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亿多吨!三峡核心区年根据量再创佳绩,
突破5000亿大关!湖北这座城市发展迅猛,2021年经济增速居全国第一!
作为世界水电之都,近年来,宜昌全力打造中西部非省会龙头城市、长江中上游区域性中心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跃升。
2021年,宜昌创造了5022.69亿元经济总量,上榜“中国2021年经济百强城市”排名,并凭借16.8%的速度,位居百强增速之首。今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宜昌经济发展势头依然不减,上半年GDP增速位列湖北全省第一。
城市因大学而兴,大学因城市而盛。三峡大学作为宜昌的一张“金字招牌”,是城市核心竞争力之所在,也一直是宜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近年来,三峡大学和宜昌紧密协作、共同发力,实现了城市发展与高校建设的共赢。
多方并进,“三大”力量助推城市发展
三峡大学因宜昌而生,因宜昌而盛,服务宜昌始终是学校的使命担当。近年来,三大积极围绕国家战略和宜昌产业需求,实施“三峡大学服务宜昌发展计划”,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推进“十四五”发展规划,为宜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破解创新难题、引育优秀人才、服务文化建设。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宜昌加快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离不开创新理念、创新人才、创新平台等创新要素的支撑。在宜昌产业发展新赛道上,作为本地高等院校,三峡大学积极发挥专业优势,在新能源等领域不断发力,以创新成果助力地方发展。
针对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时存在的诸多难题。三峡大学智慧能源装备及运行规划技术研究团队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配电网接入容量的大幅提升。团队负责人杨楠副教授带领科研团队联合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通过构建决策模型,在解决新型电力系统的运行调度问题中提出了高效求解算法,实现了对电网规划的精准决策。
在宜昌新材料产业领域,三峡大学电气与新能源学院的杨学林团队是当之无愧的先锋团队。自2007年成立以来,团队与在宜企业成立多个科技创新平台,在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研究成果。通过技术创新,团队在企业转化并建成年产5000吨电池级磷酸铁生产线,近三年为企业新增销售收入超过9000万元。
此外,团队还先后承担数十项国家级和省级研究项目,参与宜昌市新能源电池材料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宜昌市新材料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去年以来,宁德邦普时代、广东天赐、山东海科、湖北楚能等巨头纷纷落户宜昌,为宜昌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杨学林团队也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这些企业提供智力支持。
人才是城市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城市建设的主体。高校不仅肩负着培养人才的重任,同时也具有吸引高端人才,充分发挥人才创新优势的作用。近年来,三峡大学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与在宜企业开展校地、校企合作,着力培养了一批专业功底强、综合素质高,有着远大志向的优秀人才。广大在宜学子积极把握市委、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人才新政策,抓住良好契机,选择留宜就业创业,为宜昌跨越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与此同时,学校不断加强高端顶尖人才队伍建设,发挥高校优势,全面参与三峡智库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近年来,学校积极参与宜昌科技攻关“揭榜挂帅”,加强双向挂职交流,加快宜昌高层次人才梯队引进、培养及留宜就业。结合湖北省“百所高校服务千企”活动,学校启动校内科研人员“自画像”活动,主动与宜昌规上企业、小巨人企业对接,挂职科技副总,成立联合创新中心,开展创新合作。
科技创新筑造发展硬实力,文化建设提升城市新内涵。三峡大学助推宜昌发展还体现在城市文化建设领域。近年来,学校积极致力于社科赋能经济文化发展,服务于三峡、服务于宜昌,真正做到在传承中保护、在保护中创新,推动成果转换,共谋文化繁荣。
今年4月,学校经济与管理学院阚如良教授领衔的团队,与宜昌市文化和旅游局密切合作,联合攻关研发的《宜昌市建设世界旅游名城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正式发布,成为宜昌突破性发展文化和旅游业、加快建设世界旅游名城提供行动指引和总体安排。10月,三峡大学受邀加入长江水文化建设联盟,将致力于通过发挥跨学科优势,建设大文化、特色文化,加强水利遗产保护与传承发展,更好更广泛地展示宜昌水利文化与文明。
校地携手,产教融合共绘发展蓝图
三大创新为宜昌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科创动力,与此同时,宜昌的经济腾飞也进一步促进学校办学实力的提升,为学校走出的人才提供了就业的舞台。
近年来,随着宁德时代、山东海科、广州天赐等一批行业巨头纷纷落户宜昌,一条涵盖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的产业链闭环,正加速形成,推动传统化工向新能源新材料转型升级。用创新驱动引领能级跨越,强产兴城。未来5年,宜昌高新技术企业有望达到13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比重达22%。
为了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宜昌通过“政府搭平台、企业提需求、专家解难题”的方式,精准对接高校智力资源。据统计,宜昌443家企业与221家高校、科研院所共签订合作协议541项,建立了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广泛合作。作为域内高校的代表,三峡大学更是积极参与校企、校地合作,深入开展合作育人,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当前,宜昌正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优势突出、特色显著、活力迸发的区域科创中心,构建“一室、一区、一城、一圈、一体、一廊”创新布局。作为宜昌创新资源最密集、创新人才最充沛、创新动力最强劲的地方,环三峡大学创新生态圈,就是其中的重要一“圈”。
2022年,三峡大学开始了与西陵区的校地合作新篇章,双方不仅确定了三峡清洁能源研究院、三峡青年城、三峡创新港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还将共同打造“环三峡大学创新生态圈”。通过对接宜昌九大产业和重点企业,深入开展校地校企合作育人,并支持三峡大学建设“产教融合、科教融合”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和创新创业基地,推动创业带动就业。
其中,三峡青年城是“环三峡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布局科研教育区、智慧创新区、人才公寓区、滨水生态区等建设,致力于将三峡青年城打造成为辐射带动宜昌乃至“宜荆荆恩”城市群的青年人才之城。建成后,预计吸纳5万以上的青年人才创业就业,贡献GDP100亿元以上。
三峡创新港是“环三峡大学创新生态圈”的核心与母港,该项目将打造“一窗口、二室、三院、六基地。项目建设范围涵盖了三峡大学校内核心区,项目建设将改建校内科技学院、卫校20万平方米。此外,学校还将发挥在清洁能源领域的科技、人才优势,整合相关资源,与宜昌市政府共建三峡清洁能源研究院,聚焦国家清洁能源发展战略,促进多学科交叉与融合。
城市孕育大学,为大学发展提供外部支撑;大学滋养城市,为城市发展肩负社会责任。长期以来,三峡大学始终与宜昌发展同频共振,为宜昌高质量发展和“宜荆荆恩”城市群建设贡献了三峡大学力量。未来,三大将继续以宜昌建设“六城五中心”为切入点,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全面助力宜昌经济腾飞,实现学校“水利电力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办学目标。
更多精彩资讯,欢迎关注:"三峡大学本科招生"
本文素材来自:三峡大学官网、官微、湖北日报
-
1.5亿多吨!三峡核心区年根据量再创佳绩, 2023-10-05
-
1.24 《火源战纪》数据互通维护公告, 2023-10-05
-
1.12.2死亡不掉落指令不生效,1.12.2死亡不掉落指令开了没用 2023-10-05
-
1.10.0更新报告单, 2023-10-05
-
1-11月我国国企资产总额同比增加40.2%,2019年国企资产总额 2023-10-05
-
1-11月北京市关区出入口过关時间0.91钟头 较2017年缩小87.69%, 2023-10-05
-
1-11月全国各地市场销售福利彩票同比增加14.7%, 2023-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