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举办善心“手牵手跑” 让听障人员享有慢跑的开心,
一个“人工耳蜗”,为何掀起千层浪?
12月21日中午,“丢失人工耳蜗”搜索事件的发起者李女士发文称,已停止对人工耳蜗的人工搜索,李明将借用厂商的备用机,直至购买新的人工耳蜗外置机。李女士对帮助她和弟弟的热心人士及媒体表示感谢,同时也表达,“带来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质疑,心非常累。”
12月19日晚,社交网络被一个丢失的“人工耳蜗”刷屏。听障人士李明(化名)在北京乘坐地铁时,不慎遗失了随身佩戴的人工耳蜗。随后,李明和姐姐通过《北京青年报》发布“寻物启事”向广大网民求助,在启事中特别强调了耳蜗的价格(大概价值20万)和重新配型的困难(可能要重新开颅)。很多人转发了这则紧迫而急切的“寻物启事”。
就在“全民寻物”的爱心行动从线上到线下大规模展开的时候,一篇自媒体文章20日早上跳出来,直指这起事件为“媒体和商家疑似炒作”,称这是人工耳蜗厂商营销的“套路”。文章列出“三大疑点”:第一、耳蜗丢了就得开颅?第二、12月以来全国四起“耳蜗丢失”,营销痕迹明显;第三、耳蜗到底值多少钱?有报道称仅为4.5万。
这篇文章的阅读量很快就突破了10万+。只是过了一个晚上而已,社交网络再次被“反转”刷屏。很多人感慨善心被利用,怒求真相,也有人加入逻辑分析,说“如果耳蜗丢了就听不见了,为什么当时没有发现呢?就是一场营销,无疑了”。
在“反转说”铺天盖地的背景下,12月20日,李女士通过《北京青年报》回应网友质疑,拿出了人工耳蜗的购买凭证和弟弟的病情诊断书,人工耳蜗17万。警方和地铁方面也证实称,确实是听障人士,人工耳蜗确实是丢了,正在帮助寻找。
同一天,还有一些媒体来了一场“人工耳蜗”的全民科普。诸多释疑文章中,《科技日报》的文章“人工耳蜗丢失要开颅?专家:没必要,花20万也是瞎扯”全网转发最多。我们知道了,“外机丢失,植入体无需更换,而且就算做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不需要开颅,在耳后开一个小切口即可”,也知道“丢掉外机再买一个就行,几万块钱可以搞定”,知道“国家财政每年捐赠4-5千台人工耳蜗,通过残联分配到各个省市”。
《法制日报》就此事采访了法律专家。法学界人士认为,就事情本身来看,“耳蜗丢失”事实成立,也不存在营销嫌疑。对于提到的“耳蜗价值20多万”,只是为了表现耳蜗的重要性,并非关键。如果是大型募捐或者在众筹平台求助,这个数额就显得很重要了,必须准确真实,得区别看待。
至此,舆论的基调重新回到了原点。看来,丢了是真丢了,求助信息有夸张成分。遗憾的是,经历了这么多折腾,李明丢失的人工耳蜗终究没能失而复得。
三天的时间,公众的善心,就像一次潮涌,发酵的快,因为“反转”,离场也快。我们看到了可贵的社会互助,但是,在诸如“罗一笑事件”等诸多事件的影响下,人们在普遍害怕自己的善意被消费和利用。
此次事件给我们提供了三个警示:
一是作为自媒体,追踪热点要以事实为根据。不能通过“演绎推理”就去扣一顶“营销炒作”的帽子,别让自己最后成为最大的笑话;
二是作为信息发布者,尽可能准确地提供信息,求助信息说得越严重肯定越容易引起重视,但是,“不靠谱的严重”就会适得其反。李女士可能也没想到自己上了热搜,想着说的严重些,多几个人转发,但在当今的媒体环境下,谁也无法判断“热点”在哪里。一旦成了“热点”,就要经得起推敲。
三是作为路人甲乙丙丁,网友甲乙丙丁,谨慎不是坏事,但是,面对可能是真,可能是假的求助,还是多一份善意和耐心,多一份理解和信任。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头条号:任侠
作者介绍:任侠,非资深、想保鲜的媒体人。十年新闻生涯,喧嚣中默默写字的那一个,可能就是我。
-
深圳举办善心“手牵手跑” 让听障人员享有慢跑的开心, 2023-10-08
-
深圳为何会有多点中心的现状,未来深圳的发展是去中心化发展,还是多元发展, 2023-10-08
-
深圳一违规行为“小学升初中”考题被应急喊停 公安机关已干预,小学生考试被喊停 2023-10-08
-
深圳一小区持续14年派发“迎接新生礼品”, 2023-10-08
-
深圳一名闭环的入关运输机仓库搬运工作员验出Dna呈阳性, 2023-10-08
-
深圳67岁保洁员出车祸称其“没事儿”离去 交警队多方面找寻拯救性命, 2023-10-08
-
深圳13-14岁在学校女孩广泛注射HPV疫苗全面启动,在学校打hpv疫苗 2023-10-08
-
深哈协作再传喜报 签订19个新项目总金额达68亿人民币, 2023-10-08
-
深刻领会中式智能化的“并联式”发展趋势特点, 2023-10-08
-
深刻领会“十个坚持”的珍贵的历史工作经验, 2023-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