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 Rising》游戏崩溃怎么办,
新版《狮子王》遭技术反噬,那当下的艺术呢?
导语
科技”从来不是毁灭“艺术”的武器,反而是成就更好“艺术”的手段之一。一切打着“破坏艺术”的旗号对科技手段进行攻击和排挤的行为,暴露的都是自身的一种极大的不自信!
本文转载自微信号:时尚芭莎艺术
ID:bazaarartchina
作者:张婧雅
芭莎TOPIC 第 15 期
“乔恩·拉夫曼”扎布罗多维克茨收藏展现场,伦敦,2015年
本周看过新版《狮子王》的你,对电影中诸多高科技所建构的“现实版”动物世界还适应吗?当下科技的发展早已驶入快车道,然而技术也不断侵蚀着虚拟和现实的界限,在这两者间制造出某种割裂感。如今,新兴科技也侵入到当代艺术领域中。那些从技术中诞生的艺术,是否同样存在被反噬的可能?
“被技术”的狮子王
新版《狮子王》,官方海报
25年前,迪士尼巅峰之作《狮子王》横扫了业界各项大奖,打败了《阿甘正传》、《肖申克的救赎》等经典电影,成为当年全球总票房收入最高的影片,也从此载入了动画电影史册。25年后的今天,新版《狮子王》重归荧幕,它运用当下最先进的动作捕捉、CGI特效、虚拟电影拍摄、VR/AR等技术,还原了一部极其逼真的“真兽版”电影。
迪士尼动画《狮子王》(The Lion King),1994年
然而也正因此,当下新版《狮子王》成为本周的热议话题之一。人们纷纷表示,从动画作品到高度还原的“真实”版,在其登峰造极的技术支持背后,却造成了观众与故事情节、人物认同,甚至美术风格等多重割裂感。许多人狂呼“自己为情怀买了单,新作已然变味”。更有极端的评论认为这部新作是“毁经典”、“炒冷饭”,评价两极分化极为严重。
左:94版《狮子王》;右:新版《狮子王》
在技术不断高速发展的今天,经典的艺术形式正在面临再演绎与再创造过程中的种种尴尬。不仅仅是电影领域,当下的艺术乃至其它各个领域都在面对技术的反噬。在技术所建构的超越“真实”之下,有哪些议题是我们必将面对的?
科技艺术,是什么?
乔恩·拉夫曼作品
最为普遍的艺术形式还是平面画布或传统雕塑这一类创作。当杜尚将现成品的概念带入艺术史,而后装置又出现之后,艺术开始变得越来越多样。近半个世纪中,PC电脑、VCD、DVD等媒介的出现,让装置、影像、行为艺术层出不穷。
后来,互联网的普及、各种电脑软件的开发,让一种更新的艺术形式浮出了水面。那便是多媒体艺术,更精准地说是科技艺术。它无疑成为当下推动艺术发展的又一新兴力量,甚至全球各大美术学院也为此专门增加了多媒体艺术学院等,可见它越来越正式地占据着艺术发展中的一席之地。
“乔恩·拉夫曼”扎布罗多维克茨收藏展现场,伦敦,2015年,摄影:Thierry Bal
随着艺术媒介的多元化发展,软件、程序、设备各方面的研发也在不断激化着艺术创作的路径与方向。其中,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无疑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多可能。近些年间,用VR创作作品的艺术家数量也在直线上升。
安尼施·卡普尔《Into Yourself, Fall》,影片截图,2018年
这些大胆尝试新科技的艺术家们,既有20多岁的青年艺术家,更有那些四五十岁的成功艺术家,例如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ć)、保罗·麦卡锡(Paul McCarthy)、安尼施·卡普尔(Anish Kapoor)等,他们的探索也为观众带来了更多元的艺术体验。
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Rising》,影片截图
保罗·麦卡锡《C.S.S.C. Coach Stage Stage Coach VR experiment Mary and Eve》,2017年 © Paul McCarthy and Khora Contemporary,Courtesy the artist, Hauser & Wirth, Xavier Hufkens, and Khora Contemporary
乔恩·拉夫曼 (Jon Rafman)是近几年开始尝试VR创作的典型年轻艺术家代表。他的作品探讨了当代技术的影响,特别是人际关系方面。
乔恩·拉夫曼《重要一握》,录像截屏,2014年,图片由艺术家和扎布罗多维克茨收藏提供
“乔恩·拉夫曼”扎布罗多维克茨收藏展现场,伦敦,2015年,摄影:Thierry Bal
此外,中国艺术家曹斐也是运用VR等高科技的代表艺术家之一。在其《人民币城市》这件作品中,她构建了一位名叫China Tracy的角色,呈现了一个属于自己的乌托邦之梦,投射出中国反乌托邦式的未来。通过VR技术,观众得以在其中体验亲临其境之感。
曹斐《人民币城市》,影片截图,2007-2011年
曹斐《人民城寨-第二人生城市规划》,2007年,图片提供/曹斐
虽然人们总认为VR是近几年来越来越热的新话题,然而实际上,这种科技的用途已经存在了许久。“虚拟现实”的概念最早出现在法国剧作家和诗人安托南·阿尔托(Antonin Artaud)于1938年创作的《戏剧及其重影》中,然而当时的词义与如今天并不完全相同。
法国剧作家和诗人安托南·阿尔托(Antonin Artaud)
上世纪60年代晚期,计算机科学家发明了第一个虚拟现实的头戴式设备。1977年,艺术家David Em加入美国宇航局的喷气推进实验室计划,并在那里进行了七年的艺术家驻地计划。由此,Em被认为是第一位在虚拟现实中工作的艺术家,并在1977年创造了计算机合成的作品《Aku》。
David Em《Aku》,Colour photographic type R-print from a raster image,1977年
后来到了1984年,杰伦·拉尼尔(Jaron Lanier)将这一科技带入到大众领域。从此,VR设备的逼真视觉效果才让人们逐渐广泛认知了何为虚拟现实。
在关于VR的诸多体验感当中,“沉浸式”这一词汇无疑吸引着许多原本忠于架上绘画的艺术家们。正如此,VR所改变的不仅仅是观众的艺术体验方式,更改变了艺术家在创作时的思维方向。近些年以来,越来越多的画廊、艺术家们开始采用这一新技术。
喻红《她曾经来过》,2017年
喻红《她曾经来过》,手稿
虽然VR艺术所营造的互动体验是无可挑剔的,但相较于传统架上绘画,VR艺术中呈现的视觉画面难免显得粗糙许多。对于绘画中自由的笔触、艺术家创作过程中十分具有灵气的艺术表达,都在VR艺术中转换成另一种视觉语言,这之间存在着观者与艺术风格感受上的割裂感。得此失彼,恐怕才是当下许多VR艺术相较绘画性等艺术最具感染力的特质时所面临的现状。
艺术家喻红在展览现场使用VR观展
喻红《她曾经来过》,2017年
科技在还原现实,还是创造虚幻?
纵使在大多数人看来,科技艺术作品似乎更符合未来调性,它们更能代表未来的趋势与主流。但很明显,如今艺术界中出现的高科技艺术作品,在观感体验与品质层面上均并未达到人们理想中的状态。
乔恩·拉夫曼《View of Pariser Platz》,作品现场图,2016年
此外,高科技所不断营造的新视觉感受体验,对未来人们更大的挑战实际上是分辨现实与虚构的议题。19世纪时的人们就曾面临过这一难题。
在电影之父卢米埃尔兄弟(Auguste Lumière & Louis Lumière)创作的电影作品《火车进站》放映之时,当时观影的观众因为害怕电影屏幕中的火车即将冲出屏幕,吓得甚至纷纷冲出了影院。这与今天佩戴VR正在体验的人们看起来有些滑稽的“自我保护意识”相当雷同。
《火车进站》是由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无声影片,于1895年12月28日首次放映,这一天也被认为是电影的诞生日。
今天的技术不断更迭,但它们始终仍在为营造更逼真的“现实”而努力。而对此,人们也正在感受着其中的许多不适应性。新版《狮子王》之所以遭到质疑与抨击,也是科技还原的这个过于真实的动物世界所造成的。虽说它已经无限度地接近真实,甚至关掉声音会像极了某部BBC动物纪录片。然而,完全人类般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在逼真的动物身上呈现出了极为不适的尴尬效果。
这也是科技越发达,便越凸显出技术创造的“真实世界”有多么违和。不仅在电影中,现实生活中也涌现了诸多关于AI、人造人等新闻。那么在技术创造的未来世界里,究竟什么是真实的生物?什么是真实的人?这定会成为未来将要面对的难题。
Goshka Macuga作品 © Fondazione Prada
今年年初,Prada在其上海的百年宅邸Prada荣宅举办的由艺术家Goshka Macuga策划的展览“我曾为何物?(What Was I?)” ,就对此话题展开了想象。该展览的主题正是虚拟在一个发生于因技术过度发展而导致人类崩溃的“后人类”时代。主人公是一个由Goshka Macuga设计,并由A Lab在日本制作的机器人。它也曾于2016年在Prada基金会米兰展馆中展出。
Goshka Macuga《致吃掉书卷之人子(To the Son of Man who Ate the Scroll)》,混合媒介,2016年,摄影:Delfino Sisto Legnani, Marco Cappelletti ©Prada基金会收藏
Goshka Macuga的机器人背诵并排练着从众多重要演讲中摘录的独白,声称自己是人类演讲的存储库。在这个具有“未来”风格的场景中,人类的视角似乎已经不再重要,而是眼前这位机器人仿佛成为了整座建筑的唯一居住者——住宅在未来时代的主人。
Goshka Makuga《我曾为何物?(What Was I? )》,霓虹灯,2016年
To the Son of Man Who Ate the Scroll, 2016 ©Goshka Macuga, Exhibition View at Fondazione Prada, Milano, Photography by Delfino Sisto Legnani Studio, Image Courtesy Goshka Macuga
“我曾为何物?”这个问题,实际上来源于英国小说家玛丽·雪莱(Mary Shelley)于1818年创作的哥特式小说《弗兰肯斯坦》,它的其它译名还有《科学怪人》、《人造人的故事》等,这句话便是其中科学怪人的一句经典独白。该句在Goshka Macuga这件作品中,也作为机器人演讲的结束语而出现。
Goshka Macuga作品
艺术家试图通过这样的创作与探索,去解释自己对未来科技的浪漫畅想。由Goshka Macuga创作的机器人向当下观众们诉说的是:当科技发展到崩溃边缘时,技术成果变得毫无价值的未来现状。
Goshka Macuga《To the Son of Man Who Ate the Scroll》,2016年
艺术家Goshka Macuga的想象会否成为未来这一问题的答案,我们不可知。但毫无疑问的是,当下科技的快速发展正在不断侵蚀着虚拟和现实之间的界限,也同时在传统艺术与科技艺术之间制造着某些隔阂。
“乔恩·拉夫曼”扎布罗多维克茨收藏展现场,伦敦,2015年,摄影:Thierry Bal
虽然这些堪称“壮观”的科技艺术远远超过了其它传统媒介所能呈现的效果,但利用技术所创造的新的虚拟现实,实际上又不断映射出传统艺术媒介的种种优势。
也许唯有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方能分辨出高科技在艺术以及其他领域中的诸多利弊。然而在未来的某个时刻,究竟技术依旧在为人类还原现实,还是人类已经生活在难辨真假的虚拟现实之中,并对此感到麻痹而舒适了呢?
-
《V Rising》游戏崩溃怎么办, 2023-10-03
-
《v rising》洞穴通道位置大全, 2023-10-03
-
《V Rising》法尔班森林BOSS位置在哪, 2023-10-03
-
《V Rising》民兵队长打法详解, 2023-10-03
-
《v rising》楼梯建造方法分享, 2023-10-03
-
《V Rising》棉花怎么获得, 2023-10-03
-
《V Rising》服务器选择 前期、中期、后期玩法攻略, 2023-10-03
-
《V Rising》服务器自建教程, 2023-10-03
-
《V Rising》暗银矿石获得方法, 2023-10-03
-
《V Rising》暗银矿石怎么获得, 2023-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