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慈溪通告上虞区一诊断病案涉及主题活动史:离慈时未感染,
徐锦江、蔡丰明、郑崇选等:齐聚贤者地 共话“新江南”
本文刊载于2022年9月1日《文汇报》第10-11版“专版”
【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的乡村振兴】
以新江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以田园生态为底色,瞄准“奉贤是个大公园、村村都像度假村”的目标,奉贤走出了一条国际大都市背景下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上海市农业农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黎而力指出,乡村是城市的母体,城市是乡村的延伸和延续。只有懂得乡村,才能振兴乡村。上海已初步形成大都市乡村振兴模式,但仍存在乡村产业同质化、乡村资源要素流通不畅、土地资源价值提升受限等问题。他认为,在乡村振兴过程中,要坚持规划引领,强化要素保障,不策划、不规划,不规划、不设计;要从“三农”实际出发,以“三园”工程为抓手破解瓶颈难题,让乡村美起来、强起来、活起来;要大力推动农民相对集中居住,大力发展绿色农业、规模农业、科技农业、品牌农业。
乡村振兴“三园一总部”
奉贤区委副书记骆大进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奉贤实践”的主旨演讲中说,奉贤区始终以新发展理念统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把“繁荣发展大农村”作为重大任务,加快建设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三大工程”,切实走好三条发展之路。第一条是创新发展之路,通过制度创新、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凸显乡村经济价值。第二条是绿色发展之路,通过打造绿色田园、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示范”水平,凸显乡村生态价值。第三条是融合发展之路,通过促进功能融合、文化融合,彰显跨界之美、文明之美,凸显乡村美学价值。
四川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教授姜晓萍提出,乡村振兴,关键在于解决乡愁为何不愁、乡村谁来振兴两大问题。她提出,建设“人民至上”的乡村美好生活服务体系,要秉持“三共融三治”的乡村基层治理原则,用“集成创新”的战略思路,遵循“统筹推进”的实现途径,构建“望山见水”的乡村生态体系、“授权赋能”的乡村人才振兴体系、“持续发展”的乡村治理创新扩散体系,来引领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的变革。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熊万胜认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抢抓“前期郊区化”向“深度郊区化”的重要转折时期,找到城市与乡村的最佳结合点,推动城乡深度市场化融合,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张乐天说,要特别关注“人的转型”,尤其要重视农民在新形势下正经历的转变,要充分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积极传承、激活中华传统文化,让农民的主体性、传统的转化性在实践中发光发热,创造更多地方特色,让人民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慈善孝贤”五地论坛】
以“家文化”建设助推基层社会治理
奉贤多年来一直维持着家风建设的传统,滋养了当地的“家文化”。从2015年开始,慈溪、嘉善、孝感、上虞、奉贤五地建立文化研究合作机制,轮流举办研讨交流活动。此次高峰论坛五地现场签署了新一轮“慈善孝贤”文化研究合作框架协议。
东方美谷核心区
奉贤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向义海介绍,奉贤区在源远流长的“贤文化”基础上,结合贯彻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东方美谷产业发展的实际,启动“贤美文化”建设。他认为“家文化”是“贤美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是“贤美文化”在家庭层面的必然要求和集中表现。奉贤区通过“圆梦行动”“好家训好家风培育”“东方美谷艺术节”等工作抓手和最美家庭、道德模范、新时代好少年、世贤学子、贤城好家长等系列评选活动,推进“贤美文化”的践行。依托“贤美文化”助推基层社会治理,实现以文化人、以文润城、以文兴业,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现可及可达,在满足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基础上,组建名家领衔的九棵树艺术家委员会、九棵树爱乐乐团等团队,满足高雅文化需求。
九棵树(上海)未来艺术中心
浙江省慈溪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江再国以“弘扬慈风孝行新风尚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为题作主旨演讲,表示“慈文化”建设已经写入慈溪市“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未来将聚焦实践养成、服务民生等重点,形成“行政推动、社会联动、群众互动”一体化格局。
湖北省孝感市社科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莉说,近年来,“孝文化”的大力推行有效地实现乡村人文环境的改善与升华,从而推动孝感市美丽乡村建设走向更高水平,并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思想感染、理念说服以及改变教育的独特优势。
浙江省嘉善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江继铭表示,嘉善县以“善文化”培育为引领,实现从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的升级换代。下一步,嘉善县将进一步挖掘“善文化”内涵外延,通过开展高端论坛、文化走亲、思想研讨等活动,深化“善文化”基础理论研究。
复旦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教授、副院长沈可指出,多代同堂家庭不仅是狭义的“同住一个屋檐下”,“一碗汤距离”的两代人仍能保持高密度的互动与情感联结,同时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并弥合劳动力市场的性别差距。上海大学社会学院教授肖瑛认为,家在中国文明中具有特殊地位,是中国社会治理绕不开的枢纽。社会治理不能只是将家庭当做外在于家的功利性目标的实现工具,而应在尊重现代人的基本权利的前提下,围绕家庭主体性和家庭价值的培育和激活,设计社会政策,推动家庭价值的守护与再造。
【新江南文化与城市软实力】
在文化认同上构建更大的同心圆
软实力是实力之基。奉贤通过把新江南文化融入新城建设中,着力营造一座人性化、人文化、人情味的人民城市。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徐锦江认为,从江南的上海最后变成了上海的江南,过去上海人称“小苏州”,后来苏州变成了“小上海”;从江河文化发展到海洋文化,从传统文明发展到现代文明,从中国视野转向全球视野,江南文化首先在上海发生了海派新变。奉贤提出“新江南文化”,在上海的周边区域还有江南文化的自然资源,包括人文资源可以打造。
奉贤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包蓓英提出,要充分利用奉贤历史文化人物事件以及附着在这些人物事件之上的作品、情怀、气节,为区域的文艺创作文化繁荣提供素材;要充分利用奉贤历史文化人物事件中独树一帜的历史文化符号、元素,融入城市整体形象设计,串点成线扩大宣传;要聚焦江南文化、水岸经济,结合古镇复兴等,重点打造冷江雨巷等江南水乡风貌,充分传承、融合创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建构奉贤的新江南文化。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江南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田兆元认为,创新的言子文化是奉贤文化创新资源,是新江南文化的软实力资源。新江南文化的建设者要加强对《礼运》,对言子祠的研究,拿出江南文化的硬通货,把崇尚贤德与江南文化无缝对接。《阅江学刊》执行主编渠红岩认为,挖掘奉贤历史文化资源可以从地方志入手,因为江南是我们全国地方志编撰历史最悠久、质量最高的地区之一。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教授沈昕认为,新江南文化以长三角文化为依托,涵盖各区文化的精髓,最大限度整合文化的差异,增强城市实践参与主体的心理认同和横亘归属,从而提升城市的凝聚力。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蔡丰明就新江南文化的实践路径提出五条建议,一是打造新江南文化精神,二是打造新江南生态环境,三是建立新江南文化业态,四是形成新江南的产业布局,五是构建新江南的区域关系。江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余红艳强调,新江南文化的构建一定是整体的,尤其要加强文化资源整合、行业条线整合及学术文化研究整合。
上海海湾国家森林公园
【从江南城市建设阅读江南文化意蕴】
以文化地标展现新江南水乡风韵
江南文化底蕴离不开建筑的符号化表达。新江南首先是可视的,其次是体验的。奉贤特色建筑的背后展现了新江南水乡风韵。上海市社联专职副主席任小文提出,江南文化是丰富多样的江南地域文化的总和,同样的文化元素有着多样的文化表达,也受到不同地域的文化影响而不断形成新的文化形态。从国家战略视角看,江南文化的时代价值涵养出旺盛的生命力;从大文化视角来看,江南城市是江南文化的外化、活化和创化,是“五个新城”建设的新的城市文化形态。因此,江南文化与城市建设的相互赋能,必将催生新的城市形态、新的城市地标、新的城市生活。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宁越敏指出,建筑风貌只是文化要素的一部分。他从江南水乡和江南园林两个方面例举了大量案例,强调江南文化的景观塑造要尊重自己传统的文化。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助理、副研究员王晓静认为,要重新认识江南乡村的文化传承价值,开发更多形式的创造创新方法,以崭新的表现方式参与到城市人文空间的建设中。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副所长、城市文化创新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郑崇选认为,奉贤创新提出“新江南文化”理念,正是上海在打造文化城市地标和打响区域文化品牌的指引下,作出的挖掘和赋能。同济大学资深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城市文化传播中心首席专家王国伟提出“新江南”空间实践的三个基本维度。
第一是保护、激活和还原历史资源。第二是延展。第三是创新。此外,要强化空间消费力建设,打通教育、传播和消费,发挥空间媒介的强传播力,重视场景建构。上海交通大学设计研究总院城乡创新设计研究院院长孙洪刚从设计师角度阐释了江南文化的三个特点,即引领性、和谐性、浪漫性,并认为这是城乡设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刘士林认为,从历史看,中国的新城发展当前正处于文化引领城市发展的建设阶段。在此过程中,必须要重视保护城市的历史和文脉。
【走进奉贤探寻江南史前文明演进】
加强重要文物点的保护、展示和利用
奉贤古以三冈成陆,现已发现的柘林古文化遗址、江海古文化遗址证明,奉贤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林留根提出,以良渚文化为代表的史前文明在距今5300年前就已经完成了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长三角区域文明的最大价值体现在它的整体性中。他认为,百年考古是新一轮的起点,长三角地区史前考古所发现的重要文化遗产应该加强其遗产价值的整体表述,加强重要文物点的保护、展示和利用。这是长三角地区最古老、最核心的,对当今和未来有长久影响的文化基因。
奉贤区政协副主席邵惠娟认为,当下要古今辉映,赋能新城建设,需要对古镇、古村、古建筑的利用和再创造。经初步统计:奉贤历史上存在过的古镇有57个,古村落500余个,古建筑(列为文物的)104处。如何活化发展“三古”?首先要以人为本,活化发展的关键是融入生活。其次,要物文并重,留住“形”还要留住“神”。最后,要坚持“保护开发并重、政府投入和社会融资并举”原则,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对“三古”保护开发。
上海博物馆副馆长陈杰指出,史前江南的文化谱系中,以良渚文化的对外辐射能力与影响力为甚。在文化输出的同时,江南区域也广泛吸纳来自不同地区的文化因素,对以良渚文化为代表的江南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影响。良渚遗址的发掘者之一、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宁远指出,良渚是最初的江南。良渚文化的特殊面貌之所以能够形成,关键词是稻作、水乡和堆墩,这是一种江南模式。
青溪老街
柘林是长三角东端最古老的陆地,是古上海发祥地之一。上海博物馆考古研究部主任黄翔、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研究院教授王张华、复旦大学科技考古研究院熊建雪博士分别介绍柘林遗址的考古新成果。柘林镇党委书记项华提出,要注重古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特色文旅小镇建设的有机结合,着力打造三张柘林城市名片,即:海国长城,柘林滚灯,柘林古街。
-
宁波慈溪通告上虞区一诊断病案涉及主题活动史:离慈时未感染, 2023-10-07
-
宁波市运行I级应急处置!镇海区执行临时性封闭管理,宁波一级应急响应要求 2023-10-07
-
宁波市第一例痊愈病人7岁女生康复 比心手势感谢医务人员, 2023-10-07
-
宁波市构建供求连接服务平台 数十家中日科技企业新项目沟通交流,宁波企业需求对接平台 2023-10-07
-
宁波市文博会完成“云端艺术” 探寻新十字路口下文旅融合之途,宁波文博会2018年 2023-10-07
-
宁波市农指员:帮上点上 扶到内心,宁波市农指员六大职能 2023-10-07
-
宁波市停卖回京火车车票 退票费不收服务费, 2023-10-07
-
宁波市一警察在警员节当日因一份出现意外礼品泪流满面, 2023-10-07
-
宁波大学2021年国外华校老师网上研修班结业, 2023-10-07
-
宁波北仑运行I级应急处置 执行临时性封闭管理, 202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