓而定。卢氏盆地的特有称谓是什么?毫无疑问,就是卢氏。卢氏作为地理名词最晚在春秋末期或战国初期就已经形成,且广泛使用。从卢氏县境内出土的卢氏布、卢氏涅金等古钱币来看,这些古钱币上铸有“卢氏”,表明卢氏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根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晋出公十九年(公元前456年),“韩庞取卢氏城”。卢氏城的存在,揭示了卢氏作为地理名词所表示的概念或地域(中心区域和附属区域)已经为当时的人们所认同、接受和使用。可见,卢氏作为地理名词使用的时代要远远早于卢敖“亡而不返”在秦为博士的秦始皇时代。因此,汉武帝初置县时,命名为卢氏,与卢敖得道成仙无关。再看商周之际,邦国数目锐减,尽管有荒诞不经的成分,但是也表明了这样的客观事实,即各个部族、氏族正在逐渐融合,演变成较大的国家或独立的部落联盟。作为部落(或氏族)的氏,也随着历史的潮流而演化成国名。
-
《乱!战三国》新服“取长补短“03月09日开启, 2023-10-04
-
《乱!战三国》新服“南来北往“04月21日开启, 2023-10-04
-
《乱!战三国》新服“十指连心“03月11日开启, 2023-10-04
-
《乱!战三国》新服“助人为乐“02月21日开启, 2023-10-04
-
《乱!战三国》新服“前仆后继“01月23日开启, 2023-10-04
-
《乱!战三国》新服“再三再四“04月01日开启, 2023-10-04
-
《乱!战三国》新服“兔死狗烹“02月09日开启, 2023-10-04
-
《乱!战三国》新服“兔死狐悲“12月29日开启, 2023-10-04
-
《乱!战三国》新服“先来后到“04月26日开启, 2023-10-04
-
《乱!战三国》新服“先入为主“03月15日开启, 2023-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