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神机符遁藏之城攻略 机符遁藏之城通关攻略分享机符遁藏之城,
将开启海洋世纪的机会拱手让人,大明帝国真的不在乎?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standalone="no"?>第一章 郑和远航
女神与航海家
大明帝国的皇家舰队启程之前,郑和祭祀了妈祖。
祭祀的盛大场面无法复原,出土文物却证实了那位伟大航海家的虔诚与热烈。他在第七次下西洋时,曾经这样深情而诗意地说:看看那海洋吧!洪涛接天,巨浪如山。再看看那些异域吧!烟霞缥缈,遥不可及。然而我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入那狂澜怒潮,如履通衢坦途。这固然是朝廷威福所致,更仰赖天妃娘娘暗中护佑的大恩大德啊!<1>
这篇碑文中说的天妃,就是妈祖。
妈祖与郑和,都是中华文明史上的特例。按照中国古代的观念,人死为鬼,有大功德者为神,比如大禹。不过他们都是男神。女神当然也有。但,造人的女娲原本是神,嫦娥等等则无非传说。至于何仙姑,对不起,是仙。
确有其人的女神,唯独妈祖。
妈祖是湄州(在今福建省莆田市)人,生于宋太祖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三日,逝世于宋太宗雍熙四年九月初九,姓林名默,是唐代邵州刺史林蕴的七世孙,或者林蕴之兄林藻的后代。这位心地善良的女子生前就多次救苦救难,某次海上救援遇难后又变成了神,继续救助航海之人。所以,人们便称她为妈祖——伟大的女性祖先,慈母般的神祇。<2>
此后,她的护佑竟达千年之久。
民间的崇拜很快得到官方的承认——北宋封夫人,南宋封妃,元封天妃,清封天后,又称圣母。于是,妈祖由地方性的保护神升格为全国性的,然后走向天涯海角。据不完全统计,世界各地的妈祖庙多达五千座,信众不可胜数。每年三月和九月,都会有人前往湄州朝拜。这就证明,妈祖当之无愧地是海上女神,而且是和平女神、慈爱女神。
郑和也告诉皇帝,他亲自经历过妈祖的救援。
那是一次惊心动魄的遭遇。茫茫大海上,突然就刮起了飓风,下起了暴雨。当时,天昏地暗,雷电交加,洪涛巨浪摧山倒岳般地扑向舰队,各种形状诡异的鱼龙海怪纷纷冒了出来,龇牙咧嘴。船员们吓得目瞪口呆,魂飞魄散,都以为除了葬身鱼腹永离人世,恐怕没有其他的选择。
也就在郑和一行绝望之际,妈祖来了。
据《天后圣母圣迹图志》。
据回忆,妈祖是飘然而至,忽隐忽现的。但很快,就有红日般的光芒流动着飞到船上,照亮了整个舰队。接下来便是烟消云散,风平浪静,海面如镜,万里碧波。郑和的舰队不但转危为安,而且如云驶星疾,飞速前进。<3>
明成祖听了,竟亲撰碑文以记之。
这时,是永乐十四年四月,郑和已四下西洋归来。此后他还将有三次这样的远航,妈祖也还会庇护他。实际上福建长乐出土的《天妃灵应之记》碑,就是第七次下西洋的宣德六年十一月所立。只不过,此刻的皇帝已是朱棣之孙。郑和出洋后也没能再回到国内,而是葬在了古里——今天印度的科泽科德(Kozhikode)一带。当然,据说而已。毕竟,清代撰写的《明史》对他的生年、卒年和卒地都只字未提。<4>
妈祖的故事似乎清晰,郑和却满身谜团。
按照《明史》的说法,这位伟大航海家是云南人。朱棣还是燕王时,他就在其藩邸服务。由于追随燕王起兵,屡建功勋,终于由普通宦官升级为太监。明代官制,宦官有二十四衙门,其中十二监的长官正四品,叫太监。据说,郑和的任职部门是内官监,当时人们都叫他“三保太监”。<5>
问题来了。三保,什么意思?
也有各种说法。比如,西洋人将郑和、王景弘和侯显这三位外交家称为三太保,简称三保。这是明代万历年间学者严从简提出的假说,可惜只是猜测。所以,就连严从简自己也拿不准,同时提出“三保”也许是郑和的本名。<6>
后一种说法得到了清代学者查继佐的支持。他说,当时宫中有不少宦官被赐姓名,比如西番人孟骥初名添儿,滇人李谦初名保儿,胡人云祥初名猛奇,最为英勇善战的王彦则初名狗儿,不一而足。郑和也一样,三保是他的初名。<7>
如此言之凿凿,看起来很像那么回事。
问题是,明成祖既已赐姓赐名,初名又岂能再用?如果郑和能叫“三保太监”,王彦岂非要叫“狗儿太监”?实在是于理不通。何况郑和的称呼还有“三宝太监”。“三保”怎么变成“三宝”的?也没有人能够给出让人信服的回答。郑和后人所藏《郑和家谱》则说,那“三保太监”的头衔是宣德六年钦封的,同年郑和还以哥哥的儿子为嫡,名赐。<8>
这样一来,初名“三保”就更加靠不住了。
明清两代都没弄清楚的问题,在上个世纪初却突然柳暗花明。云南人袁嘉谷在昆阳发现一块墓碑,碑文显示为永乐三年所立,墓主是郑和的父亲,撰稿人是礼部尚书兼左春坊大学士李至刚,并且透露了以下信息:
郑和本姓马,父亲叫马哈只,祖父也叫马哈只。
马哈只有两个儿子,长子叫马文铭,次子即郑和。
郑和时任内官监太监,赐姓郑。<9>
这就很有意思了。
祖父和父亲都叫马哈只,倒没有问题。因为“哈只”的意思是曾经到麦加朝觐者。所以,这两位虔诚的穆斯林有着航海经验,甚至通晓阿拉伯语,都未尝没有可能。如果墓碑和碑文所言属实,郑和还真是带队下西洋的合适人选。<10>
但,哥哥叫马文铭,弟弟叫马三保,有点怪异。叫马和就更不对,兄弟俩不该一个双名,一个单名。当然,文铭也可能是字,他或许另有单名。郑和也可能本叫马文英。因为后来学术界的研究,已将其先祖推到来自今天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后来被忽必烈追封为咸阳王的赛典赤。赛典赤倒有后代马文明和马文英,可惜是兄弟四人,与碑文不合。<11>
看来,这些问题也许只能存而不论。
郑和身世不明并不奇怪。与今天的推崇备至不同,明清两代对他七下西洋是褒贬不一的。成化年间,明宪宗受宦官鼓动,也想再来一次下西洋,兵部却报告当年的水程(航海档案)找不到了。如此重要的资料怎么会失踪呢?车驾郎中刘大夏的回答是:三保下西洋,耗资巨大,死人上万,却于国家无益。就算档案在,也该烧毁,还问什么有没有!<12>
这个故事并不见于正史,因此真实性存疑。但,就算是编出来的,也代表了一种真实的态度——很有些士大夫对此壮举不以为然,他们又怎么肯费心去研究郑和?<13>
何况郑和还不属于主流社会。
其实就连《明史》和《明实录》这样的正史,其所记载的七下西洋时间表也有错乱。直到1931年,福建长乐县知事吴鼎芬发现《天妃灵应之记》碑,四年后郑鹤声先生发现了太仓刘家港《通番事迹记》碑文,才算了此公案。<14>
不过,航海档案怎么丢的,仍然不清楚。<15>
这些故事妈祖当然不知道。这位海上女神与那位航海家在明清两代的待遇也天差地别。妈祖的地位步步高升,尊号加到无以复加,到同治十一年全称长达六十六个字。郑和却实际上被淡忘,只有在某些时候才拿出来向世界炫耀——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三保太监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撰写《明史》的人,真是心如明镜。<16>
明清两代统治者对航海的态度却成了谜。反对,就不该尊崇妈祖;支持,就不该下令禁止。但我们知道,明太祖的禁海令可是十分严厉:片板不许入海。那么,他的儿子朱棣又为什么要耗费巨资组织舰队,让郑和漂洋过海呢?<17>
福建长乐郑和史迹陈列馆藏。
<1>见福建长乐出土的《天妃灵应之记》碑。原文是: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视诸夷域,迥隔于烟霞缥缈之间。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者,诚荷朝廷威福之致,尤赖天妃之神护佑之德也。
<2>请参看罗春荣《图说妈祖文化》及其他相关资料。
<3>见南京龙江关天妃宫《御制弘仁普济天妃宫之碑》碑文,原文是:其初使者涉海洋,经浩渺,飓风黑雨,晦冥黯惨,雷电交作,洪涛巨浪,摧山倒岳。龙鱼变怪,诡形异状,纷杂出没,惊心骇目,莫不错愕。乃有神人飘飖云际,隐显挥霍,下上左右,乍有忽无,以妥以侑。旋有红光如日,煜煜流动,飞来舟中,凝辉腾耀,遍烛诸舟,熇熇有声。已而烟消霾霁,风浪帖息,海波澄镜,万里一碧。龙鱼遁藏,百怪潜匿。张帆荡舻,悠然顺适,倏忽千里,云驶星疾。咸曰:此天妃神显示灵应,默加右相。
<4>关于郑和的卒年和卒地,历来众说纷纭。宣德八年(1433)卒于古里,是学者郑鹤声、郑一钧提出的,受到认同也受到质疑,此处不讨论。
<5>见《明史》之《郑和传》及《职官志三》。
<6>见(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七,万历二年撰。
<7>见(清)查继佐《罪惟录》卷二十九。
<8>这个问题学术界说法太多,不讨论。
<9>墓碑的发现过程,请参看黄慧珍、薛金度《郑和研究八十年》。碑文原载《卧雪堂文集》,亦载入海洋出版社《郑和下西洋研究文选》。
<10>已有学者持类似观点,请参看邱树森《郑和先世与郑和》。
<11>请参看周绍泉《郑和与赛典赤·赡思丁关系献疑》,刘铭恕《郑和航海事迹之再探》。
<12>见(明)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八。
<13>郑和下西洋遭到反对的情况,请参看罗荣渠《15世纪中西航海发展取向的对比与思索》及其所引史料。
<14>请参看周运中《郑和下西洋新考》。
<15>请参看张会超《郑和下西洋航海图的是是非非》,龙永斌、江新国《郑和航海档案遗失原因探析》,李映发《郑和下西洋档案并非刘大夏烧毁》等论文。
<16>见《明史·郑和传》。
<17>明太祖的禁令见《明史·朱纨传》。
不明原因
派遣郑和七下西洋的动机和目的,至今是谜。
常见的说法是寻找建文帝,这也未尝没有道理。据《明史》记载,南京城被攻陷后,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人们也只知道,七天以后,有两具在现场找到的尸体被下令草草埋葬。据说,那就是建文帝和他的皇后。<18>
尸体被发现时的状态也没有留下记录,无从知道是面目清晰还是已被烧焦。朱棣本人甚至都没去看一眼,那时又没发明鉴定死者身份的现代技术手段,如何验明正身?<19>
结果,或言遁去,诸旧臣多从者,帝疑之。
事实上,朱棣也确实悄悄派人去寻找了。派出的官员名叫胡濙,当时职任户科都给事中,官阶正七品。时间在永乐五年,公开的任务是寻找不肯来京的道士张三丰。
这倒也讲得通——密访嘛!
郑和下西洋却是大张旗鼓,首航在永乐三年。朱棣即位的第三年才寻找建文帝,这本身就很奇怪。先派出舰队直奔海外,过了两年才派人在国内密访,岂非更加怪异?
不过,胡濙倒很像是找人的。他在国内找了九年,走遍天下州郡乡邑,永乐十四年才还朝,职升礼部左侍郎,官阶正三品。看来,这位密使的寻访卓有成效,所以三年后再次出巡长江以南,四年后的永乐二十一年七月还朝。
此刻,由于御驾亲征,皇帝正在河北省宣化县,当时叫宣府。胡濙赶到宣府时,朱棣已经睡下。听说他来了,立即召见,两人谈到大约凌晨两点。谈话内容没有记录,可能与建文帝有关,因为《明史》接着说:先濙未至,传言建文帝蹈海去,帝分遣内臣郑和数辈浮海下西洋,至是疑始释。<20>
如此说来,莫非胡濙与郑和是分头寻找?
不过,郑和跑得也太远了点,比如:
古里地闷——帝汶。
溜山——马尔代夫。
忽鲁谟斯——伊朗东南波斯湾某岛。
天方——沙特阿拉伯的麦加。
竹步——在索马里。
麻林——在肯尼亚。<21>
据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
天涯海角啊!
实际上,就算建文帝当真流亡海外,能跑到越南的占城便不错了,哪里能到天方和竹步?要说有人举报,此公正在联合非洲人或阿拉伯人试图反扑,才真叫作天方夜谭。
七下西洋也不合理,尤其是宣德六年的最后一次。那时帝国早已迁都北京,龙椅上坐的是朱棣的孙子。八年前爷爷就已释怀的事,他有什么放心不下?难道又起风波?
当然,坚信建文帝当时并没有死的大有人在,直到万历二年明神宗还亲口问过张居正。张居正的回答是:国史不载此事,先朝故老相传云云。不过所有这些故老相传,也只是说建文帝削发为僧,从密道出京流落江湖,或在云南,或在广西,或在贵州,或在四川,没有说在西洋的。<22>
同样,胡濙得到的信息也只能来自国内。这份情报肯定极其重要,否则他不会日夜兼程赶往宣府,朱棣也不会睡下以后又紧急召见。尽管这情报足以证明皇权无忧,但可以断定不会是建文帝解散了他的海外军团。那么,宣德帝为什么还要派郑和远航沙特阿拉伯和索马里再去寻找?<23>
这就连撰写《明史》的人也觉得讲不过去,便在“成祖疑惠帝亡海外,欲踪迹之”的后面又加上一句——“且欲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这才算是勉强把话圆了过来。<24>
呵呵,双重目的,两个动机。
可惜,这个圆场打得勉强。
事实上,早在明代就有人质疑:建文仁弱,帝座一倾即窜入蛮夷,成得了什么气候?所以就连胡濙密访,也都可能另有使命,尽管他的差使仍然应该与朱棣的皇位有关。<25>
下西洋是为了寻找建文帝,此说不能成立。
耀兵异域倒是有可能。所有的史料和研究都证明,郑和率领的是皇家舰队,船员主要是军人。第一次下西洋,就有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之多。这是《明史》的说法。郑和自己的说法,则是官校旗军数万人,巨舶百余艘。无疑,这实际上是一支海外远征军,是古代世界规模最大的海军部队,甚至海上军事基地,郑和则是舰队和基地的总司令。<26>
那么,他们攻城略地、开疆辟土、海外殖民了吗?
没有。仗是打过,但事出有因,且多为自卫反击,并非要侵吞他邦。相反,郑和通常的做法是:先宣读诏书,然后进行封赏。即便迫不得已使用武力,比如还击并擒获了试图偷袭舰队的锡兰山(今斯里兰卡)国王,也不灭其国。因为他的使命很明确:宣德化而柔远人,不是侵略扩张。<27>
如此,还算耀兵异域吗?
当然是,柔中有刚而已。事实上,宣德化也好,柔远人也罢,都是以“天朝上国”自居,视他国为藩属。没有武装力量作为坚强后盾,这个战略目标根本就实现不了。
郑和带的兵,原本就主要是用来炫耀的。<28>
收买同样必须,只不过叫赏赐。赏赐是公开的,与外邦贸易时是否暗中让利则不得而知。能够知道的是,当时就有人抱怨,西洋购物动辄数千万,所得不足支付的二成。<29>
数字是反对派提供的,很可能夸大其词,也未必就具有统计学的意义。不过朱元璋和朱棣父子的外交政策,向来是厚往薄来——外邦贡品可少,中国赏赐要多,甚至满不在乎地慷慨奉送。如果郑和按照处理贡品的原则对待商品,恐怕要算领会精神和忠于职守。但,即便将比例倒过来,只亏损了百分之二十,也是开着“航母”去做赔本买卖。<30>
这就只能用“示中国富强”来解释:不耀武扬威不足以示其强,不厚往薄来不足以示其富。如此高成本的摆阔逞能当然难以为继,七下西洋也就成为中华史上的绝无仅有。
好吧,炫耀就炫耀,为什么要这样排场?
也许是因为朱棣好这口。他编纂《永乐大典》,铸造永乐大钟,还想为太祖皇帝树一块高达80米的巨碑,只不过半途而废。诸如此类的史无前例不胜枚举。何况好大喜功的帝国元首前有汉武,后有乾隆,朱棣算得上吾道不孤。<31>
但,仅仅如此吗?
恐怕未必。汉武和乾隆都有大笔遗产可供挥霍,朱棣却是开销甚多而捉襟见肘的。甚至还有学者认为,他正是因为财政困难才派郑和出海求宝。可惜事与愿违,大量番货涌入之后无法抛售,宣德帝只好以低价折算,强行作为官员们的俸禄发放。那么,没有钱用还要大肆铺张,为了什么?<32>
只有一种可能:巩固皇权。
众所周知,朱棣的龙椅是从他侄子那里抢来的。建文帝才是合法的大明皇帝,而且深得同情。明人甚至说:自古不幸失国之君,未有得臣民之心若此者。对此,朱棣心里可是比谁都清楚。没有合法性,就只能借助于正当性。若能依靠所谓“以德服人”的方式,以致四海来归,无疑能够证明他是真命天子。政治红利如此之大,是不必算经济账的。朱棣想要满足的,也绝非“虚荣心”那么简单。<33>
但,朱棣是朱棣,郑和是郑和。
七下西洋,也不会因为朱棣的私心而没有意义。
<18>见《明史·恭闵帝本纪》。
<19>《明成祖实录》卷九有更为详尽的记载,但未必可靠。
<20>以上均见《明史·胡濙传》。
<21>郑和也许还到过更远的地方,但学术界有争议。
<22>关于建文帝的下落问题,请参看樊树志《明史讲稿》,其中有大量史料和详尽分析。
<23>郑和第七次下西洋到了麦加和索马里,请参看周运中《郑和下西洋新考》。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可能是寻找建文帝的更多理由,请参看范金民《郑和下西洋动因初探》和朱晨光《郑和下西洋目的辨析》。
<24>见《明史·郑和传》。
<25>明代提出质疑的是朱国桢,见《皇明大政记》卷九。范金民《郑和下西洋动因初探》更认为,胡濙第一次暗访是考察朱棣即位后的人心向背,第二次是核实太子监国有无异动,读者可以参考。
<26>见《明史·郑和传》、长乐《天妃灵应之记》碑,并请参看罗荣渠《15世纪中西航海发展取向的对比与思索》,何芳川《文明视角下的郑和远航》。
<27>见《明史·郑和传》、长乐《天妃灵应之记》碑。大明帝国也曾吞并他国,比如永乐五年便将原来的安南王国(相当于今越南北部和中部)改为明的行省,设交趾布政司,治所在今天的越南河内,宣德二年又准其独立,事见《明史·安南传》。但此事与郑和无关。
<28>范金民《郑和下西洋动因初探》根据郑和下西洋并没有侵吞他邦的意思和行为,认为“耀兵异域”的动机不成立,恐怕是对“耀兵”概念的理解不同。
<29>见清高宗敕撰《钦定续文献通考》卷十一《钱币五》。
<30>关于大明帝国“厚往薄来”的有关政策,请参看罗荣渠《15世纪中西航海发展取向的对比与思索》和范金民《郑和下西洋动因初探》及其所引,范文甚至认为朱元璋父子根本就不想进行有利可图的官方贸易。
<31>请参看周运中《郑和下西洋新考》。作者还认为,朱棣的目的是要制造盛世局面,同时耗尽民力,使之无法反抗。
<32>因财政困难出海求宝,请参看田培栋《郑和下西洋的性质与所获财富的估计》。下西洋造成的不良后果,请参看韩振华《论郑和下西洋的性质》。
<33>明人对建文帝的同情,见(明)顾起元《客座赘语》卷一。本段论述,又请参看罗荣渠《15世纪中西航海发展取向的对比与思索》,陈尚胜《中国传统文化与郑和下西洋》,范金民《郑和下西洋动因初探》。
从西域到西洋
中国人很早就西行了,比如周穆王。
周穆王确有其人,从文王算起是周的第六任君主。在位时间也最长,五十五年。他的西行应该也确有其事,只不过是否当真见到豹尾虎齿猿啸、半人半神的西王母,恐怕只能将信将疑,尽管那西王母也可能是当地人崇拜的女神。<34>
八百年后,张骞通西域。
通往外部世界的门打开了。司马迁写《史记》时,就已经知道在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的大宛,在今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和咸海之间的康居,在今吉尔吉斯斯坦伊塞克湖东南的乌孙,在今阿富汗的大夏,当时叫安息的伊朗,当时叫身毒的印度,首都在土耳其、领土包括叙利亚的条支。
后来又知道了罗马,汉代叫大秦。
连接罗马与大汉的,是丝绸之路。
陆上的丝绸之路后来断了,海航却早已开始。汉代便已有使者到达斯里兰卡(当时叫已程不国)的记录,唐的海船更是航行于波斯湾和阿拉伯半岛,通过马六甲海峡到达“南天竺最南境”的没来国(今印度奎隆)更是不成问题。<35>
宋代走得更远,比如:
勿斯离国——今伊拉克摩苏尔。
瓮蛮国——今阿拉伯半岛阿曼。
勿斯里国——今埃及。
弼琶啰国——今索马里北部。
层拔国——今桑给巴尔。
昆仑层期国——今马达加斯加。
芦眉国——在今小亚细亚。
斯加里野国——在今地中海西西里岛。
木兰皮国——在今西班牙南部及非洲西北。
默伽猎国——在今摩洛哥。
这些,都是比郑和舰队行踪更远的地方。<36>
航海业最为发达的时代是元。作为马背上的民族,元的统治者更愿意征服世界。马跑不到,那就换成船。忽必烈便曾远征日本、占城和爪哇,动辄投入战舰数千艘。尽管战争的结果并不如意,但他们确实差点就到了澳大利亚。
好在对于物资和货币的流动,游牧民族比农业民族更有兴趣。允许海外各国商人自由来华贸易,始终是大元帝国的基本国策。何况他们也有条件——波斯湾地区基本上归属了同为蒙古人的伊利汗国,作为二等臣民的色目人又大多精通生意经。帝国的财务和外交,其实多半交给了他们。<37>
既然如此,那又为什么不将触角伸向海外?
可惜对于明帝国而言,元帝国留下的巨大遗产弄不好就是沉重的包袱。朱元璋父子也无法确定,那些跟蒙古人进行海外贸易的是不是敌对势力。可以肯定的是,明太祖登基才三年,一个突厥化的蒙古贵族帖木儿,就在撒马尔罕建立了自己的汗国。此后三十多年里,又发展为从印度德里到大马士革,从咸海到波斯湾的“名义上”的大帝国。<38>
这些都是远虑,虽然远了点。<39>
然而当年逐鹿中原失败者的余党,可是确确实实逃到了海上。一衣带水的日本,也并不安分。被驱逐回漠北草原的元帝国残余势力,更是人还在,心不死。也就是说,明帝国面临着塞外和海上的双重威胁。这可是历朝历代没有的特殊困境,禁海也就不能完全理解为朱元璋的小农经济观念。<40>
只不过,他儿子的策略不同。
也许,在朱棣看来,与其被动防御,不如在严禁民间与海外私相往来的同时,派出皇家舰队远航。目的,当然是要安抚笼络那些外邦和侨民。实际上,宣德化而柔远人,已经说得再明白不过。所以,郑和率领的必定是海军,却又必定不会侵略扩张、海外殖民,当然也不会在乎经济效益。
这也同样能够解释,为什么郑和七下西洋都是老马识途般地走着熟知的航线,没有新的开拓。尽管他的船在当时的世界上,性能最优,吨位最大,完全有此可能。<41>
道理也很简单,他的使命不是探险。
郑和圆满地完成了任务,海外各邦纷纷来朝,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则不过顺理成章。至于那位帖木儿苏丹,也果然在郑和第一次下西洋那年征伐中国,只不过卒于途中。可见朱棣并非多虑,尽管他得到帖木儿的死讯在两年后。<42>
帖木儿,就算是小插曲吧!
大明帝国却在毋庸置疑地显示了海上力量之后,悄然地退出了南海和印度洋,而且不带走一片云彩。想当年,鲸舟吼浪泛沧溟,远涉洪涛渺无极,此刻却成了渔樵闲话。<43>
开启海洋世纪的机会,拱手让人。
这是让后世许多人扼腕叹息的。尽管说起大航海,人们都不会忘记郑和,甚至承认他是第一人。但,由此实现地理大发现,将文明的互动中心从欧亚大陆迁移到海上,使人类汇合在一个整体世界中,却与他没有直接的联系。<44>
那么,明帝国有可能延续郑和的事业吗?
据龚昌奇《大型郑和宝船的复原研究》。郑和宝船的尺寸学术界有争议,此复原图取福船船型,面积近一个标准足球场(长100—110米,宽64—75米),船尾甲板设有天妃宫。
香港科学馆藏。
没有。因为缺少动力。
动力有经济的,有政治的,前者根本免谈。朱元璋父子都认为,中国地大物博,天朝无所不有,用不着与外邦进行什么贸易。需要的只是蛮夷慕义来归,俯首称臣,再加上贡奉些奇珍异宝以便粉饰太平。既然如此,自然是端坐宫中等着他们主动上门,哪有漂洋过海到处寻找的道理!地理大发现?发现了用来干什么?还得劳神费力去教化他们。<45>
朱棣也无心成为海上的汉族成吉思汗。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王臣也好,王土也罢,其实都在四海之内,海洋却基本上在视线范围之外,至少也是可有可无的。那些岛夷愿意来朝,固然显得皇恩浩荡。兴师动众去建立“非我族类”的洋际联盟,却大可不必。<46>
何况技术上也无法支持。毫无疑问,以前确实有人建立过海陆大帝国,比如亚历山大、罗马人、阿拉伯人和奥斯曼土耳其人。但,他们能够把地中海变成内湖,是因为地中海原本就被陆地包围。印度洋却一望无际,怎么能拿下?
再说,朱元璋父子也未必知道有此先例。当然,中国人很早就听说了地中海和阿拉伯海,并且分别称之为西大食海和东大食海。可惜,那不是朱元璋关心的地方,也不是他想效法的榜样。他要建立的是统一而稳定的农业大帝国。这就只需要农民守本分,官员尽职责,不需要外出探险。<47>
地理大发现的唯一可能,只在民间。
事实上,无论汉唐的陆路,还是宋元的海路,丝绸之路都首先是民间开拓之商道。有巨大的商业利益为动力,天堑自然变通途,官方只需要保护、支持和鼓励就行了。这就是葱岭驼铃远扬,南海云帆高挂,中外往来不绝的原因。
朱棣却继承其父政策,严禁民众私自出海下番,还下令将所有的民间海船都改成只适合内河航运的平头船,当然也绝不鼓励海外移民。他的动机,虽然主要是防止反对派里通外国,未必要与民争利,但在实际上,却断绝了贸易发展的可能。领先世界的大航海壮举,注定只能昙花一现。<48>
郑和下西洋与张骞通西域有着不同结果,也不奇怪。
海洋却是属于全人类的。大明帝国自动弃权,便会有人后来居上。伟大航海家郑和逝世于古里六十五年后,另一支船队到了那里。虽然只有四艘帆船,却是从欧亚大陆最西面中国人闻所未闻的国家出发,还绕过了非洲,航程之长超过郑和。更重要的是,这样的远行既非首次,也非孤军。<49>
一个巨浪滔天的时代当真到来了。
<34>依照文武成康昭穆的排序,周的君主应从文王算起。周穆王事迹正史有记载。根据《山海经》的描述,西王母半人半神,因此《穆天子传》中周穆王见西王母有可能是传说。但他向西拓展,应该是真。另,日本学者森雅子即认为西王母与西亚和地中海沿岸地区的女神崇拜有关,请参看万明《从“西域”到“西洋”》。
<35>请参看陈得芝《元代海外交通的发展与明初郑和下西洋》。
<36>见章巽《纪念郑和:通过我国航海发展史的观察》及其所引(宋)《诸蕃志》。
<37>以上请参看陈得芝《元代海外交通的发展与明初郑和下西洋》。
<38>由于帖木儿的征服并不等于吞并,所以是“名义上”的帝国。请参看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之中世纪卷。
<39>赵令扬《明初之世界观及郑和下西洋的时代意义》即认为,至少明成祖已洞悉帖木儿的野心。
<40>请参看范金民《郑和下西洋动因初探》和赖进义《郑和远航的战略原因》有关论述。
<41>关于郑和舰队的航线,请参看何芳川《文明视角下的郑和远航》。关于郑和舰队的性能和吨位,请参看辛元欧《气势恢宏的世界蓝色文明的探索与实践》。国内外也有郑和的分船队到过菲律宾和澳大利亚等说法,但证据不足,争议很大,本书不予采信。
<42>此事赵令扬《明初之世界观及郑和下西洋的时代意义》有详细论述,请参看。
<43>本段所引系郑和翻译官马欢《瀛涯胜览》中之《纪行诗》。又,明代即有罗懋登著《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
<44>请参看万明《从“西域”到“西洋”》,但该文忽略了郑和下西洋与后来的地理大发现并没有直接联系。
<45>朱元璋父子对待海外贸易的态度,请参看范金民《郑和下西洋动因初探》。
<46>赖进义《郑和远航的战略原因》认为朱棣有可能成为汉族的海上成吉思汗,请参看。
<47>请参看罗荣渠《15世纪中西航海发展取向的对比与思索》。
<48>洪武和永乐两朝禁海是不争的事实,原因则说法不一。请参看范金民《郑和下西洋动因初探》和赖进义《郑和远航的战略原因》等论文。
<49>葡萄牙人达·伽马到达古里的时间是1498年5月。他的船队原本有四艘船,但在到达古里之前供给船被烧掉了。从此开始,以下叙述除有另注者外,均请参看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之中世纪卷、(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全球通史·发现新大陆》、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吉林出版集团《大航海时代》、(美)房龙《人类的故事》。
血染的航线
到达古里的叫达·伽马,葡萄牙人。
葡萄牙位于伊比利亚半岛西南部,拉丁文的意思是温暖的港湾。按照中国的标准,这是一个小邦,现在的国土面积只比重庆市略大。直到晚清,满腹经纶的大学士徐桐也仍不承认这个国家,包括旁边的西班牙。他说,西班有牙,葡萄有牙,牙而成国,史所未闻,怎么可能存在?笑话!<50>
然而,开西方世界风气之先的,却正是这个小不点。
小不点本是幸运儿。此前,被称为“黑死病”的大瘟疫席卷欧洲,至少有四分之一的人死于非命,葡萄牙却是受害程度最小的。因此,等到欧洲经济全面复苏时,这个国家的人口数量便急剧膨胀,以至于其狭小的国土容不下了。
接下来的危机,是黄金和白银的短缺。
黄金和白银是用来铸造货币的。快速的经济发展很需要它们来维持周转,欧洲的金银存储量却严重不足,葡萄牙更是基本上依赖于进口。麻烦还在于,这些不可或缺的贵金属总是源源不断地流向亚洲,因为要购买东方的奢侈品,以及本地并不出产的香料,比如丁香、胡椒、肉桂和豆蔻。
这些东西并不起眼,却是刚需。没有了它们,餐桌上的肉食难以下咽,教堂里的仪式无法举行,药剂师将对某些疾病表示无能为力。然而,香料从原产地几经周折卖到消费者手里时,由于可以想见的种种原因——比如路途遥远,运费高昂,关税极重,且有风险,其价格已经等同于白银。
更何况,商道还不被自己人掌握。
香料之路传统上有海陆两条,都要先运往地中海,再由威尼斯或热那亚的商人转手。但是现在,曾经确保商旅畅通无阻的蒙古帝国已经解体,好战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则在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的二十年后,灭亡了拜占庭帝国,还将首都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意思是伊斯兰之城。他们与欧洲的基督徒相互仇恨,地中海由通途变成了牢狱。葡萄牙则与穆斯林的北非隔着直布罗陀海峡,只有一步之遥。
葡萄牙人决定突出重围。
选择是明智的。毕竟,邻国西班牙比四川省还大。与其跟他们在陆地上纠缠不清,还不如另辟蹊径。而且,葡萄牙朝野上下都对海外扩张摩拳擦掌:商人可以发家致富,教会可以扩充势力,贵族可以得到封地,平民则能够趁机去寻找新的生活。他们需要的,只是强有力的支持和领导者。
这个人也出现了,他就是亨利王子。
亨利王子在历史上是被称为“航海家”的。葡萄牙人还在他逝世五百周年时,在里斯本建立了航海纪念碑。纪念碑有如船只张开巨大的风帆,亨利王子则站立船头,尽管此君并未亲自远航。但,如果不是他开办航海学校,修建天文台和研究所,网罗有关学科的顶尖人才,给予民间造船业优惠政策(比如建造百吨以上船只均可从皇家森林免费得到木材)等等,蕞尔小邦葡萄牙又岂能走在西方世界的最前列?
成绩无疑是骄人的:
1420年,占领马德拉群岛。
1427年,发现亚速尔群岛。
1460年,到达佛得角群岛。<51>
这些发现让亨利王子大为满意,并毫不犹豫地宣布它们归葡萄牙所有。唯独在加那利群岛他碰了钉子——两次入侵都被当地土著打败,只好拱手让给更为强大的西班牙。
葡萄牙人的旗开得胜,却是土著黑人的灾难之始。某个阴暗的日子,那些“航海家”从非洲带回来的“货物”竟是黑人。这十个不知所措的俘虏在市场上被高价出售,让没能参加航海的人羡慕不已。此后又有更多的黑奴被贩卖,亨利王子甚至许诺探险者可以得到百分之二十的分成。朝野上下对他“挥霍浪费”的指责立即烟消云散,远航成为惨无人道但有利可图的新兴产业,他们心里却居然没有罪恶感!<52>
这是血染的航线。
位于葡萄牙里斯本,高52米。亨利王子立于船首,面朝南方的港湾。
航线继续在开通,而且越走越远。亨利王子去世二十七年后,三十七岁雄心勃勃的船长迪亚士从里斯本出发,沿着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两年前他就到过佛得角,这次自然熟门熟路,也更加胆大妄为,居然从北半球到了南半球,越过了南回归线,还在今天的纳米比亚立了一根石柱。
迪亚士却意犹未尽。实际上他此行的使命,就是要发现地图没有标注的地区,并找到非洲大陆的最南端。只不过他意识到使命已经完成,是在身处印度洋以后。当时,迪亚士发现海岸线从东西向变成了东北向,非洲向北弯曲的部分也清晰可见。出身于航海世家且经验丰富的他立即判断,绕过非洲通往印度的道路找到了,以后就可以直接购买香料。
这时,已是船队离开里斯本的第二年。
返航途中,迪亚士将非洲南端的一个海角,命名为托尔门托,意思是风暴角。然而其他葡萄牙人比他乐观,将这个风急浪高的地方改名为好望角。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次发现无疑将给自己带来好运,实现图谋已久的愿景和愿望。<53>
对此,后来“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不以为然。
哥伦布是意大利热那亚的水手。在他看来,沿着迪亚士开辟的航线到达印度,只有理论上的可能,实际操作起来却绝非易事,更非捷径。正确的方式不是向南绕道,而是向西直航。因为地球反正是圆的,西行的航线还更短更近。
葡萄牙王室的专家对哥伦布的想法嗤之以鼻,国王打发了这个“满脑子幻想并夸夸其谈”的家伙。幸运的是,经过多年苦口婆心和坚持不懈的游说,西班牙王室与哥伦布达成协议,任命他为海军大将。如果能够发现新土地,他将成为那里的世袭总督,有权将总收入的十分之一留归己有。
这笔买卖,双方都合算。
于是,郑和逝世五十九年后,哥伦布率领三艘帆船,带着给印度君主和中国皇帝的国书从巴罗斯港出发,在远航七十一天时发现了巴哈马群岛中的一个小岛。绝处逢生的哥伦布大喜过望,兴奋地将当地土著叫作印第安人。尽管此后他又到了古巴和海地,但终其一生都误以为到了印度。
得到消息的葡萄牙国王悔青了肠子。当时,由于遇到了风暴,返航的哥伦布不得不在里斯本停靠。听完这家伙洋洋得意的讲述,陛下立即意识到自己铸成大错,白白送给竞争对手天上掉下的馅饼。所以,他虽然放走了哥伦布,却公然宣布这次在大西洋的发现不属于西班牙,而属于葡萄牙。
西班牙当然不能接受。
此刻,唯一能够进行调停的只有罗马教皇,而时任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碰巧是西班牙人。经过一年的讨价还价,两个争夺海上霸权的国家达成协议,在佛得角以西大约两千公里处画一条分界线,东边归葡萄牙,西边归西班牙。不过当时没人知道南美洲长什么样子,结果巴西便成了葡萄牙的。
这份协议,就是《托尔德西拉斯条约》。
如此肆无忌惮地瓜分世界,只有狂妄无知又贪得无厌的强盗才想得出,但对于那两个国家倒也管用。此后,哥伦布又三次远征美洲,却并没有到过印度。真正到达印度,并且走得更远的,仍然是取道非洲南端的葡萄牙人。
开辟印度航线的,则正是前面提到的达·伽马。
卡拉维尔帆船和克拉克帆船是地理大发现时期最具代表性的两种欧洲帆船,但与郑和宝船一样,都没有造船资料传世。 地理大发现时期的舰队多以克拉克帆船为旗舰,同时带有若干艘卡拉维尔帆船随行。体积庞大的克拉克帆船用于远洋航行,吃水较浅的卡拉维尔帆船多用于沿岸及河川的探险。
这是初期的卡拉维尔帆船(Caravel),长20—30米,重约50吨,只配备两根船桅,挂着标志性的三角帆。巴黎国家海事博物馆藏。
哥伦布发现美洲时的旗舰“圣玛利亚号”是典型的克拉克帆船(Carrack),特征为其巨大的弧形船尾,以及船首的巨大斜桅。图据安德里斯·范埃特费尔特于1628年创作的油画,距离哥伦布发现美洲一百多年,具有参考价值。伦敦格林威治国家航海博物馆藏。
<50>徐桐这话出自何处很难查找,《清史稿》和近代刘成禺的《世载堂杂忆》中都没有。李伯元的《南亭笔记》也仅称徐桐只承认俄罗斯、英吉利、法兰西和日本,认为其余各国都是汉奸伪造出来吓唬朝廷的。后来,本书特约校对刘朋在韩晗《身体政治与政治身体——以“义和团运动”前后科学思潮与民族主义的关系为中心》一文注释中查到,这段话是徐桐批在地理书上的。但不论徐桐是否确有此言,他不承认西班牙和葡萄牙当是事实。
<51>这个时间表各书记载不一,此处不讨论。
<52>贩卖黑奴开始的时间,有1440年和1441年两说,人数也有说十人和十二人的。
<53>将风暴角改名为好望角的人,有人说是葡萄牙国王,有人说是迪亚士的水手。
地理大发现
根据随行船员维尔霍的日记,达·伽马从里斯本启程的时候有四艘船,都是老航海家迪亚士监制的,迪亚士还亲自指挥其中一艘陪同到了埃尔米纳。按照老前辈的指点,新的探险队没有像过去那样沿岸航行,而是直奔佛得角,然后又直奔好望角。绕过好望角之后,他们在摩塞尔湾停泊,烧掉了已经受损的供给船,又很快就越过了迪亚士曾经到达的最远点,此后便航行于没有地图和资料的陌生水域了。
这段路悲喜交加。悲哀的是,由于长期吃不到新鲜蔬菜和水果,船员得了坏血病,已经有人死去。幸运的是,不少当地人对他们友好。在肯尼亚的马林迪,苏丹还帮船队请到了阿拉伯的引水员。达·伽马决定横渡印度洋。航行一个多月后,这些葡萄牙人终于到达印度,登陆古里。
几代人为之奋斗的目的实现了。
达·伽马是否在这里向郑和致敬,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垄断了港口贸易的阿拉伯商人对他们抱有敌意,古里国王则对送来的礼物不屑一顾,只是出于礼貌才接见了远方的客人。总之达·伽马弄到的香料和珠宝十分有限,又因为拒缴关税与当局发生冲突,只好狼狈不堪地离开那里。
此后的航行更加悲催。由于那位阿拉伯引水员到达古里之后就不见踪影,葡萄牙人再次横渡印度洋竟然用了差不多三个月的时间。尽管濒临崩溃的船队来到马林迪时,友好的苏丹又用新鲜蔬果救了他们的命,但之后长达六个月的返航仍然让许多船员丧生,活着回到里斯本的不足三分之一。
国王为他们举行了隆重的凯旋仪式,甚至通过铸造金币和修建教堂来表示纪念。达·伽马探险队的丰功伟绩和神奇故事,也被编成了小册子在欧洲广为散发。这当然并不因为此行收获甚丰,而是要向西方世界宣布,葡萄牙人已经通过东向的航行到达了印度,并且拥有新航路的所有权。<54>
结果,二十年后,麦哲伦来挑战了。
麦哲伦也是葡萄牙人,而且原本也想为祖国效劳。可惜正如当年拒绝哥伦布,当时的葡萄牙国王也拒绝了他。万般无奈的麦哲伦只好与西班牙签约,后者则不失时机地修改了规则:发现的土地越多,探险者的分成比例也越高。
郑和逝世八十六年后,麦哲伦的船队启程。
此一去可就是生死未卜,抱定“不成功则成仁”宗旨的麦哲伦也立下了遗嘱。但,尽管他选择的航线很直,也尽管可以利用赤道洋流和东北信风,却用了三个半月才到达巴西海岸累西腓,又用了半个月才到了里约热内卢。
第二年,麦哲伦的船队来到南美洲第二大河拉普拉塔的入海口,从此进入未知水域。航程中,他们还意外地发现了后来被命名为“麦哲伦企鹅”的可爱动物。这是南极洲企鹅最北方的代表。能够在此相逢,想必双方都很诧异。
可惜,新发现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毕竟,当船队驶进今天阿根廷的圣胡利安港时,地理位置已是南纬49度,季节则已进入南半球的深秋。天寒地冻,荒无人烟,南美洲大陆看不到尽头,都让船员心灰意冷。麦哲伦以霹雳手段镇压了哗变和叛乱,又在这里停留了近五个月,才继续南下。
苍天不负有心人。通往另一片海洋的口子,终于出现在船队面前。麦哲伦将它命名为圣徒海峡,后人则公正地称为麦哲伦海峡。过了海峡,便是西方人说的大南海,麦哲伦却把这片风平浪静、阳光灿烂的海域改名为太平洋。
太平洋的天气虽然很好,航程却格外漫长。船队甚至有三个多月没能补充新鲜食品,只能吃海水泡过的牛皮,咀嚼船帆或桅杆。这当然是麦哲伦犯的错误,他把太平洋估计得太小。然而,在他们好不容易来到菲律宾群岛时,麦哲伦又犯下另一个大错误,竟然卷入当地人的内讧。为此,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战斗中被杀,再也回不到西班牙。
顺便说一句,菲律宾是他以菲利普王子的名字命名的。
麦哲伦未竟的事业由同伴们来完成,他们也当真找到了叫作“摩鹿加”的香料群岛,还顺便发现了叫作“婆罗洲”的加里曼丹岛。由于旗舰特里尼达号严重漏水,水手们公推卡诺为船长,率领维多利亚号向西航行,穿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一路躲躲闪闪,耗时十七个月抵达西班牙。当这艘破败不堪的船驶进圣卢卡尔港时,船员只剩下18人。<55>
历史上首次环球航行终于完成,历时1082天。
旗舰特里尼达号修复以后也返航了,却又被逆风吹回了摩鹿加群岛,并且成为葡萄牙人的俘虏。船员中只有四个人活着回到了西班牙,不过先在里斯本关押了很长时间。也就是说,他们在船舱变成的囚室中走完了最后的航程。
但,这些勇敢的人雄辩地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地球上水域大于陆地,而海洋是连为一体的。因此,没有什么地方不可以驾船前往,没有什么海洋不可以航行和横渡,当然也没有什么资源不能共享,没有什么文化不能传播。
变化感性而直观地体现在餐桌上。哥伦布首次航行美洲的时候,海地岛的印第安人就请他品尝了特别的面包。这种面包用植物的块根做成,可以水煮也可以火烤,吃起来味道就像栗子。哥伦布将它带回西班牙献给女王,西班牙水手又将它带到马尼拉和摩鹿加群岛,从此传入亚洲各国。
据刘明翰主编《世界通史》中世纪卷及人教版高中历史课本。
现在我们知道,它就是又叫地瓜和红苕的甘薯。
与红薯一起被哥伦布发现的还有玉米和土豆,也都是他首航时就结识的,在美洲则有几千年的栽培食用史。这三种粮食作物的共同特点是对土壤的要求较低,产量却高,还不耗时费工,加工食用又方便,简直就是天赐之物。何况它们的果实和茎蔓叶都能够用来做饲料,这得养活多少人!
事实上,学名马铃薯的土豆救过爱尔兰人的命。1641年英国入侵爱尔兰,烧光了所有的庄稼,只有长在地下的土豆安然无恙。从此,土豆成为世界上第四大粮食作物,排名在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玉米的维生素含量远远高于小麦和水稻,还可以制糖、酿酒和榨油,当然风靡全球。
中国人同样受惠于此。比方说,如果点桌素菜——红烧土豆、玉米浓汤、虎皮青椒、炒地瓜叶、凉拌西红柿、水煮花生、西葫芦丝、焖四季豆,饭前嗑嗑葵花子,饭后再喝杯可可,吃片菠萝,那可就是“舌尖上的美洲”了。
至于烟草,不提也罢,祖师爷也是印第安人。<56>
发生变化的还有两个内海。最大的加勒比海变成了海盗的天堂,因为那里岛屿多如繁星,可以神出鬼没,又有满载黄金和珠宝的船只可供抢劫。船只当然是西班牙人的。这些家伙在新大陆一夜暴富,有如肥猪,岂非不抢白不抢?
海盗的后台老板是英国、法国与荷兰。他们发现,世界已经因为大航海变了样子,不动用非常手段便很难与暴发户葡萄牙和西班牙竞争,必须双管齐下。这就能解释,为什么弗朗西斯·德雷克既是海盗,同时又是探险家,有着用自己名字命名的海峡,还被伊丽莎白女王赐与爵士头衔。<57>
事实上,那三个海洋强国早就见贤思齐,也参与到地理大发现中来。结果是另一个内海——地中海——衰落了。要知道从古希腊到古罗马,再到阿拉伯帝国时代,这里一直是西方世界的贸易和文明中心。然而现在不是了,中心将移到北大西洋。这是天翻地覆的巨变。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
所有这一切产生了历史发展的一个新阶段。<58>
地理大发现艰苦卓绝,意义非凡。
那么,朱明王朝意识到了这些吗?
<54>有史书说此行获利60倍,但这绝不可能,请参看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有关论述。
<55>摩鹿加群岛一般指马鲁古群岛,加里曼丹岛现属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文莱,卡诺的译名有第·卡诺、德尔·卡诺、埃尔·卡诺等。
<56>以上请参看(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张箭《地理大发现研究》。
<57>德雷克海峡(Drake Passage)位于南美洲南端与南设得兰群岛之间,是世界上最宽的海峡。
<58>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3页,2012年版第190页。
-
原神机符遁藏之城攻略 机符遁藏之城通关攻略分享机符遁藏之城, 2023-10-07
-
原神机符遁藏之城怎么过 机符遁藏之城秘境通关攻略, 2023-10-07
-
原神机符遁藏之城怎么打 机符遁藏之城通关攻略, 2023-10-07
-
原神机关棋谭金锁重门华堂空图文教程:金锁重门华堂空图文通关流程, 2023-10-07
-
原神机关棋谭活动攻略:灵签选择搭配与仙道使用攻略介绍[多图], 2023-10-07
-
原神机关奇谭风何去火列星屯怎么布局, 2023-10-07
-
原神机关奇谭第二天火列星屯3000分图文教程[多图], 2023-10-07
-
原神机关奇谭第二关枕仙桥满分攻略, 2023-10-07
-
原神机关奇谭孤剑争逐任务攻略, 2023-10-07
-
原神机元突破成就怎么做 原神机元突破成就完成攻略, 2023-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