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星软件园提供热门手机游戏下载,最新手机游戏攻略!

青海历史博物馆更新改造后再次现身 重现古时候华夏民族高原地区日常生活景象,

时间:2023-10-08 21:52:49 来源: 浏览:

青藏高原的明珠(60)——青海省博物馆非遗展


来到一座城市,博物馆是一定要去的,这次来青博已经是第二次了,因为同伴着急赶火车,这次青博的参观只有一小时,因此,这次着重看了非遗展区。

一个地区的非遗文化正是该地区最具有历史传承的内容,也是了解一个地区历史文化的一个主要窗口。

目前青海省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达2023项,其中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中国国家级项目数量居于西北地区前列。

玉树优秀灿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安冲藏刀锻造技艺

安冲藏刀外部镶饰材料主要有金属叶片、鲨鱼皮、珊瑚、绿松石等,刀鞘上刻有龙、凤、花草、宝瓶等纹样。男刀外观造型笔直,装饰简洁,而女刀则镶金错银,精致华美。安冲藏刀的最大特点是刀柄部分采用黄金、白银、紫铜、黄铜等不同色泽的金属材料交叉镶饰,而其他地方生产的藏刀多采用浮雕的方式。因此,安冲藏刀显得更加规整古朴,浑厚结实。作为装饰品,安冲藏刀的主要购买者是藏族农牧民,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安冲藏刀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喜爱。玉树藏族自治州政府已经将加工制作安冲藏刀列入旅游发展的“七小工程”之一。并将安冲藏刀注册成为品牌,从而得到国家法律保护。

藏族黑陶烧制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藏族黑陶烧制工艺已有上千年历史,由特有的红土与白土混合制作而成,经过备料、塑形、雕花、阴干、烧制等工序,形成陶器通体漆黑,光洁细腻的独特陶艺制品。黑陶制品是藏族群众喜欢的生活用品。囊谦藏黑陶仍保持着原始的手工制作工艺,过程非常复杂。原材料选用当地纯净细腻的红黏土和黏土石,经手工捣碎成末,然后经过筛选、拉坯、晾晒、修整、压光、绘纹等环节,再采用独特的"封罐熏烟渗碳"方法,经十余天烧制才能完成,成品具有"黑如碳、硬如瓷"的特点。每一件陶器器型差异与变化的掌控,全凭制陶艺人的感觉与经验。整个玉树康巴地区,只有白玛群加和他的师傅--80多岁的扎旺老人完全掌握黑陶的烧制技艺。
相传唐代文成公主进藏远嫁松赞干布时途经玉树,将独特的制陶技艺传授给当地的藏族群众,使当地原始的制陶工艺更加完善,成为藏汉文化融合的结晶。在历史长河中,囊谦黑陶渗透在藏族的文化和宗教生活中,并在明清时演化出了康区藏式黑陶—藏黑陶。

桥儿沟砂罐陶器制作工艺是青海省非遗之一

桥儿沟砂罐是民间陶器制作工艺之一。砂罐底小肚大,口小,大的高二十多厘米,小的有十多厘米,同时具有耐高温、耐酸、耐碱、韧性好、不炸不裂等特点。工匠们烧制坩埚时,发现砂罐皮层较厚,不易传热,耐腐蚀,温度均匀,恒温性强,它熬出的肉汁原汁原味,尤其是煎熬的中药汤剂,药性不变,其他任何金属制品远不如此,便试着制作砂罐,形成了当地制作烧陶工艺。桥儿沟红土资源丰富,为烧制砂罐提供了先天的物质条件,烧制的砂罐种类繁多,无沙眼、无裂纹、不夹生、不变形,它是河湟地区人民的主要生活用具。如今砂罐品种繁多,有熬药的无耳砂罐,炖菜的双耳砂锅,烧菜的四耳火锅,煮粥的饭甑罐等,各式各样,造型丰富,满足了群众的各种生活需要。

湟中陈家滩传统木雕技艺也是青海省非遗产品

湟中民间传统的木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众多民间艺术中一个独特的门类,特别是在明清两个朝代达到了最为兴盛的时期。大到寺观庙宇的佛像供奉、殿堂楼阁的木雕装饰,小到家具雕刻和案几陈设,都有木雕的痕迹。其形态涉及建筑、宗教、生活用具,其造型涵盖了远古图腾、传统风俗等内容。木雕形态各异、种类丰富,风格独特,具有鲜明的地域、民族、宗教艺术特质。

湟中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

湟中银铜器制作可分为银器和铜器加工制品。皆具有藏文化的艺术特色。2011年5月,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银器制品工艺精细,图案丰富、复杂,造型逼真,表现手法独特,湟中银器工艺有几百年的悠久历史,素以形薄、光亮、轻柔、质纯等特点而著称,以加工精美而见长,深受各族群众喜爱。2008年,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泽库和日寺石刻技艺

石雕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常用的石材有花岗石、大理石、青石、砂石等。泽库和日寺石刻,是青海省泽库县传统的民间工艺。
青海和日地区的石雕艺术根植于宗教信仰的沃土当中,虽历经数百多年的传承演变,民间石雕至今仍保留着一些原生态属性,从最初的神灵崇拜,祭祀仪式,各类宗教民俗事项所构成的石刻形态,演化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藏族石雕艺术,艺术形态也经历了由简到繁、单一趋向多元的发展历程。和日石刻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石刻多种艺术形式的关联和综合作用,通过世代修缯和积淀传承愈益丰富多彩。它用石材自身的形体和艺术创作思想情感表现社会生活,体现民族历史,传情达意,抒发情怀。

和日地区石雕艺术历史源远流长,约在十八世纪以前,当地就有简单意义上的石雕。并且在形成过程中藏区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粗犷淳朴、质朴纯真的风土民情,又为其石刻艺术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土壤和艺术根基。而从祖先开始创造和积累下来的民间文化财富,民间信仰又是其石刻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基石和根源。

塔秀寺彩粉坛城制作技艺

坛城,梵文叫“曼荼罗”,藏语称“吉廓”,是藏传佛教密宗中最为重要的图像之一。坛城艺术是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具有近千年的历史渊源。据统计,坛城有100多种,名称、图案各不相同,式样丰富多彩,分类也十分繁杂。坛城主要由红珊瑚、琥珀、松耳石、青金石、金粉等价格昂贵的矿物质制成,是藏文化中珍贵的文化艺术遗产。


传统戏剧也是青海省非遗项目之一。

现在青海被列入非遗项目民间戏剧有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目莲宝卷"、青海马背藏戏和青海眉户戏。

海西蒙古族英雄史诗《汗青格勒》,以说唱和演讲的形式,讲述了蒙古族英雄消灭恶魔拯救百姓的故事,闪烁着蒙古族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智慧光芒。受青海自然环境的影响,在传承过程中,发生变异,具有浓郁的海西地域特色。海西蒙古族将“英雄史诗”称为“图吉”,将其说唱者称为“图吉齐”。在世的“图吉齐”为数不多,并且年事已高,面临传承危机,亟待抢救和保护 。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当中,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榜上有名。其中,海西蒙古族英雄史诗《汗青格勒》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湟中壁画也是青海省非遗项目

湟中壁画是古老的汉族传统工艺。多用两种绘制方式:一种是直接绘制在经过处理的墙面上,也就是刷地壁画;另一种是绘制在大块布料上,绘制时先按墙面的尺寸做好木框绷架,把经过浸泡、磨压、 刷胶处理的表面柔软平滑不露布孔的画布绷好,然后用工笔重彩进行绘制,再将绘制好的布面镶嵌到墙面,属于装贴壁画。其手法完全同于唐卡,只是把面积放大了。因壁画与宗教有密不可分的联系,湟中壁画绘制在塔尔寺和民间寺院、庙宇的殿堂、瞻廊、回廊墙壁上。壁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从佛教陀菩萨、佛经仪规、经变故事到民俗风情、民族历史,无所不有。壁画的设计绘制,依据《造像量度经》等绘画典籍规定的度量比例完成。一般都充分运用造型对比,使抽象的形体与具象的形体相结合,还运用夸张、变形的艺术手法塑造形象。多用纯矿物质颜料,着色牢固,经久不变色。线描勾勒用笔流畅自然,以工整细腻为主,画面富于装饰性,既讲究宗教题材的规范要求,又讲究同佛教环境协调统一的艺术效果,由于壁画绚丽多彩、金碧辉煌,衬托了殿内佛像和佛堂建筑,达到了宣传佛教教义震撼人心的效果。

湟中农民画也是青海省非遗项目

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湟中文化。传统文化的积淀和传承也为湟中民间绘画艺术的滋长和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空间。湟中民间绘画发展历史较为悠久,早在明清时期就有众多民间艺人活跃于河湟谷地。经漫长的探索和发展,成型于上世纪70年代,形成了以汉、藏文化为主而独具艺术风格的现代民间绘画——湟中农民画。成为青藏高原传统民族民间艺术宝库中一朵美丽的奇葩。西宁塔尔寺为中心的湟中县地区被艺术家们称为“农民书画家之乡”。

海西蒙古族木雕也是青海省非遗产品

木雕是蒙古族高超的手工艺品之一,曾在上海世博会上参展给各国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公园内木雕刺绣发达的郭勒木德镇已成功申报为国家级木雕刺绣之乡。木雕艺术在蒙古族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海西蒙古族木雕在造型上可以分为人物,如:成吉思汗、忽必烈等历史影响和日常生活中的人物肖像。动物造型则有牛、羊、马、骆驼、狗、猫等草原上常见的动物。生活生产用品包括蒙古包、木碗、酒杯、鼻烟壶等,以及富有民族特色的玩具如:达罗牌、蒙古象棋等。海西蒙古族艺人通过木雕来表达他们的日常生活,而生活在草原上的他们缺乏专业的雕刻工具,所以牧民的蒙古刀就成了主要的雕刻工具。 海西海西蒙古族木雕主要是采用当地普遍生长的野生红柳、白刺等植物作为雕刻材料。木雕形态古朴自然,毫无矫揉造作,写实性极强。

土族盘绣,是青海省互助县土族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盘绣是中国土族刺绣中最主要的绣法,是土族妇女一生的必修课。 盘绣是土族独有的一种绣法,复杂巧妙,汇集着古老土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在青海高原的东部山区,勤劳、朴实的土族妇女世世代代传承着古老传统的民族刺绣艺术,她们的刺绣技艺精湛,做工精细,巧夺天工。2006年5月20日,土族盘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河湟剪纸也是青海省非遗项目

河湟地区是指黄河上游,湟水和大通河流域,横跨甘、青两省,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在2000多年的多民族历史迁徙中,河湟地区逐渐形成了有自身地域色彩的文化艺术走廊,其中河湟民间剪纸文化就是其中的一朵奇葩。

河湟剪纸,与河湟民族的现实生活密切相连,具有很强的原生态文化,即向善的功利性、创作的自发性、诉求的娱乐性等视觉艺术特征。其题材除了沿袭古老的原始图腾纹饰及图样,也保留了古羌文化最早的文字符号和传统的思想理念。

热贡艺术是以热贡地区的多种艺术形式而入选非遗。

热贡艺术是中国藏传佛教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颇具广泛影响的流派,从十五世纪开始,发祥于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隆务河流域。数百年来,这里有大批艺人从事民间佛教绘塑艺术,从艺人员之众多,群体技艺之精妙,都为其它藏区所少见,故被誉为"藏族画家之乡",而同仁地区在藏语中称为"热贡",因此这一艺术便统称为"热贡艺术"。

勤劳的热贡艺人数百年来足迹遍及西藏、青海、四川、甘肃、内蒙古等国内各地和印度、尼泊尔、泰国、蒙古等国,给这些地方留下了众多精美艺术品。这门独具一格的古老藏族文化艺术,其作品造型准确生动,工笔精细绝美,色彩艳亮,富于装饰性。其质朴的画风、匀净协调的设色、惟妙惟肖的神态刻画,充分体现了藏族人民勤劳的智慧和灿烂的文化。热贡艺术是我国文化宝库中一枝瑰丽的奇葩,也是藏族不同地区之间、藏汉民族文化之间交相辉映的产物。2006年5月20日,热贡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公元十世纪末至十三世纪初,是整个藏传佛教"后弘期",是藏传佛教美术的转变期,也是热贡艺术的发源时期。这一时期,日渐民族化的藏传佛教已经取得了广泛信仰,因此,作为其形象说教的藏传佛教美术,也开始自觉地从外来风格向符合本民族审美习惯的方向转变。

转变期的藏传佛教美术遗存,比较丰富,以绘画而论,如阿里古格王国的《历代赞普和王子世系像》壁画,造型质朴,设色单纯而稳重,呈现出浓厚的西藏高原的文化色彩。还有日喀则那当寺的《那当建庙喇嘛》、《滚嘎吉泽喇嘛》等富于装饰风味的唐卡。


《格萨尔王说唱》是藏地首当其冲的非遗文化项目。
格萨尔王传说唱流传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藏民族聚居地的曲艺品种"《格萨尔王传》说唱",以主要"说唱"表演藏族民族英雄格萨尔的英雄故事而得名。《格萨尔王传》本为藏民族篇幅宏大的民族英雄史诗,在这部英雄史诗的长期创作和流传过程中,其口耳相传的传承方式,由实用而逐渐艺术化,形成了一种内容专一的口头性曲艺"说唱"的表演形式。换言之,"说唱"《格萨尔王传》的英雄史诗,不仅成为传统意义上的历史文化传承,更是艺术意义上的审美活动。艺术化了的传承方式,不仅使英雄史诗得以更加深入人心,而且在历史传承中生发出一枝曲艺表演的独特的艺术之花。《格萨尔王传》说唱,作为一个曲艺品种,即作为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其表演方式为:采用"一曲多变"式的专用曲调演唱,唱中穿插说白,有时还配以图画讲解。用藏语表演,常采用牛角琴伴奏。由于史诗内容十分丰富,结构体制非常庞大,故一般的艺人通常只是截取某一部分或片段表演。《格萨尔王传》说唱的艺人,藏语称作"仲肯"。他们的职能,早期主要是传承民族历史,活动方式很像欧洲古代的"行吟诗人"。


《格萨尔王传》说唱的艺术传授充满了神秘色彩,除向前辈艺人学得即藏语称此类艺人为"退仲"的情形外;一类艺人的表演故事多为自己心中想出来的,藏语称作"酿夏";最令人惊奇的是一种藏语称作"包仲"的艺人,他们的艺术技能的获得方式,为梦传神授,亦即艺人在从艺之前根本未学过艺,突然有一天在睡梦中梦见有神人传授,并且一做梦就昏迷多日,神志迷乱,苏醒后即能滔滔不绝地说唱表演《格萨尔王传》的史诗故事。实在是不可思议。历史上的"仲肯"代有才人。20世纪以来,著名的《格萨尔王传》说唱艺人,已故的有藏族的扎巴和蒙古族的琶杰;另有藏族的才让旺堆、桑珠、玉梅和蒙古族的罗布桑等享名民间。由于其艺术主要存留在他们的口头,因而他们与他们所表演的故事一样,都被视为本民族的瑰宝。

河湟皮影戏的流行区域主要分布在西宁、大通、湟中、平安、互助、乐都、化隆、贵德及湟源、民和、循化等县市。

皮影戏又名"灯影戏"、"皮影子",是中国民间融戏剧、文学、音乐、美术为一体的一种古老而奇特的戏曲艺术。一块白布就是舞台,尺把长的小人在幕后被演员操作得得心应手,当灯光穿过皮影,白布另一侧便显现出色彩明艳、栩栩如生的人物、花鸟、楼宇等各种动态人物和静态事物,人物动作娴熟、花鸟形象逼真,素有"银灯映照千员将,一箱容下百万兵"的美称。2008年"河湟皮影戏"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果洛马背藏戏也是青海省非遗项目。

马背藏戏始创于果洛州甘德县龙恩寺,是在藏戏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独特剧种,因主要流传于果洛州境内,因此被称为“果洛马背藏戏”。上世纪90年代初,马背藏戏逐渐在甘肃甘南,四川甘孜、阿坝和青海玉树等藏族聚居区传播起来。

马背藏戏被藏族聚集区牧民视为吉祥的舞蹈,主要以演格萨尔史诗故事为主,演员全由寺内僧人担任,俗人群众一概不参与。每逢重大节日或特殊时刻,演员们就会穿上传统服饰,骑上骏马,在空旷的草地上驰骋,出演格萨尔的故事。以前的马背藏戏,以雪山江河为背景、以草原大地作舞台,表演藏戏的艺人们或骑在马背上,或席地而坐,很少有灯光、幕布和道具,而是以一种最朴实的方式向《格萨尔》艺术致敬。

如今的马背藏戏已不再墨守陈规,除了主角佩戴面具外,其他演员一般面部擦上粉色或红脂,演员服饰也根据扮演的角色而定,大部分以盔甲着装,色彩亮丽。剧中的音乐多是藏族民间音乐,而马背藏戏的队形常常以“莲花”等吉祥图案出现。僧人们也对演出的道具、音乐、服装等进行了改进,并录制了表演光盘,希望这一剧种能符合年轻人的审美需求。2008年,果洛马背藏戏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海省的一些民间体育项目也成为了非遗项目。

乐都南山射箭是一项列入了非遗的民间体育项目。乐都南山射箭是民间体育竞技项目。这项活动流行于青海省乐都地区。每年农历四月前后,当地藏、汉等民族射箭爱好者便在各村“箭头”(射箭活动组织者)统一指挥下,由技术精湛的老射手任教练,集中练习射箭。端阳节前后,各村便纷纷举行射箭比赛。届时,各村相互邀请参赛。比赛之日,双方射手首先物色各自的“对摹子”(即对手),等到监靶人一声令下,一客一主,轮流射击。每中一箭,公证人便将一枚拳头大小的河卵石(俗称“羊儿”)投入该队前方的土坑内,以作标志。每位射手可射两支箭,主客双方射完后,公证人便“退羊儿”,并当众宣布上午比赛结果。中午,主方射手邀请自己的“对摹子”到家中做客,热情款待,双方交流经验,叙述友情。下午比赛程序与上午大致相同,只是在射击临近结束时,增加“盖靶”仪式。当双方射手射箭完毕后,由靶子射手上场,射出最后3箭,每命中一箭,全场欢声雷动。全天比赛结束时,以上下午两轮总成绩判定最后胜负。傍晚,客方射手告辞,主方男女青年聚集村口,高歌“花儿”,热情相送,客方箭手们亦用“花儿”答谢。主客双方一唱一和,直到夜幕降临时即告结束。

藏族夹棋也被列入了非遗项目。

藏族夹棋,藏语音译为孜久,盛行于西藏、青海地区的传统棋类,规则随各地略有不同,在藏族间颇受欢迎,有进行比赛。

土族轮子秋也是青海省的非遗民间体育项目。这项活动我2006年第一次去青海时看到过表演。
土族轮子秋的起源,有一则美丽神奇的传说。相传土族先民为了寻求生活的出路,先后用青龙和野牛犁地,都失败了。最后用黄牛耕地,"犁了南滩犁北滩,洒下金子般的青稞种子"。秋天,制作木车,运送收割的庄稼。当最后一车麦捆运上场时,车子翻了,只见两个净肚娃娃在朝天的那扇车轮上飞舞,口唱丰收的家曲《杨格喽》。2008年6月7日,土族轮子秋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玉树赛马会也是非遗项目。我们这次第二次到玉树亲眼目睹了赛马会的闭幕会。

玉树赛马会是青海规模最大的藏民族盛会。玉树人无论祭山敬神,迎宾送客,操办婚事,都离不开赛马。届时藏族群众身着鲜艳的民族服装,将各自的帐篷星罗棋布地扎在结古草原上,参加赛马、赛牦牛、藏式摔交、马术、射箭、射击、民族歌舞、藏族服饰展示等极具有民族特色的活动。

湟中“却西德哇”的古老游戏也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

湟中“却西德哇”古老游戏是青藏高原体育游戏的缩影,2006年被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游戏是一个民族对于过去生活历史片断的记忆,它打上了民族文化的深刻烙印,其意义已经超出娱乐健身的简单意义,是重要的民族文化遗产。却西德哇村古老游戏:从上世纪50年代初,在湟中县共和镇却西德哇自然村农牧民中还流传着至少70余种独具高原特色的体育游戏项目。其中有冈多、井井康、丢噶尔、热则、冈里、老马抢四角、阿米惹阿、江塔(高杆秋千)、淳斗(斗羊)、乌多、驮驮子、五种“久”(藏棋)等。它们中的一大部分曾流传于整个青藏高原乃至欧亚腹地,有一部分为该地所独有。这些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项目,有些可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青藏高原新石器时代,晚的也有二、三百年的历史。 却西德哇传统体育游戏集青藏高原古代传统体育游戏之大成,是青藏高原体育游戏文化的一个缩影。

青海的一些民间音乐也被入选非遗。

列入非遗项目的有多项民间戏剧,青海藏族唱经调就是其一。藏传佛教兴盛以来,藏族口头文学融入到佛经中。长期以来,佛教在藏族人民生产生活中占有不同寻常的地位,佛教对藏族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艺术、风格、习惯、伦理道德、精神追求等方面产生了相当深远影响。同样藏族唱经调在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如:兴海县唐乃亥乡加吾沟村的农民中流传的嘛呢唱调就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这种唱经调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唱着六字真言,转绕村庄及田地,祈求祛病除魔,人畜平安,农作物丰收。嘛呢唱经调式中有很多种,如“尼调”和“宜调”,其中赛宗寺有迎接0神时念诵的唱经调,《米拉日巴传》中的米拉日巴与猎人的对唱,以朴素的语言、生动的形象,描绘了一幅高原雪山、林密泉涌、鸟鸣枝头,蜂舞花丛、草地,一群群散落的野栖兽类恬静而美妙的自然风光,使人听之神往。现在赛宗寺每年元宵节的那一天,众多僧人及周围的牧民相集在一起观看《猎人贡保多杰》之舞,聆听其美妙动听的唱经调。由于常年聆听唱经调,人们有着很好的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因此,赛宗寺附近常会出现野生动物成群而过的场景。

流传在兴海的藏族唱经调由“嘛呢式唱经调”、“米拉日巴与曲拉哇贡保多杰对唱式唱经调”、“0神迎接式的唱经调”三部分组成,既有用于歌唱的乐曲,又有用于演奏的器乐曲,保存的唱调有100多种。

嘛呢式唱经调按唱调分为“尼调”和“宜调”;按人数分为“单唱”和“多唱”,按内容分为“穷调”、“丧调”、“祈调”。以上唱经调均有标题和曲词。其中“穷调”在劳动时长期念诵,祝福来年口病除魔,人畜平安,演唱时间不限。

米拉日巴与曲拉哇贡保多杰对唱式唱经调米拉日巴是北宋时代的一位苦修僧,自幼喜欢唱歌,又有一副好嗓子,大家都喜欢听他的歌,晚年成了名僧以后,便借用诗歌形式,同众弟子及信徒们宣传佛法。其中,米拉日巴与曲拉哇贡保多杰师徒俩对唱的道歌在《米拉日巴道歌集》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在宗教活动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流传至今,并成了家喻户晓的典故。其优美动听的声调和波澜迭起的故事情节,精彩多样的人物对唱,耐人寻味而富有教育意义。

扎木聂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藏族弹拨乐器,藏语“扎”是声音,“聂”为悦耳好听之意,“扎木聂”意为悦耳的琴声。扎木聂为四度关系音域琴,有三弦琴、四弦琴、六弦琴和八弦琴等种类。藏族扎木聂弹唱以独有的艺术形式记录了近、现代藏族社会的历史,在民族语言、音乐、演唱、舞蹈动作上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充分体现了近现代藏族社会的人文精神、艺术品格、生存状态和社会风貌,在文化人类学、民族艺术学、民族宗教学方面具有特殊的研究价值。藏族扎木聂弹唱于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海下弦,产生于清朝末期,是青海土生土长的传统曲艺种类之一,为坐唱艺术,单人或双人演唱。青海下弦用独特的下弦定弦法定位伴奏,伴奏乐器为三弦和板胡。其演出形式自由,往往就地演出。2008年6月7日,青海省申报的"青海下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海下弦用独特的下弦定弦法定位伴奏,伴奏乐器为三弦和板胡。其演出形式自由,往往就地演出。主要曲调为"下弦调",结构严谨,适于叙事抒情,演唱者可根据字数多少加以相应的变化,极富深沉感人的艺术魅力。其它曲调还有"仿下弦调"、"软下弦调"、"下背工"等。代表的曲目有《林冲买刀》、《十二月开花》、《鸿雁传书》等。

回族宴席曲,是回族人在婚礼、喜庆、伊斯兰节日演唱的民歌形式之一。又称"家曲"、"菜曲儿"。广泛流传于青海、甘肃、宁夏等地区。分为表礼、叙事曲、五更曲、打莲花、散曲等五类。这些宴席曲涵盖了回族群众数百年来生产、生活、爱情、婚姻等方方面面的历史,可以说是全景式表现回族历史的音乐史诗,是研究回族的历史、风俗习惯、语言文学以及文化等的重要资料,是一份非常珍贵的口头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中国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回族把结婚办喜事称为"吃宴席",专门在婚宴或其它喜庆场合演唱的曲子叫宴席曲,也叫"菜曲儿"。演唱宴席运用的是娓婉、细腻、活泼、优美等声腔,有时竟至哀婉凄切。演唱时一般不要乐器伴奏,全凭丰富的声音、表情,载歌载舞,伴有舞蹈动作取得感人的效果。宴席曲既长于抒情,又善于叙事,优美朴素,人们参加回族的婚礼,喜庆伊斯兰节日,或在回族同胞家中作客,常常会听到优美的回族宴席曲。宴席曲的曲调大都婉转又而柔和,歌词优美而又动听,节奏欢乐而又轻快,气氛喜庆而又热闹。演唱者边歌边舞,有时唱到动情处不期然间众人会齐声而合,使每个参加婚礼的人都如痴如醉,其乐融融。为新婚典礼锦上添花,喜加乐。除了欢快、风趣、喜庆的一面,宴席曲的灵魂在于它所携带的浓浓的忧郁。有"家里嫑唱《莫奈何》,出门了嫑唱《祁太福》"的习俗。

热贡六月会是青海同仁县藏族、土族村庄特有的传统文化节,已流传1400多年。每年农历六月,热贡地区的广大藏族、土族村庄都要举行当地民间祭祀活动。这是一种原始宗教氛围浓烈、文化形态与文化内涵复杂而丰富的人文现象。它包括祭神、请神、迎神、舞神、拜神、祈祷、送神、军舞表演、神舞表演、龙舞表演等内容,是一个热贡地区藏族、土族共同参加的盛大的宗教性节日。舞蹈活动在这一盛大的宗教性节日中自始至终起着支撑的作用。2006年5月,青海省同仁县申报的热贡六月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纳顿节是青海省民和县三川地区土族独有的民俗活动。纳顿节是土族人民喜庆丰收的社交游乐节日,也称"庄稼人会""庆丰收会"等。"纳顿"是土语音译,和蒙古族的那达慕含义一样,意为"玩耍"、"娱乐"。
每年农历七月,正是民和三川地区瓜果飘香、新粮入仓、新油入缸的丰收季节。当地的官亭、中川等七个乡镇的70多个村庄都过纳顿节。生活在这里的土族群众为了庆祝五谷丰登,便在庄稼最先成熟的下川从宋家村开始,一个村一个村地跳起"纳顿"。各地举行纳顿的顺序按庄稼收割季节的先后排列,由下川向中川和上川转移。一般来说,纳顿在农历七月十二开始跳起,因此民间也称为"七月会",活动一直持续到农历九月十五结束,历时近两个月,场面隆重,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最长的狂欢节"。

"花儿"是一种民歌,"花儿"又称"少年",男青年唱的叫"少年",女青年唱的称"花儿"。流传在青海、甘肃、宁夏的广大地区以及新疆的个别地区,誉为大西北之魂,是国家级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2009年9月被联合国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青海是"河湟花儿"的发祥地之一,海东市则享有"花儿之都"的美誉,这些年海东迅速发展与花儿有着密切的关系,"花儿"至少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了,历史悠久,曲令众多,歌手辈出。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全国8个花儿会中青海省互助县丹麻的土族花儿会、大通县老爷山花儿会、乐都县瞿坛寺花儿会、民和县七里寺花儿会榜上有名。几百年来,聚居在青海东部地区的汉、回、撒拉、土等民族,各自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花儿"歌曲,花儿除了农事劳动和山野运货等劳动场合歌唱外,各地还有"花儿会"的习俗,目前主要花儿会有:西北五省(区)花儿演唱会、中国·青海老爷山花儿会等。

老爷山花儿会是每年农历六月初六在青海省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的老爷山举行的大型民歌演唱活动,它产生于明代,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伴随着"朝山浪会"活动,从以娱神为主逐步演变为以娱人为主的大型民间岁时民俗活动。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老爷山花儿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丹麻土族花儿会亦称"丹麻戏会"、"丹麻场花儿会"。是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群众传统集会,因起源和活动地点在该县丹麻镇而得名。丹麻土族花儿会集戏曲表演、花儿演唱、商品贸易为一体,一般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三日举行,会期为五天,一年一次,规模宏大,影响深远。2006年,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七里寺花儿会是群众自发组织的民间文化盛会,演唱者均为民间歌手。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合唱等,无任何乐器伴奏;演唱内容多为情歌。演唱者一般一手轻捂耳朵,根据内容需要用不同的"令"来演唱,所唱曲令达四十余种,代表曲目有《古鄯令》、《马营令》、《二梅花令》等。七里寺花儿会由于其浓厚的地方特色,再加上峡内药泉的吸引力,在西北地区颇负盛名。七里寺花儿会上歌手众多,除了著名"花儿"歌手到会,周边地区会唱花儿者也常常到场助兴,有许多老歌手演唱的曲令在平时或其他"花儿会"上很难听到。

瞿昙寺花儿会同时也是当地的庙会,从农历六月十四到十六日,共三天。乐都县瞿昙寺花儿会在青海各地花儿会中规模较大、影响深远。据考证,瞿昙寺花儿会从清道光年间瞿昙寺开庙会起,至清末民初逐渐发展成一定规模的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是当地群众交流花儿的最大舞台,许多民间花儿歌手从这里走向全省乃至西北地区。

瞿昙寺花儿会还具有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底蕴,对花儿会的生成的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乐都县是河湟地区有名的“文化县”,瞿昙寺花儿会因而成为研究大型民俗活动与地方文化发展关系最好的典型个案。作为有影响的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在当地发挥着促进民间物资交流、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交流、丰富民众生活等多方面的实用功能。

民间舞蹈也是青海省的非遗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玉树依舞,也称伊舞、弦子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玉树伊舞流传于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省西南部的玉树藏族自治州一带,渐渐被玉树周边安多地区的农牧民接受和喜爱。到了公元十六世纪玉树"伊"在青藏地区非常盛行。"依"既是各种歌舞的统称也可指区别于其他民间歌舞的单一的弦子舞,可解释为舞、歌舞。"伊"的产生比"卓"更早,它相对"卓"所受宗教影响较小,是玉树地区最民众化的舞蹈。

“那达慕”,蒙语意为娱乐或游戏,是蒙古族喜庆丰收或欢度节日的盛大聚会。作为蒙古族重要的传统节日,那达慕是以摔跤、射箭、赛马、歌舞等娱乐游艺项目为主要内容的集会。那达慕在蒙古人的心目中是古老而神圣的。那达慕大会的气氛隆重而热烈,充满着浓厚的民族传统色彩。随着时代的进步,那达慕又充实了更为广泛的、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已发展成为一种集祭祀庆祝、体育竞技、文化娱乐、经贸交流为一体的广大牧民的盛会。

大通傩舞老秧歌,是保存在大通县境内、具有悠久历史渊源的传统民间舞蹈。该舞蹈的角色被当地群众尊称为“社火中的大神祗”。演员头戴粘满黄表纸条的羊角帽,旧时眼部画两个黑圈表示四个眼睛,翻穿老羊皮袄,扎腰带,手持粘有碎纸条的短木棒等。每年一到正月初七、初八,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境内的很多村落都会开始耍社火。每到这个时候,老百姓家就会派人装扮社火中的角色,这种角色被当地老百姓称之为“身子”。傩舞老秧歌是大通县社火的重要组成部分,里面的角色被称为“大身子”。

傩舞老秧歌一般由四个“大身子”组成,每个演员都戴着一顶貌似羊角的帽子,帽子上贴满了黄色烧纸剪成的碎纸条,在帽子口沿左右两侧各贴着一个用烧纸折叠成扇形的“玛子”,用来表示他们不是凡人,是具有神力的神祇。旧时,演员们还会用墨汁在眼部画上两个黑色的圆圈或是戴着用白萝卜削成的萝卜圈,表示他们有四个眼睛,如今眼部黑色的圆圈或是萝卜圈早已经被时髦的墨镜所代替。演员们的身上反穿着羊皮袄,扎着腰带,手上拿着贴着碎纸条的短木棒或在腰上挎着腰鼓。

据考证,大通傩舞老秧歌中“身子”所戴的羊角帽就是獬豸冠。 獬豸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羊,它‘信之有罪,触不直者’,因此古代的君王、大臣常让獬豸协助自己断案。据汉代《异物志》《后汉书》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楚王曾捕获獬豸,并仿照獬豸的形象制作了衣服和帽子,并把它穿戴在自己身上。因此獬豸冠也被称为楚王冠。后来秦灭六国,秦始皇便把楚王的冠服赐给了掌管国家刑法的御史。

很多社火是由古人的祭祀活动演变而来,现在民间所说的‘身子’可能是人们对神祇的误读。傩舞老秧歌中的角色被称为社火中的‘大身子’,其实是说这四个角色是‘大神祇’。

傩舞老秧歌中角色的每一个装扮都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演员所戴的貌似羊角的帽子,还有反穿皮袄的装扮,与楚国国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四个‘大身子’的眼睛上画着黑色圆圈或是戴着萝卜圈,表明有四只眼睛,这又与古代傩祭的主持者方相氏的形象相似。所以,大通傩舞老秧歌可能是一种传统的逐疫傩舞,它可能是由周朝的宫傩演变而来。

安召舞是土族地区广泛流传的舞蹈。土族“安召”意为“圆圈舞”,是土族人民歌颂人畜两旺,五谷丰登,祝愿吉祥如意的无伴奏圆圈歌舞,也是集诗、歌、舞为一体的娱乐形式。

“安召”舞是土族最古老、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舞蹈。它为我们展现了这个民族所特有的民族审美心理和文化个性。土族先民在长期的游牧劳作、迁徙征战中,创造了许多富于民族特色的歌舞,“安召”舞就是在土族历史长河中沉淀下的艺术奇葩。在胜利、丰收、婚礼等庆典上,土族先民们围着部落的毡帐或夜幕下猩红的篝火,把酒起舞。就这样从远古翩跹而来,渐渐形成了以圆舞曲和圆形队伍为基本特征的“安召”舞蹈形式。关于“安召”舞的起源民间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远古时代,土族金子一般的莽原上,名叫王蟒的妖怪们作恶多端,生物尽遭厄运,官家也束手无策,多亏一位聪明的阿姑想出了一条妙计,她带领众姐妹身着五颜六色的花袖袖彩衣,手抡寒光闪闪的铁环,跳着转,转着唱,舞向王蟒。

这时,凶恶的妖怪们都陶醉在歌舞里面了,个个扬起脑袋,直楞楞地一动不动,勇敢、机智的阿姑,说声“快套”,伺机千万支寒光闪闪的铁环,紧紧箍在王蟒的脖子上了。就这样消灭了王蟒,百姓们获得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从此土族人都争学“安召”,一代比一代盛行。土族民间传统舞蹈“安召”,流行于今天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城关、东沟,哈拉直沟、红崖子沟一带。每当欢度节日、庆祝丰收和举行婚礼时,土族男女在场院或庭院圆槽旁翩翩起舞。

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黄家寨镇黄东、黄西两村群众独有的蛙图腾祭祀舞,保持了宋代之前民间蜡祭仪礼信息,具有较强的民间传承性。蛙图腾祭祀舞“四片瓦”以四块如瓦状的骆驼腿骨或其他能发出清脆响声的动物腿骨为道具,并因此得名。蛙图腾祭祀舞“四片瓦”以昆虫的天敌——青蛙为图腾,寓保佑农家五谷丰登、粮食满仓之意。

青海的一些民间习俗也被列入了非遗。
湟中县苏木世村的农事祭祀活动也被列入非遗,苏木世村的农事祭祀活动是为祈求农业丰收、人畜平安而开展的民间活动,围绕着庄稼的种植、养护、收割、打碾等各环节展开,祈求风调雨顺;苏木世村的农事祭祀活动从每年春节即开始,贯穿全年,仪式较为完整,在青海农业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苏木世村的农事祭祀活动保留有古老的民间信仰仪式,是在汉族和藏族民间信仰交融的基础上,形成的一整套完整的民俗信仰仪式。

苏木世的农事祭祀活动是一项贯穿全年的活动,祭祀仪式围绕着庄稼的种植、养护、收割、打碾以及祈求平安等展开,与春播、秋收紧密相关。

土族於菟流传于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村,是当地特有的一种民俗文化形态,于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五至二十日举行,包含念平安经、人神共娱、祛疫逐邪等仪式。於菟又是舞者的称谓。仪式开始时,名为於菟的舞者在赤裸的上身绘上虎豹图案沿村进行表演,挨家挨户跳舞。土族於菟舞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历史。2006年5月20日,土族於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统蒙古族祭火习俗也被收入非遗。
民间有一种说法是, 腊月二十三日是送火神上天的日子, 火神在这一家住了一年的时间了, 要上天去汇报关于这一家人好坏善恶的情况, 因为草原牧人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火, 因此火能看到人的全部行为。牧民们认为火是上天的使者, 火神所说的话关系着来年的丰收、运气、财富等。

博物馆的这个木坛城也是非遗项目之一。

坛城亦名曼陀罗,有法坛与道场之意,是各类本尊的法界宫殿,密乘行者以之作为冥思的对象,进而将自己之身观为坛城,本尊安住自心莲座上,即身为本尊观,片刻不离,日久功深而身语意与本尊无二,达即身成佛之最高境界。

乐都洪水火龙舞也是民间习俗之一。乐都洪水镇下王家村火把节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远古羌族时代,表达了先民们对火神的尊崇和对神农炎帝的爱戴。经过岁月千百年的洗磨,逐渐演变成了百姓祈求平安、庆祝丰收的民间文化活动,现在已经成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传统的习俗,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现形式之一。锡林郭勒盟是祭敖包历史遗存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 蒙古族崇尚的"敖包",也叫"脑包"、"鄂博",意为"堆子",以石块堆积而成,一般都建在山顶或丘陵之上,形状多为圆锥形,高低不等。2006年5月20日,由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申报的祭敖包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九曲黄河阵灯会俗称灯场子,九曲黄河阵的阵式,按周易九宫八卦之方位,以富贵不断头传统图案九曲而成。阵内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宫和中宫共九宫,象征中华九州。人们从入口进,顺利的通过连环阵,再从出口返回,就意味着一年顺顺当当,平平安安。

青海湖祭海

青海湖是莽莽雪域高原上的一颗明珠,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景仰。 从青海湖祭海的渊源、历程、仪规以及当代的嬗变作系统地论述,力求探寻祭海 这一现象演变的历史轨迹。青海湖祭海,不仅是带有浓郁宗教色彩的一种民俗活动,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其间包含着众多民风民俗,同时也表达了人们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好愿望。2008年6月14日,青海省海北申报的青海湖祭海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标题:青海历史博物馆更新改造后再次现身 重现古时候华夏民族高原地区日常生活景象,
链接:https://www.miaoshengapp.cn/yxgl/205511.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资讯推荐
《DNF》元素110级版本装备搭配,
《DNF》元素110级版本装备搭配,

原神哪些角色吃元素精通,哪些角色与装备加元

2023-10-03
《原神》阿莫斯之弓适合谁,原神阿莫斯之弓甘雨
《原神》阿莫斯之弓适合谁,原神阿莫斯之弓甘雨

原神:林尼角色攻略来啦!#原神林尼角色攻略。

2023-10-04
逆水寒手游配置要求高吗 逆水寒手游配置介绍
逆水寒手游配置要求高吗 逆水寒手游配置介绍

逆水寒手游配置要求iphone6s以上,安卓运行内

2023-06-30
《拳皇15》雷蒙是谁 雷蒙背景故事介绍,
《拳皇15》雷蒙是谁 雷蒙背景故事介绍,

体坛或诞生又一张罕见8年禁赛单!世界顶级拳

2023-10-04
三国志战略版卖号怎么卖 三国志战略版卖号平台下载,
三国志战略版卖号怎么卖 三国志战略版卖号平台下载,

三国志战略版新手攻略-认知篇近期小伙伴问

2023-10-06
林郑月娥热烈欢迎中间公布《“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市场研究报告,
林郑月娥热烈欢迎中间公布《“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市场研究报告,

林郑月娥: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

202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