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澳时评:“乾坤会话”展整体实力 澳港发展趋势添驱动力,
延安抗大三分校俄文队
作者:杨其滨 来源:《从延安走来》
编者按:黑龙江大学诞生于革命圣地延安,其前身是1941年3月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后陆续更名为中央军委俄文学校、延安外国语学校、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附设外国语学校、哈尔滨外国语专门学校等,1958年成为黑龙江省第一所综合性大学——黑龙江大学。在78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五次易地、十次更名,几经变迁却始终守望延安精神与抗大传统,逐步形成了以“志存高远、爱国奉献、艰苦奋斗、自强不息”为主旨的黑大精神。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值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和黑龙江大学建校78周年之际,我们推出“从延安走来”系列推送,带领大家再次回望学校发展的红色历程,重温那段充满着无限光荣与梦想的峥嵘岁月。
一、缘起于文化俱乐部业余俄语班
延安时期的俄文学习最早可以从著名诗人、翻译家萧三创办的延安文化俱乐部业余俄语班说起。萧三是早期的共产主义者,长期在苏联从事文学翻译工作,是《国际歌》歌词的主要中文译者之一。
四十年代的延安
1939年4月底,萧三从苏联回到延安。1940年,他在延安的文化沟创办了一个文化俱乐部,其中附设了一个俄语讲习班。一些对俄文感兴趣的同志自愿报名参加,利用晚饭后和周末的时间,到这里学习俄文,每周3-4次,每次两个小时。这个培训班为热爱俄文的青年们打下了一些基础,这些热爱俄文的青年很多也成为了抗大三分校俄文队的首批学员。
二、延安抗大三分校筹备组建俄文队
1941年,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同苏联的交往也日趋密切。为了适应抗战形势的发展和我军部队建设的需要,必须培养大批俄文军事翻译人才,以加强抗战力量,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在延安抗大三分校正式组建俄文队。
黑龙沟里的老窑洞——当年学员们上课住宿的地方
“队”是按照部队的编制设置的基层单位,相当于战斗部队的连。开始筹备这项工作的是时任抗大三分校训练部政治科科长的张培成,由于他曾在苏联留学,具有较好的俄语基础,就由他来负责组织招生。招生范围主要是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采取自愿报名与组织选送相结合的方式。
三、延安抗大三分校俄文队成立
1941年3月,俄文队正式成立,开始接收新生。学校派了一名区队长晏福生临时负责俄文队工作。晏福生曾参加反“围剿”和长征中的许多战斗,1936年10月在甘肃天水罗家堡战斗中负重伤截去右臂,是军中有名的“独臂战将”,解放后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随后,上级任命曹慕岳为俄文队长。
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大队首任大队长曹慕尧
随着学员陆续报名,到5月初已达五、六十名,其中有抗大三分校本身的干部和学员,也有中央和军委直属机关、八路军后方留守兵团、陕甘宁边区政府各部门及其他学校的干部和学生。俄文队队址在延安城东门外的黑龙沟,地处清凉山东麓,南临延河,对岸是嘉岭山(即宝塔山),山下是南川河与延河的交汇处。教职员、学员住在山上的黄土窑洞,炊事班、饲养班和厨房、马棚、猪圈均在山崖下的石洞内。
四、俄文队学员正式开始上课
6月初,俄文队正式上课。没有教室,就设露天课堂。学员上课时,各自带一条小板凳,听课写笔记用自己的大腿当书桌。刚开课时,学员分为两个区队。一部分学生是曾参加过业余俄语讲习班的学员,具有一些俄文基础,编为一个班级,称作第一区队,区队长高中一,教师是李洁民,主要讲授《俄文文法》,采用的讲义是刘泽荣编写的教科书。另一部分学员属于初学俄语,编为一个班级,称作第二区队,区队长是甘照寰,教师是张培成,从俄语的字母发音开始学起,逐渐进入单词、短句的学习。每次课讲若干个单词短语,要求熟读、牢记、背诵。课下,还有王玉、李海、陈鲸三位助教老师指导学员写作业,辅导课程。
抗大学员露天上课
五、俄文队学员队伍不断壮大
不久,中央军委从前方战斗部队抽调三十余名具有中学文化程度的连排级干部,到俄文队学习,编为第三区队,区队长先是张靖宇,后改为刘德恒。这时俄文队的学员达百人,教职员和工勤人员三十名左右,已形成一个组织机构健全的办学单位。上级任命汪涵芝为政治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
学员佩戴的领章校徽
随着军委继续抽调干部到抗大三分校俄文队学习,俄文队编制已额满。为了适应新情况,接受新任务,学校决定成立俄文二队,学员任命白映奎为队长,徐继远为政治指导员,教员有卢竞如、邵天任、金涛、钟毅等。
抗大学员露天就餐
1941年10月,因为苏德战争爆发,苏联不能派人来授课,当时正值“精兵简政”,第十八集团军工程学校(航空工程学校)停办。校长王弼和教务主任常乾坤率学员数十人,调到抗大三分校,成立工程队。因工程队需先学俄语,故同时将其编为俄文三队,队长为陶铁英,政治指导员为刘端祥,队长后由王连、刘风继任。这些学员在抗战胜利后奔赴东北,成立了东北航空学校,为空军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抗大学员在学习
六、合编俄文大队
1941年10月,俄文一队、二队、三队合编为俄文大队,军委任命常乾坤为大队长,常乾坤是中国共产党培养的早期飞行员之一,曾在苏联茹科夫斯基空军学院航空工程系学习,解放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司令员,一九五五年被授予中将军衔。何振亚、何辉燕先后为副大队长,李觉民为政治协理员。常乾坤、王弼、张培成为兼职教员,卢竞如、李洁民、王玉、李海、陈钰、金涛等为专职教员。主要教授语音、词法、会话等课。
常乾坤、王弼带领数十名学员进入抗大三分校学习
从1941年3月至12月,在短短的十个月的时间里,俄文队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在条件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却将俄文教学的局面迅速打开,为我党我军俄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参考《黑龙江大学校史》《晚霞集》《延河畔的外文学子们》等资料)
【作者:杨其滨 来源:《从延安走来》】
-
中澳时评:“乾坤会话”展整体实力 澳港发展趋势添驱动力, 2023-10-06
-
中澳数据共享新项目:“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的经典案例, 2023-10-06
-
中澳数据共享新项目综合性服务平台发布 将促中澳协作中国联通, 2023-10-06
-
中泰高等院校云空间举行“一带一路”生物科技讨论会, 2023-10-06
-
中法生物学家联合开发技术性寻找暗能量 初次提升宇宙空间天文学界线, 2023-10-06
-
中法工业物联网高峰论坛举办 5G网络会议完成中法四地连动, 2023-10-06
-
中止跨地区度假旅游,严苛诊所药房管控……北京市强化措施搞好疫情防控, 2023-10-06
-
中止网上订购!深圳市276家药房已售39种发烧感冒退热类药物, 2023-10-06
-
中柬贸易协定将于2022年1月1日宣布开始生效执行,中柬自由贸易协定2022年 2023-10-06
-
中柬两国师生“云”端打开“汉语桥”网上沟通交流新项目, 2023-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