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工厂什么时候出 公测上线时间预告,
36氪专访蓝晶微生物:B轮融资15亿元后,加速PHA从“细胞工厂”走向万吨产线
1月中旬,合成生物学企业蓝晶微生物宣布完成B系列15亿元融资,刷新国内一级市场同赛道企业的融资记录。公司成立于2016年,也曾一度坎坷,当前进入了快车道。
蓝晶微生物主要产品管线包括生物可降解材料PHA(聚羟基脂肪酸酯)、再生医学材料、美妆新功能成分、新型食品添加剂等。目前,年产能2.5万吨的PHA制造工厂正在江苏盐城施工建设。1月19日,蓝晶与四环医药(00460.HK)旗下渼颜空间签署协议,将成立合资公司开发PHA微球等再生医学材料。
2021年前三季度,全球合成生物学一级市场企业的融资总金额高达61亿美元,其中医疗健康应用方向的景气度最高(Synbiobeta数据)。碳中和的背景之下,能源、化工方向的合成生物学企业也备受资本青睐。
在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量产的转折之际,蓝晶微生物两位联合创始人张浩千博士、李腾博士接受了36氪的专访,讲述了蓝晶微生物“细胞工厂”的工艺放大和自动化数据化平台的搭建过程,及后续的商业规划。
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细胞工厂”的工艺放大
成立第一天起,蓝晶就想做PHA,所以张浩千、李腾给公司起名“Bluepha”。在合成生物学的诸多应用中,PHA是一个特殊的品类,相较于高值医用耗材、美妆成分原料等,PHA单价不高,但体量足够大。
美国一家公司的PHA吸管在海水中的降解过程
所以,PHA从实验室走向工厂的过程中,对成本、生产体量、减碳环保的要求都很高,“这是技术、资本双重密集的一个行业。”李腾告诉36氪。
开发PHA大致分为三步:改造出好的菌种,通过小规模测试放大工艺,建设工厂稳定生产。看似简单,实则每一步都可能遇到无数“深坑”。
通过生物技术合成一种高分子材料,就像是在细胞里编程,设计原本不存在的基因代码、编写基因程序,以此来“造物”。针对PHA,需要考虑用以合成的三要素:底盘细胞、碳源(原料)、代谢通路。简单理解,要通过基因编辑等手段,令底盘细胞能够生长得更快,且能高效“吃掉”碳源,令细胞中的PHA“由瘦变胖”,提高碳源转化为PHA的效率。
“一个菌种,在实验室的测试环境中表现好,不代表在工业化水平下也能表现出色。”李腾向36氪表示。
在PHA扩产过程中,蓝晶也曾调整过技术路线,目前选择以油脂为碳源的菌种,生成乙酰辅酶A(PHA的前体)的成本可以减半,且乙酰辅酶A可以进入多种代谢通路、生成更多具有经济价值的产物。“蓝晶的核心技术就是合成生物学,改造菌种、‘驯服微生物’是我们的看家本领,也是PHA稳定量产的前提。”
完成上一步后,需要解决细胞培养工艺过程中,普遍存在的“scale-down”难题。从实验室的培养皿、到万吨生产体量的工厂,发酵罐体积变化带来的不只是反应容器的改变,也意味着局部代谢物积累、流场环境等发生变化。
“研发时,不可能在10万升的水平下进行工艺测试,而是通过几升的小试、几百升的中试,来建立数据模型,进行高通量的菌株筛选,并预测菌株在10万升水平下的生理性能。”
李腾讲道,微生物生长有一定的随机性,细微的改变就可能让产品性能产生巨大的差异,所以蓝晶花了大量的精力,去解决工艺稳定性的问题。解决思路是“提高研发和生产过程的标准化、自动化程度”。
自动化数据化生物平台:为何做、怎么做、效果怎么样
一个新技术从零开始研发,到产品落地、商业成功,创新链条非常漫长。
“研发试错和产品迭代期间,会积累大量的过程数据和工程经验,这些数据资产非常宝贵,我们可以复用、指导新品研发。”张浩千表示,越靠近生产制造、销售下游,数据采集和公开越充分。但在新材料或药物的研发上游,还存在巨大的未开发红利。
一说起生物实验室,你可能会想到:几位穿着白色实验服的科学家,坐在实验台前,手上操作着显微镜、培养皿、滴管等。
在张浩千看来,纯手工的生物技术研发形态,存在巨大缺陷。“这其实是个手艺活,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和新手,做出来的实验数据肯定不一样,即便他们用同样的设备、看同样的protocol(操作指南)。研发和工艺放大过程中,很忌讳这种‘手艺差别’。”
除了实验过程中的“工差”,还有数据采集的非结构化。当前,国内很多一流的生物实验室,仍习惯性地采用手抄实验数据、录入Excel的方式。除了效率比较低,同一实验室的不同科学家写实验记录的习惯也有很大差异,这样一来,数据就是非标准、非结构化的,难以开发复用。
为了沉淀结构化的过程数据,蓝晶团队对研发平台做了数据化、自动化的改造。“举个例子,我们给机器装了多个传感器,收集力学、化学、物理化学等20余个维度的数据。”张浩千向36氪讲道,改造之后,蓝晶所有的结构化数据可实时上传到云平台。
现阶段合成生物学研发过程中,基因测序、基因编辑和DNA合成的成本已经很低。面对复杂的生物设计,关键在于谁能够以更高通量、在尽量短的时间内筛选出合理的基因编辑方案,提高产品的研发速率,降低研发成本。
天然生物的一切设计来源于自然的进化筛选,很多时候人们并不知道它背后的筛选逻辑和工作机理,这也是生物的复杂性所在。“我们知道,同一基因编辑工具,在不同微生物里面,表现差异非常大;同一基因编辑工具,在同一微生物里面进行不同的操作,如删除、插入、改变时,表现的差异也很大。这种不易预测性,更需要积累大量的数据来总结规律、指导研发。”
基于这一自动化、数据化平台,蓝晶将中试周期实现大幅压缩。过去一年,公司和多个B端客户合作开发了50余种分子材料的新结构、新合成路线及加工方法。
按照杜邦的经验,一种新材料从研发到上市,大约需要10亿美元、20年时间;但借助合成生物学的力量,预计可将周期和投入压缩到5000万美元、5年时间的水平。张浩千表示,这也是合成生物学近几年火热的原因之一。
当被问及蓝晶合成生物学研发平台的“智能化”时,他坦诚回应“现在还不敢妄谈实现了智能化,因为我们积累的结构化数据还不够多,而整个生物技术领域缺的就是结构化数据。接下来三年,团队会把数据基础打牢,这样才能够充分部署机器学习等技术,否则就是空谈。”
商业化:offer低碳减排的解决方案
今年1月1日,蓝晶的PHA产业化项目在江苏盐城落地,所在园区主要采用风电等清洁能源。该产线规划总产能为2.5万吨,预计2022年四季度开始投产。
从lab(实验室)到fab(fabrication,制造),李腾认为这对蓝晶来说意义重大,一来代表着PHA产品可以大规模放量,产业化标杆项目将完成商业闭环;二来公司的团队、经验等组织能力,从研发拓展到生产,“这个工厂我们称为Fab1,未来会有更多工厂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落地。”
完成15亿元B轮融资后,蓝晶提出“T型”战略,“纵向做大PHA这一基本盘、并落地其他管线,横向完善合成生物学研发平台。我们的核心能力有两个,一是研发创新,二是PHA这个产品我们从头做到尾,有全链条的产品开发能力。”
如何理解“平台化”?张浩千告诉36氪,对于新管线,主要采取和业内头部企业合作研发的方式,通过技术和生产经验赋能价值链上下游的合作伙伴,而非总想着替代或颠覆。
“像我们做再生医学材料、美妆新功能成分以及工程益生菌等,都是和其他公司合作。具体方式上,可以和上市公司建立合资公司;初创企业的话,我们可以提供平台技术支撑。至于利益分配方案,生物医药领域里有非常多的付费模式和案例,包括按里程碑付费、地区权益付费等,都可以参考。”
至于接下来的商业化目标,他表示,希望三年后,蓝晶至少每年可以供应2.5万吨的PHA。基本上,企业每使用1kg的PHA,相比传统聚乙烯等材料,可以减少2kg的二氧化碳排放。粗略估计,2.5万吨的PHA将帮助使用者减排5万吨二氧化碳。
据了解,当前PHA在市场上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价格约是传统石油塑料的8倍左右;大规模生产后,售价可能与PLA(聚乳酸,需堆肥降解)持平。随着市场参与者增多,PHA作为大宗商品的价格大概率会降低。
对此,张浩千认为,定价策略、利润平衡点等问题很重要,但不够本质。“最本质的在于蓝晶能offer给客户什么,我们认为不只是一种可降解的、性能好的材料,而是一个帮助企业降低碳排放的解决方案。”他讲道,环保本身具有很强的价值观和品牌属性,在“碳中和”背景下,中国合成生物学企业有可能走出去,参与新的行业标准制定,上游输出原材料、下游塑造品牌,占据“微笑曲线”高毛利的两端。
-
细胞工厂什么时候出 公测上线时间预告, 2023-10-08
-
细思极恐全章节怎么通关, 2023-10-08
-
细心一看,“美式民主”字缝中竟藏着……, 2023-10-08
-
细分市场并列国际性领先水准 国内工业机械手大展身手, 2023-10-08
-
组队生存类手游有哪些2022 十大好玩的生存类手游推荐, 2023-10-08
-
组队枪战游戏有哪些2022 组队枪战游戏合集推荐, 2023-10-08
-
组装游戏下载排行榜前十名2021 十大组装游戏热玩推荐,推荐10款组装类游戏 2023-10-08
-
组装机器人游戏大全2022 好玩的组装机器人游戏推荐, 2023-10-08
-
组装机器人争霸好玩吗 组装机器人争霸玩法简介,机器人争霸解说 2023-10-08
-
组装战车好玩吗 组装战车玩法简介,什么组装战车的游戏最好玩 2023-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