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第一条“自动式安全驾驶”路线启用 地铁站总经营里程数达419千米,
白日见鬼?金融业,深圳=北京+上海?广州=1.7个上海?
刘晓博/文
在中国,每到经济普查的时候,常有一些神奇的数字突然冒出来,让你目瞪口呆。
它们或许揭露了一些隐藏多年的真相,或许制造了更多令人费解的迷雾。
比如在第四经济普查中,SD省和TJ市就被扒得赤条条的,在全国人民面前展示了裸泳是什么样子。
而今天,我想说的是“神奇的金融业”。
众所周知,在中国内地金融业有两大巨头——北京和上海。北京是金融管理、决策中心,汇聚了天下最多的钱;上海则集中了中国80%的金融要素市场,创造了最多的金融GDP。
上图:北京四普金融从业人员数据。
北京和上海之后,下个比较大的“台阶”,才轮到深圳。深圳下个比较大的“台阶”,才轮到广州。目前深圳汇聚的资金,大约是1.5个广州。而深圳和广州加起来,才略微超过上海,距离北京还有一段距离。至于杭州,则比广州还少了一个福州的“资金总量”。
所以,你用脚丫子都可以想出来:中国内地的金融从业人员,一定汇聚在上海、北京,然后才轮到深圳,深圳之后才轮到广州、杭州。
但第四次经济普查,却完全颠覆了我们的常识。根据北上广深杭五大城市统计局公布的普查数据,截止2018年末,各自的金融从业人员分别是:
1、深圳 122.83万人
2、广州 81.04万人
3、北京 80.6万人
4、上海 47.2万人
5、杭州 7.38万人
上图:上海四普的数据。
至于5大城市金融从业人员占全部“法人单位就业人口”(不算个体户)的比重,则是:
1、深圳 9.9%
2、广州 9.1%
3、北京 5.9%
4、上海 4.0%
5、杭州 1.2%
从这个从业人员比例看,深圳广州才是金融中心,北京上海则完全不是!至于杭州,简直是个县城的水平。
上图:深圳四普数据。
有人还整理出来了纽、伦、港和东京等四大金融中心的金融从业人员数据来对比,据说纽约金融从业人员是36万人、伦敦是35万人、香港是25万人、东京是39万人,这四个城市的总和才135万人,比深圳一个城市金融从业人员才多了10%左右。
于是,深圳被拉出来示众!被称为全球“最过度金融化”的城市、高度投机的城市,是一个正在被实体经济抛弃了城市!
而深圳的高房价,似乎也因此找到了原因。之前说是给企业的“抗疫低息贷款”被挪用炒房造成的,但官方否认。现在好了,有一个替罪羊出现了。
真的如此吗?
其实未必!
原因很简单,深圳的旁边站着广州,广州这个金融的“小个子”,竟然也有81万从业人员。广州汇聚的资金(6.2万亿)相当于深圳(9.2万亿)的三分之二,从业人员(81万)相当于深圳(122.8万)的三分之二,这个比例高度合理呀!
上图:广州第四次经济普查数据。
要知道,广州的房价不高呀,没有人说广州产业高度金融化吧,但广州金融从业人员怎么就突然变成了上海的1.7倍?
在此前四大城市公布的统计年鉴里,截止2018年的金融从业人员数量,还是这样的:
1、北京 51.3万人
2、上海 35.3万人
3、深圳 20.1万人
4、广州 12.2万人
同样是2018年末的数据,普查前和普查后竟然天翻地覆!
深圳没有解释自己122.83万金融从业人员的构成,但广州解释了:
可以看出,广州突然多出来的近69万金融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保险行业的。说白了,之前没有统计保险业务员,现在开始统计了。
上图是广东省的这次普查情况,可以看出,广东省金融从业人员主要也是保险营销人员。
上图是全国的普查情况,1800多万金融从业人员里,1300多万是保险业务员。而此次普查显示,从2013年到2018年的这5年里,中国只有一个行业从业人员暴增了250%以上,就是金融行业。
2013年的时候,全国金融从业人员只有514万人,其中保险行业从业人员只有112万人。到了这次经济普查(截止2018年末),金融从业人员暴增到了1818万人,其中保险从业人员暴增到了1308万人。
如果说过度金融化,它其实不仅仅在深圳、广州发生,而是在全国发生的。而拉动这个数据的,主要是保险业从业人员扩张了12倍!
那么问题来了:上海金融从业人员为什么这样少?
只有两个可能:第一,上海遗漏了大量的保险业务员,没有纳入统计;第二,全球最大、中国最市场化的保险公司——平安保险总部在深圳,在广州和深圳招聘了更多的业务员,仅此而已。
而杭州统计局给出了解释:它们的金融从业人员,没有包括保险和证券行业。金融还能不包括保险和证券,这个也太神奇了吧!
下面让我们比较一下,北上广深主要行业的从业人员数据:
从上面四大城市“四普”统计的主要产业从业人员(未包含个体户)来看,深圳制造业是四大城市里最强的。事实上,深圳的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也一直是全国第一。
至于深圳制造业的从业人员总数(419万人),更是遥遥领先北上广,几乎相当于“广州+上海”,是北京的4倍有余。所以,深圳产业空心化是不存在的。以深圳制造业庞大的体量,在深圳城市功能不断升级过程中出现一些外迁,是正常的。
“四普”的数据还显示,东莞制造业人数为377万人,苏州的数据尚未看到(估计在405万左右)。深圳、苏州、东莞是中国制造业人数最多的三个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在批发零售行业,北上深的“法人单位”从业人员都超过了160万。而普查前北京自己公布的数据是71.3万人,是差距最大的。此前北京纾解非首都功能,迁走了一些批发市场,自认为减少了很多人口。但从普查数据看,至少有90万人被遗漏了(这尚未计算他们的孩子、老人)。这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北京减少人口难度非常大。
至于广州,批发零售从业人员看似比北上深少了很多,其实广州还有73万从事批发零售的个体户,加起来总人数在200万。而北上深这类个体户人数,比广州少很多。
此前北京宣布2018年自己的餐饮住宿从业人员只有35万,这个行业也是被纾解的对象。但普查显示,在北京从事这个行业的仍然有56.3万人,是四大城市里最多的。
北京房地产从业人员在四大城市里位居第一,也出人意料。
从人员数量上看,北京最具优势的产业是“文体娱乐”和“科研及技术服务”,几乎相当于“上海+深圳+广州”。
至于北京的IT、租赁等,也都是有较大优势的产业。
教育和医疗,北京也都位居第一,其中教育从业人员几乎相当于“广州+深圳”。
如果全口径统计金融从业人员,北京上海一定是超过深圳的,尤其是上海有较大遗漏。
从法人单位从业人员总数(未包含个体户)看,北京位居第一,深圳第二,上海第三,都超过了1100万人,而广州不到900万。
这能说明广州人口最少吗?不能!因为广州活跃着大量个体户,这从四大城市里广州“小学生人数”最多,广州地铁最繁忙,就可以看出来。广州的实际人口跟北上深是一个量级的。
我个人估算:北上广深的常住人口,都应该在2400万到3000万之间。其中深圳交五险一金的人数已经超过上海,仅次于北京。
而广深的小学生人数,都在106万到110万左右,北京上海尚未超过100万。这不是因为北京上海人口少,而是外地户口在京沪入学更难一些。另外,上海小学是5年制。
结论:
别再吵吵“深圳过度金融化”了,这是广东省和北京、上海统计口径不同造成的,仅此而已。中国过去5年的所谓“金融大扩张”,不过是多招了一些保险业务员罢了。
至于金融杠杆率偏高,表外资产、P2P膨胀等,2018年以来已压缩很多了。
-
深圳市第一条“自动式安全驾驶”路线启用 地铁站总经营里程数达419千米, 2023-10-08
-
深圳市示范点基础设施建设高质量发展, 2023-10-08
-
深圳市渔民村:香港人国内日常生活发展趋势的环境优美的地方,深圳有没有海边渔民村 2023-10-08
-
深圳市海军“双港”2021年货运物流货运量创新高, 2023-10-08
-
深圳市此次肺炎疫情根源或为海外物件, 2023-10-08
-
深圳市打造出创新创业国际赛服务平台,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 2023-10-08
-
深圳市总工会派发300万余元数据RMB扶持卡券,深圳总工会母婴爱心津贴 2023-10-08
-
深圳市宝安国际机场卫星厅宣布开启,宝安机场卫星厅效果图 2023-10-08
-
深圳市大力开展廉洁自律深圳前海基本建设 用廉洁指数提升发展趋势指数值, 2023-10-08
-
深圳市增加2例诊断病案 初次验出奥密克戎突变株病毒感染者, 2023-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