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成年人群骨科身心健康 权威专家:眼睛近视和老花眼不可以相抵,
疫情结束前 这里的“战士”一个也不会少
图为隔离病区内部分医护人员
2月4日下午,临安区首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痊愈出院。住院13天后,走出临安区人民医院隔离病区的她,感慨万千,在鲜花和掌声中,走向了想念已久的家人。
一直陪伴着她的感染科科主任俞建平,将她护送到感染科大门前,简朴而隆重的欢送仪式之后,他转身走回隔离病区,这里是他的阵地。
很多人不知道,他和病区内其他15位同事一样,在大年初一甚至更早,就和病人一起陆续进入了隔离病区,至今没有人离开过医院。
病人可以痊愈离开,而疫情结束前,感染科里的“战士”,一个也不会少。
科主任的心事:疫情中更担心的是同事的安全
感染科科主任俞建平,身经百战。1995年参加工作,2001年担任感染科负责人,2003年遇上非典,后来还有麻疹暴发、甲型流感……
对我们普通人来说,医院是抗击传染病的一线,而在医院,感染科又是一线中的一线。
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袭,拥有32名医护人员的感染科再次挑起重担,不过并非孤军奋战。来自外科、呼吸内科、ICU中心等科室的数十位医护人员,在医院号召下主动请缨,65副肩膀一起,走向协同作战的“战壕”。其中,16人进驻隔离病区。
这16人,却是病人之外,俞建平心中最重的担子。
到岗前,他专门给大家上课,就医护人员如何做好自我防护,进行讲解和演示。进入正式作战后,他也每天从国家和省市疫情信息中更新知识库,不断完善防护细节。
隔离病区里,也有分级,确诊病人的管理,无疑比疑似病人更危险。尤其是采样,要用棉签深入病人的口腔,各个部位反复旋转,30秒以后再取出。
确诊病人的采样,最开始几天都是俞建平自己操作,他担心几件事:一是怕采样不规范会出现检测假阴性;二是怕同事防护不到位被感染;三是刚上手,同事也有心理压力,所以总是自己示范操作。几天后,他放心了,但需要进入确诊病人的房间时,只要他在岗,总是说“还是我来吧”。
当他这么说的时候,脸上总带着笑,称得上是“俞建平式微笑”———形势越严峻,笑得越温和淡定。比如讲到“最大的压力是我这个团队,万一防护不到位,他们被感染了……”这个沉重的话题时,也是如此,因为他觉得,只有自己表现出阳光的一面,团队里其他人才会更有信心。
老护士长的坐镇:我是党员 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王桂尔是感染科元老级人物,1984年参加工作,1992年来到感染科,经历过非典,2006年入党,今年6月即将退休,孙女也九个月大了。
本是含饴弄孙的时候,她却主动提出,去隔离病区。年三十那天,她早上七点半到隔离病房,为接下来新的收治工作做准备,一直干到下午六点半,年夜饭是在医院食堂吃的。
防护眼罩会起雾,她又是老花眼,视线不太好;防护服密封性好,穿着干活还不觉得,脱下以后,后背凉飕飕的,汗水从头发间淌下来,她一阵头晕。这一天,她穿着防护服连续工作六个多小时,医疗资源紧张,得尽量省着点。
她没有叫苦,因为年轻的护士和抽调来的同事拿她当前辈,纷纷向她请教。流程、环境不熟悉,怎么自我防护,凡此种种,让他们心里很没底。
于是,每一个要进入隔离病房的人,都由王桂尔监督穿戴。把拉链拉到顶,把口罩贴紧鼻梁……“很多都没我儿子大呢。”带着这样的心情,她照顾着病人,也照顾着同事。
经历过非典的王桂尔,内心比当年更为笃定。“现在的病房虽然设施简单,但能起到防护作用,加上各种防护设备,还有强大的后勤保障,领导又这么重视。”这样的自信,使得王桂尔主动请战时,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顾虑,“对消毒、隔离都比较有经验,没感觉那么恐怖,哪里需要就去哪里。”
外科男医生的思念:经常和小儿子视频 怕他不记得爸爸
胃肠和乳腺外科医生张剑,去年一年做了400多台手术,大年三十还在住院部值班。原本初一到初四,是他轮休的日子。连续四天的休息,对他来说非常不容易,因为科室人手少,调休难,结果疫情发生了。
主动提出去隔离病区的张剑,现在只能在手机上和家人见个面。他最想念22个月大的小儿子,现在孩子只能说两个字的叠词,比如“爸爸”。张剑就让孩子在视频中叫爸爸,“就怕他忘记,不知道来的这个人是谁”。疫情不知道何时结束,结束后,医护人员还得隔离14天,和孩子的分别,显得特别漫长。
爱人曾带着两个孩子来隔离病区找他,恰好对讲机没电了,叫不应,就在楼下喊。当时张剑正在隔离病房里采样,有个病人年纪还小,不太配合,整个过程花了十多分钟。等他从隔离病区出来,取回手机,已经是两个多小时以后。爱人没等到他,只好回家了。
回忆起这件事,张剑的眼角有闪烁的晶莹。“这么大的疫情面前,没有哪个人可以置身事外。一般的民众可以在家,不乱跑,我们医生最大的贡献就是在岗位。”
呼吸内科男医生的“复出”:在隔离病区写下了入党申请书
骆碧君当过13年呼吸内科医生,现在是科教科副科长,已经转为行政工作。疫情发生后,他主动申请去隔离病区。“我在呼吸内科干了这么久,业务我熟。”正式“复出”,就冲到了最危险的隔离病区。
曾经收治的一位患者,没有任何症状,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却是阳性,这让骆碧君印象深刻。
不久前,他在隔离病区写下了入党申请书。他觉得,冲锋在前,就是先进性的体现。
隔离病区的生活:平静和淡定的背后是信念
在隔离病区,记者还采访了感染科护士长杜燕飞、感染科护师余璐、抽调来的城西分院肾内科护士长王丽红,和骨科护师李荷芳。
大家说,都经历了从些许恐慌到淡定的心理路程,这得益于安全防护的彻底贯彻,还有相互间的鼓励。
杜燕飞于去年10月申请入党,是入党积极分子,她在隔离病区写下了思想汇报。她在汇报中谈到,许多医护人员主动选择留下,这也成了她坚守的动力。
王丽红的丈夫是临安区人民医院医生,两人相恋于非典期间的隔离病区,于隔离中收获了爱情。现在两人又一起抗击着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
护师余璐,1996年出生。她说:“其实我平时就很宅,现在留在隔离病区,只不过是更宅了。”
李荷芳的爱人在公安系统工作,她入驻隔离病区后,爱人也前往卡口值班。她告诉记者,儿子在电话里跟她说:“爸爸也去上班了,不过离开前教我学了滑板,我还不太会。”
当我们宅在家中就是“为社会作贡献”的时候,还有许多医护工作者坚守在一线。
当我们走进医院都有顾虑的时候,他们却在一线直面病毒。
他们,因为同样的信念走到了一起,是我们平静生活的保障,是战胜疫情的希望。
(原标题《共同的坚守 共同的信念16名医护人员的隔离生活》,作者 孙梦蕾。编辑:王佳)
-
关心成年人群骨科身心健康 权威专家:眼睛近视和老花眼不可以相抵, 2023-10-05
-
关心家中艰难败血症患者 多方携手并肩助患者过困难,家人得了败血症该说什么安慰 2023-10-05
-
关心全球早产婴儿日 这组数据信息非常值得关心,全球49个早产指南中的7条共识 2023-10-05
-
关心二手物品循环系统再运用:闲置物品成資源 消耗变消費, 2023-10-05
-
关心“日常生活性服务行业30条”:大力推广小区便民利民 加速补足服务项目场地面积薄弱点, 2023-10-05
-
关岛实弹射击FPS什么时候出 公测上线时间预告, 2023-10-05
-
关于鹿的游戏有哪些2022 好玩的关于鹿的游戏推荐, 2023-10-05
-
关于鬼的游戏手游大全2022 热门关于鬼的游戏有哪些, 202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