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帝国》康斯坦丁和琼恩选择推荐,重返帝国康斯坦丁和琼恩选哪个好
《摄影思想史》丨喜爱摄影的你怎能错过这本摄影史
大家好,这里是第一期的酒来读摄影,我是栏目主理人酒来。作为读摄影的第一期内容,我今天要和各位分享的是由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林路老师编写的《摄影思想史》。选择这本书作为开篇,我其实纠结了很久。因为作为一个没有科班背景的,还是首次做书籍分享的业余人士而言,一上来就为大家分享一本大开本460页的史学类书籍,实在是难度很大。而且,看过类似摄影史书籍的人可能都知道,这类书里面的内容往往都很碎,并不像理论类或者传记类,通篇可以找到一个主线。而这本书里,仅我认为重要抄录下来的摄影师就有207个,所以介绍这本书和给大家分享新华字典其实差不了多少。
不过,我最终还是决定作为第一期节目给大家分享这本书,主要是因为作为一个以分享摄影类书籍为主体的专栏内容,我们肯定是无法绕过摄影师的,在我的计划里,包括一些摄影师自传,还有摄影师的理论著作,终归还是要和摄影师本人挂钩。所以在开篇的时候为大家做一个通论,哪怕讲的不好,或有纰漏,起码我们先搭建起了一根学习摄影的主杆,不管以后我们聊到谁,都可以在这里为他找到一个落脚点。
此外,当照相师傅小徐把他老师的这本书推荐给我的时候,我也确实发现,在这本书里,几乎你每读几页就会遇到一个你熟悉的,但叫不上名字的摄影师,这对于我们补充完善摄影架构是非常有用的。所以在本期节目的文稿里,我也单独附录了摄影师的摘抄,里面包括摄影师的基本介绍,建议各位收藏,以后遇到拿不准的摄影师名字,就可以到这里来查。
那么,下面就让我们回归到《摄影思想史》这本书里,《摄影思想史》的前身是1999年林路老师写的另外一本书《西方摄影流派与大师作品》,后续经过一些内容补充,里面也涵盖了一些来自日本、韩国、印度以及中国的摄影师内容,并重新进行结构调整,变成今天我们所看到的这本书。本书一共拆分了12个章节,其中前五章的内容还是以时间轴为主的史学介绍,从尼埃普斯算起,一直到结构主义在摄影层面的出现。此后的六章,分别介绍了纪实摄影、观念摄影、时尚摄影、人体摄影、都市摄影、和风光摄影6大门类,然后在最后一章单独分享了女性摄影师的一些介绍。当初第一次看到这里的时候,我个人的感觉是把女性单独拿出来说,有点不太合适。但是读过内容以后,确实林路老师在其中使用了很多例证,在摄影的发展过程中,尤其是社会对摄影师的认可过程中,对于女性的忽视是不容否认的,所以在这里单独拿出一节内容,来让大家明确的看到这一现实,正是对女性摄影师尊重的表现。
说回之前的内容。林路老师用了前面五章的内容,回答了我们这样一个问题,那就是摄影是如何摆脱绘画的阴影的。
所有了解一点摄影史的人都知道,学界普遍界定摄影的发明日期是1839年8月19日,由达盖尔宣布了摄影术的诞生,并由法国政府买下专利权并免费分享给全世界。而在此之前,镜箱技术其实早已在绘画界广泛应用了,而摄影术的宣告,也并没有能够让摄影作为一种创作手段获得与绘画同样的待遇。而摄影从一种绘画辅助的技术,到独立成为一种艺术门类,几乎用了差不多100年的时间。这其中起到最为重要作用的,可以说是两条支线。其中一条是技术发展的结果。早期摄影因为技术限制,无论从成本、还是便携性或者操作性而言,其实并没有比绘画拥有更多的优势,尤其是,经过了几百年的训练,人类在绘画写实方面的技巧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早期的摄影,曝光动辄十几分钟,拍完就要马上用化学药剂进行显影处理,而且无论是金属板还是玻璃板,都存在很大的保存压力以及运输压力。书中提到的罗杰·芬顿,作为克里米亚战争的记录者,其运输摄影器材和药品的马车体积接近现在一辆皮卡的大小,而且化学药剂无比脆弱,摄影师只能在日出日落前后的几个小时进行拍照,以避免正午气温过高导致药品失效。在这种情况下,往往摄影还不如绘画来的简单。所以在这一阶段,摄影往往是作为一项工具被世人所接受的,它不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只要系统的学习一段时间就可以进行操作。所以,当时有很多人使用摄影技术投入到了浩浩荡荡的文档记录工作中,他们扛着巨大的设备走街串巷翻山越岭,尽可能的将各种事物记录到镜头里,摄影在最早期的几十年中,进入到了复制世界的阶段。这种状况从技术角度一直持续到十九世纪末期,通过人们对摄影技术的不断改进,直到干板摄影法的出现,以及高速相机和闪光灯的出现,摄影才开始呈现出一种明显区别于绘画的状态,也就是与绘画完全不同的,观察世界的角度和方式。这其中最具代表的就是埃蒂尼-朱尔斯·马雷,他利用连续摄影验证了马在快速奔跑时,四肢是否会全部离地的问题。还有哈洛德·埃杰顿,利用镁光灯记录下了子弹发射的快速瞬间。这两个画面都不是人类可以依靠眼睛来观察到的景象,而他们都可以通过摄影技巧的不断进化而被人类定格下来。摄影,这种基于现实世界的客观存在而进行准确记录的观察方式,在此时,才真真正正的与绘画产生区别。而这种理念的确立,这种可以凝固瞬间的力量,也诱发了后期摄影结构主义出现,并激励了一大批以摄影作为艺术创作主要方式的真正的摄影艺术家。
除去技术以外,另一条帮助摄影获得与绘画平等艺术席位的支线,便是摄影与绘画之间一百多年来的分分合合。在摄影术发明的早期,除去那些忙着复制世界的摄影师以外,还有一群人选择与画家合作,或本身就是画家。这些人,利用自己对绘画美学所积累的知识,构建画面内容,并积极拥抱摄影这种前卫的创作技巧进行艺术创作。可以说在最早的大几十年间,摄影就像绘画的小弟一样,不仅以绘画的美学理念作为摄影作品评判的唯一标准,同时,还有大量的摄影师致力于通过柔焦、后期等多种手法来使摄影画面更加接近绘画的效果。在19世纪末期欧洲开设了大量的沙龙摄影,使这一风气达到了顶峰。他们很大程度上并不追求摄影的写实意义,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画面的唯美效果。在1891年维也纳举办的摄影展中,11位摄影评委居然全部是画家和雕塑家,可见当时摄影在艺术层面的地位有多低。而这种对摄影唯美的滥觞,甚至在1949年后影响到了中国的摄影圈,让中国摄影的早年发展步入了一个诡异的怪圈,全国摄影比赛四起,但获奖作品基本雷同,拍来拍去,就是那个样子。当然,对于任何一种艺术,在出现早期,都会有一个追随其他艺术思想的阶段。这种形式不仅帮助摄影快速普及,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摄影师,为后来摄影理念的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世纪初期,随着斯蒂格利兹在美国建立了摄影分裂主义,再配合摄影设备的不断改良,以追求真实为目的的纯粹摄影主义正式成形。这也让摄影艺术从单纯的审美功能,进化为兼具社会学、纪实性、新闻学与传播学于一体的现代艺术门类。从某种意义上讲,摄影分裂主义的出现是摄影与绘画之间的一次简短的告别。而此后,摄影表达中再融入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等思想时,也不再是以追随绘画理念的形象出现,而是同类艺术理念的不同表达形式而已,这其中以曼·雷为代表的观念艺术家,也是在绘画、装置、摄影等多种创作门类间穿梭往复。
本书除去使用5章内容详细介绍了摄影早期的发展脉络以外,后续更是用6章分别详尽的介绍了不同摄影门类的发展轨迹。因为每章之间几乎是完全独立的内容,所以我也音频中实在不好一一介绍。索性作者本身是以摄影师为线索进行发展描述的,所以我在文稿中单独附上摄影师名录,各位没有时间看书的朋友,可以大致翻阅名录也能了解个大概。
关于后面6章的内容,在最后也分享一些我个人的观点。摄影从出现到今天,经历了180年的演化变迁,与绘画艺术不同,摄影的门槛随着技术的进步一降再降,最终呈现出如今天这样人人皆可拍照,每时每秒都可以拍照的状态。作为一名画家,暂且不论你所秉持的艺术理念如何,仅就把画画好,把人物画真,把技法练纯熟,就不是一件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事情。所以你胆敢称自己为画家,多少是唬不了人。而摄影则不同,2019年底我去黄刀旅行,同行的大叔用华为就可以轻松拍出鲜艳的极光,不需要任何技巧,只是手机知道你在拍什么,所以帮你自行PS了一把。有时,机缘合适,这样拍出来的照片也有不少抓人眼球的作品,但他们是摄影师么?同样,现代作品的后期行为,有时比前期拍摄还要费时费力。高光比我们可以HDR,曝光不足我们可以拉曲线,颜色不饱满我们可以调整鲜艳度。在现代技术面前,照片的任何细节都可以通过后期来随意变化,甚至,可能都不需要那张所谓的照片。在如今的情况下,摄影的界限变得前所未有的模糊,所谓摄影师的身份,也变得含糊不清。那么作为一位摄影爱好者,或自诩为摄影师的我们,又该如何自处呢。在《摄影思想史》的后六章,也许我们可以为摄影师找到一些定义,无论置身于哪种摄影方向之中,他们都不遗余力的将自己的精力、想法、甚至人生投入其中。借用大竹昭子的一段话,“以摄影为媒介来探索世界与自我的关系,并只用照片的方式来变现探索的结果,这样的人才有资格自称摄影家。”而本书中所提及的这200余位摄影家,无一不是用生命在对世界进行着持续不断的探索,他们经历挫败,感受痛苦,在内心杂糅吸收之后,从中取出一些或喜悦或悲愤的部分分享给我们。他们在给予我们情绪之前,必然先要感受更大的情绪,在给予我们感动之前,也必然先令自己痛哭流涕。最后,让我们以玛丽·艾伦·马克一段关于她拍摄《American Odyssey》中使用的一段话:“回顾我的摄影作品,这是一次漫长而神圣的旅程—一次跨越世纪的旅程,让我进入了无数人的生活空间。从极端贫穷到非常富有,我作为一个目击者使这个国家显得如此特别。我拍摄了婴儿美丽的庆典以及单身者的生活,从双胞胎的聚会到3K党的集会。我所跨越的历程既有精彩你的人物,也有令人惊恐的人群。有一件事情是确信无疑的,这就是命运永远出于难以置信的冒险之中。你可以在这个国家找到一切,任何发展中的事情,任何可能发生的事情。我穿越美国的旅途,使我作为一个摄影家的目光变得更为你清晰。”
这也许才是作为摄影家应有的狂热,她将自己置身于每一段旅程,全力以赴去感知,去记录。我想这就是我热爱摄影原本的样子。
本次分享到此结束,关于《摄影思想史》强烈推荐。
PS,放到最后预告下第二期我们会分享的书。因为摄影思想史的前身是西方摄影流派的介绍,里面主要内容还是围绕欧美摄影师展开的。所以我们在下一期会分享一本来自日本摄影评论家饭泽耕太郎先生的日本摄影著作《写真物语》。作为和中国同根同源的近邻日本,相信他们的摄影思想也会让你感到更加的亲切熟悉。这本书分为上下两卷。所以,我也偷个懒,将会分为两期为大家介绍。
那么,我们下期见。
附录:
作者介绍:
林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上海市摄影家协会副主席,上海翻译家协会会员,中国知名摄影理论家和艺术策展人
起点
- 尼埃普斯(Joseph Nicephore Niepce, 1765-1833,法国) 摄影术的早期发明人,后续与达盖尔合作,拍摄了人类的第一张照片《从窗户看出去的景观》
- 达盖尔(Mande Daguerre, 1787-1851,法国)官方承认的摄影术发明人,在1839年8月19日,在法国正式发布了银版摄影法
- 塔尔博特(Fox Talbot,1800-1877,英国)碘化银纸照相法的发明人,时间与达盖尔不分前后,但因为早期技术粗糙,应用层面完败银版摄影法,但为后续的负片摄影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
摄影与绘画
- 戴维与罗伯特(David Octavius Hill,1802-1870 & Robert Adamson, 1821-1848, 苏格兰)早期典型的画家与摄影师合作模式,画家负责艺术创作,而摄影师主要是提供技术层面的支持
- 埃德尔波特与尤金(Adalbert Cuvelier, 1812-1871 & Eugene Cuvelier, 1837-1900, 法国)父子二人,虽然本人就是摄影师,但是同样将摄影仅作为技巧使用,坚持绘画美学的艺术探索
- 索斯沃斯与霍斯(Albert Sands Southworth, 1811-1894 & Josiah Johnson Hawes, 1808-1901, 美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银版摄影师组合,以肖像摄影为主要作品,同样是基于绘画对光线和造型的标准进行摄影创作
复制世界的时代
- 罗杰(Roger Fenton, 1819-1869, 英国)克里米亚战争的纪实摄影师,现存最早的战争题材作品。由于技术原因,作品还是以肖像类为主。
- 马修与亚历山大(助手)与迪莫斯(徒弟)(Mathew Brady, 1823-1896 & Alexander Gardner, 1821-1882 & Timothy H.O’Sullivan, 1840-1882, 美国)与罗杰芬顿不同的是,他们的摄影更多的偏向于纪实摄影层面,大量记录了战场上的真实场景,4年时间里,共拍摄了近万张照片,各种花费超过10万美元。
- 古斯塔夫(Gustave Le Gray,1820-1862, 法国)知名画架、摄影家,以巨幅风景作品为代表,尤其善于处置复杂的光线表现。此外,对于蛋白印象法的执着,让摄影师脱离了玻璃材质的限制,提升了摄影的机动性
- 弗兰西斯·弗斯(Francis Frith,1820-1899, 英国)风光摄影家,与古斯塔夫的方向不同在于,弗兰西斯的摄影并非朝向艺术表达,而是更多的追求真实记录,也就是后来的地形摄影前身
- 威廉·亨利·杰克森(William Henry Jackson,1843-1942,美国)摄影家,随地址探险队一同拍摄了大量黄石公园的照片(据说美国政府就是因为这些照片,才把黄石设立为国家公园的),地理勘探类摄影师的代表人物
- 菲利普(Philip Henry Delamotte, 1820-1889,英国)拍摄英国水晶宫的建筑摄影师;罗伯特(Robert MacPherson, 1811-1872, 英国)拍摄罗马古迹摄影师;阿道夫(Adolphe Braun,1812-1877,法国)拍摄卢浮宫的雕像作品
- 托马斯·安奈(Thomas Annan,1829-1887,苏格兰)最早记录平民窟及各种城市人文的纪实摄影师
- 约翰·汤姆森(John Thomson,1837-1921,苏格兰)与托马斯不同,约翰更多的关注于普通民众的生活,而并非极端环境下的人文内容。此外,他可能是第一个拍摄中国人日常的摄影师,出版书籍《图说中国和她的人民》(Illustrations of China and It’s People)
- 爱德华·S·柯蒂斯(Edward S. Curtis, 1868-1952, 美国)美国早期著名纪实摄影师,以拍摄印第安人的民俗而出名
- 纳达尔(Nadar,1820-1910,法国)著名人像摄影师,第一位航拍摄影师,第一次成功使用镁光拍摄暗景的摄影师,与传统绘画不同,纳达尔的人像摄影往往不去摆弄刻意的造型,而是拍摄自然状态的人像
- 茱莉亚·玛格丽特·卡梅伦(Julia Margaret Cameron, 1815-1879,英国)传奇女摄影师,48岁开始接触摄影,并拍摄了英国大量名人肖像,甚至邀请诸多名人参与她编排的群像作品,留下许多风格迥异的摄影作品
- E.J·贝洛克(E.J. Bellocq,1873-1949,美国)美国人像摄影师,以拍摄斯多利镇的妓女而闻名,其作品影调细腻,感情饱满,其同名著作《贝洛克》曾于1996年再版
- 尤金·阿杰(Eugene Atget,1857-1927,法国)纪实摄影和街头摄影的鼻祖级摄影大师,用30年的时间忠实记录了巴黎这座城市的点点滴滴,将个人感情与城市纪实完美结合到一起
- 雅克-亨利 拉蒂格(Jacques-Henri Lartigue, 1894-1988,法国)最高产的纪实摄影师,130本画册,数十万张照片,拉蒂格是抓拍摄影师的鼻祖,一个富二代玩出来的摄影大师
(尤金·阿杰和雅克-亨利 拉蒂格,是布勒松最崇拜的两位摄影大师)
摄影成为艺术的捷径
- 奥斯卡·古斯塔夫·雷兰德(Oscar Gustave Rejlander, 1813-1875, 瑞典)高艺术摄影流派(画意摄影前身,旨在通过技法追求如绘画般精致优美的图像)的代表人物,首位通过底片叠加的方式制作精致影像的摄影师。
- 弗雷德雷克·伊文思(Frederick Evans,1853-1943,英国)画意摄影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一位纪实摄影的追随者),善于通过虚化镜头,控制光影等后期手段来获取梦幻如画的摄影效果。与高艺术不同,画意摄影更加追求绘画的意境效果,而并非影调与写实。
- 罗伯特·德马齐(Robert Demachy, 1859-1936,法国)印象派摄影大师,与绘画的发展脉络相类似,摄影艺术也同样从写实向追求光线而转变。
- 约瑟夫·索德克(Josef Sudek,1896-1976,捷克)捷克国宝级艺术家,印象派摄影师。以印象派静物摄影闻名,通过摄影技法记录物体在窗前与光影间的微妙变化。
- 米诺·怀特(Minor White,1908-1976,美国)象征主义摄影大师,以象征主义说法,对静物、风光进行捕捉,以此表达个人情感,观念。
- 温·布洛克(Wynn Bullock,1902-1975,美国)美国最著名的象征主义大师,最为擅长的是将自然环境与人体相结合的图像表达。代表作《森林中的孩子》
- 拉尔夫·尤金·米亚德(Ralph Eugene Meatyard,1925-1972,美国)象征主义摄影师
- 哈里·卡拉汉(Harry Callahan,1912-1999,美国)美国象征主义大师级摄影家,通过将静物、风光、人物的多重曝光,制作形式简洁却含义丰富,情感充沛的摄影作品。
- 杜安·迈克尔斯(Duane Michals,1932- ,美国)象征主义摄影家,代表作品《重回伊甸园》
- 李·弗里德兰德(Lee Friedlander, 1934- ,美国)美国象征主义摄影家,使用小型相机创作的摄影家。提出了社会风景的概念,也算是街头摄影的源头之一吧。
- 格特鲁德·卡塞比尔(Getrude Kasebier,1852-1934,美国)浪漫主义摄影家,延续画意摄影的理念,通过道具、光线、布景等手法营造唯美氛围的肖像摄影作品
- 塞西尔·比顿(Cecil Beaton,1904-1980,英国)早期时尚摄影师代表,为《时尚芭莎》拍摄刊物照片。
- 尤素福·卡什(Yousuf Karsh,1908-2002,加拿大)加拿大浪漫主义肖像摄影家,以拍摄名人肖像著称。作品主要通过光影,及人物造型的把控,创作优美如雕像般的肖像摄影。
- 乔伊斯·坦尼逊(Joyee Tenneson,1945- ,美国)美国摄影家,出版影集《智慧的女人》、《令人惊讶的男人》,通过记录步入老年的男女肖像,来展现生活进入老年的秘密。
- 大卫·汉密尔顿(David Hamilton,1933-,英国)英国浪漫主义摄影大师,擅长拍摄浪漫主义女性作品,以一种近乎色情的方式却展示出了女性最为唯美的一面。
- 莎拉·穆恩(Sarah Moon,1940-,法国)擅长使用大颗粒、柔光的手法来营造如同梦境般的人像画面。
回归本真—从自然主义开始
- 彼得·亨利·埃默森(Peter Henry Emerson, 1856-1936, 英国)、里德尔·沙耶(Lidell Sawyer, 1856-1895, 英国)与弗兰克·M·萨特克里弗(Frank M. Sutcliffe, 1853-1941, 英国)自然主义摄影的三位代表人物,坚持以客观景物为基础开展摄影创作的理念。
- 阿尔弗莱德·斯蒂格利兹(Alfred Stieglitz, 1864-1946, 美国)美国摄影家,摄影分裂主义的领军人物。与美国画意摄影流派分庭抗礼,提出纯摄影主义,并创立了291展厅。
- 爱德华·斯泰肯(Edward Steichen,1879-1973,美国)美国著名摄影家,纽约现代艺术馆馆长,美国史上最重要的一次影展《人类大家庭》的策展人。
- 阿尔伯特·兰格·帕奇(Alber Renger-Patzsch, 1897-1966, 德国)德国新客观运动代表人物,通过对客观事物的精准描绘,来突显其质感与细节。并由此来呈现出世界美丽的部分。
- 卡尔·布劳斯菲尔德(Karl Blossfeldt, 1865-1932, 德国)德国新客观运动注明摄影师,通过近距离拍摄植物的结构,来呈现出不同于日常观察所获得的的美感。(微距摄影前身)
- 奥古斯特·桑德(August Sander,1876-1964,德国)德国纪实摄影家,曾以不同职业的普通德国人为对象拍摄《我们时代的人》和《德国的土地,德国的人民》,在二战期间曾遭到纳粹迫害,后转为风光摄影师。其作品影响深远,包括此后的黛安·阿巴斯。
- 保罗·斯特兰德(Paul Strand,1890-1976,美国)直接摄影派代表人物,在斯蒂格利兹的帮助下,在美国获得极大声誉。在美国工业化转型的时代,他记录了城市工业化发展的全过程。
- 爱德华·韦斯顿(Edward Weston,1886-1958,美国)美国知名摄影组织F64的创始人,直接摄影先驱。受斯蒂格利兹的影响,由印象摄影和画意摄影转为对直接摄影进行实践。并在墨西哥开设了自己的照相馆,其对典型的摄影作品就是静物写真《甜椒》
- 伊末金·坎宁安(Imogen Cunningham,1883-1976,美国)F64成员,爱德华·S·柯蒂斯的学生,以花卉摄影,和人体摄影闻名。
- 安塞尔·亚当斯(Ansel Adams,1902-1984,美国)F64成员,美国知名风光摄影师,《区域曝光法》的发明人。
摄影-以技术寻求突变-立体主义
- 埃蒂尼-朱尔斯·马雷(Etienne-Jules Marey,1830-1904,法国)与埃德沃德·麦布里奇(Eadweard Muybrigdge,1830-1904,英国)早期立体主义摄影家,都是通过对摄影技术的改造,拍摄连续的运动画面,并由此形成人眼所不能达到的观看感受。
- 哈洛德·埃杰顿(Harold Edgerton,1903-1990,美国)与琼恩·米利(Gjon Mili,1904-1984,美国)美国摄影家,最早使用高速闪光来凝结瞬间影响的摄影师,拍摄了大量如子弹发射等高速移动的摄影作品。并利用光绘拍摄了著名人像作品《毕加索》
- 弗朗西斯·布鲁吉耶尔(Francis Bruguiere,1879-1945,美国)超现实主义艺术家,摄影家。其最主要的摄影作品,就是通过剪裁纸张与光源相配合,并利用多次曝光的手法创作出光怪陆离的影像作品,以光影来描述情绪,表达思想。
- 阿尔文·兰顿·科伯恩(Alvin Langdon Coburn,1882-1966,美国)漩涡拍摄影师,也曾以画意摄影,纯摄影主义拍摄过大量作品。晚年开始立体主义摄影的尝试,并拍摄了大量类似万花筒一般的抽象影像作品。
- 曼·雷(Man Ray,1890-1976,美国)美国知名艺术家,曾参与立体主义、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艺术创作,受斯蒂格利兹影响,开始尝试摄影创作,创作了大量名人肖像作品,和超现实主义摄影作品,以及物影摄影作品。
- 拉斯洛·莫霍利-纳吉(Laszlo Moholy-Nagy,1895-1946,匈牙利)美国新包豪斯设计学院的创始人,结构主义、未来主义、达达主义艺术家。
- 拉尔夫·吉布森(Ralph Gibson,1939- ,美国)美国结构主义摄影大师,擅长通过近距离的抓拍目标细节,来构成非常具有结构化色彩的摄影作品。
- 弗兰克·方塔纳(Franco Fontana, 1933- ,意大利)意大利摄影师,喜欢用长焦镜头对风光进行层次的压缩,并由此构成简洁的几何拼接效果。
- 克里斯琴·弗哥特(Christian Vogt,1946- ,瑞士)瑞士摄影师,喜欢通过拍摄精心摆设的静物来创作影像作品。其作品与其说是拍摄具象的物体,不如说是通过拍摄具象内容来厘清自己的思绪。
- 安德烈·科特兹(Andre Kertesz,1894-1985,美国)美国著名结构主义摄影大师,以简洁的画面构成著称,擅长利用线条,阴影,构建完美的几何结构。
- 安德烈亚斯·费宁格(Andreas Feininger,1906- ,美国)美国结构主义摄影大师,擅长拍摄城市建筑摄影。
纪实摄影是一种人文关怀
- 雅各布·丽思(Jacob Riis,1849-1914,美国)丹麦裔美国摄影师,社会纪实摄影师,因拍摄美国贫民窟和底层社会现状,受到罗斯福总统的支持,并最终促成了政府对底层群众的扶持政策
- 路易斯·海因(Lewis Hine,1874-1940,美国)美国社会摄影师,拍摄工业时代的童工生活,并以此引发政府重视,促成了童工法的建立
- 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1903-1975,美国)FSA(美国农业安全局)摄影师,纪实摄影家。
- 多萝西娅·兰格(Dorothea Lange,1895-1965,美国)原F64成员,FSA摄影师,代表作品《迁移的母亲》
- 阿尔佛莱德·艾森斯塔德(Alfred Eisenstaedt,1898-1995,美国)美国新闻摄影代表人物,《生活》杂志首批摄影家,代表作品《胜利日》
- 玛格丽特·伯克-怀特(Margaret Bourke White,1904-1971,美国)二战期间战地女摄影师,《生活》杂志首批摄影家。也是为圣雄甘地拍摄人生最后一张照片的人。
- 亨利·卡蒂埃-布勒松(Henri Cartier-Bresson,1908-2004,法国)马格南图片社创始人之一,纪实摄影师,“决定性瞬间”理论的开拓者。
- 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1913-1954,匈牙利)战地摄影师,马格南图片社创始人之一,最终在印度触雷身亡。代表作《共和国士兵之死》
- 戴维·西摩(David Seymour,1911-1956,波兰)马格南图片社创始人之一,《生活》杂志摄影师,战地摄影师的代表人物,最终在报道苏伊士运河冲突时,不幸身亡
- 乔治·罗杰(George Rodger,1908- ,英国)马格南图片社创始人之一,《生活》杂志摄影师,战地摄影师。二战后,前往非洲拍摄当地的土著与野生动物。
- 温纳·比肖夫(Werner Bischof,1916-1954,瑞士)马格南摄影师,长期拍摄亚洲地区的社会纪实,以记录客观世界的存在和美为永恒的主题。最终于秘鲁采风时车祸离世。而巧合的是,就在同一天,马格南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在印度触雷身亡。
- W·尤金·史密斯(W. Eugene Smith,19180-1978,美国)美国纪实摄影家、马格南摄影师,代表作品《走进天堂花园》,影集《水俣病的受害者》。
- 布鲁斯·戴维斯(Bruce Davidson,1933- ,美国)美国著名纪实摄影师,马格南图片社摄影师,代表作《布鲁克林帮》
- 马克·吕布(Marc Riboud,1923- ,法国》法国纪实摄影师,马格南摄影师,新中国成立后,拍摄中国最密切的摄影大师
- 约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1938- ,捷克)马格南摄影师,代表影集《混沌》《墙》等
- 唐纳德·麦卡林(Donald McCullin,1935- ,英国)英国战地摄影师、马格南摄影师,拍摄战争纪实长达25年。
- 尤金·理查兹(Eugene Richards,1944- ,美国)美国纪实摄影师,马格南摄影师,米诺·怀特的学生。以记录尼日尔的传染病,和美国普通民众生活的作品集而饱受好评。
- 萨巴斯蒂奥·萨尔加多(Sebastiao Salgado,1944- ,巴西)马格南摄影师,依托经济学硕士背景记录了大量社会行为,在国内最著名的作品集是《创世纪》
- 拉里·克拉克(Larry Clark,1943- ,美国)美国纪实摄影师,以拍摄家乡马尔沙问题少年的作品而获得大众认可。代表作品集《马尔沙》
- 艾略特·厄韦特(Elliott Erwitt,1928- ,法国)马格南摄影师,以拍摄纽约各大博物馆、美术馆内作品和观众行为为主要工作,代表作品集为《博物馆的观察》
观念摄影—从超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以及摄影礼仪
- 辛迪·雪曼(Cindy Sherman, 1954- ,美国)美国女摄影师,观念摄影艺术家,作品主要通过化妆、造型、布景,模仿其他人物进行的自拍照完成。代表作《无题电影剧照》、《历史肖像》
- 格里高利·克鲁森(Gregory Crewdson, 1962- ,美国)美国摄影师,导演,通过类似电影的制作形式,动用大量道具、灯光、造景,来制造场景,进而拍摄他眼中的奇特世界,代表作《玫瑰下面》
- 阿诺德·纽曼(Arnold Newman,1918-2006,美国)美国肖像摄影师,善于通过环境的打造,和精心的布置拍摄人物肖像作品。为《生活》、《时尚芭莎》等知名杂志拍摄了大量名人肖像。
- 飞利浦·哈尔斯曼(Philiippe Halsman,1906-1979,美国)拉脱维亚裔美国肖像摄影师,观念主义摄影师,代表作《原子的达利》,与超现实主义艺术家达利合作了大量肖像作品
- 约翰·哈特菲尔德(John Heartfield,1891-1968,德国)德国达达主义摄影师,擅长使用照片及拼贴创作作品,在二战时期,因创作大量反法西斯的观念作品而闻名
- 安格斯·麦克贝恩(Angus McBean,1904-1990,英国)超现实主义摄影家,以造景搭配荒诞的自拍像来创作作品
- 杰里·尤斯曼(Jerry Uelsmann,1934- ,美国)美国超现实主义摄影大师,擅长以暗访技巧进行观念创作。
- 玛姬·泰勒(Maggie Taylor,1961- ,美国)杰里·尤斯曼的夫人,与杰里不同,玛姬主要的创作手段是通过Photoshop,扫描仪等现代设备进行的观念创作。
- 李小镜(Daniel Lee,1945- ,美国)华裔美国观念摄影师,擅长通过电脑技术将肖像作品融合动物元素,创作独特的观念肖像作品
- 细江英公(Eikoh Hosoe,1933- ,日本)日本摄影家,代表作品集《蔷薇刑》
- 简·索德克(Jan Saudek,1935- ,捷克)捷克摄影师,著名人体摄影师,代表作品集《简·索德克的世界》
- 波里斯·米哈伊洛夫(Boris Mikhailov,1938- ,俄罗斯)俄罗斯摄影师,以色情、性、女性的身体为主要创作主题的观念摄影师,创作历程经历了苏维埃政权的兴衰的全过程。
- 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1928-1987,美国)美国波普艺术家,在生命的最后十几年开始接触摄影,并创作了大量的摄影作品。其中大多是他的生活随拍,另外一些则是在最后几年中使用大画幅相机拍摄的作品
- 杰夫·沃尔(Jeff Wall,1946- ,加拿大)加拿大观念摄影家
- 马里奥·贾科梅里(Mario Ciacomelli,1925-2000,意大利)意大利摄影大师,拍摄范畴极广,擅长对自然结构的形成进行抽象化的表达,进而表达出一种近乎幻想的影像画面
- 弗朗西斯科·乔迪思(Francesco Jodice,1967- ,意大利)意大利摄影师,长期记录社会景观主题,关注人类行为对生活空间的改造过程
- 威廉·魏格曼(William Wegman,1942- ,美国)美国摄影师,以拍摄宠物摄影而闻名,通过以动物为主体,并摆设模拟人类行为的作品,对现代主义艺术进行视觉反思
- 妮基·李(Nikki S. Lee,1970- ,韩国)韩国观念摄影师,通过预设场景并进行抓拍的形式,来演绎,并记录生活中的各种细节。
- 莱涅克·迪克斯特拉(Rineke Diijkstra,1959- ,荷兰)荷兰观念摄影师,以保持统一形式的主题化拍摄来创作影像作品,如拍摄穿泳装的女孩,或追踪同一些人进行多年持续拍摄等
时尚摄影
- 阿道夫·德·迈耶(Adolf De Meyer,1886-1946,法国)法国画意肖像摄影师
- 马丁·芒卡西(Martin Munkacsi,1896-1963,美国)匈牙利裔美国摄影师,时尚芭莎摄影师,将运动摄影融入时装摄影领域,打造了颇具动感的时尚作品
- 霍斯特·P·霍斯特(Horst P. Horst,1906- ,德国)德国时装摄影师,《时尚》签约摄影师,以超现实主义风格拍摄时装作品
- 约翰·罗林斯(John Rawlings,1912-1970,美国)美国时装摄影师,《时尚》杂志摄影师,以自然光混合人工光源构建自然画面
- 欧文·佩恩(Irving Penn,1917- ,美国)美国时装摄影师,《时尚》杂志摄影师,代表作品集《旅程》
- 威廉·克莱恩(William Klein,1928- ,美国)美国时尚摄影师,将街头摄影与时尚摄影融合创作,代表作品集《时装的里里外外》
- 佛兰克·霍瓦特(Frank Horvat,1928- ,法国)法国时尚摄影师
- 康宏若林(Hiro,1930- ,日本)日本裔美国摄影师,原阿威顿助手,《时尚芭莎》签约摄影师
- 赫尔穆特·牛顿(Helmut Newton,1920-2004,德国)欧洲时尚摄影家,时装摄影向邪恶、性感方向发展的主要推手。创作了大量令人血脉喷张的作品。
- 爱伦·冯·恩沃斯(Ellen Von Unwerth,1954- ,法国)由时装模特转型为时尚摄影师的成功典范,同样以性感,抓人的视觉作品吸引了大量观众
- 贝蒂娜·雷姆斯(Bettina Rheims,1952- ,法国)同样从模特转型为时尚摄影师的代表人物,擅长以女性视角切入被摄者内心世界,并展现女性最为真实的一面。
- 尼克·奈特(Nick Knight。1958- ,英国)英国时尚摄影师
- 理查德·阿威顿(Richard Avedon,1923-2004,美国)美国时尚摄影师,马丁·芒卡西的学生,《纽约客》杂志史上第一位签约摄影师。
- 安妮·莱博维兹(Annie Leibovitz,1949- ,美国)美国知名时尚摄影师,以拍摄名人肖像而闻名世界,代表作品《约翰·列侬》(就是约翰·列侬被枪杀前几小时的那张和洋子的合影)
- 波特·斯特恩(Bert Stern,1929- ,美国)美国时尚摄影师,主要以拍摄玛丽莲·梦露闻名,并有代表作品集《最后的肖像》
- 赫伯·里兹(Herb Ritts,1953- ,美国)美国时尚摄影师,《名利场》签约摄影师,代表作《二重奏》《声名狼藉》以及转型后的纪实作品《非洲》
- 杰鲁普·西埃夫(Jeanloup Sieff,1933- ,法国)法国时尚摄影师,《ELLe》摄影师,在拍摄时装摄影的同时,也是一位风光摄影师,不善言辞,导致他的很多作品都避免正面面对模特
- 盖·伯丁(Guy Bourdin,1928-1991,法国)法国大师级时尚摄影家,超现实主义风格的创作风格,使其作品从空间到表达内容都差生了极大的异置,构建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视觉世界
- 奥拉夫·马腾斯(Olaf Martens,1963- ,德国)德国当代摄影家,德国式的冷漠与尖锐是其作品的最大特点,代表作品《奥拉夫·马腾斯,摄影》《冷漠的激情》
- 大卫·贝莱(David Bailey,1938- ,英国)英国时尚摄影大师,擅长使用不同的形式来进行作品创作,代表作品集《贝莱的民主》
- 帕特里克·德马切里尔(Patrick Demarchelier,1943- ,法国)法国时尚摄影师,后移居美国,其拍摄的作品中总是蕴含着一种浓烈的宗教氛围。他坚持以作品构建桥梁连接人类与圣洁的美丽
- 吉尔斯·本西蒙(Gilles Bensimon,1944- ,法国)法国时尚摄影家,后前往美国,成为《Elle》杂志的首席摄影师
- 比特·林德伯格(Peter Lindbergh,1944- ,德国)从橱窗设计师转型为时尚摄影师,以拍摄明星,尤其是全盛时期的女明星而闻名。
- 迈克尔·康姆特(Michel Comte,1953- ,瑞士)美国时尚摄影家,社会摄影家,涉猎范围极广,从战地摄影到名人肖像都是其涉猎范围。
- 大卫·拉查佩尔(David LaChapelle,1963- ,美国)美国时尚摄影师,在安迪·沃霍尔的帮助下,获得了时尚圈的青睐,其摄影作品完美融合了商业与艺术摄影之间的界限,带给人们强烈的冲击力与内在含义。
- 兰金(Rankin,1967- ,英国)英国时尚摄影家,名人肖像摄影大师,几乎拍摄过欧洲的所有知名人士。此外,在创作过程中,兰金也是最早拥抱数字摄影的职业摄影师。
人体摄影
- 赫尔曼·克朗(Hermann Krone,1827-1916,德国)德国最早进行摄影技术研究的摄影师,同时也是德国第一位拍摄人体摄影的摄影师
- 里维斯·卡洛尔(Lewis Carroll,1832-1898,英国)英国摄影师,儿童摄影家,《爱丽丝漫游奇境》和《镜中奇缘》的作者
- 吕西安·克莱格(Lucien Clergue,1934- ,法国)法国摄影家,教授。其人体作品以融入自然环境和局部拍摄所构成的抽象画面著称。
- 佛兰迪瑟克·戴迪克尔(Frantisek Drtikol,1883-1961,捷克)捷克斯洛伐克摄影师,以拍摄局部人体所构成的几何结构作品闻名
- 皮尔里·雷迪斯科(Pierre Radisic,1958- ,比利时)比利时摄影师,借由人体真实的结构构建如头盖骨般造型的画面。
- 劳伦特·埃里尔·巴德斯(Laurent Elie Badessi,1954- ,法国)法国人体摄影家,后久居美国。其人体作品常常将人体结构的局部结构,与自然环境中的类似物进行连接或置换,并由此唤起人体与自然间的某种联系
- 库克·克劳斯(Chuck Close,1940- ,美国)人体摄影师,画家,作品以波拉相机为主,通过长幅的波拉照片进行拼接构建人体摄影作品
- 伊梅特·戈温(Emmet Gowin,1941- ,美国)人体摄影师,哈里·卡拉汉的学生,沉迷于追逐身体的岁月变化,常年以自己的妻子艾迪丝为对象创作人体作品
- 伊维斯·特雷莫林(Yves Tremorin,1959- ,法国)人体摄影师,其中部分作品将镜头对准自己的母亲,拍摄了大量关于生命尽头的作品
- 乔克·斯腾格斯(Jock Sturges,1947- ,美国)美国摄影家,常年关注于裸体主义者家庭
- 莎莱·曼恩(Sally Mann,1952- ,美国)美国摄影家,作品以记录其自身成长和她三个孩子的成长为主。其中不乏一些她孩子的人体作品
- 汉斯·贝尔莫(Hans Bellmer,1902-1975,德国)德国摄影师,人体作品气氛诡异恐惧,其创作的大量作品是将关节人偶与人物进行合成拍摄制作。
- 戴安诺拉·尼柯林尼(Dianora Niccolini,1948- ,美国)人体摄影师,以雕塑般的手法描绘人体肌肉线条美感的美国摄影师
- 罗伯特·梅普勒索普(Robert Mapplethorpe,1947-1989,美国)美国观念摄影师,其人体摄影作品中含有大量的隐喻与挑战。1992年的限定版作品集在世界范围内获得大量的争论
- 李·弗里德兰德(Lee Friiedlander,1934- ,美国)美国当代摄影家,擅长拍摄以氛围为主的街头作品,其人体作品使用闪光灯和现代生活的布景呈现出女性在都市中的特有状态
- 筱山纪信(Kishin Shinoyama,1940- ,日本)日本知名商业摄影师,以拍摄日本当代名人作品,写真集而家喻户晓。代表作品《诞生》
都市街头
- 维基(Weegee,1899-1968,波兰)美国都市摄影师,首位在纽约街头拍摄刑事案件、火灾等突发事件的新闻摄影师。常常在纽约的夜晚追踪拍摄新闻事件
- 布拉塞(Brassai,1899-1984,匈牙利)法国都市摄影师,擅长拍摄巴黎夜生活的景色,流连于酒吧、烟馆、妓院、赌场等边缘地带,记录入夜后的巴黎里世界
- 罗伯特·杜瓦诺(Robret Doisneau,1912-1994,法国)法国摄影师,曾以战地摄影师、新闻摄影师、时尚摄影师等身份活跃在各种平台上。其拍摄的巴黎街头作品充满激情与活力,代表作《维尔旅馆前的接吻》
- 托尼·雷-乔尼斯(Tony Ray-Jones,1941-1971,英国)英国城市摄影师,在美国接触摄影后选择回到英国,在有限的生命中一直致力于记录那些在英国民众中开始慢慢消失的传统生活。
- 加里·维诺格兰德(Garry Winogrand,1928-1984,美国)美国新纪实摄影代表人物,代表作《动物园》《女人是美丽的》《公共关系》
- 雷蒙德·德巴东(Raymond Depardon,1942- ,法国)法国知名摄影家,旅行家。伽马图片社创始人之一,后加入马格南图片社。
- 菲利普-洛卡·迪科西亚(Philip-Lorca diCorcia,1953- ,美国)纽约街头摄影家,通过定点拍摄的方式布置带有顶光的陷阱,然后搭配长焦镜头捕捉人们在顶光下的自然肖像作品。
- 海伦·莱维特(Helen Levitt,1918- ,美国)美国纪实摄影师,首位尝试使用彩色胶片进行街头作品创作的摄影师
- 拉胡比尔·辛弗(Raghbir Singh,1942-1999,印度)印度纪实摄影家,尝试记录拍摄英国殖民者离开后的印度社会。其切入点主要为经济发展后,印度街头越来越多的汽车文化
- 史蒂芬·吉尔(Stephen Gill,1971- ,英国)英国纪实摄影师,热衷于在城市中寻找细微处进行拍摄,包括城市里的修路工人、博物馆的安保人员,以及那些迷路的人。
- 薇薇安·梅耶(Vivian Maier,1926-2009,美国)美国传奇女摄影师,由约翰·马洛夫在跳蚤市场购买的一箱子就底片发现的街头摄影大师。终身无子女,甚至连名字都不希望透露给他人。默默地用尽50年的人生,记录着纽约、曼哈顿等美国城市。
- 罗伯特·弗兰克(Robert Frank,1924-2019,瑞士)美国纪实摄影家,因在拍摄理念中与布勒松采取了完全相反的态度,而备受摄影界争议。代表作品集《美国人》
- 威廉·克莱因(William Klein,1928- ,美国)美国纪实摄影家,摄影风格粗粝、极具冲击感,真实感,代表作品集《纽约的生活对你有利—威廉·克莱因恍惚中看到的狂欢》
- 马丁·帕尔(Martin Parr,1952- ,英国)英国摄影师,马格南摄影师,以敏锐的眼光或批评或讥讽的忠实再现着自己眼中的世界。
- 马克·科恩(Mark Cohen,1943- ,美国)美国街头摄影师,喜欢使用突如其来的闪光灯和近距离拍摄捕捉被摄者的瞬间反应。
- 汉斯·艾克尔布姆(Hans Eijkelboom,1949- ,荷兰)荷兰街头摄影师,类型学摄影风格,游走于各城市间的研究型拍摄。代表作品集《巴黎·纽约·上海》
- 东松照明(Shomei Tomatsu,1930- ,日本)日本战后摄影家代表人物,在二战结束后,一直在拍摄日本民族性和美国代表的西方文化侵入后的矛盾,以及二战给日本所留下的创伤。
- 森山大道(Daido Moriyama,1938- ,日本)日本街头摄影的代表人物,细江英公的助手,风格粗粝,喜欢高反差黑白影像。
- 荒木经惟(Nobuyoshi Araki,1940- ,日本)日本私摄影代表人物,以类情色的人物作品饱受争议。同时,也是日式叙事摄影的典范。
风光摄影
- 保尔·卡波尼格罗(Paul Caponigro,1932- ,美国)美国风光摄影家,米诺·怀特的学生,怀着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感受,拍摄带有浓烈个人风格的景观作品
- 卡尔·切伦扎(Carl Chiarenza,1935- ,美国)美国风光摄影师,同样是米诺·怀特的学生,拍摄景观作品时倾向于拍摄结构分辨不明的主体进行创作
- 迈克尔·肯纳(Michael Kenna,1953- ,英国)英国风光摄影师,通过拍摄具有现代主义的抽象风光作品的形式来表达自然的和谐与冲突
- 约翰·赛克斯通(John Sexton,1953- ,美国)美国纪实摄影师,风光摄影师,以拍摄阿纳萨兹印第安人遗址作品为主。
- 罗伯特·克莱恩·柯齐姆(Robert Glenn Ketchum,1947- ,美国)美国自然摄影家,自然保护主义者。力图通过以自然之美与人类破坏相构成,激起人类的自然保护意识
- 约尔根·涅夫泽格(Jurgen Nefzger,1968- ,德国)德国自然摄影师,钟情于拍摄城市的边缘地带,并长期保持着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代表作品集《蓬松的云》
- 艾利奥特·波特(Eliot Porter,1901-1990,美国)美国自然摄影师,最早期使用彩色胶片进行风光和鸟类摄影的摄影师。
- 威廉·伊格莱斯顿(William Eggleston,1939- ,美国)美国自然摄影师,偏好于以偏冷色调的彩色胶片拍摄工业环境
- 乔尔·迈耶罗维茨(Joel Meyerowitz,1938- ,美国)美国摄影师,也是使用彩色胶片拍摄作品的先驱之一,伊格莱斯顿使用彩色胶片也是受其影响。代表作品集《莱特角》
- 斯蒂芬·肖尔(Stephen Shore,1947- ,美国)美国摄影师,彩色摄影的先驱之一,代表作品集《美国表面》,与弗兰克的《美国人》维诺格兰德的《1964》构成了美国纪实三部曲
- 乔尔·斯滕菲尔德(Joel Sternfeld,1944- ,美国)美国摄影师,新色彩摄影代表人物,代表作品集《美国景观》
- 威廉·贝尔(William Bell,1830-1910,美国)美国最早期的地形学摄影师
- 亨利·维塞尔(Henry Wessel,1942- ,美国)美国新地形摄影代表人物,常年拍摄加利福尼亚州的汽车及原住民文化
- 罗伯特·亚当斯(Robert Adams,1937- ,美国)美国新地形学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以记录美国西部的工业化进程为主,展现自然与人为构成的不和谐之处,代表作品集《新西部》
- 理查德·米斯拉齐(Richard Misrach,1949- ,美国)美国后期新地形学的代表人物,以拍摄沙漠植物,和弱光的金门大桥作品为主要表现
- 郎静山(1892-1995,中国)中国摄影家,集锦摄影的创始人,将中国绘画的风格与摄影技法相融合的典范。
- 张印泉(1900-1971,中国)中国摄影家,与郎静山齐名的风光大师,同样是以中式写意融入摄影技法的大家
- 陈复礼(1916- ,中国)中国摄影家,商人。以中国式审美的风光作品见长。
- 比特·比阿罗贝泽斯基(Peter Bialobrzeski,1961- ,德国)德国旅行摄影师
- 安德烈斯·古斯基(Andreas Gursky,1955- ,德国)德国自然摄影师,以拍摄人造风景(城市、工业区等)见长。代表作品《99美分II》《莱茵河II》
女性摄影
- 克莱门蒂娜·霍瓦登(Clementina Hawarden,1822-1865,英国)英国最早记录的女性摄影家之一,主要作品来自于拍摄贵族少女和孩子。
- 露西亚·莫霍利(Lucia Moholy,1900-1989,匈牙利)匈牙利纪实摄影家,艺术史学家,摄影家拉斯洛·莫霍利-纳吉的首位妻子。
- 佛洛伦斯·亨利(Florence Henri,1895-1982,美国)美国出生的德法混血摄影师,在包豪斯学院接受了结构主义教育,作品风格喜欢使用大量的发射表面,和几何构成。
- 洛特·雅各比(Lotte Jacobi,1896-1990,美国)美国肖像摄影师,早期活跃于德国,二战期间受纳粹影响逃出德国前往美国。
- 丽·米勒(Lee Miller,1906-1977,美国)原纽约时尚模特,23岁是前往巴黎成为曼·雷的情人,与创作伙伴。6年后,离开曼雷,开始了自己的旅行摄影,和战地摄影生涯。最终定居英国
- 艾瑟·布波莱(Esther Bubley,1922-1998,美国)美国最早的纪实摄影师之一,后续为《生活》《观察》等一线杂志拍摄纪实或肖像作品
- 巴巴拉·摩根(Barbara Morgan,1900-1992,美国)美国摄影、艺术家。摄影作品以拍摄舞蹈家格雷厄姆的现代舞而获得了极大的赞誉。
- 洛丽尔·诺瓦克(Lorie Novak,1954- ,美国)美国观念艺术家,以照片,搭配幻灯设备在空间中构建光影结构的展示形式而获得成功
- 莎琳·纳沙特(Shinn Neshat,1957- ,伊朗)美国肖像摄影师,拍摄以穆斯林文化为背景的阿拉伯女性为主的摄影作品,其作品融入了中东女性的审美文化,并使用阿拉伯文浮在女性脸庞上的形式,以此来讨论伊斯兰女性的社会关系和当代角色
- 帕梅拉·汉森(Pamela Hanson,1954- ,美国)美国时尚摄影家,代表作《女孩》,从女性角度切入拍摄记录生活场景中女孩绝妙的瞬间。其作品风格以绝对的中心化效果来处理女性形象,并将男性虚化为一种象征符号
- 安妮·戈德斯(Anne Geddes,1956-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婴儿摄影家,擅长使用精心制作的道具、场景来拍摄婴儿作品
- 玛丽·艾伦·马克(Mary Ellen Mark,1941- ,美国)美国纪实摄影师,马格南摄影师,以记录社会底层的专题摄影著称,其作品涉猎极广、从毒品吸食者、到精神病院、印度的红灯区、黑社会等等。
- 南·戈尔丁(Nan Goldin,1955- ,美国)美国纪实摄影师,常年用镜头记录身边朋友的生活剪影,通过温柔的摄影方式,制造极具情感的犀利作品
- 艾芙琳·霍法(Evelyn Hofer,1922- ,德国)德国肖像摄影师,使用大画幅相机,长曝光等形式,拍摄人物的自然场景。
- 黛安·阿巴斯(Diane Arbus,1923-1971,美国)美国新纪实摄影的代表人物,因拍摄生活在城市中的边缘人物,两性人、侏儒、精神病人等而获得关注。其一生都在拍摄城市人物,并追寻其两面性的内在矛盾,最终在纽约自杀。
- 莱恩·科尔曼(Lynn Kohlman,1942- ,美国)美国时尚摄影师,原模特,后转型摄影师,并被安迪·沃霍尔欣赏有加。最终在2002年,科尔曼被诊断为乳腺癌和脑癌,并留下了《切除乳房之后的自拍像》,作为其对抗命运的标志性作品。
- 柯伦·戴尔(Corinne Day,1970- ,英国)英国摄影师,原模特。通过拍摄身边朋友的生活琐碎描绘了伦敦年轻人的私密世界。此外1996年,戴尔患脑瘤,通过自拍的形式全程记录了自己对抗命运的过程。
- 伊娃·鲁宾斯坦(Eva Rubinstein,1933- ,阿根廷)阿根廷摄影师,坚持摄影的神秘主义理论,认为并非是她创作的作品,而是照片吸引了她的拍摄。
- 莫娜·库恩(Mona Kuhn,1969- ,巴西)巴西人体摄影师,擅长使用浅景深形式,来创作具有慵懒和神秘色彩的人体作品
- 蒂娜·莫多蒂(Tina Modotti,1896-1942,意大利)墨西哥摄影师,革命家,演员。爱德华·韦斯顿在墨西哥时期的合作伙伴,情人。
- 贝伦妮丝·阿博特(Berenice Abbott,1898-1993,美国)法国人像摄影师,曼·雷在欧洲期间的助手。尤金·阿杰的现实主义摄影学生。后期在纽约进行类似阿杰在巴黎所做的现实主义纪实摄影创作
- 多娜·费拉托(Donna Ferrato,1949- ,美国)美国人像摄影师,早期拍摄爱情主题的纪实作品,后续转为拍摄家庭暴力的专题,此后又开始了追寻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旅途中。
- 艾丽娜·布劳瑟拉斯(Elina Brotherus,1972- ,法国)法国摄影师,将自己的生活进行忠实记录而进行艺术创作。旨在创造美丽的、有趣的,而令人感动的画面。
- 金英喜(Yunghi Kim,1963- ,韩国)美国新闻摄影师,作为战地记者、新闻摄影水拍摄过大量作品。其中,以韩国女性身份拍摄过二战韩国慰安妇专题作品。
- 简·埃维琳·阿特伍德(Jane Evelyn Atwood,美国)美国自由新闻摄影师,常年拍摄女子监狱项目,记录全球女性服刑人员的现状
- 阿米·阿巴斯(Amy Arbus,1955- ,美国)黛安·阿巴斯的女儿,代表作品集《在路上》记录了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美国最具代表性的时尚街头作品。
- 艾伦妮·康斯坦丁(Elaine Constantine,1965- ,英国)英国时尚摄影师,一直以捕捉年轻女孩的活力与原始动力为时尚摄影增添了一份鲜活的力量感
- 玛伦尼·马丹(Malerie Marder,1971- ,美国)美国观念摄影师,格力高力·克鲁森的学生,采用纪实样式来拍摄非纪实的导演作品,形式与辛迪·雪曼相仿,却构建了完全不同的内在含义
- 凯蒂·格兰纳(Katy Grannan,1969- ,美国)美国观念摄影师,格力高力·克鲁森的学生,代表作品集《美国模特》。她邀请了数位18-22岁的模特在各自家中拍摄隐含个人环境背景的人像作品。
- 简妮弗·林利(Jennifer Ringley,1976- ,美国)美国第一个搞图文直播的?1996年开始,至2007年,持续在个人网站实时转播每3分钟一张的固定机位作品。后续改为了短视频形式直播
-
《重返帝国》康斯坦丁和琼恩选择推荐,重返帝国康斯坦丁和琼恩选哪个好 2023-10-05
-
《重返帝国》康斯坦丁和琼恩选择推荐 手游康斯坦丁和琼恩怎么选, 2023-10-05
-
《重返帝国》康斯坦丁和琼恩选择推荐 康斯坦丁和琼恩怎么选, 2023-10-05
-
《重返帝国》康斯坦丁和琼恩二选一选择推荐 康斯坦丁和琼恩选哪个, 2023-10-05
-
《重返帝国》康斯坦丁与琼恩英雄选择攻略[多图] 选哪个英雄, 2023-10-05
-
《重返帝国》平民党组合队伍盘点 0氪阵容推荐, 2023-10-05
-
《重返帝国》帝王剑阵容解析 帝王剑好玩吗, 2023-10-05
-
《重返帝国》帝国速报 狼烟已起 君临之战将至, 2023-10-05
-
《重返帝国》帝国速报 各大联盟抢夺资源州名额, 2023-10-05
-
《重返帝国》帝国拆迁队怎么玩 帝国拆迁队养成攻略, 202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