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长治:“绿色通道”助“最可爱的人”自主创新业,
全力打造“五大品牌” 推进文旅康养融合,长治日报刊发了这些重要报道
太行形胜,山水多娇。
7月17日,全市文旅康养融合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召开。市委书记陈耳东强调,锚定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居目的地”目标,着力打造“五大品牌”,在推动文旅康养融合发展上干在先做示范,努力把文旅康养产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为长治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8月11日起,本报连续刊发6组系列专题报道,用一篇篇来自一线的扎实调研,展现我市在推动文旅康养融合发展上干在先做示范的生动实践。
一山一胜迹,道不尽日新月异。看长治,打造“五大品牌”,正以创新视野探究“本来”的深度。
一水一洞天,写不完春华秋实。看长治,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居目的地,正以高度自信标定“发展”的维度。
围绕贯彻落实全市文旅康养融合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精神,长治日报刊发——
6篇专题报道:
①《寻根问源启新程——我市挖掘神话故事内涵强固精神支撑意气风发向未来》
②《古韵绵长发新声——我市依托丰富文物资源加强传承保护活化利用让千年古建“开口说话”》
③《英雄长治今朝“红”——我市深挖活用红色资源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④《揽胜太行景如画——我市充分挖掘山水人文资源赋能文旅融合新业态》
⑤《拥抱康养新“蓝海”——我市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叫响“康养”新名片》
⑥《饱蘸浓彩绘山河——我市着力打造“五大品牌”在推动文旅康养融合发展上“干在先做示范”》
6篇评论员文章:
①《乘风而上 破浪前行——奋力打造“中国神话之乡”品牌 》
②《赓续历史文脉 坚定文化自信——全力打造“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院”品牌》
③《挖掘红色资源 激活文旅动能——着力打造“中国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展示区”品牌》
④《揽山水之胜 塑全域美景 ——着力打造“中国太行风光揽胜处”品牌 》
⑤《构筑服务高地 打造康养福地——着力打造“中国康养福地”品牌 》
⑥《以高品质文旅康养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
长治日报8月11日一版、三版刊发
01
寻根问源启新程
——我市挖掘神话故事内涵强固精神支撑意气风发向未来
这里是华夏文明之根,灿烂的中国农耕文化由此开启。
这里有华夏文明之火,深厚的历史人文积淀由此诞育。
神农尝草、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羿射九日……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长治地区原始初民创造了极具地域特色的神话,通过具有象征性或隐喻性的意象传递经验、表达思想、寄托希望,承载了祖先对世界最初的认识和奇谲瑰丽的想象。
这些神话,蕴含着感人肺腑、催人奋进的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梦想精神。这些神话,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绚烂多彩的一脉,是构筑民族文化认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一脉。这些神话,穿越时光一路奔涌而来,滋养着生生不息的太行儿女,浇灌出长治大地的勃勃生机。
走进长治,就走进了中华文化的记忆深处,这里镌刻着时光的书本,赓续着中华文脉。
探寻神话,穿越时空的隧道汲取历史智慧,凝聚起太行儿女披荆斩棘、意气风发向未来的新力量。
评论
乘风而上 破浪前行
——奋力打造“中国神话之乡”品牌
身处太行山腹地的长治,拥有良好的气候条件、壮美的自然风光、完备的产业体系。尤其是厚重的文化底蕴,长治曾让多少人为之赞叹。
羿射九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神农尝草等诸多上古神话均发源于长治,其发轫之原始、密度之集中、内容之详备、流传之久远、印证遗存之丰富,为全国其他地区无法比拟和取代。
市委提出锚定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居目的地目标,着力打造 “五大品牌”,讲好长治故事,增强文化自信,展示长治文旅良好形象,将打造“中国神话之乡”品牌作为“五大品牌”之首,有着深邃的思考。
乘风而上,首先要张开思想的翅膀。打造“中国神话之乡”品牌,长治有信心、有能力、有支撑。
从信心上讲,长治拥有数量众多的史前神话,且这些史前神话本身所饱含着不畏艰难、奋发进取的精神,正是长治人的信心之源。从能力上讲,敢于创新、敢为人先始终是长治人最鲜明的个性特征。当前,正值我市推动文旅高质量发展之际,我们要大力发扬“四敢”精神,把“中国神话之乡”品牌打造好。从支撑上讲,发端于长治的史前神话,在我市均有文字记录、精神传承、实物佐证,这是我们打造“中国神话之乡”品牌的重要因素。
破浪前行,要有御风而行的务实行动。打造“中国神话之乡”品牌,我们要深入挖掘独有神话故事的精神内涵,强化载体建设、大力宣传推介。
要在深入挖掘内涵中讲好长治故事。长治神话故事既体现着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特征,又饱含着太行儿女独有的精神特质。我们要深入挖掘这座精神富矿,将其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伟大太行精神等结合起来,赋予其时代内涵,讲好长治发展故事、长治创新故事、长治奋斗故事。
要在强化载体建设中树好长治形象。长治神话故事有其独有的支撑,要想让资源转化为资产,进而升级为产业,就必须打造优质的载体。我们要立足高标准、现代化,大力推进“神话小镇”等硬件设施建设,用足用好用活文创、演艺、影视等载体,在全力打造“中国神话之乡”品牌中展现长治开放包容、追求卓越的精神内涵。
要在大力宣传推介中建好长治品牌。好品牌在于策划实施,更在于精心经营。我们要大胆解放思想、创新手段,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各种措施,全方位推介好长治神话品牌。对外要着力扩大知名度和美誉度,对内要提高参与度和知晓度,努力让四方宾客都知道长治神话,让每个长治人都能讲好长治神话故事,以内外兼修的方式树立好长治品牌。
让我们张开思想的翅膀、拿出务实的行动,大胆创新、放手去干,在大有可为的时代创造更多的可能,为长治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长治日报8月12日一版、三版刊发
02
古韵绵长发新声
——我市依托丰富文物资源加强传承保护活化利用让千年古建“开口说话”
古韵悠悠展新风,品牌赫赫助发展。
7月17日召开的全市文旅康养融合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上,市委书记陈耳东强调,要锚定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居目的地”目标,着力打造 “五大品牌”,讲好长治故事,增强文化自信,展示长治文旅良好形象。
古建文物是中华悠久文明的缩影。作为“五大品牌”之一,我市打造“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院”,就是要依托丰富的古建文物资源,深度发掘蕴含其中的建筑艺术、人文精神,加强传承保护、活化利用工作,让千年古建“开口说话”,为长治文旅康养融合汇聚力量。
评论
赓续历史文脉 坚定文化自信
——全力打造“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院”品牌
古建文物是一座城市的记忆,是一个地方历史的见证者,更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瑰宝。它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也凝结着一个地方的人文精神。深入挖掘古建之美,努力搞好活化利用,不仅是发展文旅产业的重要手段,也是赓续城市文脉、塑造城市性格的重要途径。
长治古建文物丰富,数量多、存续久、价值高,是一部活生生的中国古建筑编年体史书。市委提出要打造“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院”品牌,依托丰富的古建文物资源,深度发掘蕴含其中的建筑艺术、人文精神,加强传承保护、活化利用工作,让千年古建“开口说话”。这为我们挖掘古建之美、搞好活化利用指明了方向。
要下好解读之功。挖掘古建之美,搞好活化利用,关键在于深挖内涵。每一座古建文物,都有其独特的建筑之美、文化内涵、人文精神。作为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古建文物和当地的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历史发展、生产生活、文化艺术等紧密相关。我们要加强对古建艺术的深度挖掘和研究整理,把阐释古建艺术之美和讲述长治历史之厚、人文之美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展陈、文艺、出版、影视等多元方式,让千年文物“开口说话”,把长治的古建之美讲深讲透讲活,使其在新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要用好活化之钥。对古建文物的保护不能拘泥于保护本身,而应该想方设法进行活化保护,只有对古建活化利用好了,才能更好地实现可持续保护。我们要在因地制宜加强对古建文物保护的同时,赋予其自我的造血功能,在合理的利用中获得新的生机。要借助藏品研究、陈列展示、宣传教育等表达方式,将挖掘古建内涵与属地传统文化、民俗、物产、非遗等相结合,将其一体打造成为“以文化人”的载体。
要布好整体之局。长治的古建文物众多,但大多数体量较小,且分布分散,保护、开发、利用成本很高,仅靠一地一部门之力,很难形成整体保护利用的大格局。我们要善于运用创新思维,敢于大胆突破,努力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将全市古建文物资源统筹利用、一体推进,进行整体开发保护,形成全域布局、全体参与、全面保护利用的大格局。与此同时,还要将古建文物的保护利用与乡村振兴、文化繁荣等工作有机结合,努力走出古建文物保护利用的长治路径。
传承文脉,深耕史脉。随着时代进步和技术创新,长治古建文物的保护利用,必将迎来更多更富创意的“打开方式”。从传承到创新,从活化到新生,让我们在不断创新中通过古建文物去触摸岁月的掌纹,寻找到它们与当下的交融和对未来的期许,使其绽放出属于这个时代的光芒。
长治日报8月13日一版、三版刊发
03
英雄长治今朝“红”
——我市深挖活用红色资源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巍巍太行,壁立千仞。
从八路军挺进太行山,到百万雄师出太行;从全民族抗战,到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历史长河,波涛滚滚,长治,在抗战烽火中淬炼成钢,在艰苦岁月中玉汝于成,在开放的大潮中逐浪前行。
如今,革命先辈用生命和鲜血孕育的革命精神和红色文化,仍根植于这片热土,成为我们向高质量发展前行的不竭动力。
评论
挖掘红色资源 激活文旅动能
——着力打造“中国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展示区”品牌
红色太行,民族脊梁。
长治是一方红色文化深厚的沃土。抗战时期,八路军总部、中共中央北方局长期驻扎在长治,朱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建立了太行、太岳革命根据地。中国共产党领导太行军民在这里开展政治、军事、文化、经济斗争和社会治理的伟大实践,孕育太行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丰富的红色资源中,深藏着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与信仰的密码,每个红色遗址遗存都是一段高山仰止的红色传奇。借助红色旅游彰显和传播红色文化,让更多人瞻仰历史遗存,感受革命情操,激励理想信仰,不仅仅是着力打造“中国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展示区”的核心要素,更是砥砺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这就需要我们从赓续红色基因、讲好长治故事、做实文旅载体各方面发力,让红色更鲜亮,让长治更出彩。
挖掘红色资源,激活文旅动能,就要着力传承好红色基因。红色基因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长治红色资源丰富、体量庞大,但深入挖掘还不够,尤其是从精神层面的挖掘还不足。我们要着力从历史褶皱中发掘那些震撼心灵的人物与细节,于风雷激荡中描绘时代的精神图谱,在寓教于乐的生动形式中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同时,也以此激发起长治人勇于创新、再开新局的强大干劲,这是我们的时代责任,也是我们的无上荣光。
挖掘红色资源,激活文旅动能,就要着力讲透讲好长治故事。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既是过去和现在的对话,也是历史与时代的同频共振。我们要深入挖掘长治红色资源中所蕴含的红色故事,通过不同形式、不同载体、不同呈现方式,进一步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着力在红色故事“讲什么”“谁来讲”“怎么讲”等环节上下功夫,进一步擦亮长治红色旅游这张名片。
挖掘红色资源,激活文旅动能,就要着力做细做实旅游载体。发展红色旅游,关键是坚持推动红色文化在保护中合理开发、在开发中更好传承,促进寓教于游、寓游于教。我们要坚持“硬件”“软件”两手抓,既要加强资源整合,抓好旅游产品开发、建设精品旅游线路,提升红色旅游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更需重视“软件”建设,尤其要加大对红色史料的研究阐释,把“我们想讲的”变成“受众想听的”,增强长治红色故事的吸引力、穿透力。
赓续红色血脉,勇担时代使命。让我们传承好红色基因、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着力建设好“中国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展示区”,让红色文化在太行山上永绽光芒。
长治日报8月14日一版、三版刊发
04
揽胜太行景如画
——我市充分挖掘山水人文资源赋能文旅融合新业态
八百里太行,最美一段长治。
在老顶山国家森林公园,开启中华文明的发现之旅;到5A级景区八泉峡,领略太行山的俊秀风光;沿太行旅游一号公路,感受新时代下中华文化底蕴与生态文明之美的交相辉映……
翻开诗画长治的长幅浩卷,太行山巍峨耸峙,气势磅礴,太岳山重峰叠峦,耸入云天;漳河水合纵连横,奔腾而下;沁河水温柔婉约,绵蜒九曲;板山日出天脊,灵空险峰竞秀,形成了集北国雄姿与江南旖旎于一地,聚仁者之乐与智者之爱于一体的“中国太行风光揽胜处”。
以山路为经线,以河流为纬线,以文化为坐标,串点成景,连珠成线,我市文旅融合走上快车道。
评论
揽山水之胜 塑全域美景
——着力打造“中国太行风光揽胜处”品牌
八百里太行最美的风光在长治展现,最高的脊梁在长治挺起,最厚重的文化在长治沉淀。市委提出要着力打造“中国太行风光揽胜处”品牌,立足长治独特的资源禀赋,着眼长治未来发展之需,路径清晰、目标明确。我们要按照市委的要求,利用好资源禀赋、深挖文化内涵、攻坚重点项目,锲而不舍、久久为功,揽山水之胜、塑全域美景,全力推动长治文旅康养融合高质量发展。
揽山水之胜,塑全域美景,就要脚踏实地,把资源优势发挥出来。打造“中国太行风光揽胜处”品牌,长治有着优质的资源。我们拥有5A级景区“中国最美十大峡谷”之一的八泉峡,以及板山、通天峡、太行水乡、太行溶洞、天脊山等众多自然风景区。太岳山作为太行山的分支,低海拔植被茂盛、牧草丰美;中海拔有华北地区极为罕见的花坡亚高山草甸;高海拔有原始森林,以及与“塞罕坝”比肩的华北最大落叶松人工林芊林背……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优质资源,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叫响长治山水品牌,为文旅康养融合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揽山水之胜,塑全域美景,就要解放思想,把人文之光发扬光大。长治人文之光璀璨。东汉末年,曹操北征高干,写下吟咏太行的开山之作《苦寒行》;东晋高僧法显62岁前往西域求经,比唐玄奘早了228年,鲁迅先生评价为“舍身求法、中国脊梁”;唐玄宗李隆基曾任潞州别驾,在这里初创“梨园教坊”,千年梨园从这里肇始;北宋文学家苏轼留下了“上党从来天下脊”的千古名句。上党盆地的沃土良田孕育了最早的农业文明,养育了一代代勤劳质朴的上党儿女,形成了以炎帝、女娲为代表的始祖文化,以煤铁、瓷器、潞丝潞绸为代表的物产文化,以二仙信仰、崔府君信仰、李卫公信仰为代表的祭祀文化,以迎神赛社为代表的民俗文化等,是中华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我们要大力解放思想,把这些优秀的文化挖掘出来、讲深讲透,为文旅康养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文化支撑。
揽山水之胜,塑全域美景,就要坚定信念,把太行精神赓续传承。太行山既是自然之山,也是人文之山、精神之山。70多年来,伟大的太行精神一直激励着老区人民奋勇前行,涌现出了李顺达、申纪兰等劳动模范。平顺人民为了走出大山,十五年如一日,硬是在悬崖峭壁上开凿出一条长达1500多米的“太行天路”。壶关县是典型的干石山区,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全县干部群众搬走石头栽树、垒起石墙护林,修起的森林防护墙延伸为绿色屏障,被吉尼斯总部确认为世界最长的森林防护墙。这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为伟大的太行精神注入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我们要传承弘扬好,用心讲述好,为文旅康养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太行山,高耸入云天。在这里可以观览山川形胜、感悟历史文脉、领略风物奇观,是大自然赐予长治的宝藏。让我们按照市委的部署,进一步加强太行风光游览景点规划和建设,全面展示太行山水之美,生动讲好太行山上的故事,奋力打造俯瞰众山、气壮山河的“中国太行风光揽胜处”。
长治日报8月15日一版、三版刊发
05
拥抱康养新“蓝海”
——我市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叫响“康养”新名片
入眼即是画,处处皆美景。
东倚太行、西屏太岳,居太行之巅,若一座自然天成的高山盆景;
山川秀美、景色宜人,处人居黄金带,是一个四季分明的无扇之城;
人文荟萃、物产丰富,近者悦远者来,好一处清新甜润的天然氧吧。
这里,就是长治。
1.39万平方公里的广袤土地,经过3000余年漫长时光的精雕细琢,山水之秀与人文之蕴相得益彰,生态环境与传统风俗和谐共生,“红色”“绿色”“古色”交相辉映,一步一景,一季一色,铺就康养产业发展坦途。
如今的长治,正将散落的景点串珠成链,不断丰富产品供应链、延长康养产业链,大力发展温泉康养、避暑康养、森林康养、中医药康养等特色产品业态,拥抱康养新“蓝海”,全力打造北方一流、国内著名的中国康养福地,从观光游览走向康养旅居,把“过客”变“留客”,让“流量”变“留量”,让人们在绿水青山中共享自然之美、健康之美、生活之美。
评论
构筑服务高地 打造康养福地
——着力打造“中国康养福地”品牌
康养是“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美好向往。市委提出要着力打造“中国康养福地”品牌。这一决策,着眼长治资源优势,契合长治发展实际,对支撑长治文旅康养融合高质量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按照市委要求,依托我市的气候优势、特产优势、医疗优势,积极拓展康养产业、培育康养经济,构筑服务高地,打造康养福地,使文旅康养融合成为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要承载,为长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能。
构筑服务高地,打造康养福地,就要充分发挥好长治的气候优势。长治气候得天独厚,平均海拔1000米,正处在负氧离子富集层;全市森林覆盖率达26.8%,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地处“黄金人居带”北纬36°至37°之间,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特别适合避暑度夏、养生休闲。我们要充分挖掘这方面的潜力和优势,着力加快建设一批度假区综合体和康养集聚区,实施休闲度假康养区工程、休闲康养极核区工程、中医药赋能工程等系列工程,全力打造北方一流、国内著名的“中国康养福地”。
构筑服务高地,打造康养福地,就要充分发挥好长治的特产优势。长治特产品类丰富,有“小杂粮王国”的美誉,盛产红枣、核桃、黑木耳等农产品,沁州黄小米等太行杂粮声名远播……这些土特产均有很好的养生功效。长治人的饮食结构“主粮杂粮调剂、干饭稀饭结合、南北口味兼顾”,尤其适合老年人养生需求。我们要充分挖掘长治的特产优势,打造别具一格的美食文化,使其与康养产业、康养经济相得益彰、充分融合,走出一条具有长治特色的文旅康养融合之路。
构筑服务高地,打造康养福地,就要充分发挥好长治的医疗优势。长治医疗资源富集,是省级区域医疗中心,有8所三甲医院、1万余张床位、2000多名高级职称医技人员,总体实力位居全省第二,医疗资源辐射周边地区。长治是中医药之乡,拥有600多种野生中药材,连翘产量占全国近40%,党参是全国首个以地区命名的中药材。县县有中医院、乡乡有中医、村村种中药,信中医、用中药的理念深入人心,今年,我们又获批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市。我们要充分发挥好这些优势,着力提升各级医疗机构的整体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挖掘中医药文化,为文旅康养融合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长治好,风物与天齐。走进长治,就走进了人间仙居、洞天福地。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打造长治康养优势、康养特色和康养产业,全面彰显“中国康养福地”的形象与气质,为推动长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而努力担当。
长治日报8月16日一版、三版刊发
06
饱蘸浓彩绘山河
——我市着力打造“五大品牌”在推动文旅康养融合发展上“干在先做示范”
巍巍太行山上,奇崛壮丽的自然景观星罗棋布;绵绵时间长河中,底蕴深厚的文化传承亘古亘今。
如何立足资源优势,加快文旅强市建设步伐?
7月17日,全市文旅康养融合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召开。市委书记陈耳东强调,锚定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居目的地”目标,着力打造“五大品牌”,在推动文旅康养融合发展上“干在先做示范”,努力把文旅康养产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民生幸福产业,为长治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明确“一个目标”,打造“五大品牌”。这是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和旅游工作重要论述的生动实践,是我市认真落实省委对长治三个“干在先做示范”重要要求的具体行动。
——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居目的地”。
——打造“中国神话之乡”品牌、“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院”品牌、“中国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展示区”品牌、“中国太行风光揽胜处”品牌、“中国康养福地”品牌。
“一个目标”“五大品牌”,贯通历史现实未来,作答文旅融合核心课题;
“一个目标”“五大品牌”,承载文旅强市使命,作答转型发展重点课题。
明确“一个目标”,打造“五大品牌”,鼓舞人心,激发干劲。在推动文旅康养融合发展上“干在先做示范”,我市行动坚决,步履坚实。
评论
以高品质文旅康养融合
推动高质量发展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市委提出,要着力打造“中国神话之乡”“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博物院”“中国革命根据地红色文化展示区”“中国太行风光揽胜处”“中国康养福地”五大品牌,推进文旅康养融合,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生态文化旅居目的地,这是落实省委对长治三个“干在先做示范”重要要求的务实行动,也是推动长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全市上下要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创新思路、埋头苦干,按照市委的部署,激发文旅康养市场活力,培育产业发展动能,推动文旅康养提质赋能,着力提高文旅康养产品供给质量,推动文旅康养产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奋力在全省文旅康养产业融合发展中“干在先做示范”,为推动长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以高品质文旅康养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找好文旅康养融合的“增效器”。当前,文旅康养市场潜能充分释放,文旅康养融合已成大势。我们一方面要立足当前,多措并举深挖文旅康养消费潜力,激活文旅康养市场,促进旅游业复苏。另一方面要着眼长远,积极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旅游产业体系,以高质量文旅康养产品供给满足不断升级的文旅消费需求,激发我市文旅康养产业发展新动能。要以重点项目建设为引领,抓好项目谋划实施,加大项目招引力度,以实际行动营造长治优良的文旅康养融合发展环境。
以高品质文旅康养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助推器”。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下好全域旅游“一盘棋”,推动文旅向“全域、全季、全民、全业态、全要素”迈进,紧紧围绕打造“五大品牌”,全面讲好长治故事,充分发挥文旅康养产业的带动效应,坚持以文化引领旅游发展、用旅游促进文化繁荣,积极推动文旅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拓展文旅新场景,绘就诗和远方新画卷。
以高品质文旅康养融合推动高质量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强化落实,用好文旅康养融合发展“加速器”。要以高端策划为引领,优化发展格局,“活化”文旅康养资源,依托长治独特的生态资源、文化资源、红色资源、历史资源、医疗资源,树牢产业思维,突出项目带动,深研市场、更新理念,拓宽视野、招大引强,坚持“点上出彩、线上成景、面上开花”,做精景区、做优服务、做强业态、做好推介、做大链群,充分释放文旅康养产业消费潜能,让文旅康养企业信心“足”起来、文旅康养市场“火”起来、文旅康养消费“热”起来。
秉纲而目自张,执本而末自从。让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加压增责、全力攻坚,紧紧围绕打造“五大品牌”,全面推动文旅康养融合,为长治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提供新支撑!
-
山西长治:“绿色通道”助“最可爱的人”自主创新业, 2023-10-07
-
山西运城对废弃矿井开展集中化工程爆破催毁, 2023-10-07
-
山西运城1名Dna呈阳性工作人员被确诊为没有症状的病毒感染者,山西省有无症状病毒感染者吗 2023-10-07
-
山西绛县里册峪一带6人下落不明 本地已经救援, 2023-10-07
-
山西绛县滥采金矿石致6人死亡案已经有2名犯罪嫌疑人被采用刑事强制措施, 2023-10-07
-
山西绛县废旧矿内6人失去联系不幸遇难案2名嫌疑人被采用刑事强制措施, 2023-10-07
-
山西绛县6人下落不明 寻找工作中已经开展, 2023-10-07
-
山西税务:网络直播等2021年底前积极汇报和改正税收问题,山西国税税务新政策 2023-10-07
-
山西省:近百年古书获“再生” 让更多的人足不出门“触碰”历史时间, 2023-10-07
-
山西省:近200名电力人严寒中守卫149条超特电力线路,山西输电线路巡线报道 202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