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星软件园提供热门手机游戏下载,最新手机游戏攻略!

《深空之眼》潮音神格搭配详解,深空之眼潮音神格搭配

时间:2023-10-04 16:11:27 来源: 浏览:

群经之首,大道之源!一文详解《周易》中神道设教的两层基本含义

一 神道设教:《周易》的哲学命题

“神道设教”最早是在《周易》一书中提出的。这一命题的本义有两层含义。

第一,“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周易》作者诠释《观》卦时,指出:“大观在上,顺而巽(风),中正以观天下。观,盥而不(未)荐,有孚颙若,下观而化也。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不差)。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周易·彖传》)王弼注曰:“王道之可观者莫盛乎宗庙,宗庙之可观者莫盛于盥也。至荐简略不足复观,故观盥而不观荐也。孔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尽夫观盛则下观而化矣。故观至盥则有孚颙若也。大观在上,下贱而上贵也。统说观之为道,不以刑制使物,而以观感化物者也。神则无形者也。不见天之使四时,而四时不忒;不见圣人使百姓,而百姓自服也。”这里,“观”有两层含义:作为动词,是自上观下,即居于上位的君主,以“顺巽”、“中正”之德观天下,考察民风民情,顺应其需求,设立政教,以检验其之得失,施政就会如同风行地上那样顺畅,这就是“大观在上”;作为名词,是以下观上。“盥”与“荐”是君主宗庙祭祀的两个步骤:“盥”是祭祀开始时,承祭人先盥手之礼,心中精诚专一,严肃之至。“荐”是祭祀中的奉献酒食之礼。“有孚(虔诚)颙(肃敬)若”,是指居于上位的君主必须虔诚肃敬,努力塑造自己的高大形象,尽诚尽敬,无声无响,为下所视,使臣民至诚仰观,从中受到感化,即“下观而化也”。这就是“先王以省方(省视四方)观民(观察民情)设教”的道理。风行地上,普遍吹拂万物,有无所不周之象。先王从中受到启发,推天道以为人道,设立政教必须“以省方观民”为基础,绝不能以君主的主观意志而行事。

第二,“圣人以神道设教”。这种充满民本主义精神的人道,是以“天之神道”为依据的。《周易》讲的“神道”,虽有某些神秘内容,但它主要不是从神学意义上讲“神道”,而是对“神道”作出了新的界说。那么,什么是《周易》讲的“神道”呢?《周易·系辞》云:“一阴一阳之谓道”,这是从体的角度立论的;“阴阳不测之谓神”,这是从“用”的角度解说的。“神道”在《周易》中,既是“一阴一阳”实体范畴,又是“阴阳不测”的属性概念,是“体用合一”的哲学命题。这里所谓“神道”,是阴阳变化、神妙莫测的意思。《周易·系辞》云:“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即“神之所为”即是“变化之道”。《周易·系辞》云:“惟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正因为阴阳变化神妙莫测,故能“不疾而速,不行而至”。这里所谓“神道”,是指阴阳变化之神速。《周易·系辞》云:“神也者,妙万物而为言也。”意谓万物的神妙变化即是神。《周易·系辞》云:“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这里,是以“精气为物”说明神,以“游魂为变”说明鬼在《周易》中,鬼神只是精气变化的同义语,神者申也,鬼者归也。这是以精气之聚散解释鬼神。北宋张载“以阴阳二气之良能”解释鬼神,是符合《周易》本义的。这是他对鬼神作出的无神论解释。所谓“神道”,是指天道运行、阴阳变化神妙莫测之理(规律)。孔颖达疏曰:“微妙无方,理不可知,目不可见,不知所以然而然,谓之神道。”

上述“神道”,既不是西方宗教意义上的“神道”,也不是世俗社会的鬼神之道,而是阴阳变化、神秘莫测的“天之神道”。因为“天道”至高至妙,天地不言,四时运行,万物化生,所以称之为“神道”。所谓“神道设教”,就是尊奉天道,推天道以为人道,具体表现为敬天祭祖,后来发展成为对“天地君亲师”的敬奉。

《周易·象传》作者在“神道”新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神道设教”之说。《观卦》的卦象,上卦为巽风,下卦为坤地。从上下卦来说,是“风行地上”。风从天来,遍吹地上,无所不至,有“观察”、“教化”之意。天子巡视天下,观察民风以知政治得失,以道德礼义行教化,是效法“风行地上之道”。《毛诗序》云:“巽,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先王以是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易俗。”所以,《周易·象传》云:“风行地上,观。先王以省方观民设教。”《周易·彖传》又云:“观天之神道,而四时不忒。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这里所谓“神道设教”,没有从理论上肯定神学意义的鬼神的存在,并把神学意义的鬼神论纳入它的理论体系中,而借助“神道”使天下臣民服矣。“神道”表现在天不言语而四时运行无有差错。君主模仿天之神道,不言而信,不动而敬,实施德教,使百姓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正如孔颖达疏曰:“圣人法则天之神道,本身自行善,垂化于人,不假言语教戒,不须威刑恐逼,在下自然观化服从。”这就是“圣人以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矣”。

“神道设教”虽有某些神秘色彩,但它基于中国“天人合德”的哲学思维模式,推天道以明人道,即人道是从天道中推衍出来的,人道是以天道为根据的,充满着浓厚的人文主义精神。

真正理解和诠释“神道设教”这一命题的思想家,当首推战国末年哲学家荀子。他对待《周易》的基本态度是“善为《易》者不占”(《荀子·大略》),即真正学习懂得《周易》的人是主“理(哲理)”而不主“占(占卜)”。他在《天论》中,按照《周易》的“神道设教”理论,正确地指出:“列星随旋,日月递炤,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天。”这里所谓的“神”,是气之神妙的意思,而“天”则是自然的意思。这是说,阴阳化生万物,无形无迹,神奇玄妙,却又自然而然,并不存在什么超自然的神秘主宰,也不是某种神灵有目的、有意识的行为。天地万物的生成和变化,都是“不为而成,不求而得”的自然现象。由此出发,他对神秘主义的星象学批评说:“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偶然)见,是无世而不常有之”;“星队(坠)木鸣是天地之变,阴阳之化,物之罕至也”。只要“上明而政平,则是虽并世起,无伤也。上暗而政险,则是虽无一至者,无益也”。人间的吉凶祸福、兴衰治乱,完全是由统治者“政令不明,举措不时,本事不理”所致,与天道无关。所以,面对“星坠木鸣”等罕见天象,人们“怪之,可也。而畏之,非也”。荀子对于人问“雩而雨,何也?”回答说:“无何也!犹不雩而雨也。”“雩”原是一种宗教色彩很浓的求雨仪式,荀子在这里虽然明确表示了“犹不雩而雨也”的意见,但他并没有完全否定这种仪式,只是认为不应当把它神化。他说:“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后决大事,非以为得求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为文,而百姓以为神。以为文则吉,以为神则凶也。”(《荀子·天论》)所谓“文”,是相对于“质朴”的“文饰”之意而言,“礼”是文饰之具,“文”是礼的标志。在这里,荀子强调要把救蚀、雩雨、卜筮等带有原始宗教色彩的仪式作为一种具有人文意义的“礼仪”看待,而不要把它作为一种求助于神灵的信仰仪式看待。

王廷相继承和发挥张载的气论,认为“天道远而难知,祥异有无,不足凭也;人事近而易见,治乱之形,由政致也。圣人之赞化育,裁成辅相,乃其实事,谓能感格天地,亦神道设教之义乎?”(《家藏集·祥异非必君政所致》),“虽以神道设教也,尊天地而不渎,敬鬼神而远之”(《慎言·五行篇》)。在王廷相的理论体系中,作为哲学概念的神,即是阴阳不测之义,鬼神是表示二气屈伸往来、莫测变化的功能范畴。在此意义上,王廷相否定了主宰的、有意志的实体神灵。他针对何柏斋的“天地太虚之中,无非鬼神,能听人役使,亦能为人祸福”的有神论观点,回答道:“愚则谓神必待形气而有,如母能生子,子能为母主耳。至于天地之间,二气交感,百灵杂出,风霆流行,山川冥漠,气之变化,何物不有?欲离气而为神,恐不可得。纵如神仙尸解,亦人之神乘气而去矣,安能脱然神自神而气自气乎?由是言之,两间鬼神,百灵显著,但恐不能为人役使,亦不能为人祸福耳。亦有类之者,人死而气未散,乃凭物以崇人;及夫罔两、罔象、山魈、水鬼十夔之怪,来游人间,皆非所谓神也。此终古不易之论,望智者再思之,何如?”(《内台集·答何伯斋造化论》)

由上可知,《周易》所谓“神道设教”,从哲学上看,主要是回答两大问题:一是人与人之间的“王道”,二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神道”。不管是“王道”还是“神道”,都要求君主必须从“正己”开始,理应遵循“神道”而行“王道”,遵循“王道”而行“德教”,努力构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境界。离开内在的人文主义精神,就不可能真正理解《周易》的“神道设教”。《周易》的“神道设教”是一个哲学命题而不是宗教学命题。

二 鬼神之道:世俗的神学工具

《周易》有四义:象、数、理、占。所以,汉代以后,研究《周易》者分成两派:一派是继续讲易理,就是把《周易》看成是一部“推天道以明人道”的哲学,我们可以把它称为“天人合一”的自然哲学;另一派则是发挥《周易》中的原始宗教成分,继续讲占卜相术,可以把它看成是算卦或者占卜的鬼神之道。

“神道设教”在《周易》中本是一个哲学命题,但是后世之人往往以世俗化的“鬼神之道”解读经典《周易》中的“神道”,从而把“神道设教”世俗化,将它视为一个宗教学命题。“神道设教”是如何被不同的人群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利益将它世俗化的呢?一是把“神道设教”由哲学划入“宗教”之中;二是以世俗化的“鬼神”取代“王道”和“天道”;三是把“神道设教”说成是借助鬼神之道以威胁、利诱和愚弄百姓,达到不同人群以政治、军事和道德手段而达不到的目的。这些都是违背《周易》原意的。实际上,《周易》中的“神道设教”与世俗的“鬼神之道”,无论是主观动机还是社会功用都是不同的,切不可鱼龙混杂,扰乱视听。

唐代思想家柳宗元在其《断刑论》中指出:“古之所以言天者,盖以愚蚩蚩者耳,非为聪明壑智者设也。”18世纪英国历史学家爱德华·吉朋亦指出:“众人视各教皆真,哲人视各教皆妄,官人视各教皆有用。”(参见《罗马帝国衰亡史》第二章)封建“君主明知宗教之妄而诱民信为真,俾易于羁绊”(参见《上帝之城》第四章)。

钱鍾书先生说:“神道设教,乃秉政者以民间原有信忌之或足以佐其为治也,因而损益依傍,俗成约定,俾用之倘有效者,而言之差成理,所谓‘文之也’。”(《管锥编》第一册)统治者借用民间已有的宗教信仰,对其加以“文之”改造后,用作治民之具。

从统治者的角度来看,“为治人者言,法令之力所不逮,得宗教以裁约之”。所以,钱鍾书先生说:“夫设教济政法之穷,明鬼为官吏之佐,乃愚民以治民之一道。”清代学者魏源早在其《古微堂集》内集卷一《学篇》中指出:“鬼神之说有益于人心,阴辅王教者甚大;王法显诛所不及者,惟阴教足以慑之。”阴辅王教的鬼神之说,对于巩固国家统治效力甚大,王法显诛所不及的罪人,鬼神就会对其构成强大的心理控制。可见,“神道设教”是一个重要的愚民之策,也是一种有效的治民之法。这里,举例说明之。

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畿辅地区雨泽不均,保定举人苏庭请求将本年待征钱粮缓征。雍正帝特降旨斥责:“小民之心,无时厌足,当收成偶歉之际,蒙朕多方赈恤,近年缓征。乃小民相习视为固然,迨及岁已丰熟,全不念租赋乃正常之供输,乃分内之事,仍思迁延侥幸,遂其私心,转觉纳课完粮为意外之事;相对辗转,志气不舒,遂致上干天和,甘雨不能应时而降,此亦理之必然者也。”小民“果能遵朕谕旨,安分守法,循理奉公,则俯仰宽舒,心志畅适。古人云和气致祥,将见五风十雨,大有频书,断不忧水旱灾祲之为累矣”。他认为,老百姓总是希望朝廷免税,把正常的纳税当成分外之事,所以才招致了自然灾害。

雍正皇帝还认为,民风奢侈也会导致天怒,他说:“朕思米谷者,乃上天恩赐以养育万民者也,若人人存心敬爱天赐,随一时撙节,常留有余,崇俭去奢,谨身节用,则天心必垂默佑,雨赐应时,俾常享盈宁之福,若暴殄天物,轻弃五谷,不思稼穑之可宝,罔念农事之艰难,则必上干天怒,而水旱灾祲之事皆所不免,此从来天道人事断然不爽者。”所以,雍正帝告诫小民:“天人感应之道,呼吸可通,观此显然昭著之象,可敬可畏,至于如此。凡无知之人,益当悚惕修省,以凛天鉴。”

对于最高统治者来说,“神道设教”既能“治民”也能“治官”。最高统治者既然能用“神道设教”来约束百姓,愚弄百姓,那么也能以“神道设道”约束各级官吏。钱鍾书先生指出:“庶民不信神道,害犹不大,君主弁髦一切典章法律,若复不畏天惧神,便似虎兕出柙,为所欲为。”意谓普通百姓不信神道,并无太大害处,如果身为统治者丝毫不受法律的制约,视一切法律典章如同虚设,“不畏天惧神”,这种人就可以像虎狼一样“为所欲为”,危害更大。因此,中国历代明君借天变以谏诫帝王。钱鍾书先生从《晏子春秋·谏》、《吕氏春秋·乐制》、《汉书·翟方进传》、《晋书·石季龙载记》、《明史·世宗纪》等中国古代典籍中,列举了大量的例子证明这一道理。

这里,以雍正皇帝利用“神道设教”整治贪官为例说明之。雍正帝认为“凡地方水旱灾祲,由人事乖舛之所致,或朝廷政事有所缺失;或督抚有司不得其人……又或有一二大奸大恶之徒灭弃伦常,此数端者,皆足以干天和而召灾异”。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湖南秀才曾静反清案发,湘中又连年灾歉,雍正帝以天人感应之理,指出:“朕以彼地人事推之,如奸民谢禄正等逞凶肆恶,潜蓄邪谋,又如前年仍被水灾,即有匪类多人乘机劫取米粮,扰害良善,近闻又有抢夺当铺之事,甚至有大逆之曾静、张熙等灭绝天良,性同枭獍。地方有此等逆天悖理之人,乖戾之气上通于天,以致旱涝不时,民人困厄,虽朝廷之政教频施,百司之职业无忝(失职),安能替代凶恶顽民祈祷天恩而宽其谴责乎?”这样,雍正皇帝就把他推行的文字狱说成是替天行道了。

雍正皇帝认为,如官员不实心为政,吏治废弛,天必降灾。他说:“所谓修人事,以感召天和,必须君民上下各尽其道,各尽心殚力以促其成,以为昭事上天之本。若人君有朝乾夕惕之心而大臣官员不能承流宣化,或君臣有移风易俗之念而民情士习不能革薄从忠,则偏而不全,不克成会极归极之盛,而欲冀上天俯垂默佑,普赐繁禧也,岂不难乎?”任用官吏不得其人,导致官员玩忽职守,也会感召天谴,官员“怠忽优游,不能锄奸禁暴,置民间疾苦于度外,上负苍穹,下负百姓”,以致小民不获安生,民气不舒。怨气上蓄,则灾异即发。雍正帝曰:“天人交感、其应如响。封疆大吏其或经理纰缪,则此等灾变之事至矣。”如湖南巡抚布兰泰“器量甚小”,“识见偏浅”,“一切料理不能合中庸之道”,“地方遇布兰泰这等巡抚,昏天黑地,而望雨赐时若,不能也”。又如福建总督高其倬“一味护庇属员”,“于地方事不能彻底澄清”,雍正六年,高其倬奏报福建雨水缺少,各处望雨甚切。雍正帝批曰:“闽省再不能丰收,何也?吏治在此。或朱纲到任再看,天地恶伪,惟诚心为公方能感召,但观豫省的情形昭然可观矣。”高其倬见谕惶恐不安,连连表示“臣不诚不公,贻误封疆”,请予治罪。雍正批曰:“果肯如此至诚悔过忏求,看明年上天之赐佑也。”

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雍正皇帝斥责刑部尚书海寿、侍郎王国栋说:“从来天时之旱涝,由于政治之缺失,人事著于下,天道应于上,感召之机,捷于影响,朕深明此理丝毫不爽,而刑狱为民生休戚相关,更为紧要,一有枉抑,天气即为之不舒。上年京师无雪,今春雨泽又少,朕心惶惧,深恐用人行政之间,错误失当,朝夕修省,莫释于怀。朕观各部院中,惟刑部声名不好。司员作弊,胥吏逞奸,道路之间,人言啧啧。海寿身为尚书,乃一部之表率。伊先挟怀私心,何能使所属之人奉公守法乎?王国栋受朕深恩,膺封疆之重寄,乃伊在湖南、浙江等任,非水即旱,或遇虫灾,历历可数。及回刑部办事,而天时又有亢旱之象,何其前后一辙如此?伊心尚不知儆畏,视为泛常,是汉军污下习气全然未改也。刑部职任何等重大,而海寿、王国栋之居心行事若此,一任司官胥吏作奸犯科,舞文弄法,岂有不上干天和之理?”尔等若不“痛改前非,力图后效”,必将身试法网。并以此为例,要求诸大臣“慎重周详,小心谨慎,以凛天戒”。

从被统治者的角度来看,“神道设教”是被统治者用以解脱疾苦、寄托希望、寻找安身立命之所的精神支柱。顾炎武早在其《日知录》卷二中明确指出:“国乱无政,小民有情而不得申,有冤而不得理,于是不得不诉之于神,而诅盟之事起矣。……于是赏罚之柄,乃移之冥漠之中,而蚩蚩之亡民,其畏王,不如其畏鬼责矣。乃世之君子,犹有所取焉,以辅王政之穷。今日所传地狱之说、感应之书,皆苗民诅盟之余习也。……王政行乎上,而人自不复有求于神,故曰:‘有道之世,其鬼不神。’”

在阶级社会里,统治者可以用它巩固政权,被统治者也可以用它夺取政权。清末民初学者张相文的著作《帝贼谱》(两卷),起自项羽、刘邦、陈胜、吴广,终于民国初期的白狼,收录了自秦末到民国初年起事造反者的简略事迹。造反者的“神道设教”痛斥社会黑暗,力倡社会变革,并向教众宣传变革后的美好社会。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在反秦起义之前,就使用“篝火狐鸣”和在鱼腹中放入“大楚兴,陈胜王”的咒语。这种带有神秘色彩的异兆与谶语,虽不是“宗教”,但它的神秘性却起到了一时鼓动与组织群众的作用。在封建专制社会里,农民起义与秘密宗教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农民是分散的无组织的力量。只有通过民间秘密宗教活动,发挥秘密传教者的作用,才能把生产规模小、社会财富少、居住分散、对现实充满愤懑的农民组织在一起,形成一股对抗统治者的反叛力量。当他们有了反叛的强烈要求而又感到自己力量薄弱时,就必然提出组织民众的要求。这个时候,活动于民间的秘密宗教就是最好的选择。汉末著名的黄巾起义,张角兄弟最初就是职业宗教传播人。他们就是利用太平道进行组织和动员群众,发动起义的。

南北朝期间,在弥勒教的号召下,发起了多次民间反抗行动。弥勒教是以崇拜弥勒佛为偶像的宗教。弥勒是佛教中的未来佛,他能把众生从苦难中解脱出来。《佛生弥勒下生经》云:“弥勒出现,国土丰乐……土地丰熟,人民炽盛,街巷成行……夜雨香泽,昼则清和……时气和适,四时顺节。”这幅美好的社会景象,鼓舞着千千万万挣扎在生死线上的人们。当大多数的农民处于苦难之中、要求改变命运的时候,活跃于民间的秘密教派就把对弥勒佛的信仰作为旗帜,招徕更多的信众,给他们以更大的鼓舞,发动起义以推翻腐败的政权。

唐代传入中国的摩尼教(亦称明教),其教义将世界分为明、暗二宗,并强调光明一定能够战胜黑暗,鼓励信徒打破黑暗、追求光明。明教不设偶像、不崇拜鬼神,禁止杀生,提倡食素、节俭、裸葬。其信仰明确、仪式简单、所需费用少,因而受到下层社会走投无路穷人的欢迎。宋代农民起义领袖方腊打着摩尼教旗号组织人民造反,就是一个生动的事例。

白莲教本来属于佛教净土宗,倡导念阿弥陀佛,即可往生西方净土。元代净土宗极盛,是一个叛逆性很强的教派。元末起事的明教领袖韩山童对于所传的教义也有较为虔诚的信仰。认为天将降大任于自己,有一种神秘主义的使命感。一般信徒,除了在秘密宗教中获得精神上安慰或解脱外,更多的是物质上的满足。信徒之间物质上的互相帮助,以及教主们用符水治病之类。这些对于大多数农民信徒更具有吸引力。农民如果不是破了产、不是成为走投无路的游民,不会轻易地走上造反之路。

所以,从元代以后,凡是由本土宗教演绎出的秘密宗教大多与白莲教有关。明、清两代,“白莲教”几乎就变成了造反宗教的代名词。元末朱元璋参与红巾军的造反时,以明教为旗帜的造反活动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此时要生存和发展,投靠红巾军是一个较好的选择。明教鼓励不得志者造反,论证“造反合理”或者说“造反有理”。教徒们信奉了弥勒佛出现和光明即将来临的这种美好的理想,他们高喊“不平人杀不平者”。元末农民起义领袖朱元璋在“神道设教”影响下,信奉弥勒教,代表农民利益,宣称“伐罪救民”,让农民“各安于田里,使百姓永保乡里”。明末李自成起兵时,也举起了“十八子,主神器”的神学大旗,为夺取封建政权大造社会舆论。

在中国,不管是强势蛮横、道貌岸然的统治者,还是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无权无钱、蒙冤受气的被统治者,都是按照自己的社会需求,塑造出各种形形色色的鬼神形象。诸如佛教以释迦牟尼为神道设教,佛教不同宗派以某某佛或菩萨为神道设教(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五台文殊菩萨、峨嵋普贤菩萨、九华地藏菩萨、普陀观音菩萨);净土教以阿弥陀佛为神道设教。道教以元始天尊为神道设教;道教不同宗派以某某神明为神道设教。不同民间宗教有不同的神像崇拜:关公教以关云长为神道设教;拜河教以河神为神道设教;拜山教以山神为神道设教,土地教以福德正神为神道设教;拜树教以树神为神道设教;拜火教以火神为神道设教;悟空教以孙悟空为神道设教;猪哥教以猪八戒为神道设教;等等。以各色各样“鬼神”为内涵的“神道设教”,都是根据不同阶级或阶层的社会需求塑造出来的,都是为不同社会人群所使用的神学工具。

三 神仙信仰:“神道”的社会功能

马克思提出,是人创造了宗教,而不是宗教创造了人。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宗教和鬼神都是由现实社会中的不同阶级和阶层的人群,按照自己的社会需求而塑造出来的,并且赋予它们形形色色的社会功能。概括而言,“神道设教”的社会功能主要有三个层面的内涵。

(一)以“神道”辅政

中国历代统治者为了论证其政权的合法性,为其各项政治纲领和具体施政措施提供理论根据,往往都借用某种“神道”。商周以后形成或者传入的各种宗教,都发挥着“以神道辅政”的重要社会作用。

为了树立皇权的神圣性和权威性,往往把“天”打扮成高居于人类与万物之上的最权威的“神”,是中国帝制政治得以实施的信仰保证。皇帝自称“天之子”,何休《公羊传·成公八年》注曰:“圣人受命,皆天所生,谓之天子。”作为真龙天子的受命之君,就连他们的身世和相貌都充满着神秘的瑞兆。那么,中国古代史书是如何描述聪明睿智之帝王的呢?《史记·秦本纪》:“女修吞鸟卵,生秦之祖”;《后汉书·东夷传》:扶余王“以鸡子气入侍儿腹生”;《宋书·符瑞志》:刘裕生时“有神光照室,其夕甘露降于墓树”;《元史·太祖纪》:太祖母寡居,“梦白光化金甲神,来榻有娠”;《龙兴慈记》:“泗州杨家墩墩下地,为太祖(朱元璋)祖熙祖所葬,其地以枯竹栽之,十日必生枝叶”;《唐新语》:“则天时衣男子服,乳母抱出,(袁)天纲大惊曰:此郎君神采奥澈,不可易知。试令行,天纲曰:龙睛凤颈,贵之极也。转侧视之,曰:‘若是女,当为天子’”;《说郛》:“隋文生于冯翊般若寺,有尼曰:‘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以俗间处之,乃自抚养。皇妣曾见帝头有角,身有鳞起,骇而坠地。尼自外至,曰:‘惊吾儿矣’”;《典故纪闻》:“成祖靖难,师次紫荆关,所服素红绒袍,忽见白花如雪,凝为龙文,鳞须皆具,见者骇异,以为奇兆。”历代帝王理所当然认为天命在我,自己为天之子,是人间社会政治秩序的最高主宰。

中国历代皇帝如秦始皇、汉武帝、汉光武帝、唐高宗、唐玄宗、宋真宗等,都到过山东泰山封禅。何谓“封禅”?班固《白虎通义》释曰:“王者受命,易姓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物成封禅,以告太平也。”《五经通义》曰:“天命以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以示帝受王命于天,向天祷告太平,向天报告帝王的显赫政绩。历代帝王出于巩固皇权的需要,十分重视对泰山神的封禅祭祀,同时也不断崇封泰山神爵。如唐玄宗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封泰山神为天齐王(《文献通考》卷八十三);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皇帝封禅礼毕,诏加号泰山天齐王为仁圣天齐王;五年(公元1013年),诏加上东岳曰天齐仁圣帝。元至元二十八年(公元1291年),诏加东岳为齐天大生仁圣帝(《续文献通考》卷七十四)。由上可见,历代皇帝封禅大典,不过是借“神道设教”,论证受命于天的皇帝“使理群生,告太平于天,报群神之功”,宣扬君权天授,以神化皇帝、巩固皇权而已。

历代儒生不仅把帝王神化为“天之子”,而且还从理论上编造谶言符瑞的“天人感应”之说,把自然界的灾异和符瑞现象比附于上天对皇帝的谴责或奖励。汉朝儒生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说:“臣谨察《春秋》之中,视前世已行之事,以观天人相与之际,甚可畏也。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

东汉三国时期,在“神道设教”思想的影响下,佛教、道教发挥着重要的政治作用。如三国时期康僧会结合儒学翻译《六度集经》,在教化上,主张君王以佛教的“五戒、六度、八斋、十善,教化兆民,灾孽都息,国丰众安”。在刑罚上,认为兆民犯罪都是盲冥无知所致,期望君王以佛教的慈悲之心,省刑去杀。在战争上,主张以佛教的慈悲之心,宣传不杀戒律,避免战争发生。在民生上,教导人民降低欲望,不要沉溺于物质享受;同时对贫困人民十分关心,鼓励布施。唐代法琳以佛教“五戒”比喻儒家“五常”,认为五常只能防范现实的犯罪,五戒则可以使人连犯罪的意念也没有;五常只能使人免除现实的牢狱之苦,五戒则可以使人避免三生之苦,从而充分论证佛教可以成为儒家“仁德”教化功能的有效补充。

不管是佛教、道教还是儒学,都大力提倡因果报应的“神道设教”。道教《太上感应篇》云:“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儒家经典《周易·坤卦》:“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佛教传入后,因果轮回的说教和传统的“因果报应”观念相结合,在民间更是根深蒂固。如佛教《涅槃经》云:“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失。”因果轮回说,并不是由人的意志所决定的,而是冥冥中的鬼神所为的结果。神令人畏之,并非令人信之。正如《礼记·祭义》所云:“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百众以畏,万民以服。”宋代宰相富弼亦云:“人君所畏者天耳,若不畏天,何事不可为!”(《纲鉴易知录》卷七十)“神道”是用来设教的。

在中国历史上,各种宗教组织和宗教领袖,都在努力寻找政治靠山,而历代统治者为了巩固皇权也大力支持各种宗教活动,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如唐初的佛教、道教,都在努力为李唐王朝的君主更替制造舆论。法琳支持好佛的太子李建成,而傅奕则支持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在武德九年(公元626年)“玄武门之变”后成为胜利者,他的宗教政策也就开始向道教倾斜,而好佛的法琳则受到迫害。

唐朝的帝王都非常尊崇老子及其道教。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唐高祖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以老子庙为太庙。贞观六年(公元633年),太宗李世民敕修太上老君庙。乾封元年(公元666年),高宗李治偕武则天皇后及文武官员至厉乡老君庙朝谒老子,虔诚致敬李氏祖先,追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尊号,改老子庙为李氏祠堂,以敬祖之礼朝谒老子庙庭。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武则天追封老子母亲为“先天太后”,并于太清宫北建有洞霄宫。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唐玄宗李隆基幸亳州(真源县),朝献太清宫,加封“大圣祖玄元皇帝”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唐玄宗不仅承认道教的始祖是唐王朝李氏宗族的始祖,而且把老子奉若神明。极力推崇《道德经》一书,认为《道德经》“可以理国,可以保身”,在六经之上,为六经之首,“道德者百家之首”。诏令全国人必读《道德经》,并亲自御注《道德经》,全文刻碑立于鹿邑太清宫太极殿前左侧。同时,唐玄宗不断地追加老子封号。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玄宗敕两京老子庙改升为太上玄元皇宫。天宝二年(公元743年),诏西京的玄元宫改称太清宫,东京的玄元宫改称为太微宫,诸州的玄元庙改为紫极宫。玄宗加封“玄元皇帝”为“大圣祖玄元皇帝”,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又加封“大圣祖玄元皇帝”为“圣祖大道玄元皇帝”,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再追封“圣祖大道玄元皇帝”为“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把老子的尊号越封越高。并且诏令各地兴建老子庙。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五月,诏令五岳各置老君庙一所,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正月,玄宗再诏两京及诸州各置玄元皇帝庙一所。由此可见,唐玄宗对老子极力尊崇。唐朝帝王尊崇老子及其道教,归根结底,是“冀崇追远之怀,用申尊祖之义,主者施行”(《追尊玄元皇帝制》),以维持和巩固李氏王朝的统治。

(二)以“神道”劝人行善

我们将从关公崇拜、雷公信仰、祭社仪式、丰都鬼城诸方面说明以“神道”劝人行善的观点。

1.关公崇拜

据《蜀志·关羽传》载:“后主景耀三年,追谥羽为壮缪侯(有错误的壮士)。”关公武功不成曰“缪”,本为史实。壮缪侯并非称美谥号,其名声亦不显赫。但是,到了宋代,关羽便家喻户晓,童叟皆知。《春明梦余录》指出:“宋徽宗崇宁元年,追封忠直公;大观二年,加封武安王;宣和二年,又封义勇武安王;高宗建炎二年,加封壮缪武安王;淳熙十四年,加封为英济王,敕曰:‘生立大节,与天地而并传;殁为神明,并古今而不朽。可特封壮缪义勇武安王’。本朝万历四十二年秋,奉旨晋封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大帝真君。”清代《东华录》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十一月上谕:“从前世祖章皇帝,曾经降旨,封为忠义神武大帝……所有《志》中关帝之谥,应改为忠义。”清武英殿本《蜀志》改易谥羽为忠义神武大帝。乾隆杜撰美谥,赋予关羽“忠义”之神格,实为倡导伦理教化之功能。

2.雷神信仰

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所描述的雷神,都是惩恶扬善的执法者,都是忠孝节义伦理道德的维护者。凡是违背忠孝节义、触犯法律的恶人与妖魅,雷神对其严惩不贷。

(1)雷击奸佞

奸佞之臣祸国殃民,人民对之深恶痛绝。乾隆初,县学中忽雷霆击格,旋绕文庙,电光激射,如掣赤练,入殿门复返者十余度。训导王著起冒雨入视,见大蜈蚣伏先师神位上。钳出掷阶前,霹雳一声,蜈蚣死而天霁。验其背上,有朱书魏忠贤字。宦官魏忠贤作恶多端,幻化成大蜈蚣伏在圣人的神位上寻求保护,但被人钳出,霹雳一声,恶人即使是幻化为蜈蚣,也难逃雷神的惩罚。雷电是主持人间正义、除暴安良的善神。

(2)雷击不孝之子

纪昀是孝道的倡导者。不孝之子必遭雷击。乾隆戊辰,河间西门外桥上,雷震一人死。死者萌生恶念,市砒霜,毒杀老母之心,便被雷击。这是一则关乎人伦道德、善恶报应、神道设教的故事。纪昀以这种恐怖的惩处方式,来维护家庭伦理道德,对于不孝之子具有威慑力。

(3)雷公神电击残害妇女的恶魔

在中国古代社会,贞操是女子的一种美德。从维护封建道德出发,对侮辱妇女的恶人深恶痛绝。陵县一嫠妇,夏夜为盗撬窗入,乘夜睡污之,醒而惊呼,则逸矣。愤恚病卒,竟不得贼之主名。越四载余,忽村民李十雷震死,一媪合掌诵佛曰:“某妇之冤雪矣。当其呼救之时,吾亲见李十跃墙出,畏其悍而不敢言也。”李十奸污寡妇,天理不容,雷公主持正义,震死恶人。

(4)雷击发不义之财的恶人

从维护传统道德出发,纪昀对发不义之财的恶人,借鬼神以道义惩处之。救死扶伤本是医生的职业道德,但是南皮县有个外科医生,却暗中勒索重金,如不满足他的要求,便使用毒药,必死无疑。雷神发怒,将其儿子雷死,断子绝孙,这是雷神对作恶者的严厉惩罚。

中国古代雷神崇拜,本是先民对电闪雷鸣自然现象的敬畏之情,认为它具有至高无上的灵性,并能主宰人的命运。认为打雷是上天发怒,上天用雷击来惩罚人间的罪恶,被雷击中就是天罚。因此,加以顶礼膜拜。早在《山海经·海内东经》中就有了雷神的记载:“雷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头,鼓其腹。在吴西。”雷神左手持鼓,右手持椎,击鼓隆隆,便为打雷,能击杀人。民间建有雷神庙,是原始先人对自然神崇拜的文化遗存。随着历史的演进,雷神惩罚恶人的观念继续深化。大自然有喜怒哀乐,有感情,有道德。自然的灾变怪异是天发怒的结果。人们把自然拟人化,雷公电母立在云端,俯瞰下界,如果发现伤天害理之事,立即严惩。这种雷神崇拜,给人以巨大的震慑。

雷神本属天神,道教的多神崇拜直接承袭神道巫风,许多神灵为道教所吸纳,成为道教信奉的神祇。雷神就演化为道教的雷神普化天尊。雷神兴风作雨的自然属性逐渐消退,世人对雷神形象的塑造趋于典型的人格化倾向。道教沿用民间对雷神人格化的思路,构想了可供道教天师和道士役使的雷部诸神。[详见纪昀《阅微草堂笔记》中的道教雷法。可查阅其中《滦阳消夏录》(五)、《姑妄听之》(一)、《槐西杂志》(四)等]

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中国古代固有的因果报应思想与佛教的轮回之说相结合,便演绎出了雷神击恶人的故事。随着社会的发展,雷神的职能也在不断扩大,不但有行刑的法律功能,而且也有规劝世人向善的道德教育职能,担负着文明教化的历史使命。

3.祭灶仪式

灶神是民间信奉的俗神,也是道教正一派所奉祀的正神。灶神不只是主管一家厨灶,而是玉皇大帝派往人间监督家政的神。有灶神就有其信仰者,有信仰就有祭祀活动,充满着“神道设教”的意味。灶神纸像分两种:一是常年供奉的“金灶”,二是王府宅门及大户人家旧历腊月二十三奉祀的“司命之神”灶王,谓之“烧灶”。

“金灶”是一件扬善惩恶的直观教具。神像上端印有当年二十四节气时刻表,表的两旁吐露了民间居家过日子所存在的罪恶现象,如:“可恨世上男只女,不信真神胡乱行,打公骂婆多作罪,糟蹋食物哄孩童。夜晚起身冲撞我,赤身露体面前行……为官不义,酷吏虐民,鱼肉乡里;为商不义,货假价昂,童叟必欺,掺糠兑水,缺斤短两,见利忘义……”《灶王经》认为这些不道德的行为,都是罪恶。等到年终朝奏天帝,凡恶罐(贯)满盈者,必当获罪,减福折寿。《灶王经》还向仕、农、工、学、商、兵一一宣示敬灶读经的善利,如“买卖商人念此经,陶朱事业火样红;手艺工匠念此经,心灵手巧显技能……年高老者念此经,眼不花来耳不聋;年轻学者念此经,一笔文章锦绣成……”。由此可见,《灶王经》是一本居家处世的行为准则。

4.丰都鬼城

丰都鬼城位于重庆市。现代丰都鬼城是人们凭想象力,仿照阳间司法体系,建造的一座等级森严,融逮捕、羁押、庭审、判决和教化功能为一体的“阴曹地府”。仿照人间的法律机制,先后建成了“黄泉路”、“奈何桥”、“鬼门关”、“试罪石”、“望乡台”、“阎王殿”、“阴阳界”、“十八层地狱”、“成仙路”等一系列阴间机构,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鬼神文化。“阴曹地府”中的鬼神形象千姿百态,青面獠牙,狰狞古怪。惩治生前犯法缺德者的各种刑具也令人恐怖,不寒而栗。阴间的大法官阎罗王,根据每个人在阳间的表现作出判决,好人得道成仙,到天上过神仙生活,长生不老;不好不坏的人就要投胎转世重新做人;坏人恶人就要打入阴曹地府中的十八层地狱,受到不同的惩罚。虽然阴曹地府中的阎王、判官、小鬼只是人的一种虚构,但是其惩恶扬善的社会教化功用,则为人所称道。这是一种典型的“神道设教”的文化。

(三)以“神道”慰藉心灵

马克思指出:“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人民的鸦片。”恩格斯在《布鲁诺·鲍威尔和原始基督教》一文中说:“在各阶级中必然有一些人,他们既然对物质上的得救感到绝望,就去追求灵魂得救来代替,即追寻思想上的安慰,以免陷入彻底绝望的境地。”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宗教对于普通百姓来说是真实的信仰,因为它对他们有一种无法替代的慰藉心灵的作用。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乞灵宗教,以他生稍慰此生”。

1.妈祖信仰

福建莆田县的湄洲岛是妈祖信仰的发源地。妈祖本姓林,名默,女性,是莆田望族九牧林氏后裔。祖父林孚,官居福建总管。父林愿,宋初官任都巡检。传说林默出生至满月,不啼不哭,默默无闻,故父母给她取名林默,人称她为林默娘,默娘。她幼年聪明颖悟,八岁读书,过目成诵。长大后,林默一直在大海中奔驰,在惊涛骇浪中拯救过许多渔舟、商船。所以,她矢志不嫁,胸怀慈悲之心,专以行善济世为己任。她平素精研医理,为人治病,教人防疫消灾。她性情和顺,热心助人。人们遇到困难,她都乐意去帮助。生长在大海之滨的林默,她还洞晓天文气象,预测天气变化,习水性,识潮音,看星象,“预知休咎事”,经常教人避凶趋吉,她能事前告知船户能否出航,湄洲岛海域遇难的渔舟、商船,常得到林默的救助,人称她为“神女”、“龙女”。她曾高举火把,把自家的屋舍燃成熊熊火焰,给迷失的商船导航。公元987年九月初九,她在湄洲湾口救助遇难的船只时不幸捐躯,年仅28岁。一千多年来,人们为了缅怀这位勇敢善良的女性,到处建庙祭她。自宋徽宗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直至清代,中国共有14个皇帝先后对她敕封了36次,使她成了万众敬仰的“天上圣母”、“海上女神”。据《世界妈祖庙大全》统计,目前世界已有妈祖庙近5000座,信奉者近2亿人。湄洲妈祖庙是全世界妈祖庙(天后宫)的祖庙。妈祖已成为面临大海之国家和地区的船工、海员、旅客、商人和渔民共同信奉的神祇。

林默本是一位品德高尚、胸怀大志的伟大女性,历代统治者为什么将她神化为“天后”、“天妃”而建庙祭祀呢?因为她的排难解纷、助人为乐的高贵品格和高超的天文航海知识、医术,能够满足人们在海上航行的健康和安全需求。在古代,由于当时航海科学技术和天文气象科学的落后,人在海上航行经常受到大风海浪的袭击,造成船沉人亡,船员的财产和生命安全难以保证。由于他们不能完全掌握自己的命运,只好把希望寄托于神灵的保佑。所以,在船舶起航前要祭祀天妃,船舶上还供奉有天妃神位,祈求神灵保佑风顺浪平,以保证船员的财产和生命安全。这就是林默由人变为神的深刻的社会根源。

2.财神供奉

所谓财神,是中国民间普遍供奉的一种主管财富的神明。每逢新年,家家户户都悬挂财神像,希冀财神保佑,以求大吉大利。

财神是由许多财神组成的一个神明系统。财神有正财神与偏财神之分:人世间所供奉的天官武财神赵公明、文财神比干、智慧财神范蠡、义财神关羽、福德财神土地公等,均被称为正财神;财神爷的左右侍从,如招财童子、进财童子、迎祥童子、纳珍童子及财神爷的神骑黑虎将军、三脚蟾蜍等,皆称为偏财神。还有一类财神虽未得财神封号,但也能为人带来一定的财运,承担部分财神的职责,例如刘海蟾、沈万三、灶王爷和合二仙等,被叫作准财神。

从传统意义上,财神又分成文财神和武财神。在旧年画中,文财神为文官打扮,头戴宰相纱帽,手捧如意,身着蟒袍,足踏元宝,神态慈祥,笑容满面。文财神主要代表是商朝比干和春秋范蠡。比干忠耿正直,不偏不向,办事公道,童叟无欺。因其忠直而被奉为文财神。范蠡助越王勾践复仇灭吴后,隐退民间经商,三次发财,又三次散财给穷人。因能发家致富和乐于散财,也被奉为文财神。武财神主要有赵公明、钟馗和关公。晋代《搜神记》称“三将军赵公明”,姜子牙封他为“金龙如意正一龙虎玄坛真君”之神(即“财神”),辖招宝纳珍等四神,初具财神模样。《三教搜神大全》称赵公明被玉帝封为神霄副帅。后随张天师入鹤鸣山,头戴铁冠,手执铁鞭,黑面多须,骑黑虎,守玄坛,护丹室,授为正一玄坛元帅。因能“买卖求财,公能使之宜利和合。但有公平之事,可以对神祷,无不如意”。他的司财致富的形象深入人心,遂被尊称为财神。武财神关圣帝君,传说关公管过兵马站,长于算数,发明日清薄,而且讲信用、重义气,被视为招财进宝的财神爷。故为商家所崇祀,视关羽为商家的守护神。

财神也可分为道教赐封和民间信仰两大类。道教赐封为天官上神,如道教赐封比干号为“天官文财尊神”。民间信仰为天官天仙。现代,我国民众和商人供奉的财神主要有七位,分别是:儒商之祖子贡、浙商之祖范蠡、徽商之祖管仲、豫商之祖白圭、晋商之祖关公、冀商之祖比干以及赵公明。

不管什么样的财神爷,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性的求钱财、保安全的需求而塑造出来的。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要求。商人所以奉祀关公和范蠡等,完全是为了满足“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的求利心理的需求。一般民众祭拜财神,不是为了求子,就是为了全家“吉利如意”。不管是什么神灵,都是为了满足人的不同心理需求。人所以造神,说到底都是为了人。

3.郑州农民工祈求河神

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的郑州农民工拿不到工资回家秋种,在维权无门、心情无奈的情况下,他们在精神上无法找到一个安身立命之所,只能献祭、祈求,向虚无缥缈的河神道奉上最诚挚的叩拜。于是,在黄河边上杀鸡祭神,将希望寄托在河神之上,请求河神庇佑他们,讨还欠薪。它是“被压迫者心灵的叹息”,也是一种现代版的“神道设教”。

四 比干:“神道设教”的范例

比干姓子,名干,沫邑(今河南卫辉市北)人。生于公元前1092年,卒于公元前1029年,终年63岁。比干幼年聪慧,勤奋好学,后以太师高位辅佐帝乙,从政40余年。他一生忠君爱国,倡导“民本清议,士志于道”。主张轻赋税减徭役,发展农牧业生产,鼓励冶炼铸造,提倡富国强兵。殷商末年,帝辛纣王暴虐荒淫,横征暴敛,比干多次以死谏君,被后世誉为中国第一忠谏之士。

比干本是一位忠君爱国的“仁者”,却被中国人塑造成“官神”(亦称“国神”)和“财神”,由“仁者”变成了人格化的神,再由人格化的神变成了“仁者”。比干的人格与神格的转换,是一个具有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重要问题,值得认真思考与探讨。

(一)“仁者”是一种理想人格

“仁者”是孔子对比干人格的评价,也是孔子对比干人生境界的赞美。在比干庙里,现有一通石碑,传说是孔子用剑刻的碑,上书“殷比干莫(与‘墓’字通)”四个字,被中国人称为“天下第一碑”。公元前497年春天,孔子55岁,他从鲁国游学到卫国,因为得不到卫灵公的重用,就带着弟子到匡城蒲乡(今河南长垣)。经过牧野时,得知这是卫地,他非常激动,就亲自到比干墓地祭奠这位忠臣。正是这次对比干墓地的亲自考查和切身体验,他对比干才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评价。据《论语·微子》记载:殷纣王时,“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殷商末年,因纣王昏乱残暴,淫乱于政,微子“数谏,纣不听”,便离开了他,箕子便佯狂而为奴,比干谏诤而被杀死。孔子对微子、箕子和比干高度评价说:“殷有三仁焉。”在“三仁”中,孔子赞颂比干为“三仁之首”(《孔子家语》),可以说是“天下第一仁”。

那么,“仁者”比干理想人格的内涵是什么?通过《史记》以及其他史料中可以找到答案。

据《史记·宋微子世家》记载:

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纣既立,不明,淫乱于政,微子数谏,纣不听。及祖伊以周西伯昌之修德,灭国,惧祸至,以告纣。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是何能为!”于是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乃问于太师、少师曰:“殷不有治政,不治四方。我祖遂陈于上,纣沉湎于酒,妇人是用,乱败汤德于下。殷既小大好草窃奸宄,卿士师师非度,皆有罪辜,乃无维获,小民乃并兴,相为敌仇。今殷其典丧!若涉水无津涯。殷遂丧,越至于今。”曰:“太师,少师,我其发出往?吾家保于丧?今女无故告予,颠跻,如之何其?”太师若曰:“王子,天笃下菑亡殷国,乃毋畏畏,不用老长。今殷民乃陋淫神祇之祀。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遂亡。

箕子者,纣亲戚也。……纣为淫泆,箕子谏,不听。人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说于民,吾不忍为也。”乃被发佯狂而为奴。遂隐而鼓琴以自悲,故传之曰《箕子操》。

王子比干者,亦纣之亲戚也。见箕子谏不听而为奴,则曰:“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乃直言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之心有七窍,信有诸乎?”乃遂杀王子比干,刳视其心。

《史记·殷本纪》亦载曰:

(帝纣王)好酒淫乐,嬖于妇人。爱妲己,妲己之言是从。于是使师涓作新淫声,北里之舞,靡靡之乐。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钜桥之粟。益收狗马奇物,充仞宫室。益广沙丘苑台,多取野兽蜚鸟置其中。慢于鬼神。大冣乐戏于沙丘,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

百姓怨望而诸侯有畔者,于是纣乃重刑辟,有炮烙之法。以西伯昌、九侯、鄂侯为三公。九侯有好女,入之纣。九侯女不憙淫,纣怒,杀之,而醢九侯。鄂侯争之彊,辨之疾,并脯鄂侯。西伯昌闻之,窃叹。崇侯虎知之,以告纣,纣囚西伯羑里。西伯之臣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乃赦西伯。西伯出而献洛西之地,以请除炮烙之刑。纣乃许之,赐弓矢斧钺,使得征伐,为西伯。而用费中为政。费中善谀,好利,殷人弗亲。纣又用恶来。恶来善毁谗,诸侯以此益疏……

纣愈淫乱不止。微子数谏不听,乃与大师、少师谋,遂去。比干曰:“为人臣者,不得不以死争。”乃强谏纣。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剖比干,观其心。箕子惧,乃佯狂为奴,纣又囚之。殷之大师、少师乃持其祭乐器奔周。周武王于是遂率诸侯伐纣。纣亦发兵距之牧野。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纣头,悬之〔大〕白旗。杀妲己。释箕子之囚,封比干之墓,表商容之闾。封纣子武庚禄父,以续殷祀,令修行盘庚之政。殷民大悦。

唐朝张守节在《史记·正义》中援引《括地志》,进一步对比干的理想人格具体地描绘说:

比干见微子去,箕子狂,乃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进谏不去者三日。纣问:“何以自持?”比干曰:“修善行仁,以义自持。”纣怒,曰:“吾闻圣人心有七窍,信诸?”遂杀比干,刳视其心也。

在殷商王朝即将灭亡之时,面对昏庸暴君纣王拒谏的情况下,有三种政治态度:一是“微子去”,二是“箕子狂”,三是比干“死谏”。三人都是“仁者”,而比干“死谏”则“忠之至也”。

从上述文献资料中,我们可以将“仁者”比干的理想人格概括为四个字:忠、勇、仁、义。比干是集四种美德于一身的仁人志士。这种“仁者”精神表现为爱国爱民、忠于职守、无私无畏的高贵品格。他说:“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比干忠于社稷百姓,忠于职守,敢于谏诤。又说:“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他多次以死向纣王进谏,早已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可谓“忠之至也”。比干明知进谏会带来杀身之祸,依然奋不顾身地向君主进谏,“之子弥忠谠,愤然更勇进,抚膺誓殒越,知死故不吝”。他是我国最早敢于忠谏而被杀的政治家,是历代忠谏之臣的榜样。他明知忠谏有杀头危险,但是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利益,比干自觉地选择了以死进谏的态度。他面对纣淫乱不止,比干曰:为人臣者,“君有过而不以死争,则百姓何辜!”比干认为君王如有过错,自己作为人臣,如果不以死谏君,则会对老百姓造成巨大的痛苦和不幸!他“修善行仁”,以博大的仁慈胸怀,一切为国家社稷黎民百姓着想,公正无私,正义凛然,敢于杀身成仁,可谓“仁矣”。林氏《西河九龙族谱》记载:比干曰:“君有诤臣,父有诤子,士有铮友,下官身为大臣,进退自有尚尽之大义。”他“以义自持”,在权力和利益面前,勇于舍生取义,可谓义矣。这种舍生取义、无私无畏的精神,激励了后世屈原、岳飞、文天祥、林则徐等,铸造了历代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和直言忠谏的名臣贤相。这就是比干的“大义”精神。

总之,“仁者”比干的理想人格是由忠、勇、仁、义四种高贵品德所构成。“仁者”是一种道德型的理想人格。从“仁者”这一理想人格出发,可以推衍出忠谏文化、仁义文化、官德文化、财富文化、根祖文化和祭祀文化等。比干文化是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

(二)由“仁者”变成人格化的“神”

比干本是殷商末年一位道德型的“仁者”,却被中国后世不同社会人群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逐步地将他变成了“官神”(亦称国神),尔后再变成“财神”,这有一个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

中国历代统治者特别是明君贤臣,出于维护政治统治,既需要善于纳谏的明君,也需要以死谏诤的忠臣。所以,他们对于仁者比干不断地加封称颂,不断地修墓立庙。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比干的理想人格就被逐步地由“仁者”人格升华为神格,塑造成了“官神”,被人们奉为神灵崇拜。

据史料和林姓家谱所载,比干庙受到历代帝王的重视和保护。周武王“封王子比干之墓”。周武王出于安抚殷民、巩固周王朝的统治,在西周灭殷商之后,周武王驻军朝歌郊区,发现无辜被杀的比干还没有得到安葬,就立即“命徒封旅”即用棺椁埋葬比干,并封比干为国神。周武王在太行山的森林里找到了比干夫人及其儿子,就赐予林姓,封他为林穆公,深得民心。《史记·殷本纪》载:“封比干之墓……殷民大悦。”《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命闳夭封比干之墓,命宗祝享祠于军,乃罢兵西归”。《史记·齐太公世家》亦载:“封比干墓,释箕子囚,迁九鼎,修周政,与天下更始。”由此可见,封王子比干墓是周武王稳定政权的最有力的措施之一。从目前所见先秦史料,新王朝对旧朝忠臣进行封墓,以比干墓为最早。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因墓立庙。北魏孝文帝崇敬比干的忠谏精神,曾在太和十六年、十七年两次率领文武大臣到比干墓凭吊祭奠,放声痛哭,无限怀念。北魏太和十八年(公元494年),孝文帝拓跋宏因感念比干忠心而因墓立庙。他面对长眠于地下的无心英魂,深情地说:“朕非武发(姬发),封墓谁因?呜呼介士,胡不我臣!”(《金石萃编·孝文帝吊比干文》)意思是说,要不是周武王姬发伐纣灭商成功,谁来为你封墓?我赞叹你这位忠直之土,能为我做一名大臣那该多好啊!

南朝陈宣帝撰《祭比干文》。南朝太建元年(公元569年),陈宣帝撰写了一篇《祭比干文》(清乾隆版《汲县志》)。他对比干评价极高,指出:“自独夫肆虐,天下崩离。观窍剖心,固守臣节。忠逾白日,义概秋天。羲皇以来,一人而已!”

唐太宗李世民颁发《赠殷太师比干诏》。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二月,唐太宗东征高丽时,路过卫辉,亲率文武大臣到比干墓前祭拜,并颁发了《赠殷太师比干谥诏》。在这篇祭文中,他极为崇敬比干的“见义不回,怀忠蹈节”、“不以夷险易操,不以利害变节”的忠义精神。他向全国下诏追赠比干为“太师”,谥“忠烈公”,命令州、县官吏春秋二时,祭以“太牢”之礼。同时,他告诫自己以比干为镜,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一代明君李世民,因感念硬骨铮铮的比干,“帝词出乐石,国馔罗芳馨”,将比干的事迹镌刻在石碑上,设国馔祭祀。唐代所以能够出现唐太宗这样的虚怀纳谏的明君,出现魏徵这样的谏诤之臣,无疑是受到了比干人格魅力的影响。

宋仁宗为《林氏家谱》题诗,并为比干立碑塑像。元朝刘敏中的《赦修比干墓碑》也是一座著名的碑刻。明孝宗于明弘治七年(公元1494年),重建比干庙。现存庙、墓合一的建筑群,多系明孝宗重建,称为“天下第一庙”。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重修殷太师比干墓碑》。

清高宗弘历《御制诗文碑》。清高宗御书《过殷太师墓有作》,为端正的楷书,笔韵严整雍容,华丽端庄,有帝王之风。碑廊左侧第四通石碑,为清朝刘希龙所写的行书“三代孤忠”四个大字,气势磅礴,端庄得体。

清仁宗修建一座日月丹心坊。嘉庆年间,在比干墓前,修建了一座日月丹心坊,上写6个大字“殷太师比干墓”,顶脊上有醒目的“飞云日月捧心”的石雕,寓意“忠心昭日月,浩气万古存”。石坊楹联是:“孤忠心不死,故社柏犹存。”寓意是比干的忠心如柏树一样万古长青。上面东边是太阳,西边是月亮,代表着比干的精神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同在,中间的心代表比干的忠心。清宣宗道光年间,修复比干庙正殿等。

此外,还有李白、王维、孟郊、陶潜、邵雍等留下赞美比干浩然之气的千古绝句。他们都把比干称为“三代孤忠”、“亘古忠臣”、“浩然正气忠良臣”,每当春、秋两季,用“太牢”、“少牢”之礼祭祀,希望臣民像比干一样精忠报国。为了纪念比干的忠心,殷都朝歌的摘星台后改为摘心台,上面建造一座石坊,上书“忠烈坊”三个字古朴苍劲有力,中间石柱上刻悲壮的楹联:“刚之忠之仁之勇之,惨也酷也悲也伤也!”这是对比干最好的赞词。

由上可知,统治者推崇比干,并把比干由“仁者”塑造成“国神”,主要的推动力是历代的明君帝王和社会贤达。他们都以比干为“人镜”,以历史为借鉴,为帝王和群臣树立了学习榜样,从而达到维护与巩固封建政权的目的。

比干不但是一位“官神”,而且也是一位“财神”。比干是“官神”与“财神”合而为一的二重神像。不管是比干庙内的财神殿还是春节民间年画中的财神形象,都是文官打扮,面目严肃,脸庞清铄,五绺长须,头戴官帽,身着蟒袍,手捧如意,足蹬元宝。既是头戴官帽、赏罚分明、妒恶如仇的“清官”形象,又是“手捧如意,足蹬元宝”的财神形象。

从历史角度来看,作为财神的比干不是一朝一夕铸成的,而是通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发展而逐步形成的。中国古代并无财神。财神信仰的出现,完全是为了满足广大民众人性中的求财心理需求。人性本有的求财心理需求,是财神信仰的内在动力。自宋代特别是明中叶以后,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西学东渐”的社会影响,明清商人群体的出现及其价值观念的转变,更加激活了人们对社会财富的极度渴求,这些是财神信仰的外部动力。于是,中国人就创造出了满足他们心理发财欲望的财神,最终形成了司管人间财富的各种财神信仰。

民间财神信仰的习俗,最早出现于宋代。在孟元老著的《东京梦华录》一书中,就有“财门钝驴、回头鹿马”的纸质财神画像的记载。当时人们认为能够给他们带来财富的“钝驴”、“回头鹿马”等,就是中国最早的财神画像雏形。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中也有“财马、回头马等”记载。这里所谓“财马”就是纸质的财神画像。这位被画在纸上的财神,很有可能是比干。

民间财神信仰成熟于明清时期。从明代中叶起,随着“西学东新”和市民阶层启蒙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对传统儒学的“农本商末”思想进行批判的社会思潮。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曾讲“四民异业而同道”;宰相张居正认为“商通有无,农力本穑,商不得通有无以利农,则农病。农不得利本穑以资商,则商病”,肯定力农与通商不是本与末的关系,而是互补的关系。启蒙思想家李贽对于商人寄予极大的同情,指出:“商贾亦何可鄙之有!挟数万之资,经风涛之险,受辱于官吏,忍垢于市易,辛勤万状,所挟者重,所得者末。”(《又与焦弱侯》)这种进步观念的潜移默化,促使更多的人投入经商的行列,“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为工商者,三倍于前人矣”。正是在这种进步思想观念的支配下,中国历史上的比干、范蠡、关羽等一批有重大社会影响的人物,就被人们逐步“神化”,将道德型的人格变成了人们尊奉的“财神”。财神信仰的出现,不仅表达了一种民间求财、发财的愿望,而且为追求更大的社会财富的商业行为提供了神灵的保障。因为比干是公正无私的典范和忠心廉洁的理想化身,人们对他寄托着无比的期望,并赋予他越来越多的高尚情操。于是,比干就被人塑造成了中国最早受人敬奉的人格化的财神。

宋以后,民间传说、民间话本(如宋、元间的《武王伐纣平话》等)及文学作品(如明代许仲琳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等对财神的最终成型,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许仲琳著《封神演义》,在第26回《妲己设计害比干》中叙述了比干之死。据《封神演义》记载:有一日,殷纣王正与妲己及新纳妖妇喜媚共进早餐,忽见妲己口吐鲜血,昏迷不醒。喜媚认为妲己旧病复发,须有玲珑心一片煎汤,吃下即愈。于是,殷纣王急向比干索取其心。比干怒奏曰:“心者一身之主,隐于肺内,坐六叶两耳之中,百恶无侵,一侵即死。心正,手足正;心不正,则手足不正。心乃万物之灵苗,四象变化之根本。吾心有伤,岂有生路!老臣虽死不措,只是社稷丘墟,贤能尽绝。今昏君听新纳妖妇之言,赐吾摘心之祸;只怕比干在,江山在;比干存,社稷存!”纣王怒道:“君叫臣死,不死不忠。台上毁君,有污臣节!如不从朕命,武士,拿下去,取了心来!”比干破口大骂妲己,望太庙大拜八拜之后,接剑自剖其腹,摘心掷于地,走出午门,上马而去。因为比干早已服饮了姜子牙的灵丹妙药符水,故在剖心后并未死去,他的六魄入地,三魂升天。比干升天后,被封为文财神,掌管人间财库。他来到民间广散财宝。比干心被挖空后,成了无心之人。这里所谓“无心”,即是无“私心”而有“公心”。正是因为他有“公心”,故办事公正无私,不偏不向,所以深受百姓爱戴、称赞。民间传说在比干荫佑下的生意人,都没有“心眼儿”,无诡计,公平交易,童叟无欺,互不坑骗。所以,比干被后人奉为财神,在民间早已成为公平正义的化身,深深植根于广大民众的心中,广为敬奉。

(三)由人格化的神又变成了“仁者”

不管是作为“官神”还是作为“财神”的比干,从本质上都是人格化的神、职能化的神。按照“神道设教”的思维方式,塑造“神道”是为了教育现实生活中的人。通过“神道”的教育,提高当代人的道德品质,净化当代人的心灵,从而将当代人塑造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智慧的人,以构建丰富多彩的精神家园。为了达到这一人生境界,有必要从比干“神道”中吸取思想文化资源。

面对当前市场经济中的“见利忘义,金钱至上”的错误导向,我们必须坚持与弘扬比干的“以义自持”的价值观念。所谓“以义自持”,就是儒家大力提倡的“义以为上”的价值取向。要医治市场经济中的“现代文明病”,使市场经济从无序走向有序,除了采取法律手段外,在人生价值取向上,继承和弘扬比干的“以义自持”和儒家的“见利思义”的价值观念,也是一条有效途径。在如何正确处理与使用社会财富上,提倡“博施于民而能济众”的乐善好施的博爱精神,努力做到既能“自奉俭约”,又能“慷慨好施”。在现代企业管理中,要求儒商根据“义以为上”原则,致力于“公益化经营”,努力“回馈社会”,这是作为“企业公民”应尽的社会责任。

我们针对当前官场中存在的官僚习气和腐败现象,应大力提倡比干的“忠”与“勇”的高贵品德。什么是“忠”呢?比干所谓“忠”,除了“臣事君以忠”即尽心竭力侍奉君主外,还含有更广泛的意义。一是“临患不忘国,忠也”(《左传·昭公元年》)。在国家、民族患难之时,出于保位固宠而不分是非、善恶,顺君之恶、逢君之好,知君之非而不敢谏,这是一种不忠的行为。忠就是出于公心而非出于私心,努力做到“忠于民”、“忠于国”。只有这种无私之公心,才是真正的“忠”。如前所述,比干见微子去,箕子狂,乃叹曰:“主过不谏,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过则谏,不用则死,忠之至也。”进谏不去者三日。二是“忠于事”。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民族主义》中将“忠”的对象移于事业。他说:“我们做一件事,总要始终不渝,做得成功,如果不成功,就是把性命去牺牲,亦所不惜,这便是忠。”什么是“勇”呢?无畏无惧是“勇”的基本内涵。要求人在改造社会和改造自然中,面对困难、艰险、进犯、胁迫、压力、阻力而从不胆怯、退缩、回避、气馁。这是君子应具备的美德之一。儒家把“勇”分成“德义之勇”和“血气之勇”两类。所谓“血气之勇”,是指一时感情冲动而鼓起的勇气,如暴行、蛮干、斗殴、自残等;所谓“德义之勇”,是指由道义而激起的坚持真理、百折不挠的勇气。在儒家看来,只有符合道义的勇,才是“德义之勇”。贾谊云:“持节不恐谓之勇”。要求人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守道义而不动摇,坚持真理而不顾安危,真正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才是“君子之勇”。比干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以死谏争、毫不畏惧,真正体现了孟子的大丈夫精神。只有按照陈云同志所说的“不唯上,只唯实”的实事求是精神,才能达到这一人生境界。

我们面对当前社会中存在的极端利己主义,应当继承和弘扬比干的“仁爱”精神。那么,什么是“仁”呢?从内涵上看,“仁”的本质即是“爱人”。这里讲的“爱人”,要求以爱己之心爱护、关怀、尊重他人,做到与他人友善,和谐共处。从外延上看,“仁”是全德之称,兼统人的各种美德。此外,儒家认为“仁”蕴含“自爱”、“亲亲”、“仁民”、“爱物”四个层次。它是一个由己及人、由人及物、由近及远的“爱”的推展过程,具有远近和厚薄之分。

海内外华人拜谒比干庙,定期举办林氏家族祭祖大典,在卫辉市比干庙举办卫辉财神文化节,举办财富论坛等,都不是搞封建迷信,而是力图把比干庙打造成以人为镜、以史为鉴的教育大课堂,是中国文化软势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题:《深空之眼》潮音神格搭配详解,深空之眼潮音神格搭配
链接:https://www.miaoshengapp.cn/yxgl/103493.html
版权:文章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资讯推荐
Amazing蜘蛛英雄格斗游戏官网在哪下载 最新官方下载安装地址
Amazing蜘蛛英雄格斗游戏官网在哪下载 最新官方下载安装地址

Amazing蜘蛛英雄格斗游戏怎么下载?想要比别

2022-12-27
泰拉瑞亚飞镖步枪怎么获取
泰拉瑞亚飞镖步枪怎么获取

泰拉瑞亚飞镖步枪怎么获得很多玩家都想了解

2023-07-20
《斗罗大陆武魂觉醒》欧亚专属神器定海明珠一览 欧亚专属神器是什么,
《斗罗大陆武魂觉醒》欧亚专属神器定海明珠一览 欧亚专属神器是什么,

斗罗大陆:如果唐晨还在昊天宗,武魂殿敢这么高

2023-10-04
侍从攻略 | 《神州风闻录》托塔天王搭配推荐
侍从攻略 | 《神州风闻录》托塔天王搭配推荐

各位天选之人们好: 今天给各位介绍的是仙族

2022-12-22
《原神》3.7铸境研炼第一关卡组如何搭配
《原神》3.7铸境研炼第一关卡组如何搭配

《原神》3.7铸境研炼第一关卡组如何搭配攻

2023-05-27
《创造与魔法》苹果派食谱配方怎么制作,
《创造与魔法》苹果派食谱配方怎么制作,

苹果急需生成式AI高手,如何成为相似公司眼中

2023-10-04